夏津县:探索实施“三项工程” 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有一支过硬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为扭转村党组织带头人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后备不足的问题,德州市夏津县探索实施“人才回引”“头雁提升”“双千培育”三项工程,拓宽选任渠道,完善激励奖惩措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切实加强农村“领头雁”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01
“人才回引工程”加速智力集聚
一是摸清底数,动态管理。按照部门的职能领域和各乡镇的辖区划分,组织开展全县人才摸底,梳理核实各类人才线索3500余条,按所在城市、工作领域、人才级别等精准分类建立“夏津县在外人才库”;开通人才返乡热线,鼓励在外人才引荐、自荐,对于新发现人才及时纳库管理。
二是搭建平台,多措引才。筹备产业发展论坛、博士故乡行等对接活动,组织在外高层次人才回乡考察指导,通过产业引才、活动引才、乡情引才等多种方式,增强在外人才返乡热情。
三是优化服务,健全机制。研究出台《夏津县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落实政治激励、资金扶持等16项政策措施,健全党委书记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开通人才返乡子女上学、配偶就业绿色通道,保证返乡人才后顾无忧。
02
“头雁提升工程”优化队伍建设
拓宽渠道,优化结构,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制定《关于优化提升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若干措施(试行)》,从拓宽选人渠道、强化政治激励、落实待遇保障、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推出19条“硬核政策”,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公开遴选35名党组织书记与原单位脱钩到村任职。全面落实农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制度,坚持县委主导、县乡联动、全程把关,确保将“最能攻坚拔寨”的人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来。制定农村党组织书记负面清单,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坚决调整撤换不胜任现职村党组织书记43名。建立“光荣退休”制度,制定“八项措施”积极引导65周岁以上的农村党组织书记主动离职。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补贴报酬,调整后,人均3.08万元,绩效补贴达到43%;加强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农村党组织书记到先进地区轮训一遍,对标先进、学习本领。加强民主监督,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深入推行村级班子研判质询评议会制度,全面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
03
“双千培育工程”蓄足后备干部
出台《关于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实施“双千培育工程”的指导意见》,坚持外部招引“归雁”与内部选拔“雏鹰”相结合,各选拔培养1000名优秀人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一是严把“入口关”。明确不得确定为后备干部人选的10种情形,坚持县乡村“三审联动”,将有“硬伤”的人坚决排除在外。
二是强化“培训关”。一方面实行试岗锻炼,设立8个村级事务岗位,由后备干部主动认领。另一方面制定结对帮带制度,明确1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和1名村“两委”干部共同帮扶,每村优选1名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进行挂职锻炼。
三是突出“适用关”。全县统筹建立后备干部“成长”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半年进行1次分析研判,年底进行1次述职考核。优先把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充实到“两委”班子中,鼓励优秀的后备干部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通过法定程序走上村主要干部的岗位。(中共夏津县委组织部)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