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昌邑市:“四个一”打造党员教育“闭环”新模式

近年来,昌邑市围绕建立健全党员教育“闭环”新模式,着力建成一批“示范党校”、开发一批“典型教材”、选育一批“金牌讲师”、创建一批“活力平台”“四个一”,全面实现党员政治理论大提升、党性修养大提升、作用发挥大提升。


建设一批“示范党校”

聚焦解决镇级党校师资教材、学员管理、办学保障等难题,多向发力,推动镇街党校教育提质增效。


一是提升标准。以因地制宜、规范节俭、集约整合为原则,以有制度、有阵地、有载体、有特色、有经费“五有”为标准,集中力量建设10处设备较齐全、功能较完善、管理较规范的镇街“示范党校”,构筑起党员在家门口受教育的“主阵地”。依托社区、村史馆等设立若干分教(站)点,并由镇街党校统一管理。


二是细化职责。镇街党校分类、分批、分期对所辖党员及预备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集中培训,落实“党员全员进党校”兜底任务。


三是强化保障。由市委党校指导镇街党校开展工作,办学经费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统筹使用好党费支持,常态化组织兼职讲师进镇街党校开展精准送教活动,要求市(县)级包靠领导每年到镇级党校讲党课至少1次,每年底对镇街党校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评估。

开发一批“典型教材”

坚持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广泛吸纳社会专业人才,组建基层党建、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影视艺术、红色文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家团队,目前入库专家20名。同时对入库专家实行动态管理,每次聘期2年,为全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立足昌邑实际,深挖当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作品编著”系列工程,形成昌邑特色的教材体系。2021年以来,先后出版《渤海走廊红色系列文化丛书》四册、《忆王滨》等五册红色漫画小人书;摄制《人在档案在》《碧海丹心朱树屏》等多部微电影、微视频和教育教学片,以“渤海走廊”为主题,创演音乐剧,把昌邑热土上发生的红色故事及昌邑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和发展史以文字、视频等形式真实还原,源源不断地给广大党员群众输送“精神食粮”。

1

2

3

4

5

6

选聘一批“金牌讲师”

印发《昌邑市党员教育兼职(助理)讲师规范管理办法(试行)》,全面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讲师聘任制,组建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强大师资支持,目前,入库管理专兼职讲师86名。


一是选好用好。在全市广泛宣传发动,按照组织推荐或者个人申报、专家评审、岗前培训、公示聘任等程序,重点从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模范典型、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实用技术人才、离退休党员干部等人员中选聘兼职师资队伍。


二是评价激励。探索建立对党员教育培训讲师课堂教学质量采用参训党员、其他授课老师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根据《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及时对师资库成员进行调整,实现“能进能出”。


三是管理提升。对推荐入库的兼职讲师创新实行试讲制度,试讲合格的讲师发放聘书。邀请省、市级名师讲授示范课、分享授课经验、对入库讲师试讲进行现场点评、开展座谈交流等形式,不断提升授课技巧和授课水平。

用好一批“活力平台”

印发《昌邑市信息化平台管理员备案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管理员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的能力水平。


一方面,坚持“开门”办教育,整合电视台、远程教育等各类资源建设集宣传、服务、教育于一体的“党建融媒体中心”,不断充实网络平台共享资源,借助社会各界特别是影视传媒企业的力量,强化党员教育内容资源制作,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多元化展现,解决组织部门“单打独斗”问题,推动实现多领域、多部门“协同作战”。同时,落实审核工作责任制,确保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教育性、艺术性。


另一方面,强化网络平台的应用,在“两新”组织、农村社区等党员流动性较强的领域,以网上班级、网上测试等方式指导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依托可视基层管理服务系统,每月一次党史专题党课直播活动,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深入开展“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全面发挥信息化平台助推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的作用。



为您推荐


来源:中共昌邑市委组织部

责编:许芳编审:张露
一起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