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物多样性,从一颗豆子开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农民种子网络 Author FSN


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呵护自然人人有责”(We're part of the solution)。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保护网,赖以为生的一切皆仰赖其中,也呼吁透过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保护自然的一分子。而农业生物多样性更是与我们的日常吃食息息相关,从早晨巷口那杯热呼呼的豆浆,到午饭的一碗青菜豆腐汤,看似平凡的小豆子,却有着超级食物的力量。


豆类是餐桌上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小小豆子,吃出大大健康。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民种子网络的伙伴们开启了“小豆子,大健康”之旅。在这里,人们将小豆子运用得活灵活现,真正实现将田间平凡的种子,转变为餐桌上丰富多彩的饕餮。豆类——富含营养的种子,孕育恒久的未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We're part of the solution 

#ForNature


WHERE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

石屏县

Shiping County, Honghe


初遇石屏豆腐:你的豆腐“主理人”

在石屏,随意找一家街边小店,里面都有烤豆腐的火炕。炎热的午后仍有几波人围坐在炕边,吃点烧豆腐喝点酒。本地人觉得顺其自然的举动,外乡来的伙伴们却觉得十分新奇。我们刚坐下准备烧烤,一个小伙子就拿着佐料过来,十分自然地打算跟我们拼桌,他可能有心事,自己在喝闷酒吃烧烤。


老板娘坐C位,面前放一个盛玉米粒儿的缸子和几个小碟子,一个碟子给他计数,一个碟子给我们计数,吃上一口老板娘就往碟子里放一个玉米粒。结账时拿上玉米粒儿去柜台结账,一个玉米粒儿代表一块烧豆腐或烤土豆,每个玉米粒儿代表5角钱。第一次遇上这样的记账方法,挺新鲜的。


石屏的烧豆腐 



原豆复兴:帅虹豆制品厂的梦想

帅虹豆制品厂是石屏县本土豆制品加工企业,多种多样的豆腐产品都是零添加的,如包浆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结、腐竹等。厂内的标语是“我们生存靠豆腐,帅虹发展靠大家”,十分具有凝聚力。


石屏豆腐好吃的秘诀在于当地的井水。由于井水的铁、钙、镁等离子含量较高,可直接作为点豆腐的凝固剂(酸水)。将新鲜的热豆浆倒入井水中,不一会儿就凝固成了豆腐花,简单而传统的方式蕴含着奥妙。



为更好地提取蛋白质,做豆腐常用蛋白质含量高的豆子,这里做豆腐的豆子,多是来自黑龙江的东北大豆,通过市场购买且需求量很大。本地传统品种大豆产量不高,只有农户零星种一些了,在市场上量少价高。本地品种大豆多数为自己吃或用来做豆浆、腐乳等。豆制品厂的吴老板表示,不想再做加工豆腐的搬运工了,很想用石屏本地的传统大豆生产豆腐。 




豆腐乾加工车间及系列产品  (向左滑动看更多)




#2

建水县

JianShui County, Honghe



好水润出板井好豆腐

坐落于建水县临安镇西门西正街旁的溥博泉,即大板井,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建水乃至云南最富盛名的一口井。大板井的“大”是名不虚传,井栏由六块石板镶嵌而成,井口直径三米有余。至今仍然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般热闹,井水冬暖夏凉,甘甜润口。


村民们自带水桶,络绎不绝地前来打井水,加上来往参观的人,那场景好不热闹。用此井水做出的豆腐自然更加醇香与健康。


大板井的井水做出的豆腐香醇健康


许多豆腐坊就在大古井的周围。雪白豆腐酥且香,从建水古城西门出来步行一小段路,接近豆腐坊隐约就能闻到豆腐的鲜香气息。探脑袋一看,几个阿姨正在熟练地用纱布包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方块豆腐,同时还有几个工人正在点豆腐,将豆腐放在“摇床”里控水。用传统手工艺制作豆腐和包制豆腐是大板井豆腐坊活的灵魂所在。小小豆种,依次变身豆浆、豆花、豆腐,在这间作坊里完成了从种子到餐桌的一段重要旅程。


传统手工艺制作豆腐和包制豆腐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880571576400576512

好水润出板井好豆腐

#3

蒙自市

Mengzi City, Honghe


豆类复兴路漫漫

我们在与蒙自市农业农村局的座谈会中了解到:

 

红河州豆类种植面积最大的在蒙自,但产量不高,全市豆类作物总面积有16万亩,总产量2.3万吨(折干)。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山区,蚕豆在坝区和山区各有分布。在大春大豆大多与玉米套种,小春在山区种些豌豆。坝区和山区差别较明显,山区面积较多,但效益较低,以种植传统的杂粮为主,坝区种植的蚕豆豌豆都是蔬菜化的,以鲜食为主,效益较高。



当地多数品种的大豆是自留种,但近年品种数量减少,豆腐制作用的豆子也只有小部分在用本地豆子。1980年代曾做过一次种质资源普查,当时蚕豆、豌豆种植有20~30个传统品种,最近一次普查豆类品种,未入库的传统品种只有1~2种。收集品种的过程中发现,品种数量相比以前更少了,数量越来越多的集中在个别品种上了。

 

蒙自更成功的是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果蔬产业,目前在豆类作物的投入和工作力度较不足,农民也对效益不高的豆类产业缺乏热情。去年市农业农村局做过调查:一个典型户种了17亩枇杷,每亩收入有3万元左右,一年有40多万净收入;但儿子不愿意在家里种枇杷,到城里打工,还得从外面请工人。林下养殖与豆类种植都需要劳动力,但80后的年轻人都带着小孩进城打工,不愿再回到农村,只有很少一部分返乡青年建立创业示范园或家庭农场。缺少市场回馈或经济激励,以及年轻人的参与,是传承、复兴豆类品种和豆类饮食文化需要克服的苦难。


蒙自的豆类调查与座谈



旅行中收集的豆类品种资源

图左:石屏黄豆(俗名:大绿豆)多为自家鲜食毛豆,或自己做腐乳。图右:石屏黄豆

图左:石屏花豆 。图右:建水菜豆,多带荚鲜食。




丰富多样、美味可口的豆类美食


 

烧豆腐 (向左滑动)

  

豆腐圆子豆尖汤/ 豆腐皮丝汤



有种才有食,小豆子吃出大健康。从种子到餐桌的旅程,每个环节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付诸行动与努力。保障粮食安全,提供营养,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个着实充满希望、实现持续恒久,少投入多产出的机遇,就隐藏在千万颗不起眼却孕育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小豆子、小种子里。




我的种子我做主,农家种子传万户




撰文:刘晗颍

图片:刘晗颍、丁振东

编辑:管奇



下期预告

在全国各地,都有身体力行维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农友。下周一(2021.5.4),我们将分享北京天福园生物多样性农庄张志敏老师的观点和实践,敬请期待。


心急的读者,也可以先点击下面的延伸阅读,预习起来。



延伸阅读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点击「在看」,分享美味知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食通社Foodthink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