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Foodthink

其他

爷爷的农谚

爷爷家中行四,1933年出生,幼时亡母,少年丧父,历经荒灾。从来是个庄稼汉,也曾做过弹棉郎。晚年多梦,梦里与群鬼上街行游,每每魂魄返家,方可梦醒。日愈久,行愈远。忽一日,魂不再返。我曾梦里捉魂,返乡穿田,却是家门不识,悼魂无歌,盘桓碰壁。醒时忽忆起几句老农谚话,是我童年启蒙,于厨间,于田野,于村庄,四季流转,人情劝勉。1厨房:火要空心,人要实心我幼时留守乡下,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奶奶是当家人物,常去到外乡儿女身边。于是,我的一日三餐,早晚梳洗,多由爷爷照护。乡下老屋那时尚可称作新房,是阖家为父亲结婚起盖的二层洋楼。二楼为婚房,却是常年闲置的,我与爷爷奶奶同住在一楼。厨房独立在院内,窝于前院的东南角上,小小一幢,青瓦木门,十平米未到。跨进厨门来,当中先见得靠着南墙围了一道半人高的曲形矮墙,开口朝东,向着灶台,矮墙里头专用来存放柴火。说是烧柴火,其实木柴少见,多是庄稼秸秆,有稻草、油菜杆、大豆杆子、棉花杆、芝麻杆子……全都耐心地捆作着椭形小枕头,整齐叠放着。在我乡下,曾经是一年四季吃得不同,烧得柴火也不尽相同。灶堂里的草木灰,将来还要还田,是四季也在这灶台里循环。后来知事,才晓得农家的许多哀乐苦怨,也都围绕在这小小的灶上。●2019年,已经闲置的老厨房。●2018年,爷爷在院子里扎油菜杆子。爷爷的一天是从烧火开始的,精瘦驼背的一个小老头,蹲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划一根火柴,有时需得两根,先点燃一小把蓬松的稻草用以引火,再正式地往灶膛里塞草秆了,大约两团草秆即可煮开一大锅水。再用水瓢舀水,一瓢又一瓢,将四只水瓶逐一灌满。我喜好把头耳探上灶边,听那水瓶装水的响儿,真是连声音也是暖呵呵,由响脆渐而变得嗡沉,将装满的时候最是听得人满意欢喜。灶台上头开了一片亮瓦,熏熏腾腾的白汽拉开了一日三餐的序幕。我也学着爷爷来烧火,趁他去井边洗菜,帮倒忙地把灶膛里塞得满满当当,果然熄了火,厨房里呛满了烟。爷爷笑骂我这是烧人厨灶,在往常可是大恶。然后将灶膛清出,重新引火,念了一句“火要空心,人要实心”,给我注解:空心的火才能烧得旺,实心的人才讨人欢喜。我懵懵懂懂,仔细省察烧火的动作,琢磨那句“火要空心”。从此,更是常常蹲守在灶前,先是看火,再是添火,终于有一天,也可自己引火了。幼时初识字,遇见难字常常只读半边,“火要空心,人要实心”的话,我也只学得半句,烧火擅长,做人难为。●爷爷在厨房里做饭。东边是老灶,西窗下是后来置办的煤灶,早些时候烧煤球,晚近置换了接罐子的煤气灶。老灶专用来烧水煮饭,煤灶多用来炒菜下面。我虽喜好在爷爷厨间忙碌的时候跟前跟后,他却并不嫌我麻烦,不呵斥也不使唤,灶间看火一事只是我自寻的热闹。倒是有一次,爷爷神神秘秘,引我到西窗下,端着一只花瓷小碗,拿汤匙将盐、味精、白糖各舀小勺进来,又倒进些酱油、陈醋,最后冲进温水,滴两滴麻油,哄我说道这是“神仙水”,喝了能够长生不老。我看着他黝黑满褶的脸庞,心里十分怀疑,但那笑容又十二分的诚恳讨好,于是还是听话地喝下了,竟然也是有滋有味。村里玩伴来寻,我一样神神秘秘地将之引进厨房,依样画葫,炫耀这碗“神仙水”。成年后,却听大姑回忆往事,少时家境困难,几个小孩贪零嘴,爷爷就是调这“神仙水”来安抚小孩。那时可是连麻油都没有,给我的配方,已是升级的版本了。但味精却不可少,无论神仙水还是人间菜,总得捏几粒放进去。对于味精的钟情,记载了他成长年代对肉类和鲜味的渴求。我成年后,曾经试图扔掉家里的味精罐子,爷爷委屈得不行,骂道“我就是死了,都要吃味精!”●院里的小菜园,刚冒芽头头的小青菜。小小的厨房,简静安定,爷爷在厨房里多是默默地忙活,对待每样食材厨皿,如宝如珠,似有亲情。他经历过持久的饥饿,所以知晓三餐有常的好。他对我的疼爱慷慨,不是大鱼大肉,是小青菜才冒了芽头头,就舍得采下来,烫到面里给我吃。那菜芽儿才指甲盖大,像是一颗一颗绿色小心,鲜嫩可爱。那时日,他在厨间东奔西走,我跟在后头左顾右盼,千眼万眼,默默习得了下厨的流程和关键。许久以后,当我第一次执刀掌勺,脑里描画、手里模仿着的就是爷爷下厨的模样。几道家常小菜,味道竟也相近八分。思乡思亲之时,自可下厨慰藉。●我的口味喜好,爷爷最为明白和关心。2018年,爷爷下水塘扯菱角泡儿,给我做蒜蓉菱角菜。2堂屋跟人赛做田,不跟人赛过年堂屋墙上有玻璃壁画,画上是黄山迎客松,左右有联:“居之安山明水秀,人之和天长地久。”壁画下头是长条案,条案上面供着观音、弥勒,摆着三五牌座钟。条案下方是一张四方八仙桌,端端正正,赫赫有威。这八仙桌平常日子藏进三分之一在条案底下,日常三餐另在一张小方桌上。只有除夕中秋这样的团圆大节,或是亲戚贵客临门,才正经拉出八仙桌。要是村里有红白喜事,流水宴席,家里的八仙桌则是要借出摆席的。我对“上桌吃饭”的“上”字是具身有感,实在八仙桌又高又硬,小孩子真是要爬上去的。桌上又有东南西北,男女老少的位置分明,十分讲规矩论大小。那是大人们的饭桌,我们小孩子不叫多说话,要懂得尊敬,小心筷子打手。但那尊敬是男客们的高谈调笑,女宾们的殷情布置。我只记得自己坐在长板凳的边边上,荡着双脚十分的无趣味。但幸好,我是贴在爷爷身边,他的筷子是调转一个头沾一点白酒,让我嘬一嘬,看我每每被辣得脸上皱起,总还觉得好笑。爷爷记得与我不同,晚年神智口吃皆不清晰了,见了我也无新话,却总像忽然想起一般,开始念叨以前带我去吃席。那红白喜事多是各家一席,常是男人上桌,女人帮活,小孩子家家该端碗饭去边上玩闹。“你从小就不贤惠,没个规矩大小”,那么小小一个小丫头,偏偏挤着爬着要上桌。三岁看老,他说着说着,脸上又气又笑,最后颤着手指着我,叹骂一句“你呀”。继而又是沉默了。我是坚持不喜八仙桌的,念爱我们那小方桌和与之相匹配的“二号板凳”。二号板凳是长板凳的迷你版,又比小板凳高一些,总之我们家管之叫做二号板凳。我坐上觉得十分舒怡,脚能落地,肘能贴桌。爷爷奶奶也好带着二号板凳去井边择菜洗碗,乃至端到后门坐着和村人闲话聊天。而我们各坐着二号板凳围在小饭桌边吃饭时,竟似一般高了。二号板凳,是我们家的平等板凳。●2013年8月,爷爷在小方桌上搓肉圆;2016年春节,爷爷收拾八仙桌,他与奶奶的长条板凳已经更换为有靠背的藤椅。我小时候吃饭,如有米粒掉在衣襟或是饭桌上,爷爷不多责备,但会伸手用指尖捏起放进自己的嘴里。我逐渐懂了羞耻,不喜这动作,吃饭学会珍惜和小心,掉了米饭也忙快自己捡起。成年后,有过那样的情形:碗里小半碗的饭是决计再吃不下了,碗边掉了一粒米,却习惯性地捏起放进嘴里。叫人看见,先是脸红,又是眼红了。在爷爷的讲述里,曾经农家一粒米,能够重如须弥山。奶奶出生是邻镇地主家的小姐,上有长姐和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幼弟。抗战时期,家里逃难,唯有奶奶留给奶娘,她从小姐变成了童养媳。但她是那样厉害炽盛的女子,长大后决意退掉了和养兄的亲事,后来相中了我的爷爷。他们成亲时,攒十斤米,一包白糖,一桌酒,白手结了姻缘。那一年,只把白米煮稀粥。爷爷指着墙上高挂着的太爷爷的黑白照片,相上是个清秀的儒生样子,从前当过账房先生,爷爷和他生得很像。“你太太教过的,跟人赛做田,不跟人赛过年。”他确是信奉这句道理,勤恳伺候土地,谦逊侍弄庄稼,终于人世太平,做田的人也有田,劳而可获,熬来了年节有余的时代。但太平人世又进展得那样快,时代再次更迭——他本已见识过了那样多的不同时代。地力原是有限,人意要随世迁。田地原是他的天地,但他却得离开田地去闯天地。于是,背着棉弓下南京,扛着矿铲上内蒙。他和奶奶要为家庭谋生计,要给儿女闯未来。终于女儿出嫁,儿子成家。那些庄稼、棉絮和矿石,压弯了他的脊柱,修作了这所房子,我在这里出生。年过花甲,他返土归田,始终还是庄稼人。他早已积劳沉积,肠胃累病。吃药时最为吝啬,三餐省作一餐,一片掰作两瓣。他所经历的时代,塑造了他的身体和肠胃。●爷爷采蚕豆,奶奶剥蚕豆;爷爷做饭,奶奶监工。奶奶爱洁,有时刁钻,连爷爷扫地时扫帚贴地的角度也要一番纠正。爷爷有次实在不耐烦,又瞧见我在旁边窃窃地笑,气得扔了扫帚,指指奶奶,指指我:“真是一生命苦,老来还要伺候你们老小两位小姐”。话是这般说,睡前总要给奶奶剥桂圆干,蒸桂圆水,总是记挂着年轻时候的“难过年”。●爷爷每天给奶奶剥桂圆干,蒸桂圆水。每晚上,爷爷在堂屋里帮我洗脚,我坐二号板凳,他坐小板凳。有时给我讲故事,从日本鬼子上山到八路军渡江,共产风的时候他缴族谱、藏洋纱
1月6日 上午 8:00
其他

对艺术说yes,对生活说no:我们需要怎样的菜市场?

●10月21日到11月11日,北京三源里菜市场限时特展《胡睿的云南奇谭》。图片:朱琳2016年,我在三源里菜市场有过几次失败的买菜经历,最近为了看展打卡才重回三源里,发现它早已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艺术现场。时隔七年重返,三源里变得光鲜亮丽:为了宣传新店,某咖啡品牌与因《中国奇谭》系列动画片破圈的胡睿合作的“云南奇谭”云南咖啡产地季特展正在展出。不得不说,看见防风门帘上那句“云南如奇境,生命力永恒”时,我心里咯噔一下,仿佛穿过这层门帘,就能有云南奇遇。云南,的确是充满奇迹的美食之地。●“这里有单一产地蔬菜”,你信吗?图片:朱琳菜市场的摊位赏心悦目,各式各样的香草、食用花卉、菌类、水果、海鲜,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风景线,让人怀疑老板是否学过橱窗设计。不过,恐怕主办方根本不知道摊位上哪些是来自云南的食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单一产地”这种适用于精品咖啡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概念来包装菜摊。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知道,小摊贩的蔬菜大部分都经过了流通环节的层层转手,怎么可能来自单一产地?更何况在标榜食材多样性的三源里。●三源里菜市场的打卡招牌和集印章的门票。图片:朱琳展览还设置了打卡环节。四个打卡摊位上,摊主面无表情地对打卡的人指指旁边的印章,并无任何兴趣与他们交谈。工作日的中午,我们在摊位上流连,确实没有遇到其他来买菜的客人,只有另一拨来打卡的人。三源里——北京国际化的美食名片、老街活化的金字招牌、网红打卡的艺术现场,却唯独,不是普通老百姓解决三餐温饱的菜市场,更难以激发我对生活和烹饪的热情,七年前不愉快的买菜经历又重上心头。1国际范儿的三源里,买不到好芋头上一次来三源里还是2016年。当时的菜场灯光暗淡,小摊上蔬果摆放无序甚至杂乱,但从菜场拥挤的人群中国际面孔的比例就能判断出它对于北京这座国际化都市的贡献。当时应该没有哪个菜市场像三源里一样,可以轻松买到全球各地的特色食材了。●三源里菜市场的海鲜档口。研究菜市场的人类学者钟淑如认为,北京的三源里菜市场虽然名声在外,但很少有附近本地居民去买菜,一则价高,二则摊贩主要针对外国人和游客,选品不够“日常”。图片:钟淑如那时,我跟着朋友宣霖来采购她的家乡马来西亚特有的“香兰叶”,长得有点像香茅,不过叶片更宽更厚实,有好闻的香气。她用香兰叶榨汁,混合糯米和椰汁,蒸成软糯的甜糕。待她想复刻老家的芋头糖水时,却遭遇了芋头滑铁卢。她尝过煮完的脆芋头后垂头丧气,问我:“为什么北京买不到好吃的芋头?我们家的芋头就是院子里种的,煮熟后又粉又香。”尝过两个脆芋头后,我们决定去三源里亲自挑选一个好芋头。我们找到一家蔬菜品种很全的摊位,跟老板说明要广西荔浦芋头,一定要粉的,老板说保证粉,挑了一个还带泥的大芋头递到我们手上,拎在手上沉沉回去,切开居然是坏的。顺手买的一盒用保鲜膜包好的秋葵,下面一层都发霉了。我们拎着烂芋头和霉秋葵,在一排极其相似的菜摊中好不容易找到当时热情的老板时,对方告诉我们,这菜不是他们家卖的,他不负责。我们无奈又买了个芋头带回去,切开煮熟,还是脆的,于是彻底放弃。2从湘西南到北京:离不开的菜市场离京1700多公里,在湘西南小县城我的家乡,菜市场是家门口一场流动的盛宴。●适合腌泡菜做榨菜的刀把豆;切片晒干准备做榨菜的刀把豆。●被编成辫子形状的难挖的凉薯;自家做的坛子菜也能卖。这些菜摊,以竹编的簸箕、尼龙编织袋为展示平台,从最热闹的核心地带——城中心的农贸市场往外延伸出来,松散而自由。关系好的大姐们挨得近,方便聊天,路边有人走过时就随口招呼:小妹,买点菜不?因为大部分是本地自产的蔬菜,一段时间也只有几种时令蔬菜,简单的品类反而呈现出更多丰富性。光辣椒就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长的短的圆的尖的卷的直的,算上味道辣、较辣、不太辣的分别,多到人无法分辨。倒也不是没有外地蔬菜,但一眼能看出区别,而且本地丝瓜就是比外地丝瓜甜,本地香菜就是比外地香菜香。我妈偏爱买老人卖的菜,有时候看老人家菜卖不出去甚至会包圆,导致家里连续几天吃同样的菜,这就是她表达关心的方式。作为一个无法一日三餐都在外解决的人,刚来北京那几年,菜市场依然是我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平日买菜的去处主要是社区便民菜站,只有周末时间允许会去远一点的劲松鼎盛市场集中采购。●2015年,劲松南路附近拥有340多个摊位的露天菜市场被改造为鼎盛市场。据北京交通大学盛强及团队的调研,改造后的鼎盛菜市场只能容纳114个摊位。2022年,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将违法用地鼎盛市场腾退拆除。图源:Foursquare鼎盛菜市场有两层,第一层是鱼肉蛋奶和蔬菜水果,二层是米面粮油干货加工食品区,可以说是人声鼎沸、琳琅满目。但偌大的市场,我只能乖乖在菜椒、线椒、甜椒、小米椒中做选择,让来自辣椒之乡的我不免感到遗憾。2014年年初禽流感的肆虐,敦促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办法》,禁止农贸市场销售活畜禽,菜市场的热闹少了一半。2017年大规模整治拆除违建后,菜市场规模进一步压缩,整洁明亮,但往日喧嚣不复存在。延伸阅读,北京菜市场调研▼我还短暂见证过隆福寺早市最后的繁荣,第一次知道二环里居然有如此热闹的早市:冬日六七点,天还未亮,山药、大白菜、红薯、大葱一车一车拉过来卸货,沾地就卖,几毛钱一斤,一屉屉大馒头热气腾腾,还有卖菜苗、香草的……中气十足的大爷大妈们拉着小拖车长驱直入,很快就满载而归。2016年6月,开办了二十多年的隆福寺早市也终于让位给新商业区建设,据说入驻的都是国际高奢品牌,也是一种时代的注脚。●《新京报》对隆福寺早市关停的报道。图源:新京报电子报疫情三年和生鲜电商的冲击,让社区便民菜站也遭遇生存危机,爱吃外卖的年轻人甚至不再买菜。但我仿佛与这样的时代潮流逆势而行,逛菜市场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菜市场日渐式微的北京,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是我心目中最后的菜市场之光。3爱逛菜市场人最后的安慰●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发起于2010年。在这里,本地从事生态农业的小农户和制作无添加食材的手工作坊直接向消费者出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图片: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农夫市集的确不是一般的菜市场,市集上卖的生鲜都来自北京周边的生态小农。这些生态种植的蔬果卖相不好看,大小形状不一,会留下日晒、虫啃的生长痕迹,但也有了不拘一格才得以保留的真实而爽朗的味道。运气好的话,赶集时能吃到刚从树上摘下,甜味饱满、香气四溢的水果。在农夫市集,也不像在菜市场那样可以随时买到想吃的菜,倒也因此更懂得不时不食的珍贵:开春的韭菜纤细但香气浓烈,樱桃只上市两周,打过霜的白菜才甜。在北有机买菜时那种蓬勃的生命感还来自摆摊的农友,每个人都和他们摊位上的食材一样活泼且充满个性。●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王鑫和他的草莓。比如种草莓的王鑫老师。之所以必须尊称老师,是因为他种的草莓简直是人间极品,光是闻草莓的香气就已经如痴如醉,咬一口,灵魂简直都要颤抖。草莓对营养要求很高,从抽芽、开花、坐果都需要土肥稳定而持续地供给,王鑫老师发挥北农园林科班给兰花配土的专业技术,把原本地表的土清除,都换成自配的营养土。不计成本,只有偏执的技术狂魔才能做到,这也是他家草莓为何高价的原因。记得有次赶集,他带的草莓不多,个头也不大,原来是草莓被偷了——周围种常规草莓的都知道他的草莓不打药,趁大棚掀盖的时候跑进来偷吃了。我说你应该高兴,这是来自同行的最高肯定。在我看来,蘑菇君秦热种的人工菌是可与云南野生菌比鲜的存在。他种的灰平菇,只要用橄榄油稍微煎煎撒点海盐,就已经鲜得无以复加。菜市场的平菇与秦热的蘑菇只是外形接近,根本不是一个东西。●来自湖北恩施的蘑菇君有种山野的奔放感,赶集的时候爱乱窜,这家啃一口苹果,那家薅点芹菜。图为蘑菇君和他的特大号杏鲍菇。他还颠覆了我对好多常见人工菌的刻板印象。他种出来的金针菇,不是那种营养不良菌盖几乎看不见的白瘦菇,而是脆脆的金色菌杆顶着大大的褐色菌盖,特别鲜甜滑嫩;杏鲍菇不是一根粗杆,可以开伞,有杏仁香气,久煮依然口感脆嫩。作为湖南人,我也很喜欢他做的酸豆角。无奈真的很贵,我买过一次后,便动了自己泡的念头。酸豆角泡了一个月,吃完后我想:要是我卖,只会比他卖的更贵。●我跟蘑菇君PK做的酸豇豆,用的是食通社文章《一泡解千愁》里的配方。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人,比如永远能拿出你不认识的蔬菜的柳哥,一笑就有两个酒窝的盈盈,行走在苔原森林里的采山人和诗人金鹏,爱较真、坚持用真材实料做饴糖的青草山人……北有机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我在这里买菜,购买的是从身到心的愉悦体验,是从厨房到餐桌的灵感来源,我跟农友们学习如何烹饪食物,还在这里学会了腌泡菜、发酵康普茶等丰富餐桌滋味的技能,这是飞速发展的食品电商永远碰触不到的维度。●我用北有机的食材做的酸菜白肉和早餐。7年过去了,北有机已经成为我在北京生活的一个锚点。让我知道,在时代的洪流中,自己身处何方,离土地的距离有多远。买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简单而深刻的信任关系。当我们掌握了饮食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生活中最踏实的那部分。随季节变换的餐桌,与土地和生产者紧密的连接——踏踏实实的三餐四季,何尝不比艺术更艺术呢?●一次赶集的收获。-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小农户为什么不愿意种大棚蔬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也许是受到了山东寿光的启发,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农业产业的重头戏常常是推动大棚蔬菜种植。中部地区的贡县(化名)就是如此。几年前,精准扶贫期间,为快速带动农民致富,贡县政府引入了市场经济效益俱佳的大棚蔬菜,并采取补贴政策,试图使大棚蔬菜嵌入当地农民的生计体系中。●贡县传统的农作物为水稻和白莲,但大棚蔬菜的政策支持与补贴力度远大于白莲。从2019-2020年,我跟随研究团队在贡县做了4次田野调查。我们发现就市场前景而言,一亩大棚蔬菜的收益约在2-3万元,明显高于本地传统经济作物白莲每亩3000-4000元的收益。但当地农民并未纷纷改种大棚蔬菜,反而继续坚持传统的稻、莲种植。在政府无偿提供大棚、种苗、技术指导的前提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对大棚蔬菜采取消极的接受态度?1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攫取?就自然地理环境而言,贡县所处的纬度,丰沛的降水、积温和肥沃土壤是多数农作物生长的理想条件。但大棚蔬菜的生产过程需要营造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封闭生长空间,而搭建这一空间要求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背风向阳、排水便利。尴尬的是,贡县地属丘陵低山地区,其中山地面积约200万亩,平坦开阔的地形较少。要想在当地推动大棚蔬菜产业,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必须流转并对农户细碎的耕地进行连片平整;实现通水、通电、通路以便后期生产过程中的农资输入和产品输出。●村里水田变为旱地,平沟壑整田垄,实现连片规整。以贡县的陈村为例:2018年,蔬菜企业入驻的第8个月,陈村就已完成1500亩的高架连体大棚建设,2020年规模扩大至2000亩。2021年,除无法建设连体大棚的小块田地之外,剩余耕地的90%均已覆盖连体大棚。某企业负责人林福惠说:“我来这里就是看到这里(指陈村)地平又有高速(路),不然我们就不来了。”这样做的后果则是,原本种水稻、白莲的水田被改为旱地,多样的地形被连片规整,迫使陈村传统水稻、白莲乃至烟叶的种植面积锐减,少有的平坦开阔、水利交通条件便利的耕地资源都被大棚蔬菜占据了。但由于规模扩张过快,加上土地租金、用工的成本,企业能够支持经营的只有800亩大棚。陈村其余的1200亩大棚,除200亩大棚按照政策要求免费返租给农民外,600亩以反租倒包的形式租给来自贵州、湖南等地客耕的职业农民种植草莓、叶菜、西瓜等作物,400亩已连续两年撂荒。如果说土地流转的初衷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那么陈村的案例显然并未兑现这一承诺。2补贴退场后的高投入贡县重点推广建设双层双模的钢架连体大棚,加上配套的卷帘卷膜开窗透风、喷灌、电控等设备,每亩投资高达6-8万元。如果前期固定设施成本没有政府投入,即便外来的工商资本下乡也难以涉足,更不用说普通农民。●这种高架连体钢架大棚约在6—8米宽,棚长约30—50米,棚间距2米左右。为了让大棚蔬菜产业顺利落地,政府在高标准农田整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投资建设钢架连体大棚,并给予每亩大棚建设成本50%的补贴。政府还规定,蔬菜企业建成大棚后,应优先雇佣本地贫困户在蔬菜大棚中务工;对于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则提供免租金的大棚使用服务。在利好政策的激励下,43岁的陈村村民陈桂林看到了大棚蔬菜的市场前景。2018年春节,他和妻子商议后决定放弃外出务工,以租金减半的政策租种了企业4个连体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茄子、辣椒等蔬菜。但陈桂林很快发现,大棚蔬菜不像自家菜园子种菜那么简单,因为农药、种苗、化肥、农膜、灌溉、人工的投入过高。虽然大棚蔬菜提高了产量,但规模依然达不到蔬菜企业的水平,只能低价走量,通过企业的渠道代为出售。●以茄子为例,每季茄子亩棚的投入约在8000元左右,几乎相当于一亩高产白莲的收益。2019年底,陈桂林算了一笔账,每亩棚刨除成本仅收益约1万元,4个棚也就约4万元。用陈桂林的话说:“这都是辛苦钱,还不如我俩外出打工。”这一年,他们夫妻俩几乎没有离开过棚。2020年底,随着脱贫攻坚结束,主推蔬菜大棚的领导又有任职变更,原有的蔬菜大棚奖补政策随之削减,租棚成本则随之提高,不少蔬菜企业都难以维持这种高投入的生产方式。陈桂林夫妇也觉得不划算,就放弃了种植大棚蔬菜重新外出务工。3技术这道“无形的墙”除了前期的设施投入,大棚蔬菜的技术准入门槛也相当高,需要经营者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与生产管理能力。贡县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起来之前,当地普遍种植烟叶、马铃薯等作物。而承包蔬菜大棚的农户则普遍种植茄子,不仅不能与同属茄科类的烟叶、马铃薯形成轮作,还需对种过烟叶、马铃薯的土壤额外消毒,才能定植茄子幼苗。与传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露地种植经验,在大棚里很难派上用场。理论上讲,大棚因其生产空间相对密闭,可以通过对温度、湿度、光热、水肥的调整,控制蔬菜作物的全部生长过程,抵抗自然因素对蔬菜生长的不利影响。但辨别蔬菜生长过程中何时需要增湿增温,如何通过通风和供暖设备来把控温湿度,则完全依赖经营者的个人能力与经验。以茄子为例:茄子喜高温,定植阶段需要保证足够高的夜间室温。茄子喜阳,农民若想在反季节上市茄子,白天需及时打开遮阳布,晚上及时关闭,同时运转暖风机控制室温。茄子喜水,挂果后的灌溉频率必须达到平常的数倍,但若一次性灌溉过多,根系和叶面就易沤水腐烂,必须及时做好通风管理。在茄子的开花坐果期,种植户还需清除根茄以下的多余侧枝,摘去生病发黄老化的枝叶和畸形生病的果子,以保持株群通风透光,防止消耗养分……如此种种,都说明大棚蔬菜日常的水肥、光照和病虫害精细化管理构成了一整套新的知识和管理经验。生产者只有投入相当的时间、精力和劳动力,才能保证产量和收益。而这道技术门槛像一堵无形的“墙”,将棚内与棚外的人区分开来。陈村45岁的农民陈成仁不无感慨地说:“像我这个年纪就可以种一些比较复杂的蔬菜,像茄子、辣椒这种技术要求较高一点的蔬菜。但是像我父亲这样60岁的年纪,就不适合,一是体力跟不上,二是技术也跟不上。”然而,在贡县这样的中部地区留守在村的多是像陈成仁父亲这样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他们出于“怕亏本”的心态,更愿意种植自己擅长的露天蔬菜或者冬季搭简易大棚。少种一些,挑到市场上零卖,虽是小打小闹,至少不用承担风险。4雇工难要想实现大棚的精细化管理,仅仅掌握新技术还不够,入行的种植户多认为“大棚蔬菜的投资很大,如果设备和人手跟不上,很容易在高温和低温时期形成冻害和热害。”然而,雇到合适的工人则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贡县约85%的年轻人都在沿海一带外出务工。留守在村的劳动力,无论是年龄、技能还是身体远达不到大棚蔬菜高强度快节奏的要求。如朱村驻村干部黄锦春所言:“农村的大量人还是去外面,企业经常面临缺工的现象,有的嫌工资低管的严,有的嫌棚里透不过气。老板想了很多办法,雇了年轻人,但年轻人自身水平也跟不上,要又会技术又会管人。村民平常自由散漫惯了,也难管。中年妇女不听召唤,比如茄子、辣椒要按技术标准修剪。要农民剪,他们不舍得剪,觉得伤苗子。传统的农业观念与科学种植有冲突,会种也不会种。”●棚内的温度、湿度较高,植株密度较大,并不适宜60岁上下的老年人劳作。有财力雇工的企业也面临雇工难的问题。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每逢果蔬定植、采摘或突遇灾害时,用工量激增,可谓是“活多工人少”。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当地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农户,都在雇工上下了不少功夫。规模较大的蔬菜企业往往愿意支付高工资(2018-2019年工价:男工100元/天,女工90元/天)雇佣农民。对普通种植户而言,企业工价的抬升导致他们只能寻求亲戚朋友的支援以解决用工难题,但由此带来的雇工成本也可能使得整体收益更为薄利。如每亩棚每季茄子的用工成本就约高达3000元。难怪种植户陈科礼说“(种)蔬菜要自己吃苦,才能赚钱。他们(老板)有钱雇人,工价高。我们小老百姓宁可黄掉也不雇人。”大棚蔬菜并非不具备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但因其“挑剔性”,较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接纳新技术能力快、精力充沛也能更好把握市场行情的中青年农民。显然,这也与留守贡县农村的农民的年龄和技能存在错位。如本文所述,大棚蔬菜的技术门槛、资本及人力投入使普通小农户很难从产业发展中受益。明天,食通社将继续讲述贡县的故事,着重讨论要素高度集约化的大棚蔬菜产业给贡县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及产业发展反思。敬请期待!-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拖家带口去达恰,你以为苏联人只是来度夏的吗?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近期热文
2023年8月31日
其他

京津冀暴雨过后,小农户仍陷在气候适应的困境中

-食通社作者孔令钰前媒体人,公益从业者,关注气候、环境和食农议题。编辑:泽恩版式:小树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张小树|女耕女织:黔东南纺织机声音档案

与黔东南结缘于2015年,其时正逢大三暑期,我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到策展人左靖老师在贵州黔东南堂安生态博物馆的展陈项目,为这座侗寨摄制了系列乡土影像。左靖称之为“素描”,以之区别于人类学“深描”性的影像民族志,给予了初入乡土文化挖掘工作现场的我创作上的自由和灵活,以及一个还需“深耕”与“深描”的悄声提醒;在我个人叙事之中,常称之为“散文”。其间牵引贯穿的,是生长于皖地江边乡村的我陡然来到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村寨,对已逝童年的依恋与眷慕,对他乡文化的惊奇与拾魅。在此我结识了我的第一位黔东南姐妹。红妹是堂安女孩,其时刚刚考上大学,她与其他几个女孩在高考后的暑期担任了博物馆的志愿者。驻地工作中,她们带我走村入户,担当翻译,协调诸事,让我无障碍颇亲近地进入了这座村寨,观察并沉入这里的生活日常。我和红妹的友谊延续至今。在堂安,我拍摄到侗族的浆纱、经线、染布、织锦、刺绣与制衣,这些发生在不同家庭空间的工艺场景,共同编织出一幅侗族村寨的染织图景。我以镜头与人相隔,而红妹带我越过景深和焦段,去认识具体的人。浆纱的老人原是她的外婆,她的侗衣是外婆织染的布。剪辑序列上的时间静止,镜头之外,村寨之人事景观流转变动,不被定格。她诉说思念:衣服还在,但是外婆已经不在了。还有刺绣的奶奶,草药奶奶,排经线的奶奶们……许多人影逐渐叠化淡出,直至生命落幕了。2015年,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堂安的染织。图源:《堂安素描》、《堂安百工》影像静帧我与红妹曾经一起沿着梯田向上寻找山泉眼,她教我“打草表”,敬给泉水,感恩其滋养,祝愿其长流。我与同事称之为“念念泉”,是念念有回响,将来再回往。堂安的工作经历之于我自身具有不可复制性,彼时彼地,彼之目光
2023年8月2日
其他

曾经让农民致富的赣南脐橙,为什么比以前难种了?

去年年底,食通社曾经发表过文章《带网红回家卖脐橙,才知道果农有多艰难》。在广州工作的风车在文中自述她回乡帮家里卖橙子的故事,又牵扯出当前脐橙产业从生产到销售中的各种问题。今年5月,我有幸来到这个山村,探访著名的“赣南脐橙”的产地,和当地果农深入交流后才发现,曾经带果农走上致富之路的脐橙,已经变得越来越难种,越来越难赚钱。●五月初,橙花几乎已经落尽,小果开始取而代之。1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河南“烂场雨”之外,关中平原的农人也在为小麦发愁

●经历了连续10天的“烂场雨”后,陕西关中地区的小麦部分发生霉变。最近,关于河南“烂场雨”和小麦抢收的报道传遍了社交媒体,牵动着每个关注农业的人的神经。同为小麦主产区的陕西关中地区,几乎与河南同时经历了“烂场雨”,小麦受灾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3月开始在陕西关中的生态农场“绿我农场”实习的我,亲历了这次极端天气,更切身地感受到了迫近的气候危机。1反常的密集雨水绿我农场位于关中平原腹地——陕西省泾阳县郑国渠旁,由农夫大黑于2014年创办,践行澳洲活力农耕农法。农场现占地160多亩,主要种植的作物就是小麦。还记得3月底我刚到农场时,麦子才到小腿处,跟农场里有柯基血统的小狗“饼干”一般高。经过两个月的生长,麦子经历了扬花、抽穗、灌浆,终于长出了籽粒饱满的麦穗。周围其他村民的麦子虽然不如农场的高,长势也都不错。●5月9日,绿我农场生机勃勃的麦田。五月底是小麦成熟的关键期。如果一切顺利,芒种之后,关中平原的麦子就该陆续由麦客开着收割机收麦进仓了,绿我农场的麦子也计划在6月10日前后进行收割。没想到5月25日,天刚亮时一声惊雷在天空中炸响,瓢泼大雨接踵而至,房顶传来的劈啪作响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原以为只是夏日的雷雨提前到了五月,没想到开启了连续近两周的阴雨天。我来陕西生活8年了,从未见过五月能下那么久、那么大的雨。从5月25日一直到6月4日,除有两天稍许放晴,每天都会下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的中雨。●5月25日,“烂场雨”第一天,农场的阿勃麦和远处的北仲山。后来看到咸阳市气象台统计,泾阳县这10天的累计降水超过120毫米,接近往年雨季(7-9月)降水量的一半。密集的雨水让一切农事活动停滞,我们除了等待,别无他法。先是看到河南南阳抢收小麦的讯息,几天后河南收割机限行和“烂场雨”导致小麦受灾的消息就传遍了社交媒体,随后又陆续听到陕西小麦也面临出芽霉变的可能,我们的心情也逐渐紧张起来了。2“麦子倒了就是草”践行澳洲活力农耕的大黑老师经常说:“土壤的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为了改良土壤,绿我农场除了种植绿肥、采取保护性耕作,还会定期休耕以恢复地力。今年,农场大部分土地都在休耕,160亩的规模只种了60多亩麦子。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返乡记:在餐桌上重逢,才发现从未走远

食通社说我们关于母亲的记忆,似乎总和食物与照护有关。她也许是位厨艺了得的妈妈,记得家里每个人的喜恶,用美味的饭食抚慰人心。她也许不擅长下厨,却也常埋首家务琐事,尽己所能照顾家人。当妈妈老了,我们开始为她们做饭、服侍病榻,学着复刻她们的生活智慧,角色互换般地体会到了母职与家务劳动的艰辛。今年4月,本文作者回重庆老家探亲,和妈妈、外婆重逢。值此母亲节,一起读读她的回乡笔记吧。也祝所有的母亲平安健康,有人照顾。4.3回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流动的菌种,交织的人: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康普茶

“人们永远不会独自一人享用发酵饮料。”——《不生不熟:发酵食物的文明史》1相识那是2020年初夏的北京,疫情管制的初期,一切似乎都还可控。年初的兵荒马乱和国外的“水深火热”,似乎都变成了日常生活逐渐恢复的后景。朋友们告别“云端”,开始了线下的重逢。好友Shuyu和Kiwon邀我上门作客,他们租住在四合院里的两居平房,小院位于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的核心地带,抬头即是钟鼓楼。关于动迁的消息,在附近的胡同里风传已久。这里注定无法长居,因规划而带来的种种不确定随时或可发生。用心经营的居所,也许某天就会突然消失。他们的选择已然支付了额外的心理成本,带着及时行乐的实验心态。●被钟鼓楼环绕的小院儿。图片:shuyu我与Shuyu君相识于贵州黔东南,曾在一座名为“堂安”的侗寨里短暂共事。其时她是当地生态博物馆的执行馆长,我们同住在古墓群上的驻地工作站。那是一幢吊脚土楼,条件简陋,无人常住。她就简生趣,在雨迹斑驳木色沉淀的木廊上,营造出一个小小的茶道场。我们在走村访寨之余,拎着热水瓶上山寻找泉眼,在木廊的晨雾和夜雨间,煮水泡茶,漫谈闲饮。茶气熏腾,驱散了黔地的湿寒。她启发了我开始喝茶。●古墓群上的工作站;Shuyu的小茶桌;和Shuyu循着梯田往上,寻找寨中山泉水的泉眼。离开山野,以茶为媒,维系着我们的友谊,也牵引着她与Kiwon相识。这是一场跨越国界、语言、文化——甚至是跨越宇宙的相遇。Kiwon是一位来自美国的韩裔天体物理学家,热爱中国茶,在往返于中美的差旅中建立起自己跨太平洋的茶饮交流。缘分因茶而起,最后因茶而定,Kiwon留在了中国,与Shuyu一同研究杯中的宇宙。如同往常的相聚,我们分享美食、好茶和彼此近况。饭后茶余,Shuyu和Kiwon从冰箱里拿出了两支玻璃瓶装的饮料,略显神秘和兴奋地要介绍“新友”。我已然注意到了架上高高低低排列着的玻璃罐,标签上的日期和大写字母缩写像是某种暗示,其中一张标注的是“FDBC2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农场上的蘑菇实验室|美国农夫市集笔记

作者按我和家属胖虎先生住在美国中西部大湖区的一个小镇。本地农夫市集自创办至今近三十年,我们见证了它十多年的历史。这一系列小文旨在记录我们在市集上结识的农民的故事,以及我自己对美国农业经济的一点观察。●本文主角的蚝菇房。一
2023年3月2日
其他

芹菜老了,也要气候变化背锅?

食通社说农业究竟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食通社已经陆续发表了多篇文章。今天分享一位一线种植者的心得体会。赵飞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加入从事有机种植的平人农场,在北京昌平和山西灵丘两地负责蔬菜生产。1月8日,他和另外两位生态农友,参加了北京丰年庆的气候变化分享会。赵飞以普通的蔬菜为例,讲述了极端天气如何影响农业,以及农场采取的独特应对办法。本文根据他的演讲编辑而成,希望你能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更加理解农人、作物和天气的复杂互动过程。欢迎点击以下链接,观看丰年庆分享会的完整回放。-
2023年2月6日
其他

新的一年,你愿意去乡村换一种活法吗?

农历新年就要到了。经历了过去三年的种种,此刻你准备好回归日常了吗?为何不趁着“新年新气象”的口彩,勇敢地探索全新的生活?2022年初,18个背景多元的年轻人通过食通社第一期生态农场实习生计划,奔赴全国12家生态农场,他们中的大部分顺利完成了三个月至一年的农场实习生活。●第一期的两位实习生在悦丰岛记录水稻老品种实验的情况。图片:辛志统。在农场的工作学习之余,去年实习生们也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各种事件。他们见证了极端天气和防控政策影响下的一线农业生产,以及抢菜潮中,农业如何支持社区。度过难关之后,这些都成为他们实习经历中最宝贵的部分。食通社也记录下他们在实习生活之后的思考。不少人在亲身经历后,真切地体会到从事生态农业的苦与乐。在实习结束后,他们选择延长实习期,或是留在农场成为全职员工,或是继续探索生态农业相关的工作,向土地和农人学习。山西姑娘李钰,发出了“逃离城市去务农,是心的愉悦,也是身的挑战”的感慨。实习生中年龄最小的张斌,离开内蒙古阿拉善致良田农场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陇南,决定成为新农人,和爷爷一起守护家乡的高原羊。●张斌在致良田农场实习期间成了农场的兽医,最近他也返乡创业。图片:甜甜没有留在农场工作、继续探索人生道路的实习伙伴,也从这段经历中收获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力量。在广州银林生态农场实习的静雯,在农场附近的村子住了下来,继续为银林农场的节气餐桌和市场宣传贡献创意。曾在乡村发展领域工作的她,希望这次不说梦想,不聊情怀,好好做一个“生活者”。
2023年1月17日
其他

晒冬天

1初雪时已冬月,小镇初雪,是天气预报也未得预料的急寒。其时,我们刚在一周前结束了临时管控,商店和快递虽逐渐恢复了营业,全域核酸还在持续,场所码也下行到村镇。我蜗居不出,只趁着快递恢复的窗口网购食材干粮。几遭封控,突袭也成了常态,囤积食物仿若变作一种军备竞赛。我俨然魔怔,神经瞀乱,对着母亲强聒不舍:冰箱厨柜不得见空,要往年后打算。快递的纸箱越堆越高,冰箱厨柜如愿塞得满满当当,心里还是发跳,如果遭遇转运和消杀又该如何是好?母亲却并不见慌张,反念道:本地青红尖椒在季,价格降下了,合该熬些辣酱。她向来如此,总说“什么时候再讲什么话”,因而也是什么时节要吃什么东西的。要过冬了,熬完辣酱,又炸肉圆,今日腌肉,明日腌鱼。循着岁时节历,一如往故,不过倒似为了安抚我,今年的份量格外重些。我也渐是平缓了下来,不再叨念,喜好挤进厨房,看她张罗食材,人心物意的珍重具在这小小的灶间。冬日要炸肉圆,即食方便又耐储存,更讨个团圆的喜气。炸好的圆子用锅里炸完的熟油养着,室内低温,油凝成鹅黄色的脂膏。早晨喝粥时,从罐子里面挖出一颗埋进粥碗中,油脂和肉香在其间慢慢融化。而雪里蕻烧肉圆则另是一道标配,可上正餐桌的。前年春节,正是倡导原地过节,我留居在京,家里即是寄了炸肉圆过来,遥遥念个团圆。母亲这趟买了五斤肉末回来,不留神馅儿调咸了。隔日又拎了几大块鲜豆腐回来中和,念着豆腐便宜,也能松软口感。不想还是咸,我又下楼去,再添了三斤鲜肉。正如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最后是馅料越调越多,圆子越搓越急了,大锅盛完小锅盛。出来一看,乖乖,确能吃到年后了。皖地江北,腊肉制法极简。长条五花肉,不必清洗,十斤肉五两盐,上下抹匀。其后放置盆内,隔三天翻身,一周后冲洗干净,晴天冷风下悬晒。半月左右,即可食用,随吃随切。开春后,天气转暖,肉易发黄腐坏,转至冰箱冷冻储存。鸭腿,鸡胗,白鲢,猪蹄,亦是如此制作。历时的智慧,确可缓和现时的慌乱。2暖冬又一周,母亲才将腊肉穿绳悬挂。我将家里熬好的辣酱,分装了几瓶,欲寄给外地的亲友。快递却来电道歉,称不能上门取货了。原是有一核酸阳性的市民曾在街上过路用餐,小镇应激,再次静默,一切停摆。12月6日,小区外围开始封装铁皮。12月7日,新十条发布,全国封控放开。12月8日,铁皮重又拆除。那些新常态如此迅疾地被丢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世事的无“常”,原是“常识”与“常态”的“常”。公共场所依旧随见的标语、路障和核酸小亭崭亮如新,却已成了遗迹。而我们在遗迹环绕里被裹旋进新的海啸,冲峰而去了。急寒之后却是回暖,雪融霾散,江北小镇迎来了连日的朗晴。我也终于将秋被与盖毯收纳,从柜底抱出了过冬迎春的厚被。趁这开放的晴天,将棉被抱到阳台上好将晒晒。然后久违地,走下了楼栋,走出了小区。日色如金,竟是家家户户都来晒被了。门前窗下,路边树旁,花园小院,各色花样的棉被,在日光下笃实而温定。连日长晴,更是天天晒,家家晒,似是要晒尽过去那些日子的惊晦。除却晒被晒衣,还晒腌菜与腊味:酱鱼、咸肉、香肠、萝卜干、雪里蕻、鸭腿、鸡胗、猪皮……它们与棉被和新浣的衣裳一同布景,不计较是公园还是私院,满街满地,无分你我,亦没有阻隔。人世间最必要不过的衣与食、温与饱,壮阔又轻盈地坦晒在日光底下,世俗的繁华热闹原来竟可以是这样家常的好。每日散步,看到这些冬日小景,感到劫后余生,也欢喜也怅然。半村半郭地方,从前田家作苦,今时务工在外,平常人家,惟温惟饱。匪今斯今,振古如兹。我去阳台收我家的棉被,将脸埋了进去。它如此的松软和宽阔,能够包容眼泪与创痛,允许我暂且地侥幸。3入腊转眼入腊,母亲与我先后出现症状,抗原呈阳。好歹如今可以居家安养,食药预备充足,心里平稳坦荡,真真是几晚热汗散发尽几年积寒。母亲症状初减,胃口稍稍恢复,立即耐不得馋,摸去了阳台,切下小块腊肉,分成薄片,与米饭同蒸。时候刚好,是今冬第一口咸鲜。待得我们再出门去,世事恍变。奶奶重症感染,我入院看护。随后外公临终,母亲下乡陪伴。记得春末时候,与母亲下乡割野水芹,那时也是刚结束一段封控。她蹲在苇荡边,镰刀越伸越远,一茬一茬,几近贪心。可惜春时已过,菜已抽苔,茎干纤维粗韧。她似是洒然,把满抱着的野芹全倒进沟渠,叹息一句:“万事总有个老。”我笑她想得明白,月月却要白发染黑。外公最终一声长叹,黄纸覆面了。母亲黑发翻出了白根,泪声未憩,即开始忙碌丧事了。酒席热宴,鼓乐吹敲,人心也喧阗也寂静。我终于回了趟家,厨房碗池里,脏碗堆积,还未来得及清洗。打开菜橱,小碗腊肉,凝着厚厚的白脂,冰凉凉的。是年向尽,一岁末了。田间麦苗初青,街上年货热闹。烟花炮仗日日地响,红事白事都有的。今年乡下地方,白事尤多,黄纸价贵。乡人有言:年难过,心难过,也都是要过的。四季在循环,逆来要顺受。我不明白,也并无顺受的气力。这样的冬天,如何糊弄得过?但阳光还是这样好,腌菜晒肉依旧热闹。我想着,我想着,养护身体,囤积良心与勇气。倘若寒尽逢春,诸君再会。●发文前夕,南方小年,小镇再次迎来降雪。-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听:气候变化宏大叙事下的小农故事 | 北京丰年庆分享会报名

当风不调雨不顺,靠天吃饭的农民还能丰收吗?我们的餐桌会受影响吗?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数据,随着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热量不断累积,过去八年有望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八年。2022年,无论是极端热浪、干旱,还是毁灭性的洪水,农民和农业无疑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特别是露天劳作的生态农人,即便遭遇最恶劣的天气,还要照顾好土壤和作物。收成、收入甚至人身安全,无一不暴露在气候变化的风雨冷热之下。●食通社在过去一年里报道了许多生态小农和气候变化的故事。WMO也说,2022年的极端天气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巨大的数字于我而言,遥远而抽象,远不如去年夏天的那场大汗淋漓深刻。●本次分享会主持人启华(左)和食通社编辑王昊(右)2022年8月初拜访河北三和雨顺农场的李技栋(中)。2022年8月初,当我和同事来到河北滦县的三和雨顺农场,正值中午。70亩的农场里,生态农人李技栋只有一个铁皮屋,用来休息、做饭甚至在农场过夜。那天我在屋里待了不到30分钟,铁皮屋内继续升温,汗珠一层层往外渗,我第一次在高温下感到心慌。●李哥自住的铁皮屋顶小房子。我们问李哥,这么热怎么不装空调。他说没事,有这两三千块钱,他就拿去买设备,挖蓄水沟。李哥这几年似乎每年都在挖蓄水沟。因为过去两年的夏天,洪涝曾给他的农场带来严重的损失。也是那次拜访,李哥告诉我们荀子在《修身》中的一句话:“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让我们感受到农友对土地和农业的执着与韧性。●李哥热爱学习和思考,并且在农场实践生态农业的各种方法。几本农书都被他翻破了。上周问他近况,他说打算增加策略,变不利为有利。依据这两年暴雨下易积水的低洼处,用犁铧犁的更低一些,轮作作物稻。现在正在选品种,打算选择不需要太多水又不怕短期浸泡的旱稻。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想知道,在那些宏大的数字背后,气候变化到底给李哥这样的生态农人带来了什么?他(她)们又是如何单打独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地应对?从那些露天种植的蔬菜、养殖的家禽,我们是否可以读出气候变化的故事?那么请在周三(1月11日)加入我们。我们将邀请上文中的李技栋和两位在北京种地的农友,一起聊聊这些年的天气、农场动植物在气候影响下的变化、以及这将如何影响我们餐桌上的食材,还有他们对未来的想象和打算。看理想节目《气候告急!》的主持、编辑陈浩楠,也将作为特邀嘉宾,和食通社一起,与农友们畅谈。这也是今年北京丰年庆的最后一场线上分享会,期待你的加入。▼气候变化下生态小农的遭遇和努力2023年1月11日(周三)19:00-20:30●宏大的气候变化议题背后,气候变化到底给李哥这样的生态农人带来了什么?●生态农人们如何单打独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地应对?●从那些露天种植的蔬菜、养殖的家禽,我们是否可以读出气候变化的故事?
2023年1月8日
其他

感到孤独又疲惫时就想:我的背后是有土地的

1到农场去!成都回昆明的路上,穿过很多长长的隧道,手机信号若有若无,像我此时的心境一样忽强忽弱。上一秒我还在成都生活市集上帮亮亮农场卖丝瓜,这一秒我就要又回到远离土地的城市去。●成都生活市集有十多户像唐亮这样的生态小农。在这里,农户们和城市的消费者建立了更多连接。图为作者和唐亮在市集的合影。我是学影视人类学的,在西南地区认识了很多民族,拍摄了很多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工作中经常和村民、土地打交道,但有些时候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在外人看来,我好像是了解乡村的,可这点了解又很模糊,看见植物想认又不敢认,拿出手机软件来测试才敢确认,拍出来的东西也总是感觉差点什么。我总是被阿巴斯、小川绅介、阿涅斯·瓦尔达乡村题材的片子所吸引,尤其是小川绅介。他在回忆录《收割电影》里讲到,为了更真切地拍纪录片,他和村民一起种植、反抗,这样坚持了十几年,才拍完了片子。●1966年,日本政府在没有与居民沟通的情况下,决定在三里塚地区兴建机场,引发农民们奋起反对,小川绅介和摄影团队深入记录了他们的抗争运动。图源: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如果举最近十年的片子,影响很多人想去开农场的《最大的小小农场》,本就是纪录片;以简易的食物传递出深沉人生哲学的《小森林》,也是由原著漫画的作者在日本乡村长期生活所创作的。去年看到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生的招募,一想到有机会作为“本地人”参与劳作,与自己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我便毫不犹豫的报名了。2家庭农场,各有分工亮亮农场在成都平原的东北角边缘,金堂县一个叫牛角村的小村庄里,主要土壤是黄粘土,这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油菜、蔬菜等作物。大多数人每天要骑着小三轮车,路过一片片的玉米地,大概十分钟的路程,去到镇上上学、购买所需的物资、还有打牌。每月逢双号有集市,可以买很多平时没有的东西。我就是坐着这样的小三轮车,被农场主唐亮从繁忙的农活中抽空接回来的。●去年夏天,川渝地区经历多年不遇的高温干旱。村里因为高温停电,全村人都出来溜达,唐亮说很久没有这种热闹的场面了。一到农场,唐亮老师就开始介绍农场的家庭成员。目前,亮亮农场背后的大家庭共有11口人,除去三个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之外,每个人都承担着重要的工作。唐亮是农场对外交流和运营的总负责人;唐亮的父亲主要负责田间一线的生产;唐亮的母亲是父亲的助手,也是负责农场一日三餐的主要后勤;弟弟唐进主管生产统筹;弟妹小桥是唐进的助手,同时协助农产品的发货;唐亮的伴侣栗子则负责农场的教育和整个农场的美化、装饰;大伯小伯年纪大了,他们基本上处于养老状态,享受生活之余顺便搭把手。●唐亮的母亲和父亲。●弟弟唐进和弟妹小桥。为什么想做农场?唐亮讲起他小时候的经历,他的父母和其他的农村父母一样,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他和弟弟就变成了留守儿童,总是期待家人团聚的日子。大学毕业后,唐亮发现经营农场可以把家庭凝聚起来。于是,在北京的农场实习两年,唐亮拿着仅有的三万块毅然回到家乡,开启了家庭农场的探索。3亮亮农场的10年从农场建立到现在,大概有10年时间。这一大家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在一起,而是在唐亮的影响下陆陆续续回来的。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成家的大伯和小伯,是最开始支持他的家人。他们先是在自己家的几亩地中开始了自己的小实验,种下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唐亮的小伯和大伯。小伯主要负责照管农场动物,大伯已经进入养老状态,也经常在农场搭把手。第二年,在外面打工的父亲参与进来,在广东打工的弟弟和弟妹也加入了农场,农场也开始有了盈利。第三年,妈妈关掉了自己镇上的麻将馆,很少见面的一家人逐渐团聚在新的农场里,分工有序地为农场贡献自己的力量。几年后,唐亮也迎来了自己的爱情——探索华德福教育的栗子。栗子的加入,为农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从农场美化到亲子教育,亮亮农场有了更多的意义。●唐亮的小家庭。在剧烈变迁的中国社会中,亮亮家庭农场似乎打开了全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虽然会有摩擦,也要不断处理新出现的问题,但全家人的幸福指数是可以感受到的。农场这十年,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唐亮盖起了新房子,叔叔们试种新的农作物,栗子在更新绿化,唐进买来了拖拉机、建了新的冷库,阿姨和叔叔伯伯又开始了新的学习……一个小小的家庭农场,养活了一大家子11口人的生活,逐渐探索家里孩子教育、老人养老和青年人的继续教育,并开始探索带动所在村庄的凝聚力。在农场的每一天,不管是物还是人都在散发着新的生机。●在亮亮农场,午饭和晚饭前,大家会围坐在桌前做感恩仪式。4离开了,留下的我在农场的这段时间,每天接触最多的便是小桥和栗子。我几乎每天跟着小桥除草。成都的夏天很热,中午的烈日可以把人晒化,只能早晚干活。今天偷懒一下,明天的野草可能就会疯长起来。夏天雨水多,只靠家里的劳动力就不够用了,需要临时雇佣村民来帮忙,不然杂草的速度会超过农作物的速度,影响收成。一个月时间,我们给生姜地反复除了三轮草,是一项反复又要勤快的工作,也是生态种植重要的一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小森林》“夏秋篇”有那么多除草的场景了。不过好在,以土地为生的人,为土地洒下的每份汗水都不会白费。●《小森林·夏秋篇》中,主角市子常常在水稻田里拔草拔到腰酸背痛。图源:豆瓣电影离开农场很多天了,我时常看到他们在发着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美好生活,突然感觉这一切离我很遥远,不知道是否还会时常想起我这个“家人”,直到有一天早上,栗子发来消息跟我说:“小芳,呦呦说:小芳阿姨还没有回来。”
2023年1月5日
其他

越波折,越韧性|2022年底开启全新北京丰年庆!

北京丰年庆在我们的想象中,是一个线上线下结合,展览、市集、公共活动应有尽有的可持续生活嘉年华。然而,好事多磨,一波三折。原定于11月19日和20日的线下活动因为疫情的冲击而延期。紧接着,11月17日的丰年庆筹备会后,食通社的6位同事就被封控在了办公室,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娱乐了7天,并对去办公室这件事有了精神上的忌惮。回家后,同事们的小区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封控。待到12月8日大家终于又在办公室相聚,以为生活即将回归正常,大家又陆续阳了。电话会议中此起彼伏的咳嗽和长久的沉默交替进行,甚至大家开始无法盲听辨认出对方的声音。好在在Ren性生活的亲身实践下,北京丰年庆的共创团队终于可以将2022年的线上系列活动呈现给大家啦。模块一疫情后我们有哪些思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你养成了哪些新的生活习惯?消毒似乎就是其中之一。无论是一度在小区和公共场所消杀的大白,还是放开后连扔垃圾都要喷酒精的政治正确,对于病毒的恐惧,让我们爱上了“消毒”。可是,作为微生物的一种,病毒和细菌以及其它同类一样,常年以各种形式,和人类共存、演化。杀死病毒是应对病毒的一种方法。眼下的病毒一直在变异,将来也还会出现新的病毒。杀得完吗?其实,除了让人致病的微生物,其实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并没有危害,还有很多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太喜欢微生物了!》读书会希望邀你一起共读讨论,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微生物。此外,囤菜也逐渐变成了我们的肌肉记忆。每当风吹草动,超市货架便总是会被扫荡一空。假如我们再次遇到危机,我们该怎样面对“商品运力不足”、“该货品已售罄”等困难呢?我们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区中呢?疫情期间,在广州、北京、英格兰、台中等地,大家观察或参与到了哪些应对危机的食物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背后,有哪些深厚的基层动员和意识转变?是否有可能以食物为切入口,建立新型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这样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从长远看,有什么价值?模块二开始新生活前我们还可以了解这些生活中总有一些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时刻,寒冷冬日里香味扑鼻的烤红薯,烟火气十足的小巷里一碗酸辣咸香的米粉……你可曾关心过这些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吗?超市中的水果总有些特定的名字,“爱媛38号、“户太8号”、“阳光玫瑰”,而且每过几年,似乎就有一波新品种水果强势占领市场,成为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新宠。但你知道,过去一百多年间,在追求高产、高甜品种的推动下,农作物多样性减少了97%吗?丰富多样的种子是农业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也是生态农业的源头,它们是农民在环境和气候适应过程中不断驯化和选育的成果。随着城市化和大规模农业的发展,农民越来越难以获得、留下种子,难以把自己的种子掌握在自己手里。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态环境、农耕文化、食物也会受到影响。在乡野和城市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在第一线为寻找、保留、保育、焕新农家种而努力着。2021年,食通社第三期“联禾计划”小额资助与农民种子网络携手,支持了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的12位伙伴,开展基于社区的种子多样性活态保护行动。农田抛荒,整村拆迁,青年人向城市迁徙,大农业渗入,如今的乡村能够寻访到老种子属实不易。在田间乡野,寻访老种子的经历老种子背后有哪些文化故事?因种子机缘结识了哪些朋友?豆腐,白面,米饭,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生态农友的种子从哪里来,能否自己留种?农友怎么在产量和抗性、口味之间取得平衡,让种子重生?老种子在吃货的手中能翻出什么新花样?如何能丰富我们的餐桌?希望这些老种子不仅能够丰富你的餐桌,也能丰富你对食物系统的的认识和想象。我们的消费习惯不仅使得作物品种在逐渐减少,也使得生物多样性在我们的饮食中一点点被“吃”少。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单一种植和深耕的方式严重消耗了土地生产力,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地退化。在这个大量生产、大量浪费的食物体系外,有一些规模更小,对生物多样性更友好的生态农业。小型生态农场在过去三年遇到过哪些困境与机遇?消费者有哪些变化?和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哪些变化?后疫情时代的小型生态农场如何发展?模块三共同行动,多样未来一餐可持续年夜饭或许就是一个开启新生活的起点。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饱含浓浓的年味、暖暖的亲情。我们常常会多弄点饭菜寓意“年年有余”,但“余”多了,就会遇到除夕后天天吃剩菜的尴尬情况。如何提前做好计划,从而拥有一桌美味而不浪费的年夜饭?食材如何选择?年夜饭怎么搭配才均衡又健康?年夜饭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到可持续?带来本场活动的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将于今年12月30日开启第5届“盖帮大会”,即“盖娅人互相帮助大会”的简称。“盖娅”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母,因此相信“地球是一个完整生命体”的所有人就都是“盖娅人”!今年“盖帮大会”的主题是“搜集盖娅妈妈藏在身边的能量宝盒”,希望能够凝聚更多的“盖娅人”,在平常日子里,积蓄积极的能量和希望。多样活动:mini工作坊、线上课及线上打卡以及学校可能会组织的自然教育相关论坛都欢迎大家的参与,尤其欢迎孩子们参与!阳光普照,蓄势待发,让我们一起Ren性生活吧!欢迎大家关注后续“盖帮大会”的活动信息~菜园⾥的艺术⾏动者——是⼀次案例展示与对话,旨在邀请⼀些参与在种植、⻝物⽣产、⼟壤呵护的先锋的艺术⾏动者,分享他们做了什么(WHAT),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艺术⾏动冲动(WHY),和他们在⾏动中种植与艺术⾏动以何种⽅式结合(HOW)。过去⼏年中,尤其是疫情以来,我们看到种植成为了许多城市居⺠追求的新热点。我们与自己所生活的自然界关系如何?种植与⻝物⽣产在其中起到了怎样奇妙的作⽤?艺术家为什么对种植感兴趣?可持续、⽓候变化,是怎样在具体的艺术⾏动、艺术家⾏动中,被实体化。都说“到哪儿都能种”是中国人独有的天赋。那么,来交换你的种菜心得,等待着它们长成一本书吧!上半场:《土里不土气》作者快问快答。(两位作者在京郊里山地带自耕自食已有七年,是资深种植人士。)下半场:菜友收获及经验交流如果家庭小菜园要做成一本书,你希望它长什么样?种植几年了?都在哪儿种?种了什么?怎样“从土地到餐桌”?有过哪些失败的经历吗?哪些种植图书是我读过有用/有意义的?想要在一本家庭种植主题的书中看到什么?高昂的房租和拥挤的地铁总是让奔波在城市中的人们叫苦不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离开拥挤的城市,住在乡村。怎样的机缘使他们选择住在村里?他们从事哪些工作?在乡村有着怎样的生活?在乡村生活的这些年,他们有哪些困难和收获?希望给你带来对生活的不同想象。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新冠三年,我们为下一次危机做好准备了吗?|分享会报名

新冠三年,也是考验每个个体和组织的三年。当日常生活、健康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遭遇疫情挑战时,每个人、家庭和组织都不免要做出改变。到底是单打独斗、独自面对?还是顺着惯性,继续寄希望于商业和政府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还是寻找到新的连接,用真实的人和人、社群和社群之间的关系,建立生活和行动的新的可能性?三年来,食通社一直在关注普通人如何从食物出发,与家人、邻居、社群和农友共同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发布了20多篇“疫情与食物”主题的文章和播客。我们关注春耕时农场的悲欢;请到不同的群体分享春天在上海如何买菜;报道了4月广州疫情的抢菜潮和农场的应对,以及11月海珠某城中村的情况;介绍了香港、美国、英国的农夫市集在疫情中坚持为农友和社区服务;分享了疫情中做外卖骑手的体验;还有北京、苏州、上海等地的伙伴在家中发豆芽、种绿植、囤菜的经历……编辑部也“倒在黎明前”,在11月底赶上了几乎最后一波封控,6个人在办公室共同度过了无奈却也欢乐的七个日夜。“疫情与食物”本土篇▼“疫情与食物”海外篇▼更多“疫情与食物”主题文章可点击标题上方或文末话题标签展开本主题也持续开放投稿无论是自身的体验,还是对外部的观察,我们发现,全球各地在一线从事在地食物体系工作的同行,都在疫情最危急的关头,克服各种困难,不仅为自己、家人、农友和社群稳定地提供新鲜、健康的食物,也利用多年建立的信任和互助关系,开展了食物以外的救援和服务。也有很多群体,因为疫情和食物(甚至最近的药物),通过团购、交换等形式,开始认识彼此,走得更近。随着我们从防疫模式进入“抗疫”模式,以及万众期待的“复工复产”,生活似乎即将“回到正轨”。那在疫情期间,建立的新关系,会再次变成“熟悉的陌生人”吗?我们还需要继续以食物为载体,培育互助、团结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吗?这样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究竟和主流的商业模式和政府解决方案,有何不同?从长远看,又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呢?作为今年广东和北京“丰年庆”的一部分,我们将在冬至夜,也就是本周四(12月22日)晚上7-9点,和四位身处四地的伙伴共同来探讨以上话题。
2022年12月19日
其他

共存还是群灭 |《太喜欢微生物了!》读书会报名

-《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的新描述》《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第三餐盘》《吃是一种公民行为》《餐桌上的危机》
2022年12月18日
其他

每月花不到1000块,她们在乡村探索本真生活|食日谈 Vol.12

银林农场,新老村民围坐在一起吃饭。过去这两三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性,返乡种地、移居乡村这样的话题也成为媒体热词。2022年的夏天,食通社来到广州北边的银林村,和这里的返乡青年和新村民们聊了两期播客。银林村吸引了不少新村民来这里劳作、生活甚至互助育娃。在本期中,我们就和在银林村生活的两位“新村民”——年轻的静雯和子敏聊了聊,她们为什么选择来到广州这个乡村的农场中生活?她们开在农场里的咖啡馆经营得好吗?她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成本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也想知道,乡村为她们提供了哪些城市无法提供的条件和环境?在农场的生活让她们的观念有什么样的变化?新村民和老村民之间能形成新型的社群关系吗?所有这些疑问的回答,还有更多生动的、有趣的体验,都在本期节目之中,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对生活的不同想象。本/期/嘉/宾静雯|人类学流浪人,目前在广州乡村流浪,尝试“三分种地、三分人类学、三分赚钱”的“三三三生活”。食通社首届生态农业实习生,后作为撰稿人在食通社发表多篇文章。子敏|游移在中澳之间,因好奇心读完中医本科,也在寻找朝九晚五还房贷之外的生活。在银林村里度过了疫情最严重的几段日子,跟静雯一起做Cafe茶饮,最近沉迷于学做饼干面包、打理果园。本/期/主/播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作为一个关心食物,但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里人,一直在向农民学习。王昊|食通社编辑。出差一路上道听途说,学到了各种二手农业知识。子敏在农场咖啡馆的价目表前,这里的每款饮品都是她和静雯结合农场的产出设计的。特色饮品:山间清泉。静雯曾经给食通社撰文,讲述她在农场生活的感受,见于《在乡村,不说梦想,不聊情怀,好好做一个“生活者”》农场食堂的菜单,这里欢迎搭伙,每天都有不同的主厨。静雯(左一)也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组织了今年的广东丰年庆。因为疫情原因,丰年庆改在线上举行,静雯也转型成为“带货主播”,连线农友,展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本周日还有全天的直播,详情见《2022丰年庆
2022年12月17日
其他

广东丰年庆已上线,北京的还会远吗?

俗话说得好,好事多磨,一波三折折又折。疫情封控时囤菜的我们可能也不会想到,放开后不仅菜难买,药难买,电解质水都要被捆绑销售了。从精神上的紧张焦虑到身体上的发烧不适,你在这场危机中有过怎样的波折呢?你是如何度过这些波折的?我们有更好的应对危机的方式吗?在未来的生活中,有哪些是我们可以一起做的?我们希望广东丰年庆可以成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展现社群韧性的场合。唯一不同的是,原定线下举行的丰年庆要转做线上了,因为这周不少共创成员都阳阳阳了。北京丰年庆的情况也差不多。诸多原因,今年的线下活动未能成行,但我们仍将联络多个共创和合作伙伴,于12月下旬开始,开展一系列围绕多样性和可持续生活议题的线上活动,连接你我,从生活出发,一起做点儿什么。敬请期待后续发布的详细活动预告!那现在,请先来看看,2022广州丰年庆的线上活动安排吧。👩🏻🌾「市集」寒潮来了,疫情仍在,但宅在家里也可以逛市集了。历年来,市集都是丰年庆非常受人瞩目的部分。这并非只是一个买买买的场域,而是每一个人从现代工业体系中走出来,走进亲密的人情社会;这里的买卖交换不是化约为数字的计较和博弈,而是具体为人、为生活、为环境情景的交流、碰撞与共情。——以上这些,都是线上丰年庆市集力争做到的。今年丰年庆转线上,市集的部分将变为“直播+群里买货”。12月16-18日,小丰将通过直播,连麦十几位农友,在线看看他们,和他们的田园,以及他们的产品。同时,小丰还将亲自测评,聊聊好食材与好生活。这场直播不会拼低价,而是带你了解每一件产品诞生背后的心血、过程和环境;这场直播也不是卖情怀,而是力图为屏幕前的你与屏幕中的农友搭建桥梁,让有需要的你找得到你需要的农友,促成你们在直播之后能在微信群里建立起你们自己的食物体系(建立韧性食物体系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场直播却不会无聊,两个主播会努力插科打诨,十几位农友会展现他们的菜地、工作坊和又帅又靓的面庞,当然还有现场烹饪和试吃种种产品,记得准备好晚餐看吃播哦~这场直播更能让你看到真正优质的产品。参加直播的农友早就经过丰年庆走访、评估过,同时,想要买买买的你既可以通过看直播拿到抽奖礼品先行体验,还能加入丰年庆微信群,直接和农友对线、购买、反馈。无论是你,还是农友,抑或我们,大家都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线上热热闹闹地交换、交流,看见彼此,看见城乡,看见人与自然。买买买如何实现呢?从现在起,添加小丰微信(微信号:fengnianqing2021),备注「2022丰年庆」,即可受邀进群与农友交流,联络购买!备注「2022丰年庆」,扫码添加「小丰」好友🗓「线上论坛」同时,线上版丰年庆将以更深度更精彩的论坛分享会,带你去认识和反思我们的食物、环境和生活体系,并从中找到行动起来的灵感。我们论坛分享会有三个系列,分别是:食物主题系列、艰难与ren性系列、废弃物系列。(如对前期已推出的部分活动感兴趣,可留意后续公号的内容回顾)我们在过去三年都共同经历了生命历史中难忘的生存危机。如今,解封了,但疫情尚未结束,危机也尚未结束,而尚未找到答案的“怎么办”现在就可以找到答案。关注丰年庆论坛分享会,找到你的答案。12月4日(周日)下午14:30-17:30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取食物的方式有哪些?这些行为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底层价值?我们个人获取食物的方式与当下城市食物供应系统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尝试用一次工作坊来对这三个问题作出一些回应和讨论,希望可以在这次讨论中,让伙伴们找到让自己的食物获取方式更具备韧性的方法。12月15日(周四)晚上19:00-21:00在广州,有一群关心食物的伙伴,他们在城郊开辟了城市小菜园,与邻里一起耕作;他们发起共同购买,关注每一个消费行为背后的生产端的故事和标准;他们在生态农场,找到了在生态社区共同生活的空间,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选择自己的食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次的主题交流,我们将为你找到,在主流的系统下,一些能够行动的附近,一些可以自己掌控的空间,让食物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12月22日(周四)晚上19:00-21:00疫情期间,在广州、北京、苏格兰、台中等地,大家观察或参与到了哪些应对危机的食物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背后,有哪些深厚的基层动员和意识转变?是否有可能以食物为切入口,建立新型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这样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从长远看,有什么价值?12月11日(周日)下午14:30-17:00当我们离开土地后,极端气候、物种灭亡生活的联系逐渐成为了茶余饭后的新闻,而未能与此茶此饭亲密联系。丰盛的商店货架,丰盛的饭店餐桌,丰盛的外卖,是否能指向现实中的食物现状?丢荒的土地,极端的气候,污染的环境,减产的作物,又实在指向什么样的真实和未来?本场对话,我们一起从「万物历」看到不同时间和生命节奏的选择?小农、中间商等不同的角色如何理解人和土地,和自然的关系?在现实的冲击下,如何应对时间和节奏被打乱?12月26日(周一)晚上19:30-22:00在广州求学的牧民少年,说他们不是养羊而是放羊,说草原的狼并不可怕;说从“游牧”到“定居”的变化,说草原的青年也跟农村一样、大部分都出走了……他说广州的羊肉不好吃,自己想把好的羊肉带给广州人。在质朴的话语里,有他对牧民生活的理解,也有他对草原发展的承担。这次对话让我们从这位牧民少年的视角,来看高原牧民的生活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其中的艰难与ren性又是什么?12月27日(周二)晚上20:00-22:00入不了的城,回不了的乡。我们今年共同在广州经历了同为“异乡人”的我们,本场对话,来跟游走城乡间的歌队、深耕田野的青年、服务外来打工朋友的伙伴谈谈我们怎样被困在城乡的系统里。12月29日(周四)晚上20:00-22:00张晓磊(环保公益人),长期关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干旱和洪涝等生态议题,也通过摄影的方式记录并推动环境改善。他此次将介绍自己不同面向的实践,并分享行动方法。张晓磊工作中认识了一些受到生态破坏影响的村民,他的工作之一是帮助推广和销售来自这些“环境难民”的安全农产品。此次分享也邀请了两位回应者,以跨学科的角度加入讨论中:梁莹菲(记者,摄影师)将谈谈新闻摄影和图像传播,奚雷(艺术家)将分享有关水生态和水产养殖方面的艺术研究。12月18日(周日)晚上19:00-21:00你跟乡村的距离有多远呢?是从乡村送到城里的一颗菜?还是同一间工厂生产出来的不同批次的辣条?同菜不同命,农村里有鸡鸭鹅,而城里有厨余垃圾桶。同瓶不同命,勤恳的城市环卫工人让塑料包装袋逃不出垃圾桶,而农村的塑料袋可能随着河流漫游到珠江口。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负责任地购买食物,就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起生物多样性,你会想起什么?是濒危的野生动物,是正在消失的红树林,或是被大火威胁的亚马逊雨林?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光意味着保护地或是具有标志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正在蒙特利尔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多次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全球农食系统发生变革。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进一步减缓自然资源流失,COP15在框架草案中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目标,包括:“杀虫剂减量2/3”、“化肥用量减半”、“停止补贴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减缓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同时,COP15一直在强调原住民和本地社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体性。换句话说,除了政府、公司、大机构之外,全球农食系统变革更加需要普通人看到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之处,并在日常饮食选择上做出改变,参与到本地保护中来。认识食物、了解食物、负责任地购买食物,就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下是我们给出的六点建议:建议一用消费投票,支持生态农业你知道吗?生物多样性是被我们“吃”少的!根据联合国环境署2021年的报告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在战时的基辅,乌克兰年轻人带我喝功夫茶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近期热文
2022年12月12日
其他

带网红回家卖脐橙,才知道果农有多艰难

我是风车,在广州的一家社工机构工作。我的老家在脐橙主产区,几乎每个村民家里都会种上几百上千棵,孩子上学、日常生活、建房买房都要靠它。我家也不例外,从我记事起,家里就种有一小片脐橙。今年,我第一次找抖音网红带货,帮家里在抖店上卖脐橙。因为这次经历,我有机会深入了解脐橙产业的方方面面,才发现曾经靠种植脐橙致富的普通果农,如今已经在生产、分销、售后等方面都陷入了困境。除了身体的劳累,几天的卖橙经历也让我心里五味杂陈。小农未来的出路在何方?面对这个问题,我也陷入了迷茫。1异常天气,减产八成一切的起因要从今年异常的天气说起。我家种植的脐橙树去年产出五万多斤。虽然因为黄龙病砍掉了一些树,但没想到,因为天气,今年的产量会直接降到一万斤。先是4月到6月间,连续阴雨,不见阳光,脐橙因为缺乏光合作用而大量落果。而从7月份到10月底又持续干旱,中间三四个月几乎没下几滴雨,又造成落果。这几个月是脐橙的膨果期,因为干旱,果子没法膨大,导致今年脐橙普遍偏小,质量不佳。为了保住产量,家里人有时间就拉水管给脐橙浇水,虽然增加了大量劳动投入,但至少还能有一些收获。在旱情更严重,且水源不足的果园,不用说保果,连树都很难成活。11月,脐橙进入采摘期,果园终于迎来了降雨,但此时雨水非但不是“久旱甘霖”,反倒是“雪上加霜”。之前一直干旱的果树拼命吸水,导致大量脐橙开裂,需要马上采收。●因水分过多而在树上开裂的脐橙。一直以来,果农都需要等果商上门收购脐橙。因此,遇到雨天,农户们便一边看着天气叹气,一边催果商赶紧来收果。但果商的运力有限,短时间内也并不能全部收完。我就和家人商量,在朋友介绍下,和一个抖音小网红合作,在抖店上卖脐橙。没想到,这一卖,牵扯出了更多的麻烦。2顾客和平台的双重压力我邀请的是一位在抖音上有50万粉丝的网红。此前,他通过在菜市场直播,拍摄买菜的视频逐渐积累起人气,在视频里他和卖菜阿叔阿姨聊天,树立起自己关心乡村的人设。他来到我家,连续几天拍视频做直播。小小的网店一下子就爆单了,三天内一万斤脐橙就售罄了。●网红在我家拍摄的视频片段,每条视频都有几千人点赞。橙子虽然卖出去了,客服的压力也来了。虽然之前也在朋友圈卖过脐橙,但购买的大多是身边认识的人。再加上大家整体的评价都不错,我也对自家的脐橙挺有信心的。没想到,在抖音直播间接触了更多陌生顾客群体,关于产品的一系列问题就接踵而来了。首先收到的就是消费者关于外观的投诉。因为没有经验,我家的脐橙在采摘后没有精细地拣选,只是简单把直径限定在70-90mm之间。这样,一箱橙子中的个头大小对比很明显,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区别。●70mm和90mm的果子的目测大小可能相差一倍。看过外表的消费者就会关注甜度。脐橙本来的味道就是酸中带甜,因为急于在11月采摘发货,今年我家的脐橙又相对偏酸。消费者却普遍对酸味的接受度不高。许多人吃到偏酸的脐橙,就认为脐橙品质不好,大量的客服工作迎面而来。为此,我就得反复向消费者解释:通过将脐橙放在冰箱保鲜一两天,可以快速降酸;将脐橙常温存放几天,也会慢慢降酸。但有一些消费者听不进去,只说:“废话这么多干嘛,我就是要退货,不然就投诉。”●左图的消费者遇到脐橙偏酸,就偏执地认为我们卖的是假货。但也有右图这样的通情达理的消费者,把快坏掉的橙子先吃掉。总结各种问题后,我发现,消费者的投诉中固然有快递损坏等质量问题,但更多的问题却是因为他们对于产品信息了解不完整造成的。比如,有消费者因为一些脐橙的“肚脐”(副果)不明显,就认为我们卖的不是正宗的脐橙,而是假货。因此,我自己做售后时,面对消费者的问题,总是试着本着平等对话的原则,提供可能的建议并做详细的解释。有时也会遇到个别客户无理取闹,合作的网红建议我:不管对方说什么,直接道歉就可以了。虽然我并不认可网红的做法,但如果仔细研究,这样更能适应平台“苛刻”的规则。抖店要求:售后需要在一分钟内快速回复消费者,不然就降低店铺评分;用户的差评更是万万不能出现,否则平台就会延长回款的提现期。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卖家只能选择顺应消费者,或者直接退货,因为网店被投诉的代价,我们更承担不起。●最让我头疼的提示:“你的首次响应已超时”。这些规则的结果就是商家的服务被逼得越来越“卷”。消费者确实享受了更好的服务,但是却不一定能看到,我们卖家为了这些服务所承担的压力。不仅有安抚这些喜欢差评的消费者付出的额外成本,还有一分钟内必须回复的精神压力。不像更成熟的大果农,我只能独力承担客服工作,几天做下来,已经心力交瘁。这让我开始怀念通过朋友圈卖果的方式。那时即使产品介绍极其简单,也很少有投诉的状况出现。因为通过各种圈子认识,买卖双方至少互相有最基本的信任,彼此也更能理解包容。3看不见的“甜蜜素”因为消费者喜欢纯甜的口味,也牵出了“甜蜜素”的问题。我家的脐橙之所以被顾客认为偏酸,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没有打“甜蜜素”。这里说的“甜蜜素”不是食品使用的添加剂,而是喷洒在果树上的的化学药剂,含有砷酸盐、亚砷酸盐等成分,其作用是降低柠檬酸合成酶活性,抑制柠檬酸的合成,从而降低果实酸性,促进果实提早成熟。打了甜蜜素的果子,在还没有变黄的时候就已经变甜了。帮我家采摘脐橙的伯母们说,吃了打了“甜蜜素”的脐橙会拉肚子,脐橙树枝也变得脆且易折。而且前一年打了“甜蜜素”的果树,第二年结的果子也会变甜。有些果农也知道“甜蜜素”会伤害果树,不敢年年用,只敢隔一年一打。尽管这几年当地政府和果业协会三令五申禁止“甜蜜素”,但还有很多人在偷偷摸摸使用,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果农身上,因为市面上已经禁止贩卖,果农并不能轻易买到“甜蜜素”,甚至也不知道其中具体的成分是什么。这些“甜蜜素”大多来自果贩,他们为了让脐橙提前上市,抢夺市场,卖出更高的价格,才想办法让脐橙提前降酸转甜。其实让脐橙提前成熟,也有施用叶面肥、调节剂等相对无害的方式,但是某些果贩却偏偏选择了对果树和人体最不利的方式。七八月份,当果贩预定收购果农的脐橙时,就会私下把“甜蜜素”交给果农,告诉他们什么时间打,怎样打,并提出以更高的价格收购。如去年的价格是2.3元一斤,果贩就会以2.8元一斤收购喷了“甜蜜素”的果子。而果农为了让脐橙卖出更高的价格,也就接受了这样的安排。4越来越没信心的果农“甜蜜素”也反映出果农对种植越来越没有信心,也越来越缺乏独立性。2000年前后,在退耕还林政策和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双重作用下,大量稻田改种脐橙,我家大片的脐橙就是在那个时候种下的。和我父母一样,很多果农也是在2000年之后进场,现在已在40-60岁之间。又因为近几年黄龙病的泛滥,每家每户都在砍树,其中有不少人已经放弃种植。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我们村的脐橙产量从高峰期的一百多万斤下降到现在的五六十万斤。而且姨父告诉我,我们村产出的脐橙整体品相差,卖不出好价钱。●今年因为雨水大,裂果尤其多。这些果子会烂掉,所以无法出售,甚至有些树下全部都是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二十多年种植经验的老果农也没有信心,只能听农资店老板的用药建议。现在农资店会直接给脐橙定制一整套管理方案,外带施肥打药等配套服务。虽然果农也觉得这些服务贵,但因为生怕自己管理出问题,卖不上价,却也不得不购买。可即使是农资店的服务也不一定奏效,毕竟各个果园情况不同,一套标准方案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真正将小果农挤出赛道的则是大果农。他们已经不再是农民,而是拥有自己产业链的企业,不仅经营果园,还有自己的农资批发渠道、分拣发货中心、销售渠道等等。今年11月21号,去超大型脐橙分拣发货基地参观之后,我才了解到,机器和流水线可以将脐橙大小精确到0.5厘米,将甜度控制在14以上。面对偏酸的果子,他们还有大型冷库,可以冷藏几天降酸。我在售后中遇到的个头、酸甜度等问题都可以被避免。●大型分拣机工作的场景。建议小果农如果在采摘季有需求,也可以选择租用小型的分拣机。再加上大型分拣发货基地每天出货量非常大,又是精细分级销售,快递费、包装费等也可以降下来,薄利多销。因为价格便宜、抽成多、麻烦少,最近兴起的网红带货,也几乎都是和有完整供应链渠道的大果农合作。而小农户已经被甩出了网购这条赛道。因此卖给果商,省下一笔打包发货的物料和人工成本,成了摆在大多数小果农眼前最省力省时的做法。但没法对接零售市场的小果农,也等于失去了自主权。他们不仅在交易中没有议价能力,像今年这样因为阴雨而急于收果的情况,果农自己没有储存能力,除了坐等果商,只能眼看着果子裂开在树上。5算算账,想想未来最后来算算今年在抖音上卖橙子到底有没有赚钱。网店的脐橙零售价在每斤五六块左右,和大城市的零售价相当,扣除快递费、包装材料、主播带货的佣金等成本,还剩四块左右。去年脐橙的地头批发价平均2元到2.5元,而今年因为整体减产,价格上涨到大约2.5元到3元。这样看,靠直播带货,每斤多赚了1元左右,但是为了在几天之内把一万斤脐橙全部采摘、分装和发货,我们一家人除了自己劳动,还临时找了不少人帮忙。这样算下来,一斤也就多赚了几毛钱。相比于今年八成的减产,这一点点单价上的增量也是杯水车薪。但相比于周围果农遇到的各种状况,我家能够卖出橙子依然是幸运的。在自家的一万斤橙子售罄之后,我也继续帮助村里的其他人带货,想帮助他们也解决销售问题。但我自觉,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微薄。这几年,我一直在农村从事社区发展相关工作,接触过许多农户。我所工作的乡村虽然不是种植脐橙的产区,但也经历着相似的命运。为了解决农民在产销两端遇到的问题,我们在村里组织农民学习种植技术,并组建合作社,对接市场时形成更大的力量。然而,我们也还在逐步探索的路上。小农的出路究竟在哪里,答案还需要更多人一起去思考与实践。●我在广东从化工作的村子,阿公阿婆们准备一起除草种菜。-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建立韧性食物体系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食通社说上周,食通社作者周娅分享了她于2020年疫情期间,所体验和观察到的英国小镇的韧性食物体系。他们的经验虽然解决不了我们眼前的问题,但既然“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那至少我们可以思考,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城市的食物体系可持续且充满韧性,每个人有哪些行动的可能呢?在本文中,周娅列举了行动的三个面向、四个圈层,以及她身体力行的九种尝试。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本地食物体系的建立需要长期投入。让人羡慕的英国转型城镇Totnes哪怕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的工作,并且在食物韧性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远未成功。但这也意味着,我们为了不远的将来,此刻就可以开始行动,一点都不晚。●英国舒马赫学院贩卖富余新鲜蔬菜的无人看管小铺。著名的深度生态学学者乔安娜·梅西(Joanna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封城期间,这个英国小镇如何依靠本地食物体系渡过难关?

前几天和朋友谈起广州疫情中,我们究竟可以做些什么,我分享了2020年初疫情期间,我在英国小镇托特尼斯(Totnes)的生活经历。●英国西南部的托特尼斯是世界上第一个转型城镇,2006年由罗柏·霍普金斯等人发起。转型城镇运动希望地方发展出本地食物体系,减少食物里程(Food
2022年12月1日
其他

六个人被封在办公室的七天七夜(附物资清单和健康攻略)

●11月24日早上,北京朝阳多个小区被划为临时管控区,被管控的菜贩隔着栏杆继续卖菜。最近生活在北京的人仿佛天天都在开盲盒。没人能够预料,第二天醒过来,小区是否会被封,或者出门后还是否能回家。三年来,食通社发布了十多篇关于疫情和食农议题的文章,编辑部每个人都在家里做好了充足的封控囤货应对。但没想到,我们最后一起在办公室经历了自己的“封控初体验”,五位同事和一位办公室合租伙伴,在一起封了7天7夜。以下是这五位同事对过去七天的回顾,涉及:备货、做饭、分工、工作和精神健康五个方面。希望对已经或者即将面临类似情况的读者有所帮助。当然,我们更希望看到科学、精准、合理、合法和人性化的奥米克戎应对措施,因为生活本不该如此。1紧急筹备物资房园|食通社新人,负责协调北京丰年庆,本期推送漫画作者。入职不满两个月,就和新同事们经历了难忘的一周。时间推回到上周四,也就是11月17日。我们在办公室开完丰年庆共创会不久,正等着吃午饭,迟到的同事小超在群里说“现在办公室只进不出了,你们知道吗?”手速快的人立刻收拾好东西冲下楼,但还是晚了一步。很快,我们得知办公楼里出现了十混一阳需要复核的消息。最开始的慌张过后,大家定了定神,想着毕竟也就10%的概率,还能被我们碰上吗?没错,还真被我们碰上了。●收到居委会通知到疾控接管之间的窗口期,我们认真研究过从低层逃走的路线,但还是知难而退了。封多久成了我们心上一块大石头。如果封1天还能凑合,封上5天该咋办呢?吃啥穿啥在哪睡觉呢?反应快的几位同事迅速清点了办公室的物资:“小沙发可以睡两个人”,“也可以在桌子上睡觉”,“我们还有一袋羊排、四个柿子、米面调味肯定够”……与此同时,同事们也开始联系家属、朋友帮忙收拾一些东西送来,由此我们有了牙刷、衣架、拖鞋、皂、梳子、牙线……还有扑克牌和蓝牙音箱!两位迟到和请假的同事很幸运,没被封在办公室,但在物资投递和情报收集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小超启华送物资。小超在楼外随时给我们通风报信:“推拉门已经把出入口堵上了。”“有大白进来做核酸了。”“哦,她们只做有疫情的那层楼。”尘埃落定后,她去超市帮我们采购了内衣和牙刷、毛巾。启华则和家人送来了新买的睡袋、被子,还有一支体温计!有同事感叹:“这充分说明了多样性的重要性:一个团队如果所有人都太积极太准时,就容易被一锅端……”的确如此,感谢迟到的同事,我们六个人起码人人有被盖,天天可换洗。解决洗漱和睡觉问题的同时,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兼职的天乐则负责对接市集社区店和网店,农友食材分两天陆续送来:蔬菜、水果、鸡蛋、肉类、杂粮主食一应俱全。●封控当天,同事们很给力地送来了好几箱物资。多方支援下,我们从担心吃住问题怎么解决,转变为担心解封后这些食物吃不完该怎么办。好在在默契分工和一日三餐的合理安排下,我们既享受了美食,也没造成浪费。2吃饭万琳|负责公共活动的项目官员,食通社厨艺担当、家政小能手,本次封控收获新代号:Wanica(Friends粉丝懂)。一个吃货组成的单位,找办公室的标准就是有厨房,平时上班时也轮流做饭,几乎不外食,也不点外卖,解决7天21顿饭,毫无压力。但我还是比别人更积极地抢着做饭,大概有一半的饭是我做的,而且我也热衷于收拾厨房,因此收获了一个新绰号Wanica……●11月22日,封控第5天,Wanica大厨做的清炖羊肉大餐。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很私人。对于我这个日常运动量很大的社恐来说,既担心这几天光吃不动迅速长胖,也不适应跟这么多人住在一起。站着做饭,就可以少坐一会、少看一会儿屏幕、少说点话,多一点独处空间。另外,平时自己一个人吃饭,容易凑合,不会做得很丰盛,因为做很多吃不了,又不喜欢剩菜。这下可好,这么多人嗷嗷待哺,想做啥做啥,不担心吃不完,做饭的劲头就大了许多。但是,相比给1-2人做饭,给6人做饭,技能储备消耗得很快,我也比较有压力,如果做得让自己不满意,会有些不高兴,这也许是我会暴躁的原因。●指指点点的评论员们和暴躁的Wanica大厨。压力山大的时候,人容易暴饮暴食,如果正餐好好吃,可以有效防止餐外狂吃零食。这几天我们的餐桌上少有大鱼大肉,基本每餐顶多一个肉菜,外加豆制品或鸡蛋,其余都是蔬菜,应该达到了膳食指南的标准吧。大家也很赏光,每餐除了米饭,菜一点儿都不剩。很可惜这次没有泡菜或腐乳,不然来点下饭的开胃菜,可能米饭也不会剩了。●6天吃了哪些菜。有人评论:“你们并不是共患难,而是同富贵”。从吃方面来说的确是的,因为我们的食材基本都是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采购的和被赠送的惜福菜/下架菜,更有姐妹送来自己种的大白菜,随便过油加点盐清炒都好吃,真是应了那句“好食材拯救懒厨子”。●封控第二天,农夫市集的同事娃娃支援了自家菜地的两颗大白菜和一堆萝卜。没过几天,她的村子也静默了。3六个和尚有水吃吗?王昊|食通社唯一男性。封控期间全程咳嗽+低烧,还好每次核酸都是阴。虽然每天精神抖擞参与各项活动,但多了一句口头禅:我是一个病人。当得了同事,不一定做得好室友,搭伙过日子也得先分工。所以被封的当天,天乐就敲起白板:一天三顿饭、洗碗、倒垃圾、打扫卫生,咱得排个班吧。几天磨合下来,似乎每个人都落到了合适的位置上。我负责每天临睡前煮粥;泽恩和外援朱迪包揽了打扫卫生的任务;吃完饭总有人自告奋勇刷碗。●并没有被严格执行、但所有工作都顺利完成的分工表。厨艺最受欢迎的万琳自然是做饭的主力,但是所有人都爱往厨房跑,除了打下手,要么就是蒸馒头、做甜点,绝不放过把每次做饭变成集体劳动的机会。一道南瓜馒头,就得一个人蒸馒头,一个人和面,一个人揉圆,最后还要一个人负责凹造型。即使没事情干,也是一人做饭,三人围观,哪怕还有半小时吃饭,所有人都不见了影子,全凑在厨房。●我们用早饭剩的蒸南瓜和面做南瓜馒头,造型灵感来自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生雷甜甜。如果把我们六个人比作《老友记》,大家都会认同万琳是会做饭又喜欢整理的Monica,而我则可能是Joey,因为最能吃,而且比平时吃得更多。但回想下来,我们胜于那六个人的地方,大概就是不会只看见Wanica一个人忙前忙后。要是食通社组成球队去踢世界杯,防守倒应该不会差——大家都挺善于补位。当然,生活的细节远比上面说的更多。封控即将结束时,业主群里有人抱怨:11个人封在一间办公室,天天吃外卖,甚至睡觉都躺不下。我们只有六个人,其实也并不十分宽敞,晚上铺下几张瑜伽垫仍然显得紧巴巴的。Wanica还在梦中拍到泽恩的头。人数合适,配合默契,和别人一比,我们确实有点太走运了。4这算是……行动了一把?泽恩|最接近00后的选手,加入食通社13个月,平时是编辑,客串食通君,这几天是清洁女工,擅长补位、打下手、搞花活。封控一周,我们除了尽量保持日更,朋友圈和豆瓣的更新也没有停,依然每天分享三餐,间或来几个让人捧腹的插曲。无怪乎总有人在朋友圈留言:怎么感觉你们被封得还挺开心的?坦白讲,那些开心的时刻是真实的,但失去自由、六人被迫共处一室的焦虑也同样真实。不过,这几天确实一次冲突和口角也没有过。一是因为大家还在努力地维持日常工作,并且试图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建一些边界和秩序。比如封控第二天是周六,下午1:30我准时打开腾讯会议,参加合唱团的云排练,比平时去线下还要积极。戴上借来的耳机,关上厨房门,除了偶尔有人进来烧水,这个房间几乎完全属于我,我珍视这片刻“可以在别处”的自由。●排练结束后,听说大家在我的歌声里纷纷睡去……二来每个人的心情起落曲线也不太一样,所以不至于丧到一处去。有人皱眉沮丧的时候,就有人搞事情来活跃气氛。周六晚上,我们吃着夜宵看完了一部乡村振兴题材的纪录片,离谱的配乐和令人迷惑的剪辑贡献了很多笑点。封控第四天晚饭后组了个“吹牛”牌局,又是笑语欢声一片。笑完了也许会继续丧,但至少可以说,我们同乐过一场。接下来说说这张图。●没错,我就是图中抱着《人的境况》的那个四眼妹。但是我拒绝王师傅给我编排的台词!我不记得我们有过这样的对话!打牌那天晚上,为了讨论即将举办的阿伦特读书会,我们4人在厨房里聊得情绪高涨。作为哲学系毕业生,《人的境况》的语言和问题意识将我拉回了一种微妙的熟悉感中。看着越聊越来劲的王师傅,我突然很想知道,为什么是阿伦特治好了他的政治抑郁。你当然可以说,这场持续到午夜的聊天是我们在ddl之前的垂死蹦跶,试图让工作变得可交付。但对我来说,它确实超出了工作的范畴,而指向了一个行动的空间。至于行动的效果如何,那就敬请期待读书会吧!●阿伦特所说的“劳动”、“工作”、“行动”指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行动?扫描二维码,收听本期食日谈。5足不出户也要正常工作天乐|食通社最资深的同事,全程担心自己和同事们能不能吃好喝好睡好玩好,还有……工作好。一帮同事被封在办公室,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到底是要集体工作还是集体生活?平日每周坐班两天,也就一起吃个午饭。虽然其他时间也会聚在一起开会、调研、采访、参加线上会议,生活和工作的分界线算不上那么清晰,但起码彼此在空间上还是有区隔的。这下可好,工作生活全得在一块儿,大家不会在同伴压力下,真的卷起来吧?!很快我就被现实打了脸。食通社的同事们不负“好好吃饭”的slogan,开始几天的状态简直可以用“上班像条虫,做饭像条龙”来形容。明明白天还是正常的上班点儿,办公室经常看不到人,只有厨房最热闹。不是大家一起备菜做饭,就是一个高手做饭,几个低手围观学习,或者一个低手做饭,几个说不好高还是低的手在边上指指点点、发表评论。黑完同事(和自己),也必须承认,吃得那么好,工作上总归也要表现表现。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做农场13年,一位返乡青年忽然决定去“流浪” |食日谈 Vol.11

过去这两三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性,返乡种地、移居乡村的话题也成为媒体热词。2022年的夏天,食通社来到广州北边的银林村,和这里的返乡青年和新村民们聊了两期播客。在本期中,我们和银林村首先返乡从事生态农业的郭锐一起聊聊他十几年的经历。今年,郭锐在夏季的农闲时节在北方“流浪”40多天,拜访了多位熟识的生态农人,既是探访朋友,也是切磋学习。银林村吸引了不少新村民来这里劳作、生活甚至互助育娃。我们也想知道,乡村为他们提供了哪些城市无法提供的条件和环境?新村民和老村民之间能形成新型的社群关系吗?郭锐又为什么会欢迎这样一群人来到他的农场?本/期/嘉/宾郭锐|2009年回到家乡广州从化银林村开始做常规农业,2013年在沃土工坊的支持下开始转型做生态种植,逐步建立了以堆肥改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生态种植方式。他也是另一档关注自然生活与生态农业的播客“团力结构”的常驻嘉宾。本/期/主/播常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作为一个关心食物,但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里人,一直在向农民学习。王昊|食通社编辑。出差一路上道听途说,学到了各种二手农业知识。郭锐自己开上小三轮,带我们逛农场。13年来,农场谨慎地发展,几亩几亩地扩展种植面积,这里是他最新租下的一片地。郭锐拜访陕西绿我农场的大黑时,也不忘帮忙收麦子,周围邻居都羡慕大黑“最忙的时候来了个能干的人”。供图:大黑。我们拜访郭锐时,正是龙眼成熟的季节。这里最古老的龙眼树比郭锐的年纪还要大。银林农场的咖啡馆。下期播客我们还将介绍两位主理人的故事。农场的堆肥是郭锐多年摸索出来的,用上了中药渣等材料。沃土农耕学校也曾经在这里举办关于堆肥的培训班。时/间/轴01:56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18岁,我想和爷爷一起守护高原羊

我们应该学习新时代的新理念,让农业重新回到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上。而不是继续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维持人类的生存;用高危害的化学产品,破坏我们的土地,损害我们的健康。-
2022年11月17日
其他

广州疫情日记:坐标海珠,村里有地,搵食亦艰难

六年前,为了有一块随时可以耕种的土地,我搬来广州海珠区的一个自然村。11月,广州疫情爆发,虽然我所在的村子并没有阳性病例,但也遭遇了三年来史无前例管控。Day
2022年11月15日
其他

丰年庆延期了?没关系,期待与更多伙伴共创多样的美好!

▲点击海报,了解2022北京丰年庆招募▲2022年第11个月,每一天忽然又多出了很多不确定性:在哪里做核酸?出门到底要几天的核酸?出了门还能不能回家?小区会不会被封?小区什么时候解封?孩子明天到底上网课还是去学校?而在这些问题以外,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在北京和广东的伙伴们每天都在纠结:今年丰年庆还办不办?什么时候办?还有哪些伙伴能加入我们?就在今天,广州和北京的丰年庆同时决定延期。但大家的心情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糟。即将六岁的广东丰年庆伙伴说,这恰好应和了今年“Ren性生活”的主题!而且,TA们这两周也能投入更多时间解决和思考家门口更为迫切的问题。(预告:明天食通社会发文,海珠区一位城中村的新村民将分享广州疫情下的韧性生活。)而仍在孕育阶段的北京丰年庆的伙伴们则松了一口气: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和伙伴们共创丰年庆!欢迎大家继续加入我们,在北京共同展现多样的美好!那么,丰年庆是什么?请看广州丰年庆的回顾。什么是丰年庆?很难有人说得清楚。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丰年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丰年庆——🌱链接城乡🤲
2022年11月14日
其他

来,共同展现多样的美好 | 北京丰年庆共创开启

11-12月,食通社将联合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农民种子网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凤凰汇·里巷In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来,共同展现多样的美好 | 北京丰年庆共创开启

11-12月,食通社将联合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农民种子网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凤凰汇·里巷In
2022年11月1日
其他

清北教授怎么买菜?在合作中实现靠谱生活

食通社说夏日的一个中午,我们拜访了金海兰。泡一壶茶,不知不觉中,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2017年,金海兰发起了主要由清华、北大两所高校的教职工和家属组成的“清北消费合作社”,组织消费者共同购买生态有机食材。五年来,尽管经历了各种波折,合作社也一直运营了下来。除了合作社的故事,我们也会提及:在已经拥有便捷商业服务的当下,为什么还要创办一家消费合作社来卖菜?合作社到底想通过购买生态食材实现哪些不一样的价值?合作社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人与人的联结”吗?最近我们先后发布了两期对谈的播客,本篇是第一期的文字整理稿。欢迎你扫描下方二维码收听音频节目。消费合作也是食通社一直关注的主题。在公众号留言“合作社”,即可阅读更多有关消费合作社的文章。-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从农夫到啤酒:精酿原来还能这么卷?

-食通社作者王娴雅北外阿尔巴尼亚语专业,做了十余载翻译。后来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习有机农业,却对朴门农艺着迷。现在荷兰专心种菜、写稿、画画,未来想当个职业好农夫。编辑:泽恩排版:鬼针草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自然》发文:农场越大,生态越差!大规模有机农业的常规化之殇

Plants)发表了一项的研究,发现同样是贴上有机标识的农产品,环境影响却大相径庭。农场越大,农场主就越不可能采取有利于生态的措施。来自康奈尔大学土壤与作物学系的Jeffrey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揭开工业化养殖的真相,敲响公共卫生的警钟|《餐桌上的危机》读书会报名

-扫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添加食通君微信,入群参与线上讨论除了腾讯会议和视频号直播本次读书会也将开展线下讨论地点在北京朝阳区三元桥附近填写报名表时,可选择“线下参与”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土壤、水循环、生物多样性:来自再生农业的灵魂三问

“吃牛肉不环保”、“规模化养殖造成污染和土壤退化”……在以消费工业肉为主的欧美国家,这些论述几乎已经成了社会共识。但养殖一定等同于工业化养殖吗?这些年的研究让我发现,还存在一种更环境友好的养殖方式,不但不会增加碳排放、破坏环境,反而可以通过增加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碳,让土壤变得更肥沃。在抵消碳排放的同时,它还能清洁水源,让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得以再生——这种方法就是再生型放牧(regenerative
2022年10月10日
其他

关于气候危机,普通人需要知道什么?| 食通社X看理想

南方多地刚经历了破纪录的高温,北方又迎来断崖式降温。入夏以来,我们时不时被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刷屏:英德洪水、川渝和两广地区连月高温干旱、鄱阳湖水位萎缩……气候问题,似乎变得越来越危急。尽管“全球变暖”是每个人都不陌生的概念,但它到底会如何影响生活,我们却一知半解。我们正在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有没有解决办法?这些问题,都不容易找到答案。为此,看理想特别制作了《气候告急!关于气候危机的20次讨论》,从现实中的气候灾害出发,看气候危机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看理想邀请到了科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师、环保组织成员等十几位不同领域的专家,从经济、能源、饮食、地缘政治、社会责任、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层面展开讨论,探究气候危机之下我们的共同命运,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实践路径。上个月,食通社的两位同事也分别做客《气候告急!》,和大家分享了对农业、食物和气候变化关系的理解。第9期节目的嘉宾是负责食通社气候变化项目的同事启华,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许吟隆研究员。擅长科普的许老师为听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常识和极端天气的成因,分析了长江流域的干旱给农业造成的影响。启华则从华南调研的一手经验出发,分享了气候危机下生态小农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他们的作物和生计如何受到影响,农户又如何乐观坚韧的应对。第10期,食通社的编辑天乐和一米菜园视频博主王珏(我们的播客食日谈也请王珏聊过她在北京城里种菜的心得)则和编辑Dany畅谈了何为“气候友好的饮食”。日常饮食的各种选择到底如何影响环境、气候以及我们的健康?作为城市打工人,我们如何既吃得好,又吃得政治正确?气候危机与你与我,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邀请你,从今天开始和我们一起直面「气候危机」。讲述
2022年10月8日
其他

小农户vs.大平台:电商游戏只是看起来很美

今年8月份,一则《离谱!商家为带货竟让鸡蛋长树上》的央视新闻报道引发关注。鸡蛋当然不可能长在树上。原来,这是一些电商卖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违反常识整活儿。问题来了:为何卖家会做出这等侮辱自己和消费者智商的事儿呢?这要从小农户做电商说起。1电商大法好●卖惨一度是农产品电商的必杀技,以至于出现了“滞销品太多,老农照片不够用”的段子。图:网络这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体系相关。在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生产者是小农户。根据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现在全国有2.3亿户农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一边是汪洋大海般的小农户生产者,另一边是分散的消费者,两者如何对接呢?主要通过中间商。比如四川一个柑橘大县的耙耙柑要到北京居民手中,至少需要经过农民——四川当地代办——北京批发商——北京零售商——消费者几个环节。一些农产品的流通还要经过产地批发市场的环节。根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全国约70%农产品的流通与集散,以企业或合作社为主体的农超对接和产地直销流通渠道承担了20%左右。因为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农民卖出的地头价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往往差异巨大。而且分散的农民面对中间商基本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导致了中间商压价。如果能绕过中间商,农民直接对接消费者,那似乎农民就能卖出好价钱,消费者也能买到实惠而新鲜的商品了。农产品电商看起来就是这样的解决方案:农民开网店,直接卖给消费者。各个电商平台是这么宣传电商好处的,政府也在大力推动。2013年以来,几乎每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提到发展农产品电商。目前我国电商渠道的农产品流通量约占10%。●发货日早上,广州从化银林农场的工人姐姐根据微店下单情况,把捡好的菜称重分包。图片:食通社实际上,电商确实有好处。还是以四川某县的耙耙柑为例,农民直接卖给代办,2021年大约2块钱一斤,代办要花大约4天转运到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再被商超买去,再卖出去,整个过程要再花一周左右。结果就是,北京的消费者大约花8块钱一斤买到下树10天左右的耙耙柑。如果这个农民自己开了网店卖,北京消费者花上5块钱一斤可以买到下树3天左右的耙耙柑。那是不是农民的市场困境就解决了呢?非也。2电商是一个直销游戏吗?农民做电商看起来像是一个直销游戏,但实际并非如此。我国的农产品电商存在多种模式。门槛最低的是所谓“私域流量”,农民直接在朋友圈吆喝卖东西。这种方式技术门槛低,也不用给微信交钱,但能触及的顾客群体面很小,不成气候。要想扩大客流,还是得在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大平台上开店。在这些平台上开最基础的店铺往往门槛也不高。而且对于农产品,除了天猫平台,大部分平台也不收取交易佣金。那么,注册了一个店铺,上线了新产品,是不是就能美滋滋地等着订单爆棚,赚得盆满钵满了呢?在农产品电商卖家很少时,似乎还能做做这样的美梦。但是现在,一打开淘宝拼多多,搜索“猕猴桃”这样的关键词,就会看到成百上千的卖家,如何吸引顾客进自己的店就成了大问题。●银林农场的郭锐(右二)也曾经试过拉菜去批发市场卖。但最后选择了生态农业,直接卖给消费者,也通过沃土工坊、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等小型平台销售。图:静雯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互联网时代,几亿的网络购物者与几百万的电商户之间,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没有任何品牌的小农户就更是如此。怎么办呢?第一,自己造人气,也就是刷单。刷单可以增加销量,增加好评,有助于提升免费流量。特别是上新产品时,刷单几乎是常规动作。平台表面上严厉打击刷单,但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刷单太普遍了,早期是找亲朋好友刷,现在基本是找专业的刷单公司刷。平台打击刷单越严厉,店家越可能做真实物流,只不过买5斤的规格,刷单的只发1斤。在我调研的四川某县,上个新产品,花5000-10000元刷单司空见惯。●图为某电商营销从业人员的朋友圈。刷单、加粉,已经成为一个明码标价的生意,各大平台数据皆可买卖。图:网络第二,开直通车,简称“开车”,就是向平台购买流量。电商平台都会收集用户数据,从而掌握用户偏好,定向对用户推销产品。“开车”的卖家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客户,比如特定性别、年龄、消费层次,向平台付费,让平台把自己的产品推送给目标客户。比如有一类客户喜欢买猕猴桃,当他们搜索猕猴桃时,平台就把付了钱的商家的产品排在商品列表的前排。商家付的钱越多,排名就越靠前。这也是各大电商平台重要的收入来源。比如A商家给平台的出价是每次顾客点击他的猕猴桃页面,他给平台4块钱;B商家的则是2块。那么顾客就会看到A商家的产品排在B的前面。至于那些没付钱的商户,他们的产品可能就排到九霄云外了。在我调研的四川耙耙柑农户里,小卖家开车的费用一般占到销售额的20%以上。第三,参加平台营销活动。各电商平台的流量算法虽有不同,但基本都会给销量高的、转化率高(实际成交数/商品链接被点击数)的商户更多免费流量。而提高销量和转化率最有效的一个方式就是参加平台的营销活动,比如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为了种出好水果,农民需要多努力?|食日谈 Vol.08

清晨的柑橘园。摄于广西贵港从事生态种植的谢雁萍家。这一期「食日谈」节目里,食通社的天乐和王昊依然人在路上,和嘉宾罗立双一起拜访农友。在途中,罗老师向我们谈起了他自己的故事。曾经从事农资推广的罗立双,因为看到广东有大面积柑橘类果树患上“果树癌症”黄龙病,投入到黄龙病的研究当中。曾经以为用药物就能“解决问题”,治好果树的疾病,但罗立双发现,如果没能解决果树的免疫力问题,黄龙病还会卷土重来——随着农药化肥的投入越来越多,直到土地再无养分可用,果树也丧失了免疫力。七月底,大型柑橘园为了给果树防晒,在叶片上喷洒碳酸钙。成为“黄龙病专家”的罗老师,开始走进田地,为农民做技术培训。为什么果树得病了,农民不知道怎么办?为什么想学到真技术这么困难?在长期困顿的农技培训体系中,讲真知识的罗老师成为了农民眼中的“明星讲师”,课堂场场爆满。此后,罗老师又投身公益机构,专门为从事生态种植的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在这一路上,罗老师始终相信,重要的是,让农民自己学会观察植物,自己做植物的大夫,而不需要盲目施用农药化肥这样的猛药。感染了溃疡病的柑橘,不过罗老师说叶片穿孔代表果树已经自愈,而这依靠的完全是果树自身的抵抗力。这也是我们在路上学会的观察果树的小常识。最近,他还在大型农企中开始实验大规模生态种植的可能性。他想用事实证明,更生态的种植方式不意味着牺牲产量,从长远看,二者殊途同归,因为健康的土壤和植物,对于产量和环境都有益处。罗老师当时供职的高明农场基地,连片数千亩的柑橘和柚子树。然而两个月后,当我们准备推出这期节目的时候,我们听闻,他所就职的广西国仁农村与扶贫发展中心,由于“土壤班”等项目得不到资金上的支持,不得不暂停工作一段时间。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真正在基层为小农生态农业转型提供支持的公益机构,他们所面临的危机,也折射出小农和生态农业在社会上面临的困境。但无论如何,罗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在农友心中种下的那些科学知识、简单实用的低成本方法,已经被应用到农田里,相信未来也会有机生长,传递给更多农友吧。罗老师在播客最后也说道:他会一直陪伴着这些农友。因为他提供的不只是技术指导,更是情感上的支持。罗立双和农户谢雁萍因为广西国仁的土壤班相识,而今已经结成了让外人艳羡的友谊。本/期/嘉/宾罗立双|高级农技师,长期专研柑橘黄龙病及生态种植技术,正在努力探索一种比当前农化生产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更有优势的生产方式。也是一个对种地充满兴趣、对农民非常有感情的农民,相信“农业无大小,农民无大小”,都是自然存在的一份子。本/期/主/播常天乐
2022年9月25日
其他

照顾好土壤,我们在极端天气下才可能有出路|分享会报名

“好雨知时节”,对于农业来说,春天的雨水帮助种子发芽,夏天的升温让谷物灌浆饱满。而越来越难预测的极端天气打乱了农时节奏,风调雨顺常常变成一厢情愿,农业生产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极大挑战。今夏南方的持续高温干旱,就让农友叫苦不迭。这种时候只能被动地期盼下雨吗?农民可以采取哪些主动措施来应对极端天气呢?在众多农业流派中,源自欧洲,又在澳大利亚发扬光大的澳洲活力农耕特别关注土壤的健康和活力:比如使用深松犁,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性;种植绿肥给土壤带来有机质和氮元素······当然,也不会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这些措施都能提升土壤质量和结构,而健康的土壤结构可以同时做到保水和迅速排涝。同时,他们也强调日常的觉察是农夫非常重要的品质,而觉察力的养成需要在每天与土地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养成。9月28日(周三)晚20点,食通社将与澳洲活力农耕协会中国分会一同举办一场线上分享会,邀请三位来自陕西、河南和广东的资深活力农耕实践者,分享他们的农场如何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三位农夫将和大家分享:这些年,他们感受到了哪些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农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耐旱作物的增产,是计划之中,还是意料之外?不能幸免于被极端气候影响,作物减产带来哪些反思和创新;什么是土壤的强韧性,如何提升土壤韧性;什么样的土壤在旱涝等极端气候下更具适应性?
2022年9月24日
其他

人类的粮食安全竟然被一群昆虫拿捏住了

食通社说今年夏天,长江流域罕见的炎热天气让人们感觉“蚊子变少了”。极端高温不仅会让人体中暑,也会影响昆虫的活动。昆虫活动的变化又会对农业造成怎样的影响?在食通社联合自然之友主办的《地球不在乎》读书会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气候变化下的农业虫害。9月7日,我们又邀请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的王金秀,为我们讲解气候变化对传粉昆虫的影响。传粉昆虫和植物的亲密关系让我们看到,只有保护好农业所处的生态系统,才能在气候风险面前拥有更强的韧性。1什么是传粉昆虫?我们把凡是习惯于花上活动,并能帮助植物传授花粉的昆虫都统称为传粉昆虫。传粉昆虫遍布世界各地,大约有三十五万种,我们生活中有植被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常见的传粉昆虫主要有五类:蜂、蝴蝶、甲虫、蝇、蛾。●几种常见的传粉昆虫,左上起顺时针依次为蜂、蝶、甲虫、蝇。昆虫可以为世界上80%以上的植物授粉,确保了数十万种植物的生存繁衍。昆虫为植物授粉,帮助植物结出果实和种子,我们的餐桌上才会有粮、有菜、有水果。我们每吃的三口食物中就有一口依赖于传粉昆虫。昆虫传粉效率高,通过它们传粉的植物结出来的果实品质也会更好,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有很大的功劳。有研究表明,昆虫传粉使全球作物产量增加了75%。这是因为通过昆虫传粉,不仅可以使植物得到充分选择授精的机会,提高杂交优势,还可以在植物生殖活性最强的时期授粉,增强植物的生命力和再生机能,有助于改良种质,辅助品种复壮。●授粉不良的西瓜。对于一些反季节种植的作物来说,开花期温度不适宜,缺少粉媒等都会严重影响授粉质量,以至于必须使用植物激素等手段“假授粉”。而且与风媒传粉相比,昆虫传粉更经济有效。因此,现代经济作物生产越来越依赖人类易于管理的授粉昆虫。目前,全球农业对生物传粉的需求逐年稳定增长。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依靠昆虫传粉的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了3倍。此外,传粉昆虫能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农副产品,如蜂蜜、蜂胶、蜂蜡、蜂王浆等。2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传粉昆虫?说到“生物多样性”,公众关注多是大型动物,却容易忽略昆虫这类体型小,平日司空见惯的动物。“动物千千万,昆虫占一半”,科学家估计现存的昆虫约有1000万种,占到了已知动物门类的一半以上。但自人类观测以来,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和种群数量都在急剧下降。有数据表明,世界上有16.5%的传粉昆虫受到威胁,与1800年末期相比,已有50%的蜜蜂群灭绝,并导致了407对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缺失,传粉功能退化。这将最终导致食物减产,供应不足,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受到威胁。●2021年的一期PNAS杂志,题为“人类世中昆虫的全球性衰退”。图中列举了昆虫的主要威胁,其中不仅包括污染、城市化、集约化农业和农药等人类的直接影响,也包括暖化、风暴、干旱、火灾等气候变化因素。图源:PNAS而气候变化也是威胁传粉昆虫生存的重要原因。昆虫体型比较小,生活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所以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即便环境的微小变化它也能很快察觉到。温度、湿度的改变、大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都会影响昆虫的生存状态。昆虫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外界变化。它们就像蛇一样,早上需要晒晒太阳,体温升高了才出来活动。昆虫的活动也需要适宜的温度。一般昆虫最适的温度是25-30℃,低于10℃活动减少,高于35℃会休眠甚至死亡。●2021年2月被冻死的中蜂,作者摄于云南呈贡的宝珠梨园。温度也是决定昆虫生长发育速率最重要的因子,外界温度的升高能加快昆虫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影响昆虫的体型和寿命等。外界温度高时,它们从食物中得来的能量可以更多的用于生长发育,少数用于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温度低时,它们会通过减少活动,停止生长发育等来维持生命。高温条件下,昆虫为了散热,体型逐渐缩小,因为身体尺寸越小,表面蒙皮的散热面积相对于体积越大,越有利于散热。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随着甲虫物种的天然栖息地变暖,其体型在45年间缩小了20%。高温还会影响到昆虫的行为活动。温度太高时,传粉昆虫为了避免长时间活动导致体温过高,就会通过避开高温路线或者缩短活动路线来维持体温。这就导致它们的传粉范围缩小、传粉行为减少。除温度外,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传粉昆虫。当外界环境湿度过高或过低时,会打破昆虫体内的水平衡,继而影响到它的个体发育和耐寒性。因气候变化而频发的降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不仅会直接限制昆虫活动,其物理冲刷作用也会直接致死昆虫。物候期改变昆虫的物候是指昆虫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对节候季节和气候的反应。而气候变化会导致昆虫活动的时间改变,相比以前提前或延后。时间上的变化会对它们改变所处的生存环境,而昆虫不一定能够适应这样的改变。●因为气候变化,在过去的130年中,北美东北部早春出现的10种蜂类的物候期平均提前了约10天。而美国西南部干旱地区的壁蜂物候期延迟,适应能力下降,面临局部灭绝的危险。分布区域改变气候变化也会改变昆虫的空间分布范围,导致它们的栖息地改变、破碎化,甚至丧失,这可能威胁到它们的长期生存机会。有一些本来分布范围较小的物种,只在某些区域生存。当这里的环境因为气候变化不再适合它们生存,周围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转移,它就会面临灭绝的危险。●研究报道称,1967-2004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班牙中部16种蝶类的海拔分布范围在30年内平均上升了212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在意大利小镇,发现“地中海饮食”的传统与未来

一句“民以食为天”揭示了饮食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而这句话放在意大利恐怕也丝毫不违和。意大利和中国的饮食文化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即使被快餐化到只剩其百分之一的精华——意面、披萨和炒面炒饭——也仍然能风靡全球。更何况两国的传统饮食不仅美味,而且都自带健康的美誉:地中海饮食已经成为全球时髦人士健康餐桌的标签,而80年代美国学者撰写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把中国人健康长寿归结于少肉多素的传统饮食,多年后以《救命饮食》的名义在国内再次成为畅销书。然而要真正了解一国的美食和与其相伴的文化,则必须要深入腹地。9月初,我有机会来到意大利的南部“腹地”——奇伦托(Cilento)省波利卡镇(Pollica)。波利卡也是UNESCO地中海饮食七国七座名城之一,是意大利的代表城市。从那不勒斯坐火车向南要1个多小时才能到波利卡镇最近的火车站Ascea,之后还有半小时车程上山。在一周的时间里,我拜访了当地的农民、养牛人、奶酪工坊,也见到很多食农领域的同行,了解到当地社区与农业变迁的关系,以及意大利和地中海饮食的核心要素。●波利卡依山傍水,从Principi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怀有乡村梦的年轻人,还被困在城市的规训里

●龙耕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山西永济的蒲州镇,从办公室向外眺望,近处是果园,远处右侧就是著名的鹳雀楼。28岁的山西平陆小伙张源,今年决定重返乡村。从2017年开始,张源做过的几份工作都和互联网相关。他和朋友一起代理过县城的外卖平台配送点,也在运城市盐湖区搞过团购。去年开始他又玩儿上抖音,开始学习拍摄、上传视频。但他也坦言,自己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抖音的视频同质化太严重,而且都很夸张博眼球,我自己有时候也觉得挺尴尬的。”而且这份工作天天熬夜,家人也劝他转行。在互联网行业工作时,张源也曾经动过返乡当农民的念头,比如有人拉他入伙种巴旦木,也有朋友有流转几百亩土地种粮食的想法。而今年,这个想法终于付诸实践了。从今年5月份开始,张源来到龙耕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上班。联合社正在运城的13个县市区开展业务,包括农业技术培训、生活用品的统一采购以及小额信贷等,急需能驻扎在村里的干部。张源所面试的“区域经理”一职,需要长期驻村工作,招募并管理由当地村民组成的“辅导员”团队,并向村民推广自己的业务。他很快适应了这里的工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样回到乡村。●入职两个多月后的张源,在“理解中国农村——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村庄分析”共学营工作坊上向学员分享自己的心得。从六月份开始,刚刚入职的张源也开始负责合作社的招聘工作,主要职位仍然是“区域经理”。从6月13日开始,直到7月底,他前前后后在招聘平台上沟通过600多人,面试了70多人,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有的看到职位主动投来简历,有的是被他发现而联络上的。但是这样“广撒网”。却没能“捞到鱼”。最后通过面试,愿意来工作的20多个年轻人里,到8月底,只有两个人仍留在合作社工作。这些年轻人的逃离速度之快也让人吃惊。张源曾经招过一个应届生,不仅在村里租好了房子,还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让人以为可以扎下根,工作一段时间。但是第二天,他就坐着公交回到城里。在其他出走的年轻人里,最长的也只做了20多天。招聘成果寥寥,究竟是为什么呢?1
2022年9月5日
其他

三座大山正在挤压菜市场,但我们依然需要它

食通社说当公众在讨论每日优鲜的倒下时,曾经辉煌的菜市场似乎被人遗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在改变,超市、电商、外卖,都在分流菜市场的客流。大城市中的菜市场也越来越少,相继或被关停、或被改造。“灵活”与“多样”才是菜市场的主题。除了丰富的菜品和体验,菜贩灵活的身段,也在变动的环境中不断寻找着新的机会,为这个旧日熟悉的场所寻找千变万化的内涵,令它焕发新的生命。因此,纵使菜市场被改造,关于菜市场的讨论也不会停止。本期嘉宾皮蛋和任其然,都在亲身经历并观察变动中的菜市场。以下是我们对谈的播客文字稿。读了他们的观察,也许你也会开始留心附近生活的转变。-
2022年8月29日
其他

食物生产如何反哺自然|再生食物系统分享会报名

我们当前的食物系统正在产生全球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巨量的污染和浪费。与此同时,农业用地退化、病虫害层出不穷、全球供应链中断和气候变化带来的连锁影响等等,人类的食物体系岌岌可危,并非危言耸听。然而,食物生产和自然不应处于对立面。与其靠牺牲自然来生产食物,也许我们可以让食物生产反哺自然。再生性食物生产(Regenerative
2022年8月27日
其他

一粒糙米的逆袭 | 扣子奶奶的宝器

-食通社作者扣子奶奶农夫毅行者,村庄酿酒师傅。全职吃货,兼职农夫,业余写作。图片:非特殊注明,均来自作者编辑:泽恩版式:莳梧
2022年8月25日
其他

数百亩农田被淹,是天灾还是人祸?

“站在挡水坝上,蓄水沟水满了,高粱全倒了。那红红的高粱穗,坚强地昂着头,让果实不浸泡在水里。”这是8月19日一早,河北滦州糯米庄村三和雨顺农场的李技栋发出的一条朋友圈。2022年8月18日21时多,河北省滦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这是暴雨预警信号的最高一级,意为“特别严重”。随后8月19日零点,滦州市气象台发布,“目前我市古马观测站降水量已达245.9毫米,预计未来6小时内我市各镇街降水仍将持续。”清晨时分,李哥在农场测得的降水量超过280毫米。对于年均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的滦州市,这场雨接近全年的一半。这样的降水量,让他欲哭无泪。在农场的70亩土地上,主要收入来源的几种作物都受到了影响:老品种玉米“白八趟”损失三分之二;高粱损失殆尽;花生全部泡在水里,生死难料;今年入伏后种的萝卜、白菜和娃娃菜都被雨泡坏了。所幸黄豆还好,苹果和梨无恙。●农场被淹的花生地。1
2022年8月22日
其他

熊猫保护地的养蜂人:取之有度的甜蜜

植物根据习性分布在不同地域和海拔,人也一样。深沟村的村民们靠山吃山,每周都要上山几次照顾庄稼,顺带采一些野菜。春天有蕨菜和栗子花,最近则是阳荷、核桃、猕猴桃和八月炸。四时产出不同,但都是山中美味。
2022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