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新农贸市场,才是昆明的市中心!
Editor's Note
通过食物,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在云南作家半夏的眼中,菜市场“密织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方性知识的一张隐形之网”。我们也期待更多媒体人和学者加入观察和记录食农系统的行列,食通社的联禾创作计划将为大家提供资金和资源上的支持,欢迎申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十月杂志 Author 半夏
2020年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选定在云南召开,这是云南的荣耀,但大会没有如期召开,这得赖新冠疫情。大会推迟一年,于2021年5月开了个上半场,下半场原计划是10月召开,还是疫情之故,黄了。下半场后来改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作为一个生活在昆明的人,我期盼着这场大会如期召开。逛菜街子的时候常幻想: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到云南、来到昆明,去不了地方上,那去哪里感知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最简单的路径就是逛昆明的农贸市场,我可以当志愿者给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当个向导,食材的丰富性便是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旁证啊!
这些年我一直关注着云南的农贸市场,下乡采访或去旅游,最喜欢逛的地方就是当地的农贸市场。得天独厚的是,我退休后的工作室离中国最富盛名的篆新农贸市场很近,步行只需五六分钟。这个农贸大集市,因食材种类的丰富早已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点,成为中国最红的农贸市场。
一天,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博物学家刘华杰看我在自媒体上分享逛菜市的心得,跟了个贴,建议我写个云南菜街子的食材博物志。被点醒了,我朋友圈一直在记的生活流水账“生活的毛边”飘着世俗烟火气,随手写的记录文字已有两三百条,我自己也觉察到朋友们对这个“生活的毛边”很有兴趣,常有人问这问那,也常会对某种具体食材的吃法跟贴讨论,而朋友圈里的外省朋友们常常跟贴,表达的是对云南的向往和羡慕,集市里的稀奇食材和美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惑点。
我是行动派,从此以买菜做饭的家庭主妇角度观察打量起篆新农贸市场来。有着多年的积累,做前期准备时,我有小河淌水并入大江的势能冲动和汹涌澎湃的激情。
2022年,3月24日,网曝一条打眼消息:上海联华超市误将7.8元/公斤土豆单价错打为107.8元/公斤。联华超市延平路店公告称,单价打错是操作失误。该土豆已销售出一盒……超市工作人员称,正在寻找这位消费者。
这条土豆价格消息实在令人惊讶,时逢上海疫情严重时期,这样一条关于菜篮子的报道引起网上的强烈反应。有关菜篮子的问题从来都是民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食材的标价跟老百姓的心率、生活的安稳度直接挂钩。菜市场的一丝动静牵一发而动全身,菜价的波动勾连的是普罗大众的心。
熙来攘往的农贸市场是人类基本营生的场域(注:需要说明的是现代化的超市或电商平台不是我的观察点),我观察的篆新农贸市场是依循古老传统,集中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场所。人们去菜市场干什么?买吃的!吃饱吃好是人类生存于世、安居乐业的基础保障,是人生的基本安全感之源,民以食为天。到集市里去,用劳动所得去换取食物,与商贩讨价还价,这些日常的行为是人类参与的最平凡的社会生活。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24节气72候,日复一日,那些被交易的食物,那些离开山野、离开原产地,依着生命的时序节律而来的食物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样样都有着它们的传奇。传统饮食文化、民俗在集市得以传承,独特的食材在这里与人相遇,自此关涉维系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选择的未来,人须臾离不开这样的日常。
《斯卡布罗集市》全球传唱,北宋的《清明上河图》至今让学者们还在不断地用放大镜研究它的旮旮旯旯方方面面。集市里密织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方性知识的一张隐形之网,集市在形成之初便是人类尝试携带货物走向远方的开端,每一种文化都在迁徙和传播的进程中,饮食文化自然也是这样,社会因之不断进步。
中国农贸市场被污名化后中国专家的反驳禽流感多次发生后,活鸡活鸭在农贸市场的宰杀这些年便绝迹了。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国际上呼吁中国关停农贸市场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
2020年1月27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呼吁亚洲各国关闭菜市场,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阻断人畜病毒感染。(注:此消息摘自“食通社”,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人共同发起和管理。食通社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接着福克斯新闻(FOX News)等外媒也相继发声,跟者众,他们认为菜市场是病毒滋生的温床,活禽、家畜与人接触的潜在危险巨大,市场里摩肩接踵的人流量意味着带来传染病的病毒风险太大。
2021年11月18日,我国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曾国军教授团队研究揭示了中国菜市场的独特价值。中大新闻网讯报道:疫情期间,中国的菜市场经受国际媒体的抨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曾国军教授团队在跨学科农业研究顶级期刊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和城市研究顶级期刊Urban Studies上发表研究论文,题目分别为“建构新鲜度:中国城市菜市场的生命力”、“多重问题化:两个中国城市的菜市场逻辑”,揭示了菜市场在当前中国饮食系统中的独特价值,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的现实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连锁超市、社区生鲜店以及网购平台的不断扩张,尽管农贸集市生鲜销售的龙头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但是在诸如上海、广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菜市场依然是广大市民最频繁使用的生鲜食品购物场所。
曾国军团队研究认为中国菜市场的竞争力来自于便宜的价格和临近居民区的地理位置,以及食物的“新鲜”。该研究剖析了“新鲜”的复杂建构过程,这为中国城市菜市场的持续活力提供更深层次的解释,中国菜市场具备链接城市餐饮小商业的经济价值、居民社交休闲的社会价值、以及保护培育地方饮食传统的文化价值。
曾国军教授团队的研究有力反驳了中国菜市场污名论,研究论文一经发表,被美国NPR和英国BBC等媒体引用。
农贸集市在我国饮食系统中有独特价值,其发展和现代生活并行不悖,在话语权日趋集约化的全球食物系统中,农贸集市依靠和当地消费文化的高度嵌合、为中国各阶层人民守卫了充分的生存空间。中国菜市场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探索全球可持续饮食系统的更多可能性,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
中国的农贸集市不可或缺人类是社会动物,需要到人气旺的地方凑一凑走一走,甚至不一定买什么吃什么,有时纯为疏解一下个人的情绪,只要可以看着那水灵鲜活的各色蔬果,看着屉笼冒出的热汽,闻着老面发酵馒头的香味,焦虑郁闷的情绪便可被抚慰直到消散,而口腹之欲顿生,下一餐的美食出现在大脑的幻想里,人生的幸福满足感爆棚。
倘若关停农贸市场,那不只是断了商贩的一条生路,它必定会引起人们的深层恐慌,外媒不知道中国国情,也不明白中国菜市场对普通中国民众意味着什么。中国菜市场繁荣不衰的秘密他们完全不了解。
中国人喜欢存在于城市而又还保留着乡街子味道的农贸市场,这是中国人血脉里存着的习惯,农贸市场的乡土味指的是那种外皮还粘带着新鲜泥土的大萝卜、还挂着一点池塘淤泥的藕节;它们甚至是南腔北调的各种方言和口音的沟通交流;更是蔬果接地气沐天水顺四季的生发——春天里野生野长的山茅野菜,各种嫩芽花苞,夏秋的山珍蘑菇、崖蜜,冬天药食两用的草木根茎用以煨炖一锅热乎乎的肉汤。
食材的新鲜度和丰饶独特的口味让人感恩天地自然的供养,它们可能属于某个世居民族独有的种植偏爱,以傣族同胞为例,他们热爱种植用做香料佐料的大芫荽、荆芥、香蓼、紫苏、罗勒等,他们不太种植广泛流行于世界的驯化蔬菜,而是依自己民族的口味,种自己好的那一口,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这些地区,“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是普遍共识,房前屋后转一圈他们就有了最绿色生态的蔬果,而这些蔬果他们运送到城里的菜市场来卖,既为经营获利,也是饮食文化的传扬和分享。
近三十年的媒体工作经历以及大学生物专业的那点基础素养外加文学写作训练,我对地方性知识的寻求有一种天然的敏感,恰在这时我读到《地方性知识研究》这本书,这是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的书,巧的是与主编之一刘兵教授曾有接触,他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在广州中山詹园的第四届博物学论坛上见过他,对他主编的这本书很有信任感。从这本书溯源,得知世界上有一本克利福德·吉尔兹写的书,书名叫《地方性知识》,这本书有个副标题——阐释人类学论文集。2000年1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是国家九五重点引进书,为新世纪译丛中的一本。《地方性知识》的作者克利福德·吉尔兹被称为阐释人类学的大师和开山者,是这一学术思想的有力倡导者,并有效地应用到了实践中。地方性是一种方法论的缘起,开创了一种深度描写的显微研究法。
两本书令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地方性知识的寻求是和后现代意识共生的,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达日益重要起来,西方文化的传播强势肆无忌惮地摧毁着世界文明不同的形态,现代意识求诸于统一和全球化,统一固然带来文明的进步(干净整洁、货物码放齐整的超市自然是比乡街子的拥挤杂乱文明),但从另一个角度也毁灭了不同文化的多样性。意识形态的全球化,给世界文化带来了粗暴的单一性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矫枉现代化及全球化进程中的弊端,后现代的特征之一就是“地方性”——求异。
独异食材的集散地及地方性知识的荟萃地每天在篆新农贸市场逛,我产生了强烈辨识那些稀罕食材的求知欲,并欣喜地发现与商贩们交流时,从他们那获得的地方性知识非常宝贵。我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地方性知识将会在一个特定地域文化群体中长期存在,影响着当地人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和表达,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代代相传。
古地质时期,古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冲撞挤压形成了横断山系,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在此处平行并流,高山大川带来了交通的艰难,阻隔让许多地方很少受外来影响,因此保存了许多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和未被破坏的自然景观、物种多样性。云南版图的很大一块便在横断山系的这些皱褶里。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15个独有民族,不同的文化群体群落赋予的地方性知识,映对着生存发展的不同目标,保持着文化群体的延续性,长此以往也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
通过各种细节,回溯一个地方的渊源和历史。最终把地方知识的不同处显微出来,比较着找出其特殊性和通识性。举个例子,在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染糯米饭的习俗,为了把糯米饭染成黄色,苗族同胞的办法是用密蒙花,布依族同胞的办法可能是黄栀子,而傣族同胞可能是用姜黄。给糯米染黄色是“同”,办法各自“异”。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生态环境,他们的认知和方法有异,存异便是保留地方性知识。众多的地方性知识,做田野调查是一种获得途径,天天逛菜街子后,我发现菜街子简直就是获得地方性知识的一个理想场所。可固定角度,也可散点多个角度观察,工作高效,可以较为迅速地作出反应,利于分析、比较和判断。
我走进集市,走向篆新农贸市场以及昆明城周边的乡街子——甸尾村周日的乡街子、彝族哈马者乡街子、小板桥周末的乡街子、关上木水花野生菌批发市场,走到普洱的五一农贸市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农贸市场、景迈大茶山深处芒景寨(布朗族寨子)的山街子早市,走到大理古城的农贸市场,曲靖的农贸市场,走到滇南建水、石屏两古城的农贸市场,实地观察,从商贩们手上购买货物,搭腔聊天,而从前下乡采访时用脚丈量过、用眼目睹过、用心感知过的各类集市景象也从大脑库存里调出。上天眷顾我,让我天天可以进篆新农贸市场去逛,去观察、认知那琳琅满目的各种食材,回家查阅、探究、学习,我有了底气,我觉得哪怕在别人刨过薅过的地里我还大有可为处。
现在,我眼里各种规模的集市,城里的菜市场、地方上的乡街子,归根结底,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博物学融汇的一个定点研究单元。不同的食材在这里相逢,各种地方性知识在这里汇集碰撞,同一食材红河州的彝族同胞叫一种名,换个摊点,昆明近郊的彝族同胞叫另一种名,多开口问两句,他们跟你说的相关知识和故事都不同。而售卖方式的不同让我看见的是不同的劳动效率,是趸买趸卖估堆儿的一口价叫卖?还是标明价格用秤称重量卖?市声喧哗中,看见具体到个人的脾气性格,看见不同民族的风情,看见生活智慧,丰富驳杂的大集市每天让我有收获有启发。
地方性知识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置身某文化地域背景中的成员,在时间的长河里形成个性的描述、表达,分享、交流,最终是新信息源源不断汇入,特有地方文化自身有所发展,而在这种变化发展中同时保持着平衡开放的姿态也坚持固守着传统。伴随农产品大规模集成化的生产、加之环境生态危机甚至人之困境等种种问题侵扰,对农贸集市生态绿色食材的追捧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认可和珍惜。篆新农贸市场的食材多样性丰富到超出人们的想象。我从起初拍几张图片记几句生活的流水账,到摩拳擦掌要写集市博物志,我力求有文化人类学、社会学角度的关照。
在这人世间,关注集市,关心食品是日常人生的第一要义。但我个人的调查居于我生活的云南,云南的昆明,昆明的篆新农贸市场。我本心是想对全中国各地的集市都作一个总体察观的,但囿限于时间和精力,为此我还邀约一些别处的朋友来写属于他们的集市。苏州作家潘敏写苏州的集市是从购买苏州“水八仙”之一的鸡头米(芡实)进去,最终潘敏为我们描绘出了江南水灵灵的秀色和软糯的吴地风情,让我们在日常处品出一股清甜之味。沈阳作家女真的文字接地气还钩沉历史,北方赶大集的特色扑面而来,女真是喜欢栽种的都市新农妇,她在集市买农具买菜苗的经历幽默而生动。白族人杨小云离开故乡云南大理,来到成都,在报刊写美食专栏,爱吃更爱亲自烹煮煎炸,这就意味着她要天天逛菜街子,她笔下的农贸集市喧嚣沸腾,一串串川味叫卖声很是“麻辣”,活泼泼,直叫人想置身其间。我想每个人的生活除了在本土,当然也会在“别处”。
点击海报
了解“联禾创作计划”
▼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点击「在看」,分享美味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