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种菜,一点也不慢生活 | 荷兰农场实习手记

王娴雅 食通社Foodthink 2022-09-08

在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学习有机农业时,我加入了学校的学生农场(Wageningen Student Farm),和伙伴们一起养蜂、蔬菜间作、收割小麦、采集可食菌菇、做酸面包,还和堆肥组的成员一起实践了18天快速堆肥法。


我在准备沃堆,将木屑、草、果皮和马粪一层一层码起来,理想体积为1立方米;在针叶林中采集到的牛肝菌;收割完麦子后脱粒;学习接种香菇 。


作为会员,我也可以在农场租用1平米的方块地,种点花、草和蔬菜,乐趣无穷。但这里毕竟是学生组织,大家因为兴趣聚集在一起,生产和活动规划都相对松散。

 

我更好奇的是,和市场接轨的农场如何运作?在农业大国荷兰做一个可持续小农,到底意味着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于2020年来到了荷兰东部的Gordons Spoor农场,想学习更多的“实战”经验。


1

种菜,一点也不慢生活

农场的土质为黄土。一般认为黄土是由风力沉积形成的土壤,成粉砂质,颗粒均匀。


农场位于荷兰东部地势略有起伏的地带,爱尔兰人Gordon和荷兰青年Ard共同管理,固定员工有一位配送司机和一位非全职的园丁,其余的就是兼职员工和志愿者。


Gordons Spoor租有5公顷(75亩)土地,种有2公顷大麦、1公顷土豆和2公顷蔬菜。大麦卖给当地一个小型有机精酿啤酒厂。产出的蔬菜一部分供应有机蔬菜商店,一部分直送订购用户。


因为机械化程度高,大麦和土豆比较容易照管,所以大家平时主要在蔬菜田里忙活。开始实习后我才发现,管理农场原来是这么快节奏的工作。


●农场的库房;经理Gordon在打包蔬菜;经理Ard和一位兼职员工Daan。


7、8月份,农场早上6-7点就开工了。我6点起床,骑车20分钟到库房和大家碰头。经理先计算出当日配送量,再在库存蔬菜的基础上,估计今天要采收的蔬菜量。


这之后,我们把采收筐装上拖拉机的挂斗,带上收割刀,就出发田里和温室采收菜了。1-2个小时就能收满一车,然后回来清洗蔬菜,在库房称重、打包、装配送车。10点之前要准备好150份蔬菜包。装车后是半小时的茶歇,忙忙碌碌的早晨总算告一段落。

 

茶歇之后则是播种、移栽、除草、灌溉和收割,具体做什么取决于蔬菜的成熟度和天气。吃过简单的午餐后,我和其他员工工作到下午5点,年轻的经理Ard有时晚上7点才收工,整整12个小时。忙碌一整天后,我回到住处真是筋疲力尽,到了晚上9点眼皮子就打架了。


不知为何,看到Ard的背影我总能联想起梵高的画。


2

脑力体能的双重考验


说种菜节奏快,也是因为我刚好赶上了蔬菜生长的旺盛期。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菜农一定要及时行动,才能把蔬菜田管理好。


发芽的秧苗不及时移栽,栽培土的养分耗尽,苗叶就开始泛黄。不及时浇水,移栽的秧苗就要枯死。不去捉科罗拉多金花虫,土豆叶就会被吃光。


夏天的瓜豆类蔬菜。左边的两根西葫芦形状完美契合,于是此图得名为“阴阳”。


不及时采摘,西葫芦就会长的太大,口感也不再鲜嫩。不及时给菜花拉网,菜粉蝶的幼虫一定会在菜叶上大快朵颐。不及时除草,鹤顶草会长到2米高……

 

在农场实习,体能消耗也很大,最累人的莫过于繁重的灌溉工作了。农场有水井和水泵,但没有连接自动化的灌溉系统。浇水时,我们先把单只3米长的铝制管道抬到地里,再把管道连接好。

 

最难的是4个人要抬起长近20米的管道,大家得步调一致,跨过鹤顶草已有一人高的土豆田。我一边担心啃噬土豆叶的科罗拉多金花虫会不会爬上身,一边努力克服鹤顶草的阻力,争取踩在土豆田的垄脊上,一边加紧赶上身高近2米的Ard的步伐。


荷兰的夏天还算凉爽,可是若碰上30度以上的高温,浇水的工作就更使人生畏了。


采豆角,这么满满一筐真的挺沉的。


2个月的实习期结束后,我已经晒得黝黑,轻轻松松就能日行1万步,还能随手举起一满筐胡萝卜,上臂也有了结实的肌肉型。最可贵的是,我还和当时的住家分享了自己用汗水换来的蔬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在农场实习,

能实现“朝九晚五”吗?


现在回想起在Gordons Spoor的工作,我认定2公顷(30亩)的面积对我来讲规模有点大了。虽然拖拉机等农机作业提高了效率,但很难面面俱到、做得精细。除非人力非常充足,否则每天长达10-12小时的劳动会让人筋疲力尽,乐趣尽失。

 

农场除不尽的茂密杂草也令我望而生畏。在除草面前,农民真非得是西西弗斯么?


大概并非如此,比如免耕农艺就能大大减少杂草数量和除草时长。所以今年4月,我来到了小微型蔬菜农场Gelukkige Groentes(意为“快乐蔬菜”)实习。农场实际耕作面积为0.5公顷(7.5亩),采用社区支持农业(CSA)的商业模式,用免耕农艺法种菜。


Gelukkige Groetes农场用堆肥铺设了免耕苗床,直接在堆肥上种菜。图片是4月初拍摄的,当时还没有太多的蔬菜。


农场发起人Sam和Maarten的目标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要宏伟一点,即朝九晚五的务农。这样他们也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我发出一封热情洋溢的邮件,当日就收到了Sam的回信。他说欢迎我去实习!而且农场刚起步第二年,我是他们的第一个实习生。第二天我们在农场碰头,商定了4个月的实习期。4月中旬开始,我正式开始了每周三天的农场实习。

 

我能在Gelukkige Groentes实现朝九晚五的生活吗?下次我们就来聊聊这个。

- 这是食通社第 408 篇原创 -



食通社

作者

王娴雅

北外阿尔巴尼亚语专业,做了十余载翻译。后来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习有机农业,却对朴门农艺着迷。现在荷兰专心种菜、写稿、画画,未来想当个职业好农夫。


关于“生态农业实习生计划”

食通社于2021年11月发起了“生态农业实习生计划“,这是我们为行业赋能的又一探索。经过多轮沟通和选拔,我们最终匹配了18位实习生,前往8个省市的11个农场,开展2个月至1年不等的实习期。


我们期待生态农场可以将农场管理、生产技术、销售推广等宝贵经验梳理出来,供想返乡从事生态农业的年轻人参考。同时,有着多元背景的实习生们也可以贡献所长,为农场注入活力,并降低自己将来返乡创业的学习和试错成本。

编辑:泽恩

排版:鸡头米

  扫码打赏,支持原创知食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点击「在看」,分享美味知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