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猫保护地的养蜂人:取之有度的甜蜜

马小超 食通社Foodthink 2022-10-22

在跨国航班只需要十几个小时的今天,要花整整两天才能抵达的山村似乎离我们很远。

 

八月初,我从北京出发,下了高铁、搭上拼车,翻过盘旋曲折的山路,途中做了三次核酸,终于在两天后到了甘肃陇南的深沟村。

 

从陇南文县县城到深沟村70多公里,大约3小时车程,大多是图中这样的盘旋山路。此处弯道密集,当地人称之为24拐。


就如它的名字一样,深沟村位于甘肃陇南文县的刘家坪乡,是大山最深处的村子。其中四个自然村社之一集信沟社又位于最深处,也是我此行的目的地。

 

这个海拔1500米,只有33户村民的村子依山而建,环顾四周皆是青山绿水,和我印象中干旱缺水的甘肃完全不一样。

 

原来,这里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东临秦岭北接岷山,是长江支流嘉陵江的上游,有陇上江南之称。同时还是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所在社区,2020年,国家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当地落成。

 

●集信沟村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内,村民偶尔会见到大熊猫,图为红外相机拍到的大熊猫。图源:白水江保护区网站


2012年,自然保护机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来到这里开展保护工作。后又孵化出社会企业“山水伙伴”,帮助村民发展可持续生计,蜂蜜就是深沟村主打的产品。

 

一年一度的取蜜工作,都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前来见证和记录。我的深沟村之行也是为此而来。


1

85后的养蜂人


100多年前,高产的意大利蜂引进国内,许多地区的本土中华蜂逐渐被替代,种群数量急速下降。但深沟村一直保持着养殖中华蜂的传统。蜜蜂在山中采集百花蜜,村民只在8月收一次蜜,并留给蜜蜂足够的食物过冬。

 

几十年前,村里不少蜂场还在深山里。养蜂人周超全还记得,小时候跟爷爷去蜂场要走很远的山路。后来,保护区划分了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村民只能在试验区内活动,于是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蜂场都搬了出来。现在周超全家的两处蜂场离家都不远。

 

试验区和缓冲区只是地图上的一条分界线,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当地村民。


说起蜜蜂,周超全总是滔滔不绝。虽是85后,蜂龄却也有10个年头了。

 

“我在山东上学,后来在苏州工作两年多就回来了。”他说总觉得自己和城市格格不入,喜欢山里无拘无束的生活。“咱们这里虽然不能赚大钱,可是生活还是比较容易的,随便去挖个野菜,摘些野果也不会饿肚子。”

 

集信沟村的村民历代靠山吃山。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不能再进山伐木和采猎了,要想有更多的收入,似乎只剩下了外出打工这一条路,但周超全不信这个邪。

 

8年前,借着山水伙伴社区项目的介入,周超全带领叔叔辈的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希望通过养蜂来提高大家的收入。那时候,村里养蜂的人已经不多了,周超全家就带头养,最多的时候村里有一千多箱蜂。

 

参与合作社的村民,首先要认同自然保护的理念。除了一起养蜂,合作社平时也组织大家做保护区的日常宣传和巡护工作。前排最右的年轻人就是周超全。


2

跟着村民去采蜜


周超全说山里蜜源充足,足够一千多箱蜜蜂采食。但如果遇上极端天气,蜂蜜产量照样会下降。

 

比如今年年初的倒春寒,一场大雪让不少花提前衰败,持续的冷空气让蜜蜂迟迟不能出来采蜜,夏天持续干旱也导致植物开花率降低,造成蜜源不足,产量降低。

 

正常年份,每个蜂箱会给蜜蜂留下两个巢脾过冬。今年因为蜜量太少,有的蜂箱干脆一点都不收了,全部留给蜜蜂,不然会影响来年的蜂群数量。

 

中华蜂善于采集零散蜜源,活动范围直线距离约方圆5公里,丰富的植物源让蜂蜜在巢脾中呈淡淡的绿色。


不过,今夏的高温倒让蜂蜜质量直线上升。就在最近,陇南市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超全也说,这是他印象中夏季气温最高的一年。

 

高温会降低蜂蜜含水量。含水量越低,蜂蜜波美度(即溶液浓度)就越高,质量也越好。这次跟村民一起收蜜时,发现家家的蜜都是波美度爆表。

 

根据国家标准,市售蜂蜜含水量在18%-25%之间,对应的波美度为39-42。家家的蜜都是波美度爆表。图片:杨帆


收蜜时,合作社的伙伴们总是一起行动,一个晚上收一家。白天收蜜容易引起蜜蜂情绪的暴躁,对蜂群不好,也容易被蛰,所以村民们通常晚饭后出发,8点左右到达蜂场,穿好蜂衣开始工作,一直到午夜。

 

当一箱箱蜂巢被打开,蜂群扇动翅膀的声音回荡在夜空,我又紧张又兴奋。见证、体验了收蜜的全过程,才知道为什么有“割蜜”的说法。原来真是要拿着长刀割开蜂巢,才能用摇蜜机把蜂蜜摇出来。要特别注意不能把巢脾摇坏,更不能把蜂蜜幼虫摇出来。

 

村民正在割蜜。巢脾不同区域的作用也不同,有储蜜区,也有孵化区。割蜜时一定要要避开巢脾右边尚未孵化的蜜蜂幼虫。村民亲切地管蜜蜂幼虫称作“蜂儿子”。


除了新式蜂箱,村里还保留了不少用桦树树干做的传统棒棒巢。在棒棒巢里取蜜,就不得不把蜂巢破坏掉,巢脾割下来捣碎,再过滤出蜂蜜。但是捣碎的蜂巢也不浪费,可以做成蜂蜡和蜂蜜酒。

 

把桦树树干劈成两半,中间掏空,让蜜蜂在里边筑巢,村民称之为“棒棒巢”。一个棒棒巢大概能用十几年。保护区建立后,因为不能随意砍伐木材,棒棒巢逐渐被新式蜂箱替代。现在村里不少蜂场保持着传统和新式蜂箱各一半的比例。


“用棒棒巢养蜂,蜜蜂每次还要重新筑巢,为什么不都改成新式蜂箱,给蜜蜂减少一些工作量呢?”我问超全。

 

“其实蜜蜂更喜欢棒棒巢,它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

 

“这是你的理解么?”我继续追问。

 

“是我的理解,也是我的观察。蜜蜂是非常有个性的,在新式蜂箱中,只要有空间他们就会发挥创造。”

 

我好像有点理解了,周超全也和这些中华蜂一样,不喜欢城市中被安排好的工作,更愿意选择用双手创造出的生活和未来。

 

“既然蜜蜂喜欢自由,那他们会不会更愿意自己跑到山上变成野蜂呢?”我又问。

 

“当然会。每年4月是分蜂的季节,每个蜂箱只能有一只蜂王,新的蜂王出生,就要面临分蜂,蜂王会带上她的臣民集体飞走,重新寻找适合安家的地方。”

 

而村民会利用蜜蜂分蜂的现象,用糊上牛粪和蜂蜡的竹编罩,模拟蜜蜂喜欢的自然环境,以此引诱蜂群在蜂箱里安家。所以4月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每天都要到蜂场观察分蜂。

 

●集信沟村几乎家家门前都挂着这样的引蜂罩。


没有上钩的蜜蜂则会飞往树洞或山崖上筑巢,就此成为野蜂。野蜂能够顺利过冬的概率很低,野外生存环境复杂,黑熊、蜜狗(黄喉貂)、猴子和啄木鸟都可能来偷袭,棉虫(蜡螟)的威胁也不可忽视。

 

棉虫会食取蜂蜡,破坏蜂巢结构,繁殖起来对蜂群是毁灭性的灾难。蜂农也要及时清理棉铃虫幼虫。

 

冬天,蜜蜂主要靠巢里储存的蜜充饥,蜂农要确保蜜蜂能吃饱,蜂蜜不够就要补充清水蜜。如果气温太低,还要给蜂箱蒙上旧衣服和电热毯保温。

 

紧张的收蜜工作结束时,通常已是半夜。大家还会去蜂场主人家聊天小酌,犒劳一下自己。


如果是去不通公路的蜂场,采完蜜后要背着50斤的蜜桶在黑暗里走一段山路。


今年蜂蜜大幅减产,但村民们依然为收获而高兴,蜂蜜质量提升不也值得庆祝吗?我也特别感动于他们的乐观和豁达。

 

3

自给自足,手工制造


养蜂能为村民带来一些现金收入,而村民的日常饮食几乎无需外购,基本都能保证自给自足。要知道,村里可是连一个小商店都没有!

 

植物根据习性分布在不同地域和海拔,人也一样。深沟村的村民们靠山吃山,每周都要上山几次照顾庄稼,顺带采一些野菜。春天有蕨菜和栗子花,最近则是阳荷、核桃、猕猴桃和八月炸。四时产出不同,但都是山中美味。

 

村民会去山上挖阳荷,种在自家的小院里。


山野美食毕竟只是调剂,日常饮食主要还靠自家种养。土豆是当地的主食之一,做法也丰富多样:或是把洋芋蒸熟,用大木棰砸出韧劲儿做成洋芋粑粑,配上浆水和辣椒;或是切碎制作土豆淀粉。

 

浆水面也是村里的特色美食。浆水倒没什么特别的,真正暗藏玄机的是用小麦面、荞麦面、玉米面和豆面等四五种杂粮做成的面条,兼顾口感和营养,讲究程度真让我这个自诩“好吃”的人汗颜。

 

捣出韧性的洋芋口感Q弹,就是制作要费一些力气。

手工浆水面搭配各式小菜就是丰盛的一餐。图中小菜包括酸豇豆、炒阳荷、腊肉土豆片和腌韭菜碎。


不光吃得健康美味,错落分布在山坡上的石板房也非常好看。仔细观察才发现,屋顶用的天然石板,就来自山上的页岩。

 

原来,用石板做屋顶是有原因的。一来这里的黄土不适宜烧瓦,再之气候比较潮湿,石瓦和木材容易腐朽;石板却不容易朽坏,而且透气。就地取材还能兼顾美学,让人赞叹传统智慧的无穷魅力。

 

村民用特制刀片把天然页岩开成石板做屋顶。这种石板还可以用来覆盖蜂箱,非常实用。


4

可持续的未来


像取蜜一样,周超全说村里不管是修路还是修房子,都是一家有事儿,多家帮忙,要是提出给钱,大家反而会百般推辞,赚街坊邻居的钱似乎不那么光彩。

 

作为少数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周超全也继承了这种互助的传统,村里修路、改造厕所、修建小广场、成立养蜂合作社,都是他带头。


2013年,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陪伴下,周超全带着全村村民投票决定修建村里的土路。项目资金不够,村民就自己筹钱,多的一千五,少的一千,就这样出钱出力,让村子变得越来越好。

 

这个小广场也是村民合力建的。闲暇时,阿姨们会在这里跳舞,认真的舞姿不能更美了。照片:杨帆

 

蜜蜂既帮村民改善了生计,也是重要的传粉昆虫。超全说,这些年明显看到山里的五倍子多了不少,花越来越旺了,植被多样性也肉眼可见地丰富了。比起父辈们的靠山吃山,周超全这一代大山人已经学会了利用山林,但不破坏山林。

 

不能否认的是,因为交通不便,很多村民都选择了离开。但我相信,留下来的人仍然深爱着这里。 


关于山水伙伴 

山水伙伴成立于2011年,秉承“by NATURE,for NATURE”的使命,专注于赋能中国最后最美的自然保护地,提供最高品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传播生态与保护的价值,探索以商业手段激发全社会参与可持续的生态保护。目前,山水伙伴在中国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参与保护392平方公里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森林,其中栖息的植物4175种,鸟类248种,兽类92种。

- 这是食通社第 433 篇原创 -



食通社

作者

马小超

食通社“联禾计划”项目官员,2022年山水伙伴收蜜志愿者,最近在尝试做蜂蜜酒。


文中图片如无说明

均由作者拍摄


编辑:泽恩

排版:鸡头米

  扫码打赏,支持原创知食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点击「在看」,分享美味知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