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食物选择日益标准化,我们为什么需要发酵?
食
通
社
说
食通社举办过多期有关发酵的读书会,在选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外吃货圈子里大火的发酵文化,怎么在国内还没有火起来?
这也是本文中几位从事发酵出版的工作者的看法:中国拥有如此丰富的发酵手艺和文化,它们理应获得更多的传播与关注。
10月22日,在北京的“酵醒生活节”主题市集上,食通社邀请《发酵圣经》中文版的出版方湖岸文化的编辑景雁,以及《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的作者刘新征与玛丽共同参与了一场对谈。
借由几本发酵书籍,我们谈到了发酵食物在今天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
传统的发酵工艺在今天面临怎样的困境?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传统工艺应该如何被传承下来?传统的发酵食物应该如何与消费市场对接?
发酵食物这种看似古老而缓慢的技术,可能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为何有那么多人痴迷于自己在家做发酵的体验?我们为什么能通过发酵获得和自然链接的体验?
贴近自然、身体力行、接受不确定性、欣赏彼此的复杂与多样……发酵代表的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生活。
●对谈现场,从左到右分别是景雁、刘新征、玛丽、主持人小超。
小超:想请问几位老师,可以聊一聊在出版书籍或者做发酵工作中接触到一些的发酵匠人吗?
刘新征:我们遇到很多传统的发酵手工艺人,发现确实有一些传统工艺在慢慢丢失。像藏区的青稞酒,已经慢慢地不再使用传统的酒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酿酒工人们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但科学技术进入传统发酵的技术中,也是把双刃剑。部分地区的人改吃小麦,种植青稞的面积也越来越少,改种莴笋等经济作物,青稞酒就和生活脱离得越来越远。
玛丽:我再举个手工艺人的例子:泸沽湖地区有一种非常传统的发酵酒,叫苏里玛酒,需要爬到3000米以上海拔的地区采集一种草药做酒曲。采集的难度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商业酒曲在慢慢替代传统草本酒曲。
苏里玛酒其实没有任何一种制作规范,甚至连苏里玛的名字都没有统一的写法。很多去泸沽湖游客,想喝这种酒,也发现几乎买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制酒的人就是做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喝。如果没有人来购买,生产和消费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链条,慢慢地随着社会的变迁,制作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如果从有更多的机构加强公众宣传和引导,让大家知道发酵食物好,既对健康好,也更可持续,还有文化传承的内涵在其中,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消费发酵食物,也会有更多发酵匠人坚持制作。
●苏里玛酒,传统上的原料包括青稞、糯米、苦荞、玉米、大麦和高原红米。图片:九吋精酿
景雁:很多传统的发酵匠人都非常质朴,他对市场非常完整的一套商业体系会感到茫然。有的人会觉得,我酿的酒味道特别好,但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接触呢?这些地方可能是商业力量无法触达的,所以关心这件事的人都觉得,可能只能由政府把这些传统保留下来。出版机构或者文化公司也可以通过出版物、宣传品等方式,将发酵文化传播给公众,所以“使劲喊”这件事特别重要。
刘新征:另外,我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古时候中国人的主流是喝黄酒,之后是喝白酒。大概在 100 多年以前,传教士把法国的玫瑰蜜葡萄引进到云南茨中,这个澜沧江边的小地方,当地人才开始酿葡萄酒。
当然现在大家有了对国产葡萄酒的消费习惯,所以企业能够做出更多的葡萄酒产品。如果有一些新的发酵品类推出来,也需要有识之士去推动这样的消费趋势。我们国家现在也有保护传统手工艺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单单靠这种保护可能还不够,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群体的话,单纯保护还是缺乏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发酵圣经》的作者桑多尔卡茨参与的《发酵之旅》纪录片中拍摄的皮蛋和侗寨腌鱼的制作过程。图源:《发酵之旅》纪录片
小超:湖岸文化参与策划的书籍以一些比较精品、小众的书为主,为什么选择出版《发酵圣经》呢?
景雁:我们(湖岸文化)在出版行业属于一个“异类”。除了大众向的书籍以外,我们还会出版一些相对专业的书籍。
十几年前,我做策划编辑的时候,就出版了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杰克•古迪的《烹饪、菜肴与阶级》,是从饮食文化角度来理解社会变迁的一本著作。所以从那时开始,我们便开始关注以饮食角度凸显社会议题的作品。
在《发酵圣经》之前,我们在做和酒相关的出版物,比如《威士忌百科全书》,也因此关注到更广泛的发酵领域。我们发现这方面的专业书籍并不多,而且大陆的出版业在这个方向还是空白,又恰好《发酵圣经》获得了当年美国饮食行业的詹姆斯•比尔德基金会大奖,我们就决定出版这本书。
直到今天,发酵在国内都算是一个很小众的方向。当时我们对于《发酵圣经》的期待并不高,只是希望可能十年以后,有人在图书馆或者是旧书架上发现这本书,发现我们当时引入的这些最前沿的内容。但参加这次活动才发现,有同好也在关注这个议题,看起来《发酵圣经》不再是个孤独寂寞的一个出版物了。
《发酵圣经》/ The Art of Fermentation
小超:玛丽老师是因为什么机缘知道的这本书呢?
玛丽:2015年一次出差,我接触到了台版《发酵圣经》。我是学发酵工程专业的,主要是学习大型工厂发酵相关的制作方法。身边很多朋友并不知道这个专业,甚至有人问:发酵工程就是学习怎么发馒头的吗?而且工厂中使用的发酵方式也并不适用于家庭生活。但看到台版书的时候我就发现,其实发酵离我们生活非常的近,离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就更近了——它就是你的生活,是一种够可以在家经常操作的事情。
从这以后,我开始做一些日常发酵的尝试,比如啤酒的开发与生产,并逐渐积累认知和经验。在不断的尝试之后,就会发现发酵跟日常生活非常贴近,并且是一件可持续的、具有文化意义的事情。
《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
小超:你们二位都是学发酵工程出身,玛丽以前是媒体人,刘老师也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感觉你们出这本《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似乎是顺理成章。但是有没有什么特别触动你们的契机,让你们想出这样一本书?
玛丽:我们在日本出差的时候,在茑屋书店发现有一整个专门摆放的发酵书籍的分区。其实我们中国每一个省份其实都有很多发酵食物,却缺乏介绍它们的出版物。当时我就想:不如我们自己来做一本关注中国各地发酵食物的书。
了解发酵的朋友都知道,发酵是一件需要消耗时间的工作,跟现在快速节奏、追求效率的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在贵州、云南、四川的很多地区,因为生活方式的变化,制作传统的发酵食物的人越来越少。出书之前我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采风,每一次都能感受到记录和传承的迫切性。我觉得无论是制作者还是传播者,都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下“火种”,让发酵的风味口感、营养价值、文化意义可以被传承下去。
但我也特别相信一句话,文化必须跟每个人的生活产生链接,才能真正成为文化。我相信普通人不仅消费了发酵食物,而且真正制作了它们,它们才真正有可能被不断地流传下去。
●2022年冬天封控间隙,家里自制的各式腌鱼腊肉。制作食物也是动荡时期人们为数不多的慰藉。图片:小树
景雁:玛丽说得特别好。现在因为工业化食物发展得太快了,很难想象传统的发酵手艺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虽然电商平台看起来很方便,但这些传统的发酵食物想花钱买都买不到。因为商业化竞争太快,传统的手艺太容易被忽略,这其实是个巨大的遗憾。
如果我们能发展到在有非常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食物的前提下,还保留着有价值的传统工艺,那当然是最好的。
小超:《发酵圣经》一共有《自然的魔法师》、《食物的炼金术》两部,这两个名称起的特别贴切,让人眼前一亮,是怎么想到的?
景雁:这本书的认知度比较低,我们想文案的时候也推翻了很多次。公众对发酵的印象更多是“酱油”、“酿酒”、“咸菜”,我们希望通过用几个词来唤起大家对发酵的认知。一个萝卜变成一碗萝卜干,从长相看距离生萝卜距离很远,就像炼金术一样,从一堆矿石中提炼出一块金子,也体现出我们对发酵工艺的珍视。
小超:《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名字也很有意思。
玛丽:因为“发酵”真的不可思议。不管是“炼金术”,还是“不可思议”,都是在概括发酵的特性。食物原本的状态通过发酵的转化,形态和味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储存的可能性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带给人惊喜和更多的可能性,相信每一个尝试制作发酵食物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最终发酵可能做好,也可能做坏了,但都是一种“不可思议”。
刘新征:发酵是把食物的样态、味道的宽度和广度都加深了一步,让食物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想做一款酒,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载体,就像写诗或者作画一样,用它来表达你的想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大家可以通过《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来尝试动手做一下,来体会“不可思议”。
●在“酱缸”文化的加持之下,绍兴菜中也逐渐演化出一套独有的酱酿造与酱菜制作工艺——酱腌风味。图片:九吋精酿
小超:现在有一种主流声音是,大家不要自己在家做发酵,有的要素无法控制,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几位老师是怎么样看待这个说法?
景雁:发酵是一种很神奇的转化,这种转化有其不可控的一面,很多变量的控制条件都不一样,比如温度、湿度。所以说发酵工作像在制作艺术品,有符合预期的一面,也有出乎意料的一面,甚至会收获更多新奇的滋味。所以发酵在某些方面来说,是不可控的,也是让人感到惊慌的,但这也是带给我们惊喜的一个过程。如果说发酵是“自然的魔法师“,那它的魔法并不只是在发酵完成的那一刻,它带给我们的是意想不到。不仅是我们在控制发酵,我们也在通过发酵过程向自然学习。
卡茨的文字让人感到亲切,只要你有相似的经历,你就能感知到他所描述的事件的魅力。有些酿酒匠人觉得酿酒的工艺中,有一种灵魂性的东西存在,这是调整人与自然相处方式的一个出发点,我们不仅是从自然中攫取,也从同自然的相处中,获得了一些反思的机会。
玛丽:景雁老师说得挺好。发酵能让人学会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因为发酵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偶然发现,蜂巢掉到地上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一些新的风味,让人有一种喝醉的感觉。人类的聪明之处,在自然界中发现了发酵的规律。
刘新征:我们希望大家去尝试发酵,有几层意义。一是健康可持续,二是文化传承,三是保障产品品质。发酵制作一定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了解规范实验如何做,规避哪些风险。发酵是一种艺术,如果我们掌握了发酵的规律,通过自己的尝试和经验尽可能去控制它,成功率会更高,同时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玛丽:我们去年在各个城市都做了一些分享活动,遇到了很多发酵爱好者,发现大家有个共同的特点:发酵的成功会让大家找到快乐,并且持续做下去。如果一次发酵失败了,你就觉得好没意思,可能就不愿意做下去了。但是如果掌握了一些成功发酵的规律,这种快乐是持久性的。
●“酵醒生活节”发酵市集现场,发酵摊主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
小超:谢谢几位老师。其实食通社也希望展现给大众,食物系统究竟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一味地被商业宣传裹挟。好比大公司制定了行业标准,要求牛奶它必须要经过杀毒。消费者买不到生奶,就很难做奶酪,慢慢地我们的选择就变少了。我们更希望就是告诉大家,其实可以你做出更负责任、更公平的这样的选择,让更多掌握手艺的人也能有生存的余地。
现
场
问
答
环
节
现场观众:非常感谢几位老师的分享,但我有个很悲观的念头:现在的很多发酵工艺它在市场上是缺少支持的,它在市场上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像家庭作坊这样的小规模制作,因为规模没办法和更大规模的发酵工厂相比,价格可能会相差很多。许多发酵食物,比方酸辣椒,可能是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都做的东西,做完之后邻里之间相互赠送一下。但如果把自己做的食物放到市场上卖,消费者就觉得定价很高。那么是不是这类发酵食物就变成中产化的食物?变得更加小众?
玛丽:消费者的群体是多样性的,我们不是要让所有的食物都变成发酵食物。如果你要求没那么高,你可以选择更大众化的产品。但是你从健康、口味、其中的文化有一定要求的时候,并且希望通过食物了解更多时,你就会要求不一样的发酵食物。其实发酵本身就是一种多样性的呈现——就像不只要一种声音,我们也不只需要一种标准化的食物。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酒是很难消失在人们生活中的,因为它不只是一种饮料,更多是记录一个人、一个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时刻,这时你需要更好品质的发酵饮料去记录这个时刻。
所以我没有悲观地认为发酵手艺会消失,但它们确实需要被更多的人了解,并真正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现在很多人对发酵的认知还非常有限,当越来越多人了解发酵,并且愿意去分享,愿意去尝试,就会不断为其增添新的能量。
我上大学学习发酵工程专业的时候,其实对发酵没有那么强烈的兴趣,因为我觉得它更多的是在工业上的应用,好像没有什么趣味性。但是当我们在亲手做出了发酵,并且不断地把这个产品分享给更多人的时候。原来真的有人愿意放弃大众化的啤酒,选择一款精酿产品。这会给你很多动力,感觉到发酵的能量是可以传递的,这一点是我们在做这个小品牌的七八年时间中的非常真切的感受。
●明晚(11月15日)7点,食通社将组织《发酵圣经》读书会第三次线上讨论,马俊丽(玛丽)将分享她的发酵故事。欢迎扫描二维码预约直播、转发。
●本周六,食通社将前往上海,在上生新所的coffea SHED和魔都的伙伴们再次酵醒生活。欢迎包邮区的读者和酵友们来玩!
关于“酵醒生活节”
“酵醒生活节”由食通社于2023年10月发起,联合全国数十家农夫市集、农场、发酵食物匠人、餐厅、出版机构、公益组织等多家共创方,围绕发酵食物这一主题,在全国多个城市和社区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线上线下活动,包括《食物的炼金术》系列视频放映、发酵主题市集、读书会、观影会、分享会、工作坊和品鉴会等。
欢迎关注食通社Foodthink微信公众号和各共创伙伴在各平台的账号,获取最新视频、文章、播客和活动信息,找到在地的发酵活动,认识更多酵友,一起酵醒生活!
酵|醒|生|活|节
- 主办方 -
食通社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 共创方 -
湖岸文化 布乐奶酪 易简面包 秀才豆坊
快乐lab 九吋精酿 蕺菜园 大小咖啡
巧力可 牛啤堂 白老虎屯 coffea SHED
成都生活市集 南宁都市农墟 丰年庆
(名单持续更新中)
- 支持方 -
天人文化 合一控股
文字整理:善玮
编辑:王昊
版式:开四
扫码打赏,支持原创知食
▼
▼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点击「在看」,酵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