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家高人长寿的秘诀(强烈推荐)

修行圈 2020-01-07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人都开始注重养生,一提到如何养生,很多人都认为,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就可以增强体质,或者多做运动就可以健康长寿。其实不然。老子的养生学博大精深,又至简至易,主张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是一种既养形又养神的完美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圣典《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一脉相承。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躯体养生,即养形;二是心灵养生,即养神。可以预言21世纪,老子的养生学在中国必定再度兴起,重放光彩,乃至朗照全球。

从道家养生秘法来说,追求顺应自然的养生,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也就是真正开始接近了天地万物。才能够做到天人合一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而每个人又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的来自自然和大宇宙的信息和灵感。当人体的小宇宙,与自然的大宇宙十分的吻合,毫无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道家提倡三字经法

1.“三去”:道家鼻祖老子,在其所著《道德经》一书中提出,养生须“去甚、去奢、去泰”。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去除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散状态,而要做到清心寡欲,不存私念。这既是做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养生保健的准则。

2、“三戒”:春秋问礼于老子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令既衰,戒之在得。”即是说,纵欲、斗殴及贪婪,均可危害健康,导致疾病滋生,寿命短夭。

3、“三有”: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指出,一个人想少生病或不生病,达到健康长寿,必须在生活中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暴饮暴食,恣食肥腻,睡眠不足,不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无规律等,则易导致多种疾病。

4、“三寡”:道家总结养生经验,概括为“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则是人体早衰的根源。所以注重保养精、气、神,做到“三寡”,是健康长寿的要诀。

5、“三慎”:道家养生家提出养生贵在“慎食、慎药、慎激。因饱餐一顿美味佳肴而诱发急性胰腺炎、心肌梗塞死亡的病例并非罕见;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者也时有发生;如不根据自己体质的具体情况滥服人参、鹿茸等滋补药,不但于健康不利,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十不过养生妙法:

1、衣不过暖

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以过于单薄,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容易受寒。

2、食不过饱

吃饭吃七八分饱,粗细搭配,荤素相兼,饭前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

3、住不过奢

要随遇而安,居室干净舒适,不必富丽堂皇,那样极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

4、行不过富

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如出门必乘车,日久腿脚就会失去灵便。

5、劳不过累

劳动的强度是有限度的,超过负荷量会造成身体的伤害。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8小时之外,要适当休息。

6、逸不过安

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休息,也要多参加活动,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读书看报,勤于动脑,保持心情舒畅,以延年增寿。

7、喜不过欢

人逢喜事精神爽,但喜不能过头,过喜则伤心。古人范进中举后发疯,即为过喜所致。

8、怒不过暴

心里有烦恼,千万不要生怒气,怒会伤肝。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涵养,乐观处世。

9、名不过求

名利皆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利是过眼烟云。

10、利不过贪

“酒色财气”我不取,“风花雪月”不沾边,无欲无求,无牵无挂,知足常乐,顺其自然,耄耋无恙。

温馨提示:道家的三字经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可能旁人来看不就是那么简单的几点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会对人有帮助的,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三字经。


强烈推荐:不论是治病长生,还是丹道修炼者想突破瓶颈,绝对值得您学习。通过修习,人的生命本源能量得到充电,肉体精神皆能质的飞跃,不仅身心强健,更是智慧提升。详细内容请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 The End -

修行圈平台内容由多个不同门派、不同领域和法脉的修行者编写或提稿。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修行圈运营者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邮件联系:wwyt2018@163.com ,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往期推荐 

▶ 高人揭秘,打坐的奥秘!

▶ 不可思议的道家法术(见闻录)

▶ 揭秘《黄帝四经》全译本(无价之宝)

▶ 世上所有疾病都是假象,读完醍醐灌顶!

▶ 中医:和舒服的人在一起,也是养生

▶ 哈佛教授实证:身体状况竟随心念改变!

▶ 高人揭秘:如何接收天地正能量加持?

▶ 古训: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内心慈悲

▶ 有一种锻炼法,可帮助人人都长寿(建议收藏)

▶ 一位民间高人修炼体会(涉及大小周天、大开顶及治病带功)

- 万物一体工作室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 东方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易经数风水法术、中医养生、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私人微信:qiongli95


修 行 人 的 公 众 号

格物|致知|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 关于修行最全的内容都在这里 -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转发分享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修行圈常驻老师 —— 修行圈交友平台 —

学术探讨 寻找知音 实修交流 修行分享 婚恋交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