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解读】打蛇打七寸:你关注的是大豆、汽车、飞机,我关注的却是美国的"国运“点

2018-04-05 洞观君 请关注→ InsightsInfo

点击上方蓝色InsightsInfo并关注,即可免费接收洞观君每日推送的新闻解读。

★洞观视角★深度新闻解读、多角度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

5


星期四

2018年4月

中国人有个奇怪特点,自己不够勇敢就算了,比较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不够勇敢,还懂得安静闭嘴,偏偏大多数人又爱讽刺嘲笑敢于为自己权利出头的勇者,而等到自己也能享受这些权利时,只会认为是理所当然,感谢天感谢地感谢自己的命运,就是不会去感谢那些敢于为全社会进步而牺牲的勇者们。


——廖信忠

正文共: 4350字 14

预计阅读时间: 11分钟


小伙伴们:近期洞观视角“主公众号"上的多篇文章被各种原因“和谐”

从3月14日开始,我们被腾讯禁言1个月

请大家关注下面这个备用公众号InsightsInfo,以免失联,谢谢!

备用号一样精彩,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后关注



战场上两军对垒,弱势一方即便是毫无胜算,也要勇于亮剑,只有这样才能首先在气势上压住对方;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今在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场上,这样的情形就正在发生。


事件的过程相信读者朋友们都已经了解。


这里面有两个细节比较有意思:


一是中方应对美方挑衅的速度越来越快。


美方4月3日发布针对301调查的“拟制裁”措施,中方马上跟进,并在24小时内即公布了相应的反制清单。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中方对于美国的挑衅是做足了功课。美方只要挑衅,我就立马主动(而不再是被动)亮剑,绝不会在气势上输给你。


二是双方都没有对对方的绝对优势产业下手,而是瞄准了对方的准优势产业。


美国没有将中国的服装、鞋袜这些虽低端但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列入名单;中国没有将美国有绝对优势的芯片等产业放进反制裁清单中。


原因就在于这些是国计民生(对美国而言)或经济发展(对中国而言)中实在不可或缺的,或者说不好马上找到替代品的产品。


至于我们对美国亮剑比划了什么,相信大家也都从各种渠道看到,中国冲着美国的大豆、汽车、飞机放出了大招:加税25%。



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商务部为什么给出了这样的反制清单呢?

1是瞄着特朗普的票仓下手。而美国的大豆、汽车、飞机这三个行业中的从业人员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显然这是“特朗普的七寸”,是不能被人打的,如果特朗普还想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也就一定会妥协以换取中方在这几个产业的让步。


2是针对汽车行业。这会明显让欧、日、韩等国的汽车产品更具有价格上的优势,这一点可以降低美国与欧、日、韩合流对付中国的可能。这些地区本身也对美国有着各种怨言,等于是中国送了一个大礼包。


3是针对飞机。上面的表格中对飞机描述中的空载重量这一指标看出,主要是针对波音的737、747两款机型,这两款机型是国内采购量最大的机型。而这两款机型欧洲的空客可以提供完美的替代,同时可以起到分化美欧采取共同立场的目的。


洞观君(微信公众号:洞观视角,ID:InsightsChina)认为,中美间的贸易大战极有可能就是看着热闹纷呈,到最后落幕时却也一片祥和。


当然,以上只是一般的浅见,如果我们要深入下去,就会发现,双方在做出制裁的举动时,都是瞄准了对方的七寸,而且是“国运的七寸“。


美国3月8日公布的针对钢、铝产品的323制裁,由于其中针对中国的部分涉案金额较小,且与国运无关,因此我们的商务部门在拖了近半个月才提出反制措施,并在美国确定要执行后才迅速跟进实施相关措施。


此次美方根据301调查于3月23日所提出的拟制裁措施,针对的主要是中国的制造业2025规划。


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一环,如果这一重要战略性产业被制裁,显然是不利于我们的经济结构型,会延缓我们的转型速度,进而影响中国的崛起速度、甚至中断中国的崛起进程。


而这显然是中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中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因此我们看到美方3月23日提出拟制裁,美国时间4月3日推出具体清单,而中国于北京时间4月4日下午即推出相应反制清单。


中国的反应速度这么快,只能说明中方早有准备,你想动手,我就亮剑!


而中国亮剑上述的三个产业,严格来说,谈不上美国已经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产业,不会影响到美国的国运。


那目前阶段什么行业会关乎美国的国运呢?


我们都知道,特朗普上台后推行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但政府的各项开支可是一点没有减少,尤其是军费是一直在增长。


如果美国不能通过经济发展来将减税所引发的缺口补上,那类似于次贷危机的情况将再次出现。


美国这次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油气产业上。这一点从特朗普上台后相继放宽油气行业的管控就已经可以看得出来。


现在比较乐观的预计美国会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输国,悲观一些的也认为最迟2025年美国会达成这一目标。


也因此,我们看到美国的政策就是:


希望推高油价,以配合美国油气产量上升,同时极力打压世界其它能源出口国。


所以我们看到产油国或周边持续紧张:

叙利亚问题已经持续7年多的时间,在政府军已经占优的情况下,美国扶植库尔德或反对派,引发土耳其进攻叙利亚北部地区,为未来理下重磅地雷。


在重要产油国俄罗斯家门口激发矛盾,让俄罗斯的资源倾向于军事,而无睱顾及油气产业,并且以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为借口制裁俄罗斯,而制裁描准的却是俄罗斯的油气产业,这都是为了降低俄罗斯的油气供应量。


在委内瑞拉制造事端,目的只有一个削弱其能源产出能力。


针对伊核协议,持续放话说要废除该协议,只要废除这一协议,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就将被引爆,而这对于中东地区的稳定是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只要紧张局势存在,油价就有上涨的动力。只要废除该协议,美国早晚会重新制裁伊朗的油气产业,而这肯定是瞄准伊朗的油气供应能力的。


从下面这张国际原油价格趋势图就可以看出来,特朗普在17年正式上任后,油价小幅上涨。我们把时间拉长可以看出来,从2016年底,油价就已经走入上涨的通道。


为什么是从2016年底就开始上涨?


这是美国的大战略所致,并不是特朗普所为。特朗普只是美国大战略节点上的一个执行者而已(这一点不再具体展开)。

通过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美国希望把自己的油气产业做大做强。在美国油气产量上涨的同时,美国会逐步控制国际油价上涨到符合自己利益的程度。


同时美国不希望其他国家享受到油价上涨的红利,所以会持续在相关国家制造事端以打压他们的产量。


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国需要对油气行业有持续的投资、稳定的客户。


因此我们看到17年11月特朗普访华时与中国签订了2535亿的经贸大单,而其中油气领域占比就高达40%左右,这也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对于这一产业的呵护之心。

洞观君(微信公众号:洞观视角,ID:InsightsChina)曾经在2017年11月11日的《【新闻解读】2535亿买来了什么:表面短期完败,长期不一定?》中做过相应的评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链接看具体内容。

我们当时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一定会先看美国如何动,才会决定是否落实这些大单。


特朗普访华时承诺的几件事情,从现在来看应该说都没有做到:

1.台湾问题承诺一中原则,但现在搞了个台湾旅行法出来恶心中国;


2.美国承诺维护南海和平,我们当时就说了这可能是中国人自己臆想的,现在美国航母隔三差五的来,和平哪里有?


3.美国承诺半岛无核化,这一点美国也只是为了恶心中国才做了做样子要举行金特会,其实质是想单独与朝鲜媾和,把中国甩到一边。


既然美国都没有做到,中国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去落实这些有利于美国的大单。


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来,针对美国的制裁,中国不但不会再去落实这些有利于美国的大单,还会针对美国的油气产业出台反制措施。


所以洞观君(微信公众号:洞观视角,ID:InsightsChina)细心的看到在中方提出的反制措施中精心列着这么一项:



液化丙烷就是液化石油气,在中国主要用来提取燃料气及其他化工原料。


只要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客户不进口或者只是减少从美国进口油气产业相应的产品,美国相关的产业就得为找稳定的大买家而头痛。而这肯定会造成美国相应的产能闲置,还怎么提高油气的价格呢?


不能推高油气价格,美国庞大的产能就无处释放,获取不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如何来弥补减税所带来的亏空?


油气产业才是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中最具潜在影响性的产业。因为这是关乎到美国国运的七寸之点。


同时我们将会看到,在美国想要搅局的油气出口相关地区或是相关国家,都将会看到中国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应对美国的搅局。


当然这还只是中国的第一轮出手,如果美国还想继续,相信针对美国油气行业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中国现在的目的无非还是警告美国不要打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说到底是全球超级霸权的争夺,这绝不是特朗普的个人任性(虽然他平时真的很任性),应该说是整个美国对中国的警惕的开始。我国现在确实还没有实力去争夺绝对霸权,但美国国内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全球控制权美国绝对不会拱手相送。这一点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里已经表露无遗


全球霸权争夺不同于一般的经贸冲突,普通冲突是:如果获取不到利益就不打。


而霸权争夺是:我没好处,甚至是受损也打,只要对手比我受损更多。这一点已经在美国身上多次表现出来(想想苏联,甚至对日本下手)


所以,不管这次贸易战规模多大,我们都可以视为是美 国的试探,看看中国的决心在哪里?


中美双方决策层都极其自信,一个自信的是开放和民主制度;一个自信的是动员能力和民众忍受能力。


双方都自信的冲突下,处于主动应战一方的中国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以更开放的姿态来应对和反制。


一带一路也好,拉欧、俄、日、韩等打美也好,都需要开放。


美国人要自寻死路我不管,我让所有其它国家加入进来收获我们发展的红利就好。


反正,这次最后结果还是坐下来谈,双方毕竟都是试探,开放促改革,没太大坏处。



热文推荐:

81192背后的秘密有几人知?(中国军方被吓一跳)

【新闻解读】金正恩北京行--世界关注的非正式访问

【新闻解读】新闻《习近平同金正恩举行会谈》的学习心得

驳“占毫”等大V们:即将到来的贸易战之“中或最赢”的观点,要不得

那个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曾长期唱衰中国的人表示:贸易战,中国会赢!

普京:西方国家为什么把总把“屎盆子”扣在俄罗斯头上?

【历史秘闻】苏联视角下的珍宝岛冲突(组图)

感谢您关注洞观视角的这个小号,

我们会在这里首发新闻解读部分的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会在下面这个公众号推送。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后关注,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