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口号的提出
1943年春,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 一书。所谓“ 中国之命运”,就是以国家命运的名义,提 出的一道关于政治选择的命题。具体而论, 国家的政治取向,不同的政党持有不同的主张, 因 此,蒋著此一命题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提出了一个选择什么党的问题。与蒋著齐名的是,陈伯达著《评〈 中国之命运〉》。 陈文同样是一篇批判性质的论著。作为 蒋著的对立面, 同样, 陈文也是通过一系列联系、 比较与论证,但得出了与蒋著相反的结论, 将国家命运与共产党联系起来。
蒋著所以敢于提出“ 中国之命运” 这道命题,其根据在于蒋拿到了一笔不菲的政治资本, 此即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1943年 1月 11 日,重庆政府分别与英美签署平等新约。就范围而论,尽管仅限于英美两 国,实际上宣告了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围绕新旧条约的立废,重庆舆论发表了大量的相关 言论。1月 14 日,《大公报》 载文称:“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 ‘租界 ’、‘领事裁判权 ’、‘驻兵权 ’、‘内河航行权 ’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从兹以后, 中国恢复 了完整的国权。半殖民地或次殖民地的污辱,付诸历史的长流去了”。 人们对于平等新约意义 的认识,首先是与半殖民地地位的废除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监察院长于右任、考试院长戴季陶、立法院长孙科等一批政要,也纷纷发表谈 话祝贺新约。其中,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态度略为特别,孔是以一种喜忧参半的心态来看待 此一事件的,他提出不少问题供人们讨论,实际上就是他所感到不安的一些问题。孔提出领事裁判权取消之后,“我国国民亦应自尊自重, 以后避免与外国人发生冲突,而引起司法上的问 题”。孔还提出租界取消之后,“我们应该如何使老百姓和外国人和爱相处,又如何使各城市乡 镇的道路与卫生进步”等等问题。孔的结论是:“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我们感到欢欣,也感到恐 惧; 中美、中英平等新约的订立,是我们幸福,也是我们难关。” 孔将此举视为欢欣与恐惧并 存,这种表述如果仅仅从文字上看,至少是一个两者互为抵消的结局。
一向具有理论兴趣的邹鲁,则以此为例,撰文阐述孙中山“世界须定于平” 的思想。邹鲁 这样写道:“这一个 ‘平 ’字,亦即孔门之所谓 ‘恕 ’。什么叫 ‘恕 ’,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假使战后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的一切,能以 ‘平 ’为纲, 以 ‘恕 ’为处事之本,那末世 界和平,即可永久维持不坠。” 近代以来,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降,于是,将某个具有正义性质 的国际问题,与某个中国圣贤的思想联系起来,证明这一思想的国际意义,这是中国部分人士 追求心理平衡而时常采用的方式。上述各种论点本身应当如何认识,是另一个问题。这些论点共同的特征是,将问题限制在 其本来的范畴,即民族问题范畴。
然而,新旧条约的立废既然经由国民党完成,它就不可能只是一个纯粹的民族问题, 因此 官方的立场是竭力使之政治化。1 月 14 日,《中央日报》 发表社论称: 不平等条约存在了一百年,“ 中国国民党在此一百年中奋斗了五十年,最后产生本党总裁……如果没有本党,没有总理 与总裁,世界尽管如何变化,不平等条约必依然存在。”“为什么过去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今日 则能,因为今天有蒋委员长,今天有蒋委员长领导下之国民党。” 尔后该报又载文称:“天不赐 给我们先知先觉的国父与英明伟大的总裁,谁来领导我们奋斗? 没有精深博大的三民主义,还 有什么配来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这是对问题的政治归结,归结于三民主义、 国民党、 国父、 总裁。作为这种政治归结当然的诠释者, 国民党的一批理论家纷纷撰文阐述此一事件的理论意义。
陶希圣认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我们得到一个总结论,就是只有国民革命是正确的 路线,其余的各种主张,各种学说不过路线上面的一些草芥、一点石块。”“把握历史的宿命者, 其意志即为造成历史的动力。只有把握历史的宿命者,可以依他的意志造历史。别的人都不能 如其意志以造历史。百年来, 国父是这个人,如今总裁继国父之后亦是这个人,如其意志以造 历史的人。”
叶青则这样论述问题:“废除不平等条约底成功是三民主义底成功, 国民党底成功,蒋总裁 底成功,这可以看作正确的定论。如此,我们就可说三民主义、 国民党、蒋总裁能够解决中国 民族问题,因而能够满足中国需要了。 中国有三民主义、 国民党、蒋总裁以后,便用不着别的 主义、别的政党、别的领袖了。 因此可以说中国只需要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政党— 国民党,一个领袖—蒋总裁。这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底成功所给与我们的教训。”
根据新旧条约的立废,陶希圣的结论是国父与总裁可以“ 如其意志以造历史”,而叶青则提 出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 能够满足中国需要了”。陶、叶的论点表明国民党在力求将 问题政治化。
在战争条件下,新旧条约的立废其实际意义有限,其中,租界以及内河航运权的废除,实 际意义几乎等于零。然而问题的另一面是,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毕竟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题之一, 由于此举具有天然的正义性质, 因而也具有相当的政治宣传意义。蒋所以力促解决这一问题, 其着眼点就在这里。从官方的宣传来看,简单且傲慢,证明了国民党智库思想的贫困。接下来,蒋又如何将此 一成果变为国民党的一笔政治投资? 总之,新旧条约的立废,为蒋写作《中国之命运》 提供了基本的政治素材。
新旧条约的立废对于中共而言, 同样是一个民族与政治互为交叉的问题。就民族立场而论, 中共不能回避,必须正面表态支持。但就政治立场而论,则是一个极具分寸的问题: 既不能否 认、又不能突出国民党,既要承认国民党的地位,又不能被对方矮化。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 取决于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
1943年1月 12 日,《新华日报》 发表社论,首先肯定新约的签署,“从此中国和英美, 已站在真正 平等的地位”。“签订了这两个新约,才把我国百年来在国际上不平等的地位废除!”这个关于民 族问题的表态与当时的社会舆论是一致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政治表态,社论这样表述:“新约的 成立,是罗斯福总统和邱吉尔首相的英明外交政策的成就,更是我国人民在蒋委员长领导下团 结一致努力奋斗的结果。”
政治是现实的。考虑到《新华日报》 所处环境及其统战性质,社论完全撇开蒋是不合适的。 社论采取的方式是,将罗斯福、丘吉尔摆在蒋的前面,一并提出,一并赞扬。这种排列顺序与 赞扬方式,既未撇开蒋,又未突出蒋,既赞扬了蒋,又未将这笔账全部记在蒋的名下。这种政 治分寸是两党政治关系的反映,既要合作,又要独立,避免在政治上被纳入对方的轨道。
1943年2月 3 日,朱德对《解放日报》 记者发表谈话称:“最近中美中英签订的新约,我认为这是 中国在国际间获得独立平等的开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废除不平 等条约的口号。”“这次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又获得此次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成就,扫除了我国 在国际地位上的不平等”。 再次强调新约的成立是国共合作的结果,此即民族与政治的平衡。
2月 4 日,延安举行大规模群众庆祝集会,两万余人参加。会场悬挂罗斯福、丘吉尔、斯大 林、蒋介石、毛泽东、朱德六人画像。在其后发表的大会通电中有这样一些话:“ 自中国共产党 成立,乃明白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之政纲,厥后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于是 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呼声遂传播于全国。”
这个通电的要点在于,关于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过程的叙述, 明确地将中共摆在孙中山之 前。而会场上六人画像并列,也是力争中共地位的表现。
朱德肯定地表示,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是中国在国际间获得独立平等的开始”。那么,获得 独立平等之后, 中国旧有的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改变与否,这一点中共方面基本不予涉及。原因 在于, 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决定中共的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 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因此,与当时的社会舆论形成明显的区别, 中共对于半殖民地问题没有明确表 态。
综上所述, 中共在新旧条约立废问题上的表态,着重强调国共合作,力争中共在其中的地 位,力求避免被国民党在政治上边缘化。
蒋著出版后最初三个月, 中共方面没有做出强烈反应。1943年4 月 22 日,毛泽东在一复函中说: “《中国之命运》 我已要陈伯达写一意见(数千字,征引原文),送政治局各人看,看后再考虑办 法。”把蒋著提交政治局,表明引起了毛的高度警觉,而“ 考虑办法”则表明毛尚未做出决定。7月 13 日,刘少奇在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抓住蒋介石的流氓政治。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 要痛驳。 中共方面所撰写的代表性的反驳文章, 即陈伯达著《评〈 中国之命运〉》。7月 19 日,毛泽东就陈文发表的具体安排指示秦邦宪、陆定一:“请在今日或明日发表, 以约 5000 字登在社论地位,其余接登第四版,一天登完。 以两天或三天广播之,并请广播两次。另印小册子,亦请在日内印出,印 15000份。” 就陈文的刊登版面、广播时间、印刷册数做出如此具 体的指示,表明毛对陈文的重视与欣赏。7月 21 日, 陈文在《解放日报》 发表,当 日,毛致电 各中央局,要求一切干部均须细读,加以讨论。一切学校定为必修之教本。
蒋著所宣扬的核心是,将国家与国民党捆在一起,这个论点当然不能得到中共的认同。1943年8月 8 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发表讲话,他说:“最近国民党出了一本书,是蒋介石著的, 名叫《中国之命运》。他在这本书中说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不知他是从哪里考证出来的。各 位有看过历史书和小说的,《三国志》、《水浒》、《封神榜》、《红楼梦》 上都没有国民党,还不是 照样有中国。”⑤ 毛之所言是从历史的角度说明蒋的这个论点不能成立。没有国民党“还不是照 样有中国”,意即国民党不能与国家捆在一起。
1943年8月 25 日,《解放日报》 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的社论。实际上就是以社论 的方式,为新华社的两份材料做结论。社论再次引证国共抗战成绩比较,并以这样的方式收尾: “(让我们套几句《中国之命运》 来作本文的结束吧!)‘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 就是没有了中国。如果中国共产党革命失败了,那亦就是整个中国国家的失败。简单的说, 中 国的命运完全寄讬在中国共产党。如果中国共产党没有了,或是失败了,那中国的国家就无所 寄讬,不仅不能列在世界上四强之一,而且要受世界各国的处分。从此世界地图上面,亦将不 见中华民国的名词了。’”
国共两党原本就是依据不同的阶级基础、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而组建起来的严格意义的阶 级政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把两党之间原本单一的阶级对立关系,变为民族与阶级、 合作与对立双重关系的交叉。 问题在于,无论形式还是性质, 民族统一战线都是一种超阶级的 政治组合。 由于这一政治组合在国共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因此,至少从现象上讲,必然形成 民族意识对阶级意识的挤压。蒋著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批判阶级观点,主张“ 使中国的政治为 全民政治,而不是阶级政治”。 此言的实质,就是以否定阶级政治的名义,否定国民党之外其 他的政治存在。
蒋著的出版真正引起毛泽东警觉的,正是它以民族模糊阶级的论点。7月 30 日,毛指示彭 德怀:“望将延安民众大会通电、解放报社论,及陈伯达、范文澜评《中国之命运》 等文多印广发,借此作一次广大深入的有计划的阶级教育,彻底揭破国民党的欺骗影响,不要把此事的重 要性看低了。 国民党思想在我们党内是相当严重地存在的。” 所谓国民党思想,就是只讲民族 不讲阶级,要求通过对蒋著的批判展开阶级教育,就是既要讲民族,又要讲阶级。
尔后,毛又告诫全党:“蒋介石在他的阶级敌人面前是警觉、坚定、明确的,每个共产党员 都要学习这一点,他是阶级政治家。”蒋著与陈文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各自将两党的历史 关系重新做了一次政治清算。这种政治清算的实质,正是两党的阶级关系警觉、坚定、 明确的 表现。
“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就口号而论,不仅响亮,而且具有 一种特殊的鲜明性质。正因为它鲜明,一经推出,随即成为两党的两面旗帜。“ 中国之命运”这道命题,提出了在中国应当选择一个什么党的问题。这是一种具有强烈的 排斥性质的选择。这种排斥性质的选择提出于国共合作的框架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中 国之命运,实际上就是国共合作之命运。蒋著的出版及其政治后果集中表现为这样一个问题: 它以著书立说的方式,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前途,完成了理论意义上的埋葬。
来源:《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