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社会学研究 | 中国大陆期刊文献:2015-2019

性研究ing 性研究ing 2021-03-12



【编者按】


      性社会学,只不过是社会学的一个弱小分支。在西方,它发展不过百年,学者不过百人;在中国则更是历史短而人数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切认识和争论,都可以在“性”(sexuality)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美与丑、生命与死亡,等等,不一而足。不妨说,“性”是研究人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在2019年,性研究ing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推出“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仅摘编题目与摘要),为学术研究提供一些检索便利,也方便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中文文献的梳理偏重中国大陆,以五年为间隔,以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为主。英文文献以 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 为主,介绍最新期刊的论文情况。本期整理的是2015-2019年间的主要中文文章。如有遗漏,欢迎后台留言建议,小编也借此一并谢谢大家的支持。



1

老化中的主体“性”——对老年女性之身体与性的研究

(周柯含、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妇女研究论丛 2019年第1期


摘要:文章从主体建构的角度出发,基于对11位城市老年女性(55-74岁)的访谈,选择其中两个个案为分析文本,从三个面向展现老年之性的丰富图景及其生成脉络:第一,在身体社会学与身体人类学的视角下,"老"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生理现象,而是在身体、心理与社会的交织中被不断填充的多面体。第二,在性社会学的视框下,"性"的丰富内涵得以在身体、年龄、阶层等轴线的交错中逐渐铺展,那些"另类"背后的情理也随之浮现。第三,回归到亲密关系的脉络中,老年女性作为主体的"人"在不同情境下所演绎的行为逻辑,彰显了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在论述了"老"何以丰富、"性"何以另类、"人"何以立体之后,文章进而从身体感、"交叉性"理论以及主体建构强调的互为主体三个层面,对本研究的结果以及可进一步探索的突破口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2

女权主义的性论述

(黄盈盈、张育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评论 2018年第6期


摘要:本文以"巴纳德会议"为分析点,重点梳理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性战"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围绕着色情、女同性恋TP(男女)角色、S/M(虐恋)三个主题的争论而形成的性激进派女权主义与反色情派支配论女权主义这两种女权主义性论述的基本立场、观点分歧及后续影响。20世纪90年代至今包括"性骚扰"在内的诸多争论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当年的论战,围绕着"危险与快乐:迈向性政治"这一理论框架的女权主义性论述影响至今。而这种影响,尤其是支配论女权主义的论点,显然也已经走出了美国,并与中国大陆产生某种(自觉不自觉的)连接。可是,我们对于这个会议及其性政治的了解、讨论与检视却非常之少(或严重偏颇),当下的很多讨论甚至远不如当年深刻与丰富,且在缺乏充分认识与警惕的情况下容易将其中一派的观点放大为整个女权主义的性立场。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性论述的梳理,是为了回到中国大陆的当下,观察其与中国大陆的可能关联,探讨进一步推进更为丰富而本土的"性思考"以及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发展另一类"性论述"的可能。 



3

性暴力客观化的反身社会学分析

(王文卿、潘绥铭,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青年研究 2018年第5期


摘要:借鉴布迪厄的反身社会学思路和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分析,对性暴力的社会学研究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性暴力的概念构成具有明显的法理化烙印;在性意愿的维度上强调"同意"而忽视"需要";在性意愿的分类上强调"二元"而忽视"连续体"。法律逻辑的主导地位源于社会的法治化及法学地位的上升。为了突破法律逻辑的主导地位的限制,性暴力的社会学研究需要考察性暴力的日常知识与应对实践,把法律逻辑所排除的内容重新纳入视野。



4

本土化:“性福”概念的确立与检验

(侯荣庭、潘绥铭,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社会学评论 2018年第4期


摘要:本文对"性福"这个流行词汇从词义比对、理论来源、概念操作化和统计检验这几个方面进行学术化,并揭示其在21世纪前15年间的发展情况,分析其结构,提出整体测度的方法。为了检验这一学术化结果的解释力,采用回归分析证实了"性福"程度与发生外遇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反向的显著相关。最后指出,当前中国出现的"性、爱、婚相结合"与"三者相对分离"的对立与冲突,急需学术界对"性福"继续深入研究。 



5

“gay蜜”,一种话语与实践的性/别想象

(王昕,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中国青年研究 2017年第11期


摘要:本研究从建立和维系亲密友谊关系的异性恋女性和男同性恋者"主体"的视角出发,呈现出他们是如何通过丰富的交往实践活动和主体阐释,拓展和实践着男女两性亲密友谊的丰富性和能动性。在"性"与"性别"的复杂影响机制之下,"gay蜜"作为一种话语与实践的性/别想象,拓展了男女两性、同性恋与异性恋亲密友情关系建立与存续的可能性,也呈现了亲密交往关系中宏大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力量与个人主体选择之间的复杂、动态的关系。 



6

红色酷儿理论:同性恋政治学的批判性反思

(王晴锋,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摘要:同性恋政治学经历了道德神学、医学规训和同性恋解放的过程,其中二元论是建构身份政治之基础。在同性恋理论的发展脉络中,酷儿理论对反思同性恋研究起到关键作用,但酷儿理论本身也充满张力。"红色酷儿理论"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阶级分析方法和酷儿理论,是传统酷儿理论的补充和批判性重构。借助这一批判性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同性恋身份政治、"橱柜"政治神学以及同性恋压迫的本质。



7

同性恋研究的范式之争: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

(王晴锋,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学术论坛 2017年第5期


摘要: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是同性恋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本质主义认为性取向是自然的、内在的本质,它由先天决定,并独立于社会与历史,不同性态之间无法真正发生转换。本质主义通常以阶段论或线性模型解释性身份的形成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现实是社会性的建构,它反对跨历史文化的性观念,认为性取向依附于文化,是关系性的和非客观的,同性恋是现代性的产物。建构主义否定规范性的社会类别和阶序等级。事实上,本质主义并不一定反同性恋,建构主义也未必支持同性恋,人们往往策略性地运用这两种范式进行自我辩护。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均无法充分地阐释性取向,自然与文化、先天与后天、生物特质与社会环境共同影响着人类性取向的形成与发展。



8

同性恋话语与中国城市青年异性恋男性特质建构

(魏伟、史俊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社会学系)

            ——青年研究 2017年第4期


摘要:"搞基"本意指男同性恋行为,带有强烈的恐同色彩和贬损意涵,但现在却越来越频繁地用于形容异性恋男性青年间的亲密友谊。从围绕语言、恐同主义与建构(异性恋)男性特质三者互动关系的现有文献出发,本文认为,"搞基"话语的流行展现了男性同性社交的新形式,形塑了当代中国异性恋男性特质及其新的边界。在呈现了"搞基"话语在中国互联网文化中兴起的脉络之后,文章重点考察了"搞基"话语在日常生活的运用,揭示了其具有的两项隐性功能:一方面,扩展了异性恋男性特质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异性恋男性特质的身份认同,从而为具有同性恋含义的"搞基"话语出人意料的流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9

跨国视野下的身体与性/别:加拿大中国移民的“中西方”想象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开放时代 2017年第2期


摘要:本文基于对在加拿大工作或生活的中国人的访谈,探讨有着跨国经历的中国人如何理解中西方的身体与性/别;以性/别为切入点,透射出中国人对于"西方"、"中西方"有着怎样的认识。文章呈现了三个面向的中西方性/别想象:涉及感情、性、性别、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层面,涉及身体吸引的物质身体层面,戴套与性教育的文化层面。研究认为,"传统中国-现代中国-西方"这个以往研究中所呈现的三维日常解释逻辑,在跨国移民中依然存在。尽管"西方"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个想象的异邦,但跨国的生活经历带来了"西方"的具象化以及对"中国保守-西方开放"的质疑;"性开放"也更为复杂化;不管是"西方"还是"传统",作为重要的参照,更多地被用来反射对当下中国各类社会问题的愤慨。文章进而延展讨论了在中国情境中迈向更为日常的"跨国性"思考的理论意义。



10

女性身体与情欲:日常生活研究中的方法和伦理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探索与争鸣 2017年第1期


摘要:基于作者十余年来对"身体与性/别"的社会学经验研究,以及来自生活现实与理论脉络的双重思考,试图在中国情境与语境中探索用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身体,尤其是积极的"情欲身体"。具体以"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身体与性"的研究为例,来实践"论方法",即探讨研究过程中的方法学问题,从研究的问题意识、如何与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谈性的具体方法与策略两个方面展开细致的描述、分析与反思,尤其侧重涉及"隐私话题"、"边缘人群"的"日常生活"研究时,研究过程中的困境、尴尬、失败、契机,以及研究者的身体在场的方法学讨论。当研究者面对生活世界的制约时,应正视自身的局限性,探寻积极的生活空间与研究情境。



1

1

国外性脚本理论研究综述——兼论对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启示

(施曲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青年研究 2017年第1期


摘要:作为性社会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性脚本理论旨在解释个体的性社会化过程,它从性脚本出发,对人的性行为、性观念、性态度以及性的外部表征作出系统阐释。虽然对性的分析视角争议尚存,但近年来国外性脚本理论研究仍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理论应用较为广泛,大多集中于解释性疾病的形成、干预以及对性侵害的防护等。与之相比,国内相关研究与应用却仍然欠缺。在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严重滞后的背景下,对国外性脚本理论的新近成果进行梳理,对国内青少年的性社会化、性教育以及性研究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尤其在引导我国青少年建构积极性脚本方面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



12

同性伴侣家庭的生育:实现途径、家庭生活和社会适应

(魏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第12期


摘要:同性伴侣家庭的出现,是当代中国婚姻和家庭领域发生变迁的结果之一。尽管面临诸多制度性障碍,长期稳定的同性伴侣关系以及辅助性生殖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同性伴侣家庭的生育提供了重要的结构性机会。基于对7个生育子女的同性恋家庭的深度访谈,可以揭示出这些家庭的生育途径、家庭生活和社会适应的状况。除了利用其相对优越的社会经济地位,克服生物、社会和法律障碍达成生育目标,这些家庭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积极的行动策略和意义建构,营造正常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充分的个体能动性。将同性伴侣家庭的生育置于中国当代人口结构变迁的背景下来认识,呼吁政策调整和创新,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这一人群的生育需求。 



13

同性恋身份、“橱柜”政治与消费主义

(王晴锋,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第12期


摘要:强制性异性恋的性政权不仅制造了恐同症主体,还导致了同性恋者的自我憎恶。反规范化政治将身份理解为管控性欲与差异的手段,认为排他性身份将产生本质化效应,从而难以抓住性政治的丰富内涵。由于过分强调同性恋身份会抑制其他身份,因此以特定身份类别为中心的对抗性政治在挑战支配性性政体的过程中仅是有限的策略。"橱柜"意义的竞争性阐释与"石墙骚乱"的神话反映出身份政治的复杂性。石墙骚乱是特定历史情境的产物,它是现代同性恋运动之结果,而非开端。同性恋消费主义与身份政治、社会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具有强化同性恋身份与共同体的作用,但个体性的私人消费无法取代进取性的集体政治。



14

青少年隐私研究的方法学综述——以近20年来的“性-爱”主题为例

(黄盈盈、张育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中国青年研究 2016年第10期


摘要:本文基于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年以来发表在CSSCI上的106篇有关青少年"性-爱"研究的文献综述,探讨中国社会科学界有关青少年隐私研究的方法学问题。现有研究偏重性教育及性健康,性行为与性观念的内容虽然不少,但是新意不足;文献的"实证"性不足,定量调查占绝对优势,但其在概念界定、抽样及数据质量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缺乏理论视角的同时,研究者的道德立场的卷入明显,且以医学化以及对于性的警惕态度为主。本文提议更具想象力的"性-爱"研究、积极正面的性研究立场、高质量的经验研究,尤其是加强呈现及理解青少年日常生活与文化丰富性的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 



15

定性研究方法在青年网络研究中的实践与反思——基于互联网与性领域的本土经验

(张娜,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

   ——中国青年研究 2016年第10期


摘要: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日益活跃,网络文化蓬勃兴起。学界对青年群体的网络文化现象较为关注,但缺乏对网络研究具体方法的关注和总结。从青年群体的互联网与性领域的研究实践和反思出发,梳理了定性方法在网络研究中的过程和具体策略。一是获取网上定性资料时,研究者需进入虚拟田野,与网上群体建立一定的关系,学习网络技术和语言。二是获取网下定性资料时,研究者需与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才能接近事实的全景。三是分析定性资料时,网上资料需确定一个时间段,网上网下资料结合起来分析较为有说服力。四是网络研究需注意研究伦理,尽可能保护网站、受访者的隐私安全。 



16

再现“中国”的“同性恋”——英文学术界中的中国同性恋研究

  (罗牧原,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社会科学 2016年第9期


摘要:在"中国"与"同性恋"两条脉络里,对英文文献中的中国同性恋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在"中国"方面,回顾了围绕中国同性恋的"中国性"展开的争论,以及争论背后浮现的全球化同性恋身份与中国文化孕育的同性恋亚文化之间的张力;在"同性恋"方面,首先以香港的同志运动为例呈现出(后)身份政治的寓言,随后检视最近出版的学术专著是如何扮演当下时代(后)身份政治的建构性角色的。最后提供了两点知识论反思——围绕着"中国"问题展开的文献/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反思,围绕着"同性恋"问题展开的对斯皮瓦克意义上的"底层人"再现问题的反思。 



1

7

性关系的核心结构及其意义——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实证比较研究

(张楠、潘绥铭,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学术界 2016年第6期


摘要:近些年,非婚同居现象作为中国性关系的一种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国内关于非婚同居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思辨、定性分析和局部调查,没有代表全国总人口的统计分析。"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于2000年、2006年、2010年和2015年开展了四次全国抽样调查。本文将非婚同居分为"未婚同居""不婚同居""失婚同居""婚外同居"四种,一一指出其特征与人群分布。同时,对比分析了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差异,包括社会特征、双方关系和情感程度、性生活质量、非主流性行为等主要指标。以初级生活圈理论解释非婚同居这种性关系在社会中的核心结构及其意义。



18

大时代与小田野——社会变迁背景下红灯区研究进入方式的“变”与“不变”(1999—2015)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开放时代 2016年第3期


摘要:社会调查研究的具体过程与时代背景呈现出怎样的关系?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当研究中介被借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社会缺乏诚信、研究对象对于"被调查"的警惕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思考、选择调查方法?本文基于笔者1999年—2015年期间开展的多点红灯区研究经验,以"进入方式"为切入点,结合时代特点、立项背景,对田野工作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分析与反身性思考。进而从深入研究所需要跨越的田野边界(身体与物理空间、心理距离与更为综合的文化边界),以及学术独立性出发,比较分析"前艾滋病时代"的"自我摸索式"(1999年—2002年)、"艾滋病时代"以疾病控制系统为研究中介(2002年—2010年)、"后艾滋病时代"(2010年—2015年)以草根组织为研究中介这三种进入方式的特点、优点与风险。希望以此类研究实践为例,探讨在变迁的社会背景下,尤其是在针对边缘人群的研究中,如何更好地思考方法学的相关问题。



19

同性恋研究中的身份政治、亚文化及话语之争

(王晴锋,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酷儿研究主要有两种视角:一种是丹尼斯·奥尔特曼提出的"全球酷儿化"观点,强调跨时空的超稳定结构与同一性;另一种是福柯式话语分析,强调内在特殊的身份与类型。跨国同性恋身份和主体性涉及本土性与植入性之争以及第三世界的同性恋群体在面对西方性话语和性实践时如何自我表达的问题。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同性恋关系并不是平面化、单向度的,而是具有多元性和异质性,西方并非同性恋身份/文化的原点,亚洲和中国的同性恋也非西方的镜像和拷贝,同性恋研究应避免简单的"刺激-反应"身份生成模式。



20

悖论的可见性:《9个gay》与《一屋赞客》对同性恋的再现

 (罗牧原,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 2016年第2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9个gay》和《一屋赞客》中同性恋相关内容的分析,意在说明在异/同性恋正统主义的逻辑下,网络视频对同性恋的再现被囿于私领域的牢笼,消费、爱情与亲密关系、家庭等成为同性恋生活的核心面向,而私领域与性别维度以外的同性恋生活则被剥夺了可见性的资格。与这种逻辑相对应的同性恋形象指向了年轻的城市中产阶级,而没有能力、没有条件、没有意愿遵循这种逻辑的人被进一步边缘化,变得更加的不可见、不可理解。这是一种充满悖论的可见性:一方面,它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同性恋的污名化和刻板印象,并为争取同性恋的公民权利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这种可见性是以剥夺了私领域以外的生活与更加边缘的群体的可见性为代价的,它并非一条通往自由之路,而更容易将人引入歧途。



21

新型异质空间:居住空间中的性交换——基于北京某流动人口公寓的个案研究

(张金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当代青年研究 2015年第6期


摘要:对于流动人口如"北漂"来说,租住公寓只是他们漂泊的临时停靠点,温暖的港湾只能出现在他们居室内的幻想中。流动人口公寓中的性交易问题不仅牵引出法律、经济和道德问题,除了流动人口居住者与性工作者之间的对立外,两者同样被裹挟进消费主义逻辑下空间的生产和增殖过程,他们因空间的剥夺不仅失去了对空间的控制和生产能力,而且成为消费主义驱动的空间增殖的生产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流动人口公寓这样具有异质性表象的居住空间,其实质不仅没有凸显真实空间的虚伪性,而且通过自身的异质性表象掩盖了真实空间的特征而成为当下一种新形式的"异质空间"。 



22

“结构—关系—主体”框架下的艾滋病预防——扩展“疾病”的社会学想象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


要:本文综合作者多年来针对女性性工作者的实地调研与艾滋病干预工作经验,归纳了与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风险相关的各类因素,构建出"结构—关系—主体"的分析框架。其中,"结构"包括:扫黄政策、艾滋病防治政策、经济与贫困、社会歧视、性与社会性别文化、社会流动等;"关系"涉及:性产业的组织形式,小姐与妈咪、客人、邻居、警察及小姐之间的权力与互动关系;"主体"则是关于小姐个人在专业知识、工作实践、认同方面的能动性与主体性。相比于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框架,本文提出的"结构—关系—主体"的分析框架关注到小姐人群所面临及关心的健康问题远远不止艾滋病,而是更为宽泛的包括暴力、一般妇科问题、社会歧视、心理健康、性病与艾滋病在内的"职业健康"问题。这个框架不仅扩展了对"艾滋病"的社会学想象,更有利于指导实际的健康促进工作。



23

艾滋病预防干预的“主、客位”视角及其实践操演

      (王昕,山东大学社会学系)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


摘要:"私权利/公权力"、"个人/社会"等二分维度在国家艾滋病预防控制的视野中集中表现为"主、客位"视角的割裂。公共卫生系统在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中从"客位"视角出发,以疾病的社会控制为目标,运行基于实证主义的实践操演;而个人基于"主位"视角对疾病的认知、想象和实践往往被隐匿和忽视。呈现艾滋病预防干预中"主、客位"视角的割裂和对峙,从高危群体的"主位"视角反思干预的方式和内容,能够为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的优化提供新的路径和思索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