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氏三姐妹的家教密码

佳易博览 2018-12-14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姐妹三人,是中国现代史上无法回避的名字。不仅仅因为她们的丈夫,尤其后二者的丈夫孙中山、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主要还在于她们本身的魅力:美丽的容貌、高雅的仪态以及良好的教育,使她们成为中国妇女界乃至世界妇女界的典范。

 

 

宋氏家族合影,摄于1917年。前排:宋子安;二排左起:宋霭龄、宋子文、宋庆龄;三排左起:宋嘉树、倪桂珍;后排左起:宋子良、宋美龄。

 

宋氏家族可谓汇聚民国社会精英:

 

长女  宋霭龄 嫁 孔祥熙(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

次女  宋庆龄 嫁  孙中山(中华民国首任总统),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主席;

三女  宋美龄 嫁  蒋介石(曾任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总统);

长子  宋子文  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外交部长、行政院长,

二子  宋子良  曾任国货银行总经理和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三子  宋子安  是中国建设银公司和香港广东银行董事长,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举足轻重。

 

宋嘉树


宋嘉树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

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还是一个热情的革命者,

这些身份及其不平凡的经历,使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宋嘉树夫妇深知,尊重天性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当宋蔼龄带着弟弟妹妹踏坏附近村民的菜园,村民一起找上门来告状时,宋嘉树夫妇的处理方式是:支付一笔远超损失的赔偿金,并与村民达成协议:不要惊扰孩子,让她们尽情嬉戏。

 

一方面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另一方面宋嘉树夫妇又注重培育孩子的自控力,拒绝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宋蔼龄蹒跚学步时,宋嘉树并不是马上扶起她,而是在她前面拍着皮球鼓励:“勇敢的姑娘,爬起来,自己走!”甚至为锻炼女儿的意志力,宋嘉树常带着宋蔼龄在雨中受淋,野外徒步,后来连4岁的宋庆龄也加入。与宋氏姐妹有过密切交往、《宋氏家族》的作者埃米莉·哈恩说宋嘉树“简直像对待男孩子那样对待女孩子”。

 

在宋嘉树夫妇的思想中,女性与男性一同平等地接受教育、经历锤炼,才可能在未来的社会得到平等的尊重,有勇气踏入陌生的领域,过上不同于旧世界的人生。



 

5岁时,长女宋蔼龄就被送到宋嘉树所在的基督教监理公会创办的中西女塾就读,并作为寄宿生,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宋庆龄和宋美龄,也先后就读于该校。

 

宋嘉树经常给孩子讲自己的经历。比如在美国读书时遇上万圣节,美国同学偷偷在他宿舍里挂了鬼怪形状的灯,都被他用拳头击破,等着看笑话的美国同学转而尊敬起他来。在父亲的影响下,三个女儿从小不屈从于想象中的恐惧,在成长路上轻松前行。

 


中西女塾有两栋大楼,中间的走廊没灯,但5岁的宋美龄却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害怕,而是坦然自若地穿过。在美国韦尔斯利学院读书时,宋美龄曾借住在一位朋友家,有一天朋友得知她骑自行车去取邮件后非常惊讶,“可是你根本不会骑啊!”她却回答,“我是不会啊!可现在会了。”

 

在当时的时代,宋嘉树和倪珪贞对女儿的训练称得上另类,帮助女儿充分施展美好天性的同时,有意识地培育各种技能。宋嘉树夫妇拿下客厅中挂的装饰画,用这面墙壁展览孩子们的画作、毛笔字和中英文写的文章。每当有熟人做客,孩子们就会被请出来与客人见面,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时,一旁的宋耀如夫妇总会欣慰地注视着儿女。

 

1898年,宋嘉树和宋蔼龄一起办了份英文报纸《上海儿童报》,文章均由孩子们自己写作,打字的任务也由她们自己完成。这份独特的家庭小报一直办到宋子良、宋子安进入中学才停刊。

 



宋蔼龄上了一年学已能做讲演练习时,宋嘉树夫妇便不时召开小型讲演会,在大姐的影响下,宋庆龄、宋美龄先后尝试做讲演。三姐妹的口才堪称一流,就连从小有点口吃的宋子文也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讲演,令他的老师们惊叹。

 

宋嘉树夫妇还经常受邀去中西女塾主持讨论会,这种教学方式既扩大学生视野也有助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三姐妹从小就在中西融合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家里睡席梦思床,用欧式家具。周末,宋家常举办家庭晚会。倪珪贞弹琴,宋嘉树引吭高歌,有宗教歌曲,也有民歌和通俗歌曲。蔼龄继承了父亲的好嗓子,庆龄继承了母亲的钢琴爱好,美龄则爱上了画画。宋庆龄直到八十高龄,一天辛勤工作之余,也常在卧室里一面弹钢琴(她从不在公众面前弹)一面哼着小时候父亲唱的歌曲。

 

严格要求而近于苛刻的母亲

 

“严父慈母”是中国传统家庭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宋家掉过来了。

 

宋嘉树宽容溺爱孩子,宋家又是一个富裕家庭,这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只会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幸而宋家有一位严厉的主妇。

 

宋氏姐妹的母亲倪桂珍,出生于浙江余姚的名门望族。她的父亲倪一山是一位著名学者,思想开明,桂珍是他的小女儿,从小聪明伶俐,三岁时即随老师练习写字,8岁时,倪一山将她送到一所外国人开办的学校读书,14岁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著名的培文女子中学读书,17岁毕业留校任教。

 

因此,倪桂珍接受了当时绝大部分妇女不能享受或不能接受的教育。

 

她的数学成绩优异,还弹得一手好钢琴,由于家庭的影响,她非常热心慈善事业和教会活动。

 



与丈夫相比,倪桂珍对她所信仰的宗教要虔诚和热情得多。

 

只要在宗教信仰范围内所能做到的事,她都不遗余力去做,因此朋友们都认为倪桂珍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倪桂珍与宋嘉树结婚,组成了影响深远的宋氏家族。

 

倪桂珍虽是名门之后,但她的丈夫宋嘉树在他们结婚以后最初的几年里,确实收入低微,生活贫困。婚后一段时间,倪桂珍在冬天连一条围巾都买不起,只能以旧毛巾围在脖子上御寒。但由于她与丈夫信仰、性格和志趣相投,丈夫亲切、热诚、随和,妻子善良、贤慧、厚道,相互理解和支持,婚后的生活颇为美满。

 

婚后的一段日子,尽管宋嘉树当时还是南卫理公会的—个牧师,但他已步入实业界。他还热情帮助孙中山进行革命,因此他工作极忙,无法顾及家庭生活。夫人料理家务,设法量入为出。凡是省吃俭用节余下的钱,她全部捐赠给革命事业。她也接济穷人,并且是学校和教堂的赞助人。

 

虽然这个家庭在开始时并不十分富裕,但母亲仍然尽量让全家人都生活得快活和舒适,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她也始终保持这样。

 

这一点已深深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大事父亲做主,但事实上母亲往往是整个家庭日常生活的主宰,她不仅要孝敬老人、教育子女,还要精打细算、操持家务。

 

倪桂珍是早期新式中国家庭主妇的样板。

 

由于她个人受到良好的社会教育和家庭的培养,并且是一个热衷于传道的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循章办事的严格态度,也有管理大家庭、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她以慈善为怀,平时对贫苦的人们乐善好施,热心社会福利事业。

 

她恪守宗教仪式,特别注意小节,但却深明大义,她在宋嘉树的影响下,也尊敬孙中山,并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运动。

 

倪桂珍有刚强的意志,对事业、家庭和孩子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极严格的要求。

 

所有这些都对孩子们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宋夫人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向子女言传身教,使他们尽量能自力更生。

 

倪桂珍一生都笃信祷告灵验有效,常常一跪就是几个小时。

 

在这个问题上,小女儿宋美龄的宗教观受其影响很深。

 

她回忆说:“在母亲看来,祷告上帝不仅是请求他祝福她的子女,乃是等候他的旨意。对于她,宗教不是单行道。她按照他的箴言生活,公正行事,爱慈悲,谦卑地与他同行。

 

她常向我强调这一点:我们不应当要求上帝做任何可能伤害别人的事。她的去世对于她的子女是极惨重的打击,可是对于我的打击也许比较更重,因为我是她最小的女儿,曾十分依靠她而不自知。”

 

宋夫人对宋氏姐妹的影响,当然不仅仅是宗教方面的,但不可否认宗教对她们的个性、人生、意志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倪桂珍采用斯巴达人的训练方法(斯巴达人以坚韧、刻苦著称),对孩子进行礼貌规矩的训练。

 

她完全按照清教徒禁欲主义的规范生活要求他们。

 

她视酗酒、赌博和跳舞为罪恶,决不允许在自己家中进行这些活动,而且她把这一切都看做是神的意志,不允许违反。

  

三个女儿的打扮,也受着母亲极大的影响。宋夫人一直喜欢梳一种中国传统的发髻,并且要她的三个女儿也这样做。看来这个“家规”无人打破,始终被三姐妹不打折扣地执行着,无论社会流行什么发式,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年轻时还是垂暮之年,在公诸于世的照片上她们都是与母亲一样的发式。虽然这只是一个生活小节,但终身都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



统一的发饰高标准的家教风格

 

从宋氏姐妹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的启蒙教育都是在家庭中得到的,尽管家庭的教育无论条件如何优越都比不上社会正规学校教育更全面、更加实在和符合时代潮流。但由于她们的聪慧和勤奋,她们并不比其他同龄儿童受的教育差,加上宋嘉树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女儿们学好英语和古文为到美国留学打好基础,所以她们在家庭当中所受到的启蒙教育,应该说仍然是全面而有效。

 

一个人从小性格的塑造,可能是一生命运的关键。

 

塑造儿童的人格和性格,基本上靠的是父母亲的努力,这一点,在宋氏姐妹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她们的父亲,热情爱国,乐做善事,注意培养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的理想,但却娇纵孩子,有时无条件满足他们的要求,幸而有一个严格的母亲纠正这些偏差,倪桂珍对子女要求严厉,但本身善良且对孩子饱含深情。

 

从这个意义来说宋氏姐妹的父母性格的互补,简直是一个绝配。

 

 


 

人们对宋氏姐妹评价并不一样,

 

一般认为“宋霭龄爱钱、宋庆龄爱国、宋美龄爱权”。

 

但对她们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和优雅的教养都是一致公认的。

 

这种成功和教养,无疑得力于家庭的熏陶和培养。

 

她们父母组织的家庭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有中国传统的素养,也有西方基督教的精神,因而在那个从近代向现代转变的时代,她们能够如鱼得水,活跃在政治、经济的舞台上。




成功和教养,需得力于家庭的熏陶和培养。


母亲情绪的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幸福的精确度

《 家 道 》


本文由佳易博览出品
公众号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jiayibolan@163.com

佳易博览制作
微信公众号:jiayibolan,谢谢您的关注!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