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车企轻量化“套路多”,材料企业拼实力的时候到了!

2017-08-16 草头苗 今日塑讯

这些年,车企们在汽车技术的改革和新技术的运用上一直不遗余力,混合动力系统、燃料电池车、发动机技术、车身轻量化等等方面都时不时有新的进展,而轻量化却是车企最热衷的,改性料作为既能达到轻量化效果,又能降低成本有效途径,一直是众多车企的不二选择,在汽车上开始大范围使用。

车企轻量化“套路多”,减重汽车尾门板

现在是“嗜轻如命”的时代,各种的减重“套路”层出不穷,不但现在在内饰、车门、前围、座椅等大部分采用了塑料部件,改性塑料也已经在汽车油箱、保险杠及汽车尾门大量使用。

 

 就以汽车尾门为例,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塑料尾门现已逐步取代传统钢制尾门,向塑化发展。经调研,采用塑料尾门模块的成熟量产车型有:雷诺 Espace 4、日产尼桑 新奇骏、长安标致雪铁龙DS6、雪铁龙 C4 毕加索、标致 308S(对标车型)、捷豹路虎极光、沃尔沃XC60等车型。以上,可看出塑料尾门技术在国外及合资品牌汽车上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今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近日推出的最新eQ1电动汽车,因其尾门板内部结构采用来自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的聚烯烃材料,实现重量减轻40%!


车用塑料可实现尾门减重1.3~5KG

2014年欧六排放实施,以及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乃至2050年的碳排放目标,无意识摆放在各大主机厂面前的一道坎。


为了这一目标,各主机厂及其供应商不断探索,研发了第三代尾门,全塑尾门,内板使用长玻纤增强的PP(LGF+PP),外板和扰流板使用PP或者TPO,全部使用注塑工艺成型,然后使用涂胶工艺进行装配。


长玻纤增强PP与SMC材料相比,刚度模量相差不是太大(根据不同的玻纤比例,效果会很不一样,有一些低组分玻纤增强的PP件感官上还是偏“软”),但是密度要比SMC小,一般地尾门适用的SMC材料密度都在1.8左右,而相同比例玻纤增强的PP+LGF密度一般在1.5左右,大概就是可以降重1.3kg左右,所以降重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另外由于PP+LGF材料使用各种添加剂要少一点,所以挥发物少,在VOC检测上有优势;还有就是采用注塑成型,自动化程度比模压要高;并别注塑的生产循环速度要比模压快,加之自动化程度提高,所以在生产效率上也有优势。总结下来,就是降重效果明显,而且可以生产节省成本。


材料企业助力车企尾门减重

第一个应用这种全塑性塑料尾门的车型是2012年雷诺新Clio, 其内板是LGF-PP,外板是PP,扰流板是ABS,在项目预研阶段,雷诺定下了降重10%并且易回收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材料供应商Styron(现已改名Trinseo)与雷诺一起研究开发了两年,最终开发出了可以量产的全塑尾门。内板、外板和扰流板都是用Trinseo的材料。

2013年尾门供应商彼欧开发了自己的第一款全塑尾门,标致新308的尾门,内板LGF+PP,外板和扰流板PP,材料供应商是SABIC

2013年法兰克福车展,日产发布了其第三代X-trail,搭载着麦格纳为其开发的全塑尾门。

2014年宝马i3使用麦格纳开发的全塑尾门。


从目前的情况看,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塑料尾门肯定会越来越普及,SUV和MPV车型,混动和电动车型,都有轻量化的需要来提升油耗,排放或者续航能力,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去做这样的尝试!

我们可以看到未来车企对汽车轻量化的重视程度将逐步加强,车用塑料的前景也因此愈加明朗化。材料企业在汽车领域拼实力的时代来了,国内不少材料企业产品已经在汽车上得到大量应用,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预见的是: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竞争,会有更多的汽车上用上国产企业生产的改性塑料,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加群/内容投放合作/主机厂精准对接/走进主机厂/改性厂

 联系柳杨17717928001 (同微信)





推荐阅读

PP成车用塑料界“霸主”,而低VOCs是材料企业取胜关键!

汽车改性塑料市场新格局,国内保险杠改性企业“渗透”高端汽车市场!

“神奇材料”为汽车大幅减重60kg左右,千亿市场初具雏形!

  H~ 

我们又见面啦~

你还好吗?

2017.06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