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聘公告
一、流动站简介
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进行建设。该学院(研究院)是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主要建设单位,学科入选福建省“双一流”主干学科,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均居于全国中上水平,在软科2023年学科排名中均位居全国第4名。拥有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福建省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心血管慢病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重点实验室、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转化医学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实验室以及三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等研究平台。依托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建有实验面积约1万平方米,30万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01台(件),仪器设备总值超2亿多元,设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平台、动物影像与形态学平台、药物分析与测试平台、实验动物平台、多学科远程协同科研平台等,能够满足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的需要。
本站“身心协同康复研究”项目依托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产业研究院开展。康复产业研究院拥有康复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教育部康复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思维活跃、团结协作、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已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二、招收方向
三、导师团队简介
彭军
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农工党中央委员、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农工党福建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学士、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免疫学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陈可冀院士)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百人计划)、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传承人、福建省双一流主干学科(中西医结合)带头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中区域联合创新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1项
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彭军团队成立于2009年,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精神,运用单细胞测序等组学、动物影像学、基因编辑、蛋白-小分子互作、类器官等前沿技术,构建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及药物研发“四位一体”的研究体系与平台,重点开展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和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水平位居国内前列。成立至今,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各级各类课题1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课题总经费达5000万元;在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Circulation、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ancer Research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论文137篇(近三年JCR 1区25篇),出版专著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批国家1.1类中药创新药Ⅱ期临床试验批件1项(批准号:2022LP00974);培养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1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才1名,福建省杰出青年1名,福建省C类高层次人才1名,获福建省青年科技奖1项。团队培养博士后4名,硕博研究生63名,其中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5人,国家级、省部级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35项,国家奖学金7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3篇,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学术论文3篇,入选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5人次。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研究
朱伟东
教授、博士生导师
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儿童医院心血管研究中心博士后、日本千叶大学助理教授、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上海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团队获得者
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获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循环器学会的再生医学奖、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Nature Chemical Biology、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ell Death and Disease、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等多本SCI杂志审稿人
朱伟东团队主要从事Wnt信号通路及共受体在疾病中调控作用的机制研究十余年,依托于中西医结合学科,持续开展不同重大慢病新靶点及有效干预分子的探索研究。团队获得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团队,现有上海市浦江人才1名,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高级职称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主要由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研究领域包括疾病机制研究、药物成分研究、基因及蛋白组学、网络药理学等。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以及日本东京大学建立了紧密科研合作。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Circulation、European Heart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获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团队系列成果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研究
陈立典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
美国雪兰多大学访问学者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岐黄学者
主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等
研究方向:身心协同康复研究
陶静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访问学者、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青年岐黄学者
主持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
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研究方向:身心协同康复研究
李西海
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杜兰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基础专委会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年岐黄学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与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与三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福建青年科技奖、紫金科技创新奖等
李西海团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骨病研究,遵循《黄帝内经》《医方考》论痿痹之理论,在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指导下,基于《陈可冀学术思想及医案实录》《清宫配方集成》等著作,借助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形成了独具清宫用药特点特色、体现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具有防治骨关节疾病的清宫“荣筋三方”,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新路径。以骨关节炎、骨质疏松为研究对象,采用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方法,从分子、细胞、组织等多维度,诠释“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的科学内涵。研究团队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与美国杜兰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建立了紧密科研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发表论文370多篇,其中SCI论文82篇(IF>10分,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主编教材3部、出版专著20部。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与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与三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骨与关节疾病研究
四、应聘条件
(1)35周岁以下,原则上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3)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聘期待遇
(一)经费待遇
1.人事工资关系和个人档案转入我校、全脱产在我校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其薪酬体系按照“基础年薪+业绩绩效”的模式发放。
2.学校全脱产博士后基础年薪为每年25万。
3.博士后在校期间计算工作年限,全脱产博士后取得的教学科研等业绩可参与进站单位教学科研人员职务业绩奖励分配,享受职务业绩奖励。
4.全脱产博士后成功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福建省海峡博士后交流资助计划(A类)等上级项目,若文件中明确规定该项目资助经费含有博士后日常经费(可用于博士后工资支出),可在校内基础年薪的基础上叠加享受。在职博士后成功申请上级项目,若文件中明确规定该项目资助经费含有博士后日常经费(可用于博士后工资支出),可由流动站按照上级博士后管理部门相关规定按月发放。
5.企事业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学校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其工资、住房和其他相关待遇由企事业单位负责。
6.外籍博士后的工资待遇与国内博士后相同,学校为其购买在站两年期间的社会保险,外籍博士后自行负责国际旅费、探亲等其他费用。
(二)住宿待遇
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免费申请租住一套博士后宿舍。进站报到后,博士后可持校博管办审核的材料到后勤管理处办理入住相关手续。
(三)职称评定
博士后人员进站工作期间,可根据全国博管会《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任职的原则意见》并结合我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相关文件政策参评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 郑老师联系电话0591-22861157联系邮箱1184707109@qq.com
— 微信号:fjtcm-1958 —
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来源|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编辑|郑冰雁 刘祺丽 王 斐
责编|许烨婷
编审|陆 昕
长按图中二维码即可识别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