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技术人生」第7篇:从业务视角谈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关系

贺科学(晨末) 阿里云云栖号 2022-07-13

作者 | 贺科学(晨末)

来源 | 阿里巴巴中间件团队 


01 前言


上一篇文章《「技术人生」第6篇:技术同学应该如何理解业务?》作为业务篇的开篇文章,简单探讨了业务的本质,并且简单讲解了业务包含哪些关键环节。对于从事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人而言,除了了解业务的本质之外,仍然需要回归自身专业的视角,先是明确自己所从事的技术工作本质是什么,然后就是要理清技术和业务的关系是什么——前者能够让我们在宏观层面上看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怎样的性质、遵从怎样的规律、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后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技术工作服务于业务的哪部分、应当如何支撑业务需求、如何保障业务发展,最终可以通过怎样的技术上的突破来驱动业务发展。


因此本文会在前一篇文章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信息技术的本质以及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关系,并且尝试理清信息技术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想要讨论清楚信息技术的本质,就必须讨论清楚究竟什么是“信息技术”;想要讨论清楚什么是“信息技术”,就不得不先彻底弄明白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技术“。对一个事物本质的探讨,需要我们通过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对那些最显而易见、最不起眼、看起来最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发起最简单的追问,才能让我们逐步接近事物本质,这就是“上下而求索”。因此接下来本文会以 “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业务”为主要脉络进行相关的论述。


02 信息技术的本质探讨


01 什么是信息


1.1 信息的哲学定义


目前“信息”二字并没有统一的、绝对的定义。计算机行业的从业者接触最多的就是香农的《信息论》,其给出的信息的定义为:“减少或消除一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但是事实上这只是讲了信息的作用,而非信息的本质。我们在其他行业领域的论文中也能看到很多信息的定义,比如传播学中,将信息称为为“传播的材料或传播的内容“。这些定义都是在不同的层面看“信息”、从不同的维度分析“信息”,关注点不同,因而对应的信息的定义也各有侧重、各不相同。


为了能够清晰地理解什么是信息,避免大家被眼花缭乱的各种信息的定义绕晕,我们先给“信息”建立一个分层描述模型,这个分层模型的科学性来源于哲学层面的“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体,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可以按照从共性到个性来进行分层描述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分层描述方式就是生物界的“界门纲目科属种”体系,通过这样的分层体系,我们既能了解某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共性,又能了解该物种有别于其他物种的个性部分,这对于我们深刻研究某个事物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本文中我们针对“信息”建立分层描述模型时,把共性部分放在最下面,个性部分放在最上面,如下所示(注意,受作者本人学识和认知有限,图中关于教育学、传播学等内容划分可能存在问题,欢迎指正):


图1 信息的分层模型


由上图可以看到,计算机领域里的“信息”、教育领域里的“信息”、传媒领域里的“信息”,实际上是“哲学层面的信息”在不同领域内的具象化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只是信息的某一个维度。单纯从某一个领域来认识信息,都只是了解了它的某一个维度的特性,而非它的本质。多维度地分析一个事物,这一点对于我们全面地认知某个事物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短信、微信消息、新闻、短视频等等,是生活层面的、综合的、具象化的信息,与我们想要搞清楚的信息的本质不是同一个层面的话题,即“白马非马”,就是不能用具体的个例来替代抽象的共性。因此不论是从不同层面来看信息,还是从不同维度来看信息,我们需要追根溯源到它的哲学定义,了解它的本质之后,才能从全貌感知它的发展规律。


接下来我们将“信息”的分析聚焦在哲学层面的定义上:在哲学上,信息是标志物质间接存在的性哲学范畴 ,它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如何理解上面这句话呢?


首先,事物当前的存在方式包括它的结构、形态、具备的某些性质、它目前所处的状态。这类型的信息是事物自身具有的,可以被外界感知的,比如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比如我们观察物体的颜色,比如我们通过设备观察化学反应等等,这些可以被我们感知的,可以被我们创造的工具衡量的属性,是客观事物天然具备的,并且客观事物的这些信息随着人类借助工具感知事物的能力的提升而会变得更丰富。这些信息在哲学上被归类为“自在信息”(自然存在的、自身本身就一直存在的信息,不论是否被人感知或认知),这类型的信息的存在最为广泛,也层出不穷生生不息。


其次,信息也包括事物自身的发展过程和所遵守的规律的体现。这类型信息则是经过人的抽象、分析,形成理论之后得到的,它属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信息经过再加工后形成的可被传递、可被其他人理解并形成对应认知的信息,是事物内在规律的体现。比如我们阅读的文章,比如我们学习的物理定理、数学公式,比如我们听到的某个人对某事物的分析和看法等等,这些信息在哲学上被归类为“再生信息”,即虽然它不是事物自己本身的属性或状态的体现,却是人类通过思考形成的反应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信息,也是信息的重要组成种类,后面我们在提到信息在实践中的作用时,会看到与再生信息有关的一些论述,这里就不再详细展开了。


当然,关于哲学层面的信息,还有很多可以继续深入讨论的话题,例如“信息是不是物质”、“信息与物质的关系”、“事物自身的属性和它自身的规律有何辩证关系”等等。这些话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信息的本质,但受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不再做详细讨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信息哲学”(你没看错,有专门的哲学分支来研究“信息”)相关的书籍和论文来了解更多内容。


在初步探讨信息在哲学层面的本质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分析它对于我们生产实践有何作用。


1.2 信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 信息是客观事物和人类主观认知之间的桥梁。


人类所有活动在哲学上都是实践,而实践的本质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改造,而改造的起点是认识事物,知道事物的特性,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确定事物是否符合人的活动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事物通过信息让人形成认知,与此同时人通过信息感知事物的发展,认识到了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它遵守的规律,就这样信息在人和事物之间,形成了桥梁,变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最基础的要素。


  • 信息是实践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信息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不同环节信息所起的作用不同,侧重点不同,需要关注的特性也不同。


从宏观视角来看,一般的生产实践过程,可以抽象为如下几个大的环节:获取信息、形成认知、进行决策、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产生价值。我们每天进行的工作,剥离具体的内容,只看抽象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实际动作,然后实际执行的动作会产生新的信息传递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环节就是信息的获取,而该环节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备性。不及时的信息影响决策时机,不准确的信息会形成错误的认知,而不完备的信息会形成片面的认知,都会对后续的环节有负面影响。


继续剖析这个过程,我们会发现接收到信息之后、做出实际的动作之前,经历了大脑的分析决策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也可能是通过一个群体完成的。这两种决策形式的差异在于,“个体决策”需要的是:基于接收到的信息完成认知的构建。而“群体决策”除了要形成个体对事物的认知以外,还需要有能力将自己构建的认知与决策团队对齐,并且传递到执行团队形成广泛地认知一致。因此群体决策过程中,除了外界输入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以外,决策者对信息的再加工也需要能够做到实事求是,深入地、客观地、全面地认知事物,从而提高“再生信息”被其他人接受的可能性。同时关键信息的透明度也是群体决策中比较重要的一点。


信息除了会形成认知,影响决策之外,在执行过程中也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件事情执行的进展怎么样、哪些已经完成、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哪些还没有开展、对整个事物的影响是什么都是事情执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个场景中,信息体现着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那么实践的参与者,比如决策者和执行者,就可以依靠这些信息来掌握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再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不断地让事物发展的过程向预期的方向发展或避免事物朝着预期外的方向发展。由于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信息是时间、维度连贯的, 而由于人类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将无法应对巨量的(信息的完备性高,则会带来巨量信息)、实时的(信息的及时性高,则会带来实时信息)信息,也就无法基于这些不能处理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因此信息在这个环节则更偏重针对性、目的性(因为及时性、准确性、完备性已经是基础要求)。比如人类不能依靠单个个体感知到工厂中的每个机器的运转状态,只能依靠固定的人员进行巡视检查来获得非连贯的、目的性、针对性的信息;同样,管理者也不能在团队执行过程中时刻不停分秒不差地跟着某个员工,而只能依靠关键里程碑来进行针对性的盘点,从而获取到关键信息,感知到执行结果。所以说,在仍然以人脑为决策主体的时代,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信息需要有针对性;而在未来部分场景的决策权异化给人工智能的情况下,需要构建基于业务场景的决策模型,其中的决策要素,依旧是有非常大的针对性要求的。


最后一个环节,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了价值,信息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即信息是否能够把产品(实践活动的产物)的价值传递到足够广泛、足够精准的需求方那里,并且让需求方对产品形成积极的认知,增加需求方购买产品的倾向性。当然,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实践结果完成以后才开始传递价值信息,更合理的是把产品价值相关的信息的传递贯穿整个实践过程,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所以在实践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信息对外传播的广泛性、准确性是需要着重关注的。


以上是根据实践的多个环节来探讨信息的各种特性以及对应的侧重点,同时我们也知道还有很多维度和方面是贯穿于实践的全部环节的,例如安全方面、风控方面等,因此信息的安全性、信息的真实性也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额外关注的。同时为了能够让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以被其他实践者吸取,因此信息的持久性、时效性、可复制性也在我们复盘整个实践过程,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变成了重点。


1.3 信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趋势


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中,不论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是围绕着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基于分析的决策等方面来构建技术体系的,不变的命题永远是信息本身。所以,信息本身的趋势实际上是借助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来展现的。


  • 信息的采集


在信息的采集方面,从普通人通过五官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到大小冷热明暗酸甜苦辣,到科研人员通过各种精密工具观测原子的结构,再到科学家使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在不同场景中是如何被采集的,也能看到信息在采集过程中不同时代的技术带来的变化:信息可以被采集的精度、粒度和尺度都超过了人类本身的探知事物的能力。


  • 信息的传输


而在信息的传递方面,从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到诗圣杜甫在烽火三月中可抵万金的家书,再到菲迪皮茨为传递雅典人在希波战争中的大胜而命丧长途飞奔之后,再到古代战争中的飞鸽传书和近现代战争中的鸡毛信,再到今天的光纤、最新的5G通信卫星、量子通信卫星,我们可以观察到信息在不同场景中是如何传递的,也能看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传递的信息内容的复杂度、信息量上限都越来越大,即传输效率极大提升;在空间维度的跨度上、时间维度的时效上也都有巨大的进步;在传递过程中的保密性方面,也从无密可保变成无密可窥。


  • 信息的存储


在信息的存储方面,从昏暗岩洞里远古人类的狩猎图,到殷墟里挖出的龟甲,再到一卷卷言简意赅书满了之乎者也的竹简,再到帛书绢画,再到现在常见的纸张,磁带、硬盘,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在不同条件下的存储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以及技术在解决这些挑战过程中带来的不一样的变化,信息以图画或文字为载体记录在不同的物质上,本身可以保存的信息量、时间长度、在极限环境下的存留概率都在提升。


  • 信息的分析决策


在信息的分析和基于信息的决策方面,从孙子兵法中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锦囊”,既让我们看到“自在信息”的“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在战术层面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再生信息”在宏观视角下对事物发展的洞察、对人物的行为的预测所体现出的对于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及其指引实践的必要性;而从近代解放战争中我军各级指战员领会上级战略意图、阅读战场随机应变完成大集团军大规模大纵深穿插再到国民党军队需要应对“受总裁电命,重机枪阵地左移三米”的微操指导(互联网梗,勿深究,不讨论),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到“再生信息”在战术执行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的保障作用,也能看到“自在信息经过分析、决策转变为再生信息”的链路不畅或缺失,所造成的战略层面的指引缺位,继而对战术执行造成了负面影响。如大家所知,商场如战场,业务战略的定制与业务战术的执行与战争相比而言,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海量的自在信息的分析(大数据)以及精准的再生信息的自动生成(智能化),会变成信息领域最大的命题。


在简单讨论了信息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发展趋势之后,关于信息的话题我们就不再深入展开了,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就是技术相关的话题了。


02 什么是技术


2.1 技术的定义


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如电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除操作技术外,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辞海


技术并非是实现人之目的的单纯手段或工具本身,而是人把自己已经掌握了的自然规律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来的一系列过程及结果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把技术作为社会的一个要素,放在自然、人、社会的系统 之中,通过技术与自然、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的关 系来阐释技术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技术是一种生产力,是自然技术、 社会技术、 思维技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在统一体,是人类追求自由活动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 1 期《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技术的本质研究 》

作者:庞遵美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技术”在应用层面、哲学层面都有比较清晰的定义和描述,并且有相应的“技术哲学”(是的,你没看错,也有专门的哲学分支研来究技术)相关的书籍和论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深入研究 “技术的本质”、“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对社会和自然的影响”等等命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从宏观视角分析技术时,要把“技术”与“工具”区分开,技术的内涵和丰富程度要比工具更高,工具属于技术的一个子集。


2.2 技术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


技术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在探讨技术相关的话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讨论一下哲学层面的实践是什么,从而看到技术与其他一般实践活动的共性是什么,同时理清实践的组成、各组成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技术的一些性质是如何形成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处理人与自然或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即生产实践活动;第二种是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包括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实践活动包含主体、客体、中介三个基本因素,如下图所示:


图2 实践的组成体系


实践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或者团体,实践的客体是指所有主体活动对象的综合,而中介系统则就是把主体和客体结合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以及工具对应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流程。实践的主体是能动的,自主的,因为某个客观事物不符合实践主体的某种需要,因此形成了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目的;而客体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由实践的主体通过中介系统对客体进行改造以满足主体的需要。客体被改造的过程,同时也是客体反向影响主体的过程:客体现状是什么样的、究竟存在什么限制、导致了什么问题、在实践主体通过信息形成对客体的认知之后,又需要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或系统能够对客体造成影响,以使其满足主体需要?在这个客体反向作用主体的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经过多次改造而形成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入的认知,随着事物内部的规律的发现,就逐步形成科学知识,主体的认知能力提升;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提升工具改进流程,从而不断改进改造的过程,从而获得更好的改造结果,于是简单的实践过程会逐步改进成更高效的实践过程,甚至出现新的实践过程,于是中介系统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进步。


在了解了实践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同时,我们基于日常生活常识能够知道,简单的实践行为并不能被称之为技术,比如一个小孩踢开路边的石子是一个过程非常简单的实践活动,但是这个实践过程不能被称为是技术;比如说几个中学生合作打扫教室卫生,也很难称之为技术;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让“技术”之所以被称之为“技术”的那些有别于普通实践活动的个性差异——即找到技术有别于一般实践活动的个性,从而更全面地建立起对技术的认知。因此在下一个小节,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技术究竟具备哪些性质。


2.3 技术具有的性质


  • 技术具有目的性


技术的目的性源于实践的目的性,即客观事物不符合实践主体的需求时,人的能动性发挥作用,针对客观事物的局限性所产生的问题,出于某种目的,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改进,最终满足人的需求。例如,我们需要一张床用于安稳地睡觉,但是周围的树木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树木虽然靠着休息,但是与床相比所提供的的休息能力还是非常局限的,因此我们根据我们自身的目的,来改在树木,先是获取合适的木材,然后将木材加工成合适的零件,再将不同的零件组装成一张床,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基于自身的目的,针对树木在提供休息能力方面的局限性,进行了改造。


同时,我们需要看到,技术的目的性,与普通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性相比,除了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这一目的之外,还存在着效率、成果评判方面的目的,比一般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更综合,而也正是这样的综合性,促使技术不断变更,甚至通过创新,产生新的技术。还是以做床为例,在人类最早使用木材做成木床到现在的木床,一定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不断的改进的,而这种改进的动力来源于我们对改进之前的床的评判,也来源于人类对制作床的过程的评判。


  • 技术具有实用性


技术的目的性决定了技术具有实用性,这是区别于普通实践活动的特性。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不会完成技术自身的生命周期的演进,更多是一出现就被抛弃。一方面,技术的实用性决定了技术的价值基础,是技术价值衡量的重要维度;同时实用性也可以继续拆解,从易用性、普适性、经济性、问题解决结果质量等几个维度来做衡量。比如一项针对解决某个问题的技术出现时,那么这项技术是否能够被人很简单地使用起来,这项技术解决同类型问题是否也有效,通过这项技术解决问题时是否需要投入过多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时间、资金等),最终使用该技术解决对应的问题时,问题是否被高效、彻底地解决,都是衡量一项技术的实用性的重要维度。


  • 技术具有综合性


技术具有综合性,这也是区别于普通实践活动的特性。技术的综合性源于整个实践过程,从认知事物、创造合适的工具、选择合适的方式、采用合理的流程、对事物进行适度的改造,整个过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技术是否能够完成对应问题的解决,全靠综合多个维度、多方面甚至多种其他技术的配合。技术的综合性是技术实用性的内在基础。


  • 技术具有创新性


技术的创新性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性质,从整体宏观的视角来看(不是讨论某个单一技术的发展轨迹,而是整体来看),技术在其生命周期内,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和迭代,最终会出现这些改进不断积累,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从而诞生有别于旧技术的新技术,这就是技术本身的创新性的由来,也能通过这个过程看到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当我们从微观的视角来看某一个具体的技术时,基于旧技术演变而来的新技术是否能够出现,取决于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技术的创造者以及技术本身的实用程度;而新的技术出现后,其是否能够被大规模推广应用,也受着这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 技术具有两面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而由于技术扮演着人类与客观世界互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它的两面性需要着重讨论并被充分重视。所谓技术的两面性,即指技术既能造福于人类社会,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很多时候会有人讨论技术的善恶、技术是否有罪,这样的讨论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世间万物普遍联系,不能把技术放在虚无的空间中独立讨论它的善恶与否,有罪与否,而应该认清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关联,将其与人、社会、自然作为整体来看待。作为技术的创造者,技术的使用者,技术的参与者,要知道使用的工具和参与的技术对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不能用技术无罪来为自身的问题做辩护。


  • 技术具有专利性


技术的专利性是技术演进发展的基本性质,也是有别于其他普通实践活动的特性。技术的专利性是指技术的发明创造者对技术本身拥有专有的权利和利益。技术的专利性一方面来源于技术在被发明创造过程中投入的各种成本,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技术被应用之后创造的价值。技术的专利性贯穿于整个技术的生命周期,如果技术专利性不被保护,那么创造、改进某项技术的人或组织无法从中获得对应的收益,那么实践的主体的能动性和主观意愿就会下降,则整个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就会逐步停滞发展,因此从各种角度来看,技术的专利性保障了技术发明、改进者的基本利益,是技术演进的基础动力之一,是技术本身基本的性质。


  • 其他需要关注的性质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技术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从头而来的,而是在旧技术的基础上,在相关技术的支撑上作为起点的。这一点是人类社会知识、技能、经验代代传递的最好例证,也是群体知识传递的必然。今天想要开一个化肥厂,只需要基于现有的技术体系,基于现有的供应链体系就能完成生产,而不需要从石油开采做起,也不需要从头到尾把整个化学、化工、原材料等体系完整走一遍。技术基于既有技术体系的组合、应用和发展,也是技术本身呈现出的特点。


2.4 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回顾历史,纵观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的发展趋势需要从实践的主体、实践的中介系统、实践的客体三条线来看。


  • 实践主体呈现出的发展规律


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方面,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技术的创造者从最早的独立个体的发明创造,到后来的单一利益群体内协作,再到现在的社会化分工下跨利益群体间的协作,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随着发展而出现新的形式,另外一方面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也随着发展出现复杂的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相互协作的关系。例如全球供应链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在复杂的主体关系下,为了能够与对应的复杂的中介系统相匹配,则制度、协议、流程、规范就是必然出现的要素,否则就会束缚中介系统的能力。用大家更熟悉的话来说,这种现象代表着生产力受到生产关系的束缚。


在实践主体自身发展方面,既呈现出单一化、专业化的趋势,也呈现出整体化、综合化的相反的趋势。知识大爆炸带来的冲击导致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量以及吸收这些知识所耗费的时间远远超过单一人类个体能够承受的上限,因此随着实践活动的环节拆分越来越细,实践主体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同时也越来越单一;同时由于单一领域的实践结果需要在更高层面进行设计、整合整体利用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因此负责此类工作的群体发展趋势则是越来越综合化整体化。由这个规律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组织内的管理人员和负责具体业务的普通员工事实上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已经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了。再举一个更加贴合广大读者实际的例子:研发团队的主管虽然也是程序员,但是实际上已经半只脚踏入了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完全不同的领域,而如果一个研发团队的领导在负责一个完整的业务线的话,基本上已经和程序员是不同的群体了,这是取决于他的实践分工的,而不是决定于他的称呼的——虽然他被人称为程序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研发团队管理者这个群体的要求和考察维度仍然只停留在写代码上,那么要么是考核制度不合理,要么就是上级管理者认知不到位,亦或者是公司的培训机制没有帮助管理者本人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


  • 中介系统呈现出的发展规律


中介系统中的工具,一方面替代人的感官来感知世界,例如各种各样的观测工具、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等;也会替代人的肢体来完成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改造,例如各种各样的机械工具等等;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具也在逐步替代人的大脑在合适的场景下放大人的各项能力,从而提升改造客体的实时性、精度、尺度、规模等等。因此总体来看,中介系统在延伸着人本身的生物、物理方面改造事物的能力,在精度、尺度、粒度、规模方面向两个极端发展,如下图所示:


图3 人类生物能力范围和中介系统发展趋势关系图


  • 实践客体呈现出的规律


从客体本身是被改造的对象来看,随着工具的发展,客体的局限性逐步变小,但是局限性继续缩小的难度变大,即被改造的客体在尺度、规模上向两级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在变小,这一点与工具的发展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见图3),这里就不再重复讨论了。


另一方面,客体的被改造,代表着客体与主体需求的不匹配,当改造完成后,被改造的具体的某个或某些客体虽然满足了主体的需求,但是未被改造的客体依然存在,依然会在其他时间、其他地点、其他场景中不符合其他主体的需求,因此技术的出现只是代表着主体有能力进行改造,而不代表着所有同类问题都消失了。当技术被使用与改造客体时,只解决了这些客体的局限性引起的问题,并不代表着该客体的局限性消失,这一点体现出了客体被改造的隔离性。


  • 整体视角下的技术符合哪些规律


在有限的篇幅中,我们简单讨论下整体视角下,技术符合哪些规律:


1. 技术的专利性决定了最新的技术与某些实践主体绑定,而技术的实用性决定了技术会从一个主体迁移扩散到另外一个主体。这意味着技术需要推广应用,不是天然出现即可被广泛使用的,这点体现了技术的扩散性。技术的扩散性是技术作为商品被转卖的哲学基础。


2. 同类技术的重复演进在足够大的群体内是必然的,体现了技术重复演进的必然性。客体的普遍性和客体之间的共性导致了不同的主体面临同样的问题,即使某些主体已经具备了解决该问题的技术,但是此时此刻其他环境下的人可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受限于技术的隔离性和技术的扩散性,在这些主体获得这种技术之前,就会演化出类似的技术来解决同样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技术发生基于一定基础的重复演进是必然的。


3. 同类技术重复演进的必然性就导致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技术的多样性。不同主体面对同样的问题演化出同类型的技术,但是因为不同主体对事物的认知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客观环境和条件也都有差异,就导致了技术的多样性。比如都是用面粉做食品,中式糕点和西式糕点的技法和流程就不大相同,这种例子太多了就不再赘言了。


4. 技术解决同一问题的多样性和同类技术重复演进的必然性决定了同类型技术会被大多数主体掌握,从而让该类型技术在一定时间之后不再具备跨主体的扩散性,因而这些普通技术的专利性下降甚至消失,商业价值下降,就变成人类的公共知识技能,整体提升了人类改造世界和社会的能力,而旧的技术无法获利,则更好的、甚至全新的技术就会在技术的专利性的驱使下继续被创造出来。这一性质事实上是在技术维度上推动着社会整体的向前发展。


5. 技术在同一历史周期内,会有多代际并存的现象。从时间维度研究,过去存在的问题,现在继续存在,未来依然会存在,也就意味着过去的主体走过的技术演进路线,现在依然会有主体重新走一遍,未来也必然会有主体继续同样的路线。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要么是由于信息的闭塞导致不知道已经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可以解决同类型问题;要么就是受限于技术专利性所带来的成本问题而选择使用成本更低的技术;也可能是因为任何问题与其他问题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已经存在的先进技术只能解决问题的共性部分,而无法解决问题的个性部分。因此最终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在全社会范围内,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技术多代际共存,既有组织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也有组织使用最原始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出现,最落后的技术就会立刻消失不见。


  • 用技术符合的规律解释身边的现象


基于上面小节提到的这些规律,我们能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特别是做信息技术研发的同学,可以结合上面讲的规律来解释日常的工作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我们以大家深恶痛绝的“重复造轮子”来举例:有很多团队做了很多系统工具,开发了很多平台,而这些工具或平台可能是其他团队好几年之前已经开发过类似的东西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复造轮子的现象。所以从哲学视角来解释一个庞大的组织内部,造轮子的根本原因和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了。即客观上,技术重复演进的必然性和技术的扩散性以及技术的隔离性共同决定了这种现象一定会出现,只是多与少的问题,是无法彻底杜绝的;主观上,改造客观事物的主体受其个人或组织核心利益诉求的驱使,尝试用这种方式来创造组织价值从而实现个人价值;最终两个条件在不恰当的激励方式、不正确的奖惩机制和缺位的规章制度的共同作用下,重复造轮子的现象就会泛滥成灾,消耗组织的资源,加剧组织内部低质量竞争,损耗企业创新动力。那么如何打破这种规律的束缚呢?最好的办法就是:


1.做好信息互通,避免组织内部出现信息孤岛。


2.对常见的技术问题做好“基于共性和个性的分层模型”,并将这些常见问题的分层模型进行宣讲,使之成为研发群体内的常识。


3.做好技术标准化。基于常见问题的分层模型,针对每一层提供标准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共性层面严格约束重复建设行为,在个性层面放开约束鼓励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4.组织层面做好相关的保障工作,例如考核重点的调整、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设立明确的规章制度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做好研发团队的价值取向管理工作。


5.个人方面构建健康的价值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结合起来开展日常工作,而不是把个人利益凌驾在组织利益之上。


当然还有很多常见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某些公共技术平台推广困难,为什么会有公司愿意花钱买我们开发的系统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会在技术篇中展开论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留给大家做思考分析用。


2.5 技术的分层模型图和生命周期图


  • 技术分层模型图


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内容给出一个简单的技术分层模型图,整个模型只画出了哲学层面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4 技术的分层模型图


针对某个具体的事物来画分层图的话,哲学层面上面还有学科层面,学科层面上面还有应用层面,应用层面继续往上就是具体的该事物的特性方面。当然分层模型的每一层都可以继续细化拆分,这一点就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对应的调整即可。


  • 技术分层模型——基于技术组成的分层细化模型图


我们结合上文讨论的文字内容,把技术分层模型中的实践的组成、技术的组成进行拆解,形成如下模型图:


图5 技术分层模型图——内容组成详情


  • 技术生命周期示意图


根据上面文字提到的一些技术的特性,我们简单画了一个技术生命周期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示意图只定性展示集中性质之间的关系,不是准确的定量分析曲线。同时,这个技术的生命周期只展示了一般情况,即技术经过一轮一轮的迭代改进,实用性提升,技术使用成本下降,到了某个量变到质变的分界点时,新的技术基于旧的技术被创造出来,新技术初期成本会有大幅提升,但是实用性也是比旧的技术有一定的大幅提升的,而后随着新技术的多轮改进,成本也逐步降低,实用性继续提升。这种只是一般技术的一种情况,我们知道实际情况下存在非常多的特例,但是这些特例整体上符合技术的几种特性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的,这里就不再穷举画出其他情况的生命周期图了。


图6 技术的生命周示意期图(定性,非定量)


03 什么是信息技术


3.1 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英语: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也称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部署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维基百科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百度百科


3.2 信息技术的分布情况


信息技术可以从硬件、软件来做简单的划分。


由上一章节的图5 可知,技术中,与主体相关的维度中,包含着主体自身的知识和主体使用技术的规范、多个主体之间协作的流程、制度约束等。而与客体相关的维度中,包含着工具、工具相关的使用方法、产出标准等。信息技术中按照硬件、软件划分大的体系是与之相对应的,其中硬件是工具,软件是解决问题的流程、规范、约束等。当然,软件也包含着硬件的使用方法和产出标准等等。我们给出一个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7 信息技术模型图


由上图可知,硬件以及与该硬件配合协作的软件共同构成了整个信息技术的底层技术,解决问题领域比较集中,工具属性强,业务属性弱;同时呈现出高度专业化,门槛高,因为涉及到实际物质的改造和使用,因此与其他通用技术关联性大,高度依赖通用技术;这部分技术体系是整个信息技术体系的基础。


软件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分层特点,底层的软件系统主要解决信息技术领域的各种问题,也和硬件或软硬结合的工具一样呈现出高度的专业性,代表性的技术就是各种操作系统、软件协议层、网络控制系统、文件系统等等;中间层是对底层技术的组合应用,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横向的通用技术问题,技术通用性强,但是业务通用性弱,代表性的技术就是各类数据持久化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调度系统、中间件等;再上层解决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共通问题,业务通用性提升,例如各种公共业务服务,我们可以参考技术中间件的命名方式将这一层命名为业务中间件层;最上层则是和业务强耦合的各种业务系统,技术、业务通用性较低,但是需求契合度高。这个分层模型可以继续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的共性和个性继续切分成更细的分层模型,比如我们可以在业务中间件层之上继续细化出通用业务服务层,例如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可以划分到这一层中,任何行业任何业务,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因此这一层解决的实际上是所有业务的共性部分,与具体的业务无关;我们还可以在通用业务服务层之上再细化出行业通用软件层,例如各种解决某个行业共同面临的业务问题的软件,可以划分到这一层,比如 CRM软件系统、电商系统、广告系统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层次的划分是按照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来做分层的,这种方式也是我们分析其他任何事物都可以采用的方法。


3.3 信息技术的特性


信息技术是特殊的技术,具备所有技术的特性,这部分我们不再展开描述,同时又因为它所处理的问题都是信息相关的问题,因此也具备信息相关的一些重要特性。这些特性是让信息技术有别于其他技术的关键点,我们可以在这里简单探讨一下。


  • 信息技术是人类感官、大脑的加强和替代技术


人类在最初感知自然世界、收取外界的信息时,依靠的就是触觉、味觉、视觉、听觉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可感知的外界的信息维度变多,粒度、规模、尺度都超过人类自身感知能力;在某些领域中,信息技术在分析、决策方面也超过了人类智力,可以做到比人的大脑更强,即人类感知和智力的替代性要比其他普通技术更高,是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特性。


  • 信息贯穿于人类实践的全部环节,因此信息技术被应用的领域也贯穿于人类实践的全部环节,它的这种被应用的广泛性要远远高于其他技术。


在本文最开始讨论信息的章节中提到过,信息充斥于人类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因此信息技术也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的全流程,这一点是信息本身的特性带给信息技术的,与某一个具体的通用技术相比,信息技术拥有最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这是其他技术所无法比拟的。比如炼钢技术,只有在钢铁产业上下游会用到该技术,农业育种技术中无法应用炼钢技术,而信息技术则是可以被应用到从炼钢技术到农业技术再到其他几乎所有的综合技术体系中。这一性质决定了信息技术的跨产业特性,也决定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生产力的核心之一。


  • 与其他技术相比,信息技术从业者在这个技术体系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我们知道现有的产业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而信息技术行业可能称为知识密集型更合适一些,也就是在技术密集型的基础上,从业者的脑力是更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从业者与其他技术的相关从业者相比,在这个技术体系内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一般的技术主要载体是工具,而信息技术的主要载体除了各种硬件之外,就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针对性创造的软件”,而软件本身的创造者就是信息技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载体。也就是说,人类从以往技术体系中的工具的操作者,向工具的载体演变,这就是为什么说从业者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的原因。当然,在未来智能化时代到来的时候,从业者会因为人工智能的替代而逐步不再是信息技术的载体,逐步退化,但是由于技术的多代际共存的特性,以及在那个时代“人与信息智慧体的伦理关系”问题,这种退化的演变可能会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 信息技术直接作用于信息层面,它带来的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深远。


1) 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过去信息载体的各种束缚


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信息在过去人类实践过程中受到的各种束缚:信息的采集方面打破了生物器官天然的可识别区间的束缚,让我们感知到了原本我们无法感知的信息;信息的传输方面打破了过去其载体在空间维度的限制,让信息的传递和交换突破距离的束缚,同时也打破了时间维度的限制,让信息实时传递变成可能;信息的存储技术则打破了过去信息载体带来的维度单一的限制,由过去的文字、图画信息到今天的音视频信息。信息的分析技术在某些领域已经对人类智能形成碾压性的优势,因此不论从质量、还是从规模还是从效率方面来看,信息技术都让信息参与实践过程发生了本质变化。例如数控机床和普通车床就不是同一个东西了。


2) 信息技术对旧技术体系的改造升级,引发并推动旧技术体系的量变到质变过程,变成新技术体系


就像几次工业革命之后,新的核心生产力逐步、全面替代旧的核心生产力一样,信息技术也会通过自身的特点,提升过去的技术,甚至因为这样的提升而让旧的技术变成新的技术。当然我们根据之前讨论过的技术的多代际共存规律来看,信息技术对旧技术体系的改造、提升将会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旧的技术虽然会继续存在下去,但是其专利性降低,价值降低,这意味着旧技术的淘汰和新技术的崛起,而信息技术就是这个过程的核心动力和催化剂。作为信息产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来讲,这意味着我们在经历、甚至在推动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


3) 信息技术改变旧的业务的同时创造着新的业务


信息处理能力的变化让过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变成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着过去在旧的技术体系下形成的业务,例如在线电商打破了传统贸易中的地理限制,数控技术打破了过去实践主体的自身生物机能上的限制,广告技术打破了过去传媒行业对目标受众在时间、空间、规模上的推广限制。除了让旧的业务变成新的业务,信息技术也创造了很多过去不存在的业务,比如导航服务、比如基于用户内容互动的文娱业务等等。


3.4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是特殊的技术,与其他技术存在共性,也同样遵守技术的发展规律,因此这些共性部分我们不再讨论,只讨论信息技术自己的发展规律。


  • 各行业的信息化是必然趋势


作为新的核心生产力,信息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到各行各业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 已经完成信息化的行业会在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已经完成信息化的行业,会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个发展趋势是信息技术从生产力影响生产关系的必然性得出的。信息化的行业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物质产出和信息产出都对应起来,但是如果生产关系仍然是旧的模式和体系,则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因此生产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就是数字化的过程,即依靠信息技术构建新的生产流程、构建新的分析方法、建设辅助决策甚至是替代决策的能力,就是对生产关系的信息化改造。


04 关于信息技术的总结


本章节我们分别以信息、技术为主体讨论了各自的特性,然后以信息技术为主体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看到信息技术很多现象、性质、发展趋势的来龙去脉。我们在论述过程中,考虑到本篇文章主题是与业务相关,因此没有花太多篇幅来讨论信息技术和组织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会在组织篇中,以组织为核心讨论话题时,再拿出来讨论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本文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03 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关系


按照图7 中的内容来看,与业务相关性较强的部分是软件系统,同时由于本人对硬件技术体系几乎不了解,因此我们把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关系讨论范围限定在软件系统层面,硬件技术体系和业务的关系就不再着重讨论了。


分析软件系统层面,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企业的核心业务是基于软件系统的,例如互联网行业;也有很多企业业务本身虽然不是以软件系统为核心,但是软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还有很多企业在管理方面也逐步依赖各种通用办公软件来提升日常办公效率。不同的业务形态下,信息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侧重点不同。


01 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工具,支撑业务发展


1.1 业务无关的技术产品


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本身具有较高的门槛。对于广泛的各行业企业来说,不论是依靠专业性、深入性、复杂性形成的行业护城河,还是前期庞大的资源投入,还是专业能力过硬的研发队伍的建设(研发团队是信息技术的载体),还是其他成熟软件厂商的先发优势,还是从自身的投入产出比来看,信息技术产品变成必须但是不一定要自研的必需品。因此在信息时代,解决各种技术领域特定问题的技术产品或解决方案就出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吸引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软件厂商面向广泛的各行业企业提供此类商品。从硬件到软件,从存储技术、数据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再到现在的云原生技术产品,成为新时代的基础工具之一。这个过程,就像是内燃机技术出现后,各行业都需要使用它替代过去的动力源,因此相关的技术成为当时的基础技术体系。


1.2 支撑通用业务领域的软硬件产品


在业务无关的技术产品之上,由于跨行业的共性,也催生了很多通用业务领域的软硬件产品,比如我们常常见到的各种公文处理工具软件,各种通信协作软件,各种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系统等等。这些信息技术体现出了一定的业务性,但是因为其面向通用业务问题,因此并没有涉及到不同行业的核心系统,所以行业特点不明显,于是就体现出了这类软件的跨行业的特性。


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软件也开始瞄准某个行业的共性问题提供对应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于是这类型软硬件产品开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行业特性,比如政务、法务、水利、制造业、金融业等等,行业问题的分化引领着业务领域知识的分化,同时也催生出信息技术的行业特性。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产品开始处理某个公司自己特有的问题,则信息技术产品逐步与特定的业务需求强绑定,从而显现出非常强的业务相关性和客户差异性,通用产品就不再适用这样的客户了,于是定制化、项目化成为了信息技术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信息技术与客户业务的相互影响下,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过程,以及每个过程所侧重的特性是什么。


02 信息技术作为业务开展的核心生产力


互联网行业业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因此从产品创造、产品营销、产品售卖、产品交付、收取回报和持续业务运转,都需要对应的技术系统来支撑。


2.1 产品创造环节


以信息技术作为产品价值创造的主要工具,属于核心业务。这个环节需要区分产品类型,是属于技术型产品还是业务型产品,因为技术型产品和业务型产品的核心侧重点不同,前者的专业性、先进性是重点,而后者则是“解决用户问题,从而带来价值”是重点。如果是业务型产品,也要区分是面向企业的还是面向普通用户的,客户类型的不同,则产品复杂度和业务领域也不同。这些都取决于业务开展方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有哪些优势,潜在的市场有多大共同决定的。


2.2 产品营销环节


这个环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产品价值的传递,信息技术要能够支持运营人员将产品价值准确、高效、低成本地传递给目标用户群体,同时也注意普通用户向目标用户群体的转化,即产品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对谁有价值、有什么价值。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深入研究信息传播过程的本质,从信息内容到信息传播方式到接收信息者的吸收,再到接收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的建立,再到产品价值的认可,到最终接收者使用哪个产品的决策偏好的倾斜等,都是这个环节要关注的事情。另外就是在这个环节中,信息技术不能只是仅支持营销相关的事情,而应该把所有影响营销效果的相关领域也纳入支持范围,和其他环节以及其他业务域形成良好的配合。


2.3 产品售卖环节


这个环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产品的定价体系的建立、售卖体系的建立以及客户关系体系的建立,即产品要卖多少钱、怎么卖出去、卖给谁。产品的定价策略关系到整体业务甚至是企业本身的成本收益控制,信息系统要能够支持产品成本方面的变化,利润的变化趋势,并且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策略来调整定价体系,同时不发生亏损。另外就是销售体系的数字化也是这个环节中信息技术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直销、分销、市场拓展、客户关系等等都需要将成功的、有效的销售体系运转经验通过信息化技术转换为成熟的管理模式。


2.4 产品交付环节


这个环节中,和传统的业务相比而言,对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生产力的企业来说,形式更新颖一些,更具信息化技术的特色。这个环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花钱购买了信息化服务的客户如何享受到对应的付费内容,即什么用户,以什么样的方式,享受到什么样的信息化服务。面向 C 端用户的信息化服务来说,一般能够使用对应的软件即可,或者能够享受到对应的数字内容服务即可;而面向 B 端企业用户来说,交付就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特别是以项目定制方式进行交付的,交付周期长、交付内容多、交付内容变化风险大、交付效果不稳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过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标准化交付能力建设也是信息技术行业内的一个较大的命题;当然也有一些面向企业客户的信息化服务是以标准化软件的方式进行交付的,这样的交付则会相对简单一些。整个交付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服务过程,所以单纯做技术系统的交付是不能把这个环节的问题彻底解决掉的,而要从更高的视角认清信息技术交付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传递)。这部分我们会在技术篇中详细论述。


2.5 收取回报和维持业务运转环节


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的回收、风险的控制、资源投入的管控等,即:这个产品能收多少钱,是赚了还是赔了,要不要继续投入,投入多少合适,跟资金相关的安全风控等。支撑这类业务的信息技术一般偏专业业务领域,如财会系统、预算系统、风控系统等等,有行业标准的系统软件,也有根据企业自身特殊的经营理念、流程而自主定制开发的系统,或者二者结合。这类型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较强的行业知识。


04 在信息技术加持下的业务发展规律


信息技术存在之前,就有各种各样的业务在开展,信息技术出现之后,各种各样的业务也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来演进自身业务模式——过去的报纸、现在的公众号;过去的钱庄,现在的银行;过去的镖局,现在的物流公司;过去的集市,现在的电商。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小节中我们提到过,各行业的信息化是必然趋势,同时也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什么是业务信息化,什么是业务数字化,什么是业务智能化,都没有绝对统一的现成的定义,本文尝试给出一个定义,如下:


  • 业务信息化,就是指开展业务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来完成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采集、保存、传递、处理。业务信息化,是业务利用信息技术的初级模式。

  • 业务数字化,就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以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为基础,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完整的数字指标体系洞察业务全貌,指导并提升企业管理运营水平、企业生产能力的过程。

  • 业务智能化,就是指在业务数字化的基础上,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将某些领域的生产经营决策智能化,释放因决策者脑力有限形成的对生产力的束缚。

针对这些定义,我们以下图做一个总结,就不再展开更详细的论述了,后续的业务篇和技术篇中,会针对性的结合一些实践经验给出相关的做法:

图8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05 技术一号位应该了解的命题
1.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结合本文提供的简单的讨论和论述,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了解技术与人、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2.明确了解自己负责的业务对应的技术系统在解决哪个或哪些层面的问题,比如是解决底层技术问题,还是解决上层应用层的问题,不同层面的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需要构建的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3.该层面的核心问题问题是什么,过去是如何解的,现在应该如何解,未来可能怎么解,即了解自己所负责的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知道当下技术体系的问题和适用范围是什么,能够结合业务、技术的性质等预测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并且找到发展的关键节点,利用针对性的改进或创新来推动这种技术趋势的发展。

4.明确了解自己负责的业务在解决哪个领域的问题。如果负责的是某个具体业务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则需要知道这个领域是单一的业务领域还是全维度全链路的业务领域。

5.该领域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过去如何解决,现在应该如何解,未来可以怎么解。

6.自己负责的业务未来发展是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应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对应领域的信息技术目前是否与业务当前发展阶段匹配。

7.自己负责的技术或业务与其他技术或业务的配合会形成怎样的局面。这一点需要能够以更大的视野来观察自身负责的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版图内所扮演的角色,需要以怎样的发展轨迹来完成当前业务的历史使命。

8.一些常见的组织现象或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在哲学层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现有条件下的合理解法是什么。比如常见的有:走技术研发路线还是业务研发路线、组织内部重复造轮子是为什么、平台型技术推广受阻是为什么、如何降低业务系统建设周期、为什么要针对一些已有的、常见的技术问题推行解决方案标准化等等。

9.根据业务特性、技术特性构建团队能力模型和个人能力模型。

06 总结
本文主题是讨论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关系,但是为了能够让读者理解这种关系中会提到的很多结论性的内容“为什么是这样”,因此花费了较多篇幅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做了深入的剖析,在了解了它们的特性和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理解信息技术是什么,为什么它会与业务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本文中很少提及 “人”或“组织”,但是事实上,技术和业务关系的探讨中,是少不了“组织”相关的维度的,这里为了降低读者理解的难度,压缩文章篇幅,我们较少地探讨组织维度的话题。后续我们会把相关的部分放在“组织篇”中,专门探讨业务和组织的关系,从而协助读者构建起全面、完整的认知。

 🔍 往 期 回 顾 

「技术人生」第1篇:什么是技术一号位?

「技术人生」第2篇: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技术人生」第3篇:解决问题的规律总结

「技术人生」第4篇:技术、业务、组织的一般规律及应对策略

「技术人生」第5篇:浅谈如何成为技术一号位?

「技术人生」第6篇:技术同学应该如何理解业务?




✨ 精彩推荐✨  

 技 术 好 文 

🔥一线技术人的成长思考总结

🔥 从方法到思维:什么是应用逻辑架构的正确姿势?

如何设计一条稳定的应用交付流程?

Java 定时任务技术趋势


 企 业 案 例 

🔥 企业上云|数字化转型经验分享

阿里云主长春:助力“专精特新”,数字科技陪伴企业成长

云钉低代码新模式、新能力、新机遇

推文科技:AI 解决方案助力内容出海



↓ 直通阿里云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