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有“武则天她妈在钦州”吗?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0-12

这几天,多个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张由广西灵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红头文件,文件标题为《灵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的通知》。

“某某他妈”似乎是“国骂”的语言怎么成了一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红头文件呢?

你还真不能不信!



武则天她妈确有其人。《资治通鉴》中对其有所记载:武则天她妈杨氏肤白貌美,博览群书,又是皇亲国戚。不知是杨氏出身名门,还是自恃才高,一直在闺中待嫁,成为“剩女”,直到44岁那年,才嫁给家境殷实二婚的武士彠。44岁出嫁,45岁生孩子。高龄产妇即便现在也是少见,更何况在1400多年前的唐朝。杨氏婚后相夫教女。据史料记载:武则天5岁能文,9岁作诗,12岁就可以引用历史典故讲故事,这与她母亲杨氏的教导分不开的。在武则天掌权后,其母亲杨氏被封为“荣国夫人”。



武则天母亲杨氏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武则天母亲杨氏,山西文水县人;另一说,武则天的外公杨达,弘农杨氏,今天的陕西华阴县人。

 

但是


武则天母亲杨氏无论是陕西或者山西人,毕竟离昔日的唐都长安还是比较近的,而广西的灵县,古时属“钦州”,唐朝时属于边陲“荒蛮”的“不毛之地”,交通不便,要成就“千里姻缘”可能不易。因此,“武则天她妈在钦州”有待考证。


当然


“武则天他妈在钦州”有可能到过广西钦州灵县这个地方,因为灵山县人民政府要“对县内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梳理和考证”。而用上“武则天她妈”当然为了凸显唐朝“贞观遗风”的缔造者武则天这个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有攀附名人之嫌。



虽然历史上对武则天的出生地早有定论——“武曌(624年-705年12月16日 ),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

可是,灵山县也有自己的说法,称:“武则天其母杨氏于隋朝大业六年出生于钦州灵山县武利镇,被钦州宁氏家族收养,后杨氏随宁长真迁至长安。杨氏被武士彟纳为小妾后,生下三个女儿,次女名武曌,小名媚娘,也就是日后的武则天。”

当然,这样说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关键就是拿出真凭史料出来说服天下。



可是

作为一个县级人民政府办公室用“红头文件”行文竟然用“武则天她妈”一词显得文件缺乏严肃性。通俗易流行的网络语言毕竟不适合政府行文规范,行政公文语句必须合符规范标准。

受大众诟病的灵山县似乎“歪打正着”,因这个“武则天她妈”而无意中走红,成为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地方。什么“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这些本需要花费大量广告费才能让大众知道的名片“不胫走火”,下一个就是“旅游之乡”了。



广西灵山县人民政府面对网络强大的传播力,机灵一动,毫不回避地面对,并及时更正和致歉大众,这样一来又把整个“事件”的热度续炒起来,致使知名度更高了。


傍名人炒作某地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20多年前,福建省就有三地分别是福清、莆田和泉州争抢“南少林寺遗址”,每处也都可以提供一些零星散落的史料依据。究竟何处才是正宗的“南少林寺遗址”不得而知。后来有位“权威人士”指出:三处都是“南少林寺遗址”,道理很简单,第一处被当时清廷发现后焚毁;建造了第二处,又被发现焚毁后,再造出了第三处留下了遗址。

南方人头脑确实灵光,三处全是“遗址”,你们各自揽客吧!


感谢观赏!


中国十大名山


中欧为什么要签订“地理标志协定”?


明朝篡位皇帝为何要迁都北京?


“地摊经济”为何突然爆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