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十大错别字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0-12


写错字无非有三种情况,没文化的人,有学问雅士,帝皇御笔。

在中国有的著名景区,牌匾上“错字”竟然流传上千年而无人改动。原因在于,这些字几乎都有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和深含的寓意。




01

天下第一错字



“避暑山庄这四个大字,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之所以没人敢改动,因为这个错字是清代康熙爷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写一横,身边有学问的群臣当时肯定看出来,但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谁也不敢指出皇帝写错了,因此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02

有道理的错字


还是那位喜欢到处题字的康熙爷,下江南时,到了杭州西湖,在湖边小鱼塘题下“花港观鱼”四个字。可是,”鱼“字还是”写错了“,”鱼“字的繁体书写下部是四点,康熙皇帝却写成三点,少了一点。据传,康熙帝精通中华文化,深知四点为”火“,”鱼“在火中烤,岂有活路?而三点则为水,”鱼“在水中游,才合符情理。于是,”花港观鱼“中的”鱼“就这样少了一点。



03

有典故的错字


在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有一块匾额,上书“风流宛在”。

但是,“风流宛在”这四个字,竟然有两个字“写错”,分别是“流”和“在”,“流”字少了右上部一点;“在”字却在右下方多了一点。

这四个字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总督是经过科考有学问的文人,不可能在题字上会写错吧。

据传,刘坤一为感念曾在扬州主政获得百姓好评的欧阳修所题,欧阳修所治理有方,但风流倜傥,经不起风花雪月的诱惑,传出许多绯闻。刘坤一或许想以此劝慰后人,“少点风流韵事,多点实在做事”。


04

自圆其辞的错别字


据说,清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时,有一次来到了杭州的灵隐寺。皇帝踏进灵隐寺后,在寺庙主持的陪同下游览寺院。随后,寺庙主持设宴款待康熙帝等一批官员,在皇帝酒兴正浓时,主持壮胆,请皇上给寺庙赐字。

此时康熙帝已经微醉,大笔一挥写下了“雨”字,但写得稍大了些。繁体字“靈”是由上部的“雨”和中部三个“口”及下部的“巫”字组成。倘若“雨”字占据了大半部,剩下的三个“口”和“巫”就无法写下去了。

可是皇帝是天子,下笔就是圣旨。正在尴尬之际,身边的大学士高江村借故替皇帝研墨时,偷偷在自己手掌心上写下“云林”两字,悄悄地展示给皇帝看,康熙帝心领神会,写下“云林禅寺”四个大字。

“灵隐”与“云林”相差甚远,不是错字,而是别字,寺庙主持显得闷闷不乐。一旁的大学士高江村赶忙打圆场道:天上有云,地上有林,岂不妙哉!众官员随声附和。

因此,至今虽仍称此寺为“灵隐寺”,可是“云林禅寺”四个大字匾额仍高悬于寺庙正门之上。


05

帝陵也有错字


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明”本是由“日”和“月”组成,可题字者偏偏写成由“目月”组成的“眀”字。

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眀孝陵”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此山明太祖之墓”则是民国初年所题,至于题者姓名已无从查考了,估计也是精通书法者所书。

这个错字的“眀”不是近代才有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由此可见,那个民国初年题字者是不是据此为由而“有意写错”呢?而立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则是“将错就错”照抄写的。

当然。也有坊间传说称,朱元璋临终前曾写过这个“眀”字,意思是死后要用“目”(眼睛)看大明王朝的未来。


06

天下壮观的错字


坐落在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内的“天下第一关”牌匾是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是1米有余,其大自不待言。

据称,书写者的本意是它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在笔划的处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使笔划减少,视觉上的分量减轻,让繁体的“关”字笔划凝重、粗壮有力,从风水学角度上讲,牢牢地压住似乎将要翘起的城楼西端。

从字体上看,笔力遒劲雄厚,与城楼规格浑然一体,给人以大关雄壮平稳感,不可能是书法家写错字,而是“有意写错”。


07

悲情的错字


坐落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林”两字,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

林则徐成名于禁烟,也因禁烟而惹祸,遭到了朝廷内“主降派”的诬陷,结果被道光皇帝革职,发配到新疆伊犁带罪效力。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林则徐在赴伊犁、途经西安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

在写下这诗句前,林则徐来到碑林,希望从前人的墨迹中寻找点人生的启示,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

但是,“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林则徐也是一个大文豪,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字也会写错。于是,有人猜度这是林则徐心情不满的流露,寓意着自己为国效忠却丢了乌纱帽。


08

有恩情的错字


坐落于天津蓟县独乐寺内的“报恩院”匾额,是咸丰皇帝所题。
据说,当年咸丰帝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想请皇帝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欣然答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帝才发现自己写错字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众人也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谁知,咸丰帝金口一开,说道: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这恩太多了,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表示人一生有报不“完”的恩。


09

有寓意的错字


在山东济南市的“趵突泉”,泉池中有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这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

但是,“趵突泉”中的“突”却缺了两点,这是明显的错字。一个有学问的巡抚大人,不可能将一个字的两点都忘了写吧。

据说,民间传说是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

较为靠谱的解释是,“宀”上面少了一点,是寄望趵突泉喷涌无止尽的寓意;而下半部的“犬”字少一点变成了“大”字,题字者是希望泉水越涌越大,使百姓受益。


10

遗憾留下的错字


坐落在五台山上一座四柱三门七檐的高大彩绘木牌楼匾额上写着“灵峰胜境”四个大字,这个牌楼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是康熙皇帝御笔。上面还有康熙皇帝的御用大印,应该不是仿冒的。但奇怪的是,“峯”字下半部的“丰”字却少了一笔,难道又是康熙帝写错字了?

民间有传说,康熙帝微服私访来到五台山,为的是寻找生父顺治皇帝。某日,在五台山上遇到一位高僧,康熙爷上前询问法号,高僧没有言语,只在地上写了八加一个X,康熙很是纳闷,为何高僧有此法号?康熙爷边走边琢磨,走了好远,才恍然大悟,原来八叉,合在一起便是一个"父"字。康熙后悔莫及,在此处写下这“灵峰胜境”四个字,“峯”字少一笔,意思是说“父子缘薄不相识,人生有憾难圆满”。  


END



往期精彩



中国各地方名称的由来

18罗汉的由来

“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嘉庚文化”

一句相思一片情——宋词哪首不多情?

你所认知的“四大文明古国”是这样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