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琉球官话竟然是福州话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2-21

琉球官话,为何是今天的福州话呢?

这还得从琉球的历史说起。

琉球,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蜿蜒1000公里,总面积3600平方公里。历史上曾经出现三个王国,分别为:山南、中山、山北。

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

据《明史·琉球传》记载,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朝贡。

由此可见,早在1372年,琉球已经是大明王朝的藩属国。

明史记载,明太祖于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为方便贡使往来,赐闽中舟工三十六姓。

这些来自福建的移民,到达琉球后,在今天的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那霸唐营(后称久米村),并定居于此。

这些主要来自福建福州的三十六姓多为航海家、学者或其他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他们在琉球负责航海、造船、外交文书的编写、翻译、对华贸易等事务,在琉球社会中地位较高。

据记载,“闽人三十六姓”受到琉球王国的重视优待。

福州人来到琉球后,得到了上至王府、下到民间的极大尊重,成为琉球里一支享有特殊待遇的族群。

福州人大多被委以重任,参与国家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并世代享有高官厚禄,甚至官拜相国,成为琉球国中影响很大的名门望族。

福州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叫“唐营”唐人聚居区,后来称作“久米”。

由于福州人的地位崇高,福州话逐渐成为主流社会流行语言。

1429年,三国统一后,称为琉球王国,仍与明王朝保持着宗藩关系。

明亡后,琉球藩属国继续向清政府朝贡。

1663年,琉球使用清朝年号,除了向清廷纳贡,琉球王须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

至于福州话何时成为琉球官话,没有详细的资料可查。

但是,有一些线索可寻。

《琉球録話》的作者是日本史学家成岛司直(1778-1862),此人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幕府官僚,他活跃于当时的政坛,于1809年编纂了著名的《德川实记》

《琉球録話》记载: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萨摩藩(即今天的本鹿儿岛一带)岛津氏,以精锐武力三千人、战舰百余艘闪电式入侵琉球,攻陷了首里城,挟持中山王尚宁为人质,占领了整个琉球王国,史称“庆长之役”。

两年后,萨摩藩虽然允许尚宁王归国,但同时派遣官吏严格监督琉球。

此后,萨摩藩命令琉球继续向明朝纳贡,随贡互市的资本则由萨摩藩出具,所获利润归后者所有。

当时,由于琉球与宗祖国的贸易直接影响到萨摩藩的财政收入,因此受到萨摩藩主的高度重视。

从《琉球録話》的记载可以看出,“萨老侯好华音,置译官,令其藩子弟暇日讲习也”。

由此可见,萨摩藩王当时学习的是“南京官话”(即江浙话或称“苏杭话”),但琉球普通人到福州学习的是“福州话”。

即便是今天,“福州话”与明朝时的“南京官话”也是无法沟通的。

据《大清会典》记载:琉球进贡频率为“二年一贡”,“进贡船二只,各船百人,合计二百人”,其中去北京是使者20人左右,剩下的人在福州的琉球馆,从事与中国的贸易,贸易活动结束后,就乘船返回琉球,琉球馆内长年有琉球人居住。

琉球的留学生当时被称为“勤学人”,他们在福州学习汉语、文化和生产技术。

柔远驿是当时琉球人在福州暂住地

琉球不断地派人到福州学习,渐渐地学会福州方言,而这一批批又一批批的留学生回到琉球后,成为琉球社会的中流砥柱,也将福州方言影响到琉球社会中,逐渐形成“官话”。

1879年(光绪五年),日本趁清政府与沙俄交涉伊犁问题之机,出兵占领琉球,废琉球国王,改琉球为日本冲绳县。

从此,琉球才与福州渐行渐远。如今的冲绳县,福州竟成了老一辈人的地方方言。

往期推荐

世界“第五大文明”——古希腊文明(附精彩视频)

《百家姓》为何将“赵钱孙李”摆在前面?

韩国,少了中国游客,还有人去旅游吗?

文明冲突——源自宗教的对抗!

入境印尼,当地海关究竟会不会索要小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