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百名团干部百天讲党史”||1934: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本期主讲人
李俏雨
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2020级电子信息类5班 团支书
最早的“长征”概念
首先,让我们来讲一讲长征的由来。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长征的背景
长征的背景,要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讲起,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红军各部队长征共途经14个省份,即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今分属四川和西藏)、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去掉西康省,加上重庆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艰难的长征任务
上有飞机轰、下有炮弹炸;红军内部的“路线斗争”,如王明路线、张国焘分裂等;自然条件险恶,有雪山、草地、大渡河横,泸定索桥等;给养严重缺乏:经常断粮,吃青稞、草根、野菜充饥;缺医少药以及疫情。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带领着红军完成如此壮举,历经了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克服了种种困难。
对于长征,毛泽东同志曾做此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红军所面临的艰难困苦、生死考验,是亘古没有的。长征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第一是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第二是必须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团结统一、红军的团结统一对于长征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全党全军的团结统一,就没有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这昭示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全党思想上统一、行动上一致,这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信息学院微媒体中心
供稿:信息学院团委
审稿:王源锋老师
排版:运营部 郑星雨
视频剪辑:摄影部 于征
监制:滕文生 何晓晓 潘肖男
投稿邮箱:icecwei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