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卢梓淇 2018-05-25


作者 | 卢梓淇


3月31日,我到广州市脑科医院(又称惠爱医院)挂了急诊,重新恢复服药。到现在,我已经连续服药将近一个月了。这一个月发生了不少值得一说的事情,上次我已经和大家分享了广州市心理热线的故事了,这次,我想分享药物成瘾。


在我需要服用的药物中,有一种药叫奥沙西泮。这个药物在维基百科上是这么介绍的:奥沙西泮(Oxazepam),别名去甲羟安定,商品名舒宁(Serax),是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与同类药物相比半衰期较短,不经过肝脏代谢,与之类似的药物只有劳拉西泮,临床上一般用于抗焦虑,也用于治疗伴有肝病的酒戒断综合征。


百度百科还介绍了这个药物的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致依赖性,突然中断药物可出现戒断症状。大约在小学那会儿,我看香港电台的公益节目便已知道,安眠药和止咳水都是能成瘾的。短时间内服用大量安眠药会致死,但维持「合适」的药量是可以成瘾的。


我现在一天要吃三次奥沙西泮:早上和中午各吃半片(7.5mg),用于镇静;睡前吃一片(15mg),用于催眠。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在睡前吃一颗,用作安眠药。但两周前我的病情出现了变化,焦虑加剧,很容易出现心慌的感觉。和医生汇报了我的情况后,她为我加了新药,并且在早上和中午各加了半片奥沙西泮。


很有趣的是,早上和中午的这半片奥沙西泮,的确有效地缓解了我的焦虑与心慌。不过,这只是现象。其中的因果逻辑,我就没法分得很清楚了。到底是先有焦虑,然后我通过奥沙西泮的镇静效果缓解了呢,还是我吃奥沙西泮吃上瘾了,需要维持服药才能保持心境的稳定?


我很明白,医生给我开的剂量并不大,我的服药史也不长,离药物成瘾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还有心理成瘾这个可能。现在我将很多注意力都放在药物上,如果发现自己没带药出门会紧张,甚至需要用手一直拿着药。服药的时机是根据我的自我感受来确定的,尤其是中午那一次。一旦我有类似于心慌的症状出现,我会立刻服药。大约半小时后,心慌便能缓解。到底是药物真的缓解了我的症状,还是我的心理暗示使得我的症状消退了呢?我也分不清。


说回急诊的事情吧。接诊医生听了我的情况,建议我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或者氯胺酮注射的治疗方案。当时我有点心惊,自己竟然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以前我听说过这两种疗法,都是病危之人才用的。权衡过后,我打算接受氯胺酮注射。氯胺酮是K粉的主要成分,因此这种疗法也有成瘾的风险。最后因为我拒绝入院,所以这两种疗法都无法采用,没成想我在奥沙西泮这儿寻得了物质成瘾的感觉。


目前我还没有将这个情况告知医生的想法。一方面是我的药量确实离成瘾量还很远,另一方面是目前的药物治疗方案确实能让我心境稳定,好受了不少。若出现了需要加大药量才能稳定心境的情况,我再和医生商量换药吧。




学术 X 性/别 X 行动

沉迷吸猫无法自拔


卢梓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