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北大、北理工等多所高校建“智慧教室”,成新晋网红打卡地

来源 |  各高校官网、麦可思研究

麦可思综合整理


黑板中嵌入高清液晶电子屏,

可以移动的白板,

桌子像“积木”一样可随意拼接,

学生可以用手机投屏的方式展示作业

……


近几年,教室改造仿佛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大学里新建的“智慧教室”成为了学生们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北理工:“天涯共此时”的智慧教室



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智慧教室里,同学们只要扫一下墙壁屏幕上的二维码连接手机,就可直接进行投屏。他们的课后作业和课堂上碰撞出来的火花,也可用笔写下来之后随投随讲。

                                    

       

这间智慧教室的墙壁上有四块电子屏,在黑板中间还嵌着一块大的高清液晶电子显示屏,老师在讲课时轻轻滑动指尖,屏幕的内容就可以随意放大、缩小和翻页,和手机屏幕并无两样。不规则形状的桌子,更是可以任意组合桌椅,进行“圆桌讨论”。


而且,讲台内也添加了“黑科技”,内嵌触控一体机终端系统,电脑、音响、大屏等教学相关电子设备可以一屏控制、一键开关。


最重点的来了,教室前后的三台高清摄像机,真的是可以360°无死角直播和课程录播,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人脸识别。


而在40公里外的中关村校区,教务处的老师也在收看着这堂课的远程直播,真正实现了“天涯共此时”。




多所高校完成“教室革命”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资源服务中心设计并改造了教七楼7间教室。次年,又将教四楼原4间语音教室改为讨论教室,同时对科技楼5间机房进行了不同主题的改造。


北京师范大学讨论教室


在新教室里,环形屏幕上可同时呈现PPT、网页、学生作业,师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提问与回答,甚至将来可通过iPhone和iPad等移动设备在教室外完成课程。


北京大学近些年一直在推进小班课教学模式。2006年,北大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研讨学习的需求,针对校园内自由研讨空间不足和学校小班制教学教室稀缺的问题,开始进行教学楼改造工程,增加小班教室的建设。


北京大学地学楼研讨教室


2016年初,清华大学将三教7间扶手椅教室改造成讨论教室,将桌椅更换为变形桌椅,只要将桌子旁边的副板撑起来,就可以将六张方桌围成一个圆桌以展开讨论。


还有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一大批高校,或完成改造投入使用或规划实施,根据师生需求积极引入技术手段,倡导主动型学习。



自从有了智慧教室,上课效果杠杠滴



智慧教室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教学环境的重构,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从传统的“粉笔+黑板+PPT”的教学形态中解放出来,同时推动了教学互动中学生课堂参与率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改变。


有网友发出了评论说:


@哆A梦:

低碳环保,无尘教学,老师再也不用吸粉笔灰了,健康有保障,真好!



@kiko

我再也不用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直接走下讲台跟同学们来个互动,课堂不就活跃了吗?


@一只小白兔:

我终于可以不用越过前排同学一颗又一颗的脑袋听课了,颈椎病有救!



当然,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MARCH

我们A大的智慧教室可是上过新闻头条的,黑科技全省第一,可是那有什么用,我们老师压根不用,没吃过猪肉,但还是看过猪跑滴。



@向着明亮那方:

缺乏科学设计,许多学校和地区的类似教育改革项目,盲目冒进是最常见的现象。试点步伐太大,整个项目属于“急就章”,来不及设计和规划,更不要说是系统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了。



从网友的评论,我们可以看出:新型教室层出不穷,蕴含的教学概念花样翻新,教育支持技术一个都不少。


但是,如果使用新教室的大学老师仍延续老办法照本宣科,就犹如新瓶装旧酒,这显然不是高校掀起教室改革的本意。


除此,高校在打造智慧教室时,还应根据自身教学需求设计,做好不盲目、不盲从。



成功的教室改革需要满足什么?



人影响空间,空间也影响人,高校在重建教室的时候应当考虑人与空间的平衡。


根据国外高校管理者的改造经验,成功的学习空间创建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教师需要得到发展



在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助理副校长泰耶尔茨看来,教师们需要知道如何在教室里使用技术以及如何将教室里的技术手段整合到他们的课程设计中,否则一个外表再华丽的崭新学习空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也只是徒有其表。


因此,学校可能需要聘请一位教学设计或教学技术方面的专家,教授技术的使用方法,举办关于使用新工具的培训课程,或者简单地分享一些教师的教学实践案例。



2.  空间应有灵活性



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工具把学习空间的每个角落都填满,这种做法显然是将重点过多地放在技术创新上,弱化了学习空间的交流协作作用。


堆砌太多的电子设备不仅会使教学空间超负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校的预算。



3.  平衡前期成本和长期投资



学习空间技术方面的投资非常需要钱,实际花销往往多于教务长愿意付出的最低成本。从几间教室、一栋教学楼这样的小处着手,空间改造可能会更有成效。



4.  明确空间的所有权



学习空间的第一所有者拥有先行安排课程的权利。当所建造的学习空间所有权归属学校时,教室的利用率和各专业课程的安排是学校会优先考虑的事情。当某个系或学院拥有这一空间,该系或学院教师的日程安排会被放在第一位。





改造教室的生态环境、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推动教师思考新的授课方式,重构学习空间的趋势和做法值得高校深入思考。


关于教室改革

你希望有什么改变?

欢迎文底留言分享


远离教学事故!大学老师必备APP


来源于:各高校官网、麦可思研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

他28岁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导:我习惯优秀

天河工程被指荒诞后,清华、青海大学、青海省科技厅三缄其口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续:贺建奎现身,南科大生物系全体教授发声明!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