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 | “厄运无法让我跪地求饶”

2017-08-24 李雅娟 坤哥007

---第 267 期---

2017/08/24

荐读·1

 “厄运无法让我跪地求饶”  

张歆 贺军荣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8月24日12 版)


  负重25公斤跑完5公里后,郑明岗的汗水和血水融在一起,缓缓地向下流淌,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印迹。


  “痛不痛?”一旁的战友关切地问。


  “怕痛的那条腿已经没了。”25岁的郑明岗用毛巾擦着假肢上的血迹,语气平淡。


  “23分50秒!优秀!”终点处,中队长李辉宣布郑明岗武装越野5公里的成绩,这个成绩名列前茅。


康复训练中的郑明岗。党忠斌/摄


  3年前,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八中队班长郑明岗患上动脉血栓脉管炎,失去了左小腿。眼看人生的转折已经不可逆转地发生,他却硬生生地把命运的列车扳回到原来的轨道。


乌云


  2014年4月,22岁的执勤点负责人郑明岗正忙着带领执勤点的战士调整勤务、组织训练。他虽然才入伍4年,但素质好能力强,因此得以在执勤点独当一面。


  一天,郑明岗参加完训练后,觉得小腿疼痛。起初,他以为是肌肉拉伤,就没在意。


  后来,腿疼得越来越剧烈,有时甚至疼得他睡不着。


  “动脉血栓脉管炎,脚趾已经坏死,腿部循环上不去,可能要截肢。”3个月后,医生这样告诉他。


  起初他以为只需要截去左脚的小脚趾,还问医生:“我还有多久能出院?我想回到马栏山。”


  他想不到,自己的命运会就此转折。


  “截到哪里才能是个头啊?”郑明岗不止一次问过医生。眼睁睁看着自己左脚的脚趾一个个被截掉,再到半边脚掌、脚踝……其中的精神折磨远比身体的病痛更让他难以忍受。


  当得知还要进行左小腿截肢手术时,郑明岗反倒有些释然。


  这已经是第六次截肢手术了。


  “他的体质特殊,对很多药物过敏,只能短时间使用一些特殊的麻醉药品。麻醉药效过后,必须靠个人意志挺过来。”指导员李京说。


  每次术后,他都痛得剧烈颤抖甚至昏迷。清醒的时候,他用抓床单和枕头克服疼痛。时任排长曾祥瑞记得,郑明岗抓烂了20多条床单,体重从60多公斤降到不足40公斤。为了减缓他的痛苦,医生为他注射了吗啡。后来即便吗啡用到极量,对他也基本失去了效果。


  第三次手术后,郑明岗的身体极度虚弱,出现了连生理盐水都过敏的变态反应。一天,他突然抽搐、呕吐不止,心率几乎降到零,随后陷入重度昏迷,医生连续抢救30多个小时才把他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这样的抢救手术,他先后经历了4次。


  “我从没见过意志这么坚强的病人,一般人肯定熬不过去。”从医20多年的主治医师计科说。


  左小腿截肢手术后的几天里,郑明岗经常感觉左小腿疼,脚痒,脚趾痒,脚趾头缝痒,而且经常痒得钻心……


  痒得实在不行,郑明岗就跟陪护他的卫生员吴志江说:“志江,你帮我挠挠,给我掐掐!”


  可腿在哪里?吴志江只好在郑明岗病床上小腿的位置,使劲地拍打,实在不成,就在他的左腿残端上用力摁一摁。


  一天夜里,郑明岗突然从梦中惊醒,他不自觉地抬起左腿,看到半条空荡荡的裤管。“我还这么年轻就残疾了,今后的路可怎么办啊!部队还会要我吗?家人和朋友会嫌弃我吗?”


浴火


  2015年初夏,郑明岗终于安上了假肢,这位连截肢之痛都能忍住的硬汉激动地流下眼泪。


  医生说戴上假肢,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走路,得有一个适应过程,可郑明岗偏不听。


  他趁病房里没人时,手脚并用地努力使自己站起来。郑明岗感觉装了假肢的左腿就好像踩在海绵上似的,他试着迈开第一步,还没站稳就重重地摔在地上。


  每往前面挪动一小步,假肢和腿的连接处都传来尖锐的疼痛——那是真正的“锥心刺骨”。郑明岗就用数数儿的方式来分散注意力。


  郑明岗说,他就是靠摔来找走路的感觉的。一次次跌倒又爬起,左腿残端磨得红肿,连裤子都穿不上。


  安上假肢的当天傍晚,郑明岗就能在院子内连走3圈,连医生都惊呆了:“不愧是军人,从没见过哪个病人第一天安上假肢就能走得像你一样顺利。”


  在这之前,病房电视里播放的一个节目给郑明岗留下很深的印象。


  前国家登山队队员夏伯渝1975年登珠穆朗玛峰时将睡袋让给了丢失睡袋的队友,致使两条小腿都冻伤而截肢。在那之后的40年里,夏伯渝经历了截肢、癌症、多次大手术等诸多磨难,凭借假肢成功登顶世界多座高峰,2011年更是以62岁高龄夺得意大利攀岩世锦赛残疾组两项世界冠军。


  从夏伯渝的身上,郑明岗看到了重返部队的希望。“如果我安上假肢,也一定能完成正常人的工作,甚至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好!”


  一天早晨,护士焦纯看到一个蹒跚的身影出现在院子里,原来郑明岗又在练习行走。走近一看,焦纯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他的脸颊上布满了淤青,假肢上全是鲜血,汗水顺着病号服往下流。


  焦纯赶紧把郑明岗扶到病房,检查伤口时看到他的膝盖血肉模糊,劝他两个月后再练习行走。郑明岗倔强地回答:“厄运无法让我跪地求饶。”


  郑明岗的身体在慢慢恢复,最艰难的时候似乎已经过去了。


  支队政委王小平专门来探望过他,给他留下了《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左手礼》等一摞书,鼓励他从书中汲取精神能量。指导员李京也带着七八个战士来看他、鼓励他“不能轻易被打倒”。


  尽管如此,郑明岗心里还是没底:部队和战友还能再接受我吗?会不会觉得我是个麻烦?


  得知情况后,中队党支部和全体官兵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信的最后一句是:“欢迎回家,八中队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着。”


重生


  “郑班长回来了!”老兵王专看到久别的老班长高兴地喊道。他冲到郑明岗身边,伸开双臂正要拥抱他,却又缩了回去。“怕把你撞倒了!”王专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回到部队,郑明岗发现大家待自己跟以前不一样了。打饭,提洗脚水,上下楼梯,甚至叠被子,他被大伙儿处处照顾得像个客人,这让他浑身上下都感到特别别扭。


  战友们不光什么活儿也不许他干,连他的训练也“照顾”免掉了。郑明岗不甘心落下,总是趁晚上没人注意他时偷偷去做器械练习。


  “报告!”一天晚点名的时候,郑明岗主动打了报告。“战友们,习主席说,‘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谢谢大家,真的不用再帮我了,自己的路,请让我自己走,我能行!”


  中队组织集体5公里训练时,郑明岗总要在腿上绑沙袋多跑一趟。每次跑完步,左腿残端总会被假肢磨得血肉模糊,他要擦干净积在假肢硅胶套里的汗水,再涂上药。强化体能训练时,他做俯卧撑得让战友帮助压住“左腿”,一做就是上百个。


  “那是一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指导员李京说起郑明岗归队后的情况有些哽咽,“为了恢复到尖兵状态,他几乎是拼着命练。”


  归队半年后,他军事课目成绩全部达到优秀。如今,他单双杠能完成五练习、俯卧撑一口气能做200多个、5公里武装越野取得23分钟的好成绩,还担任了擒敌、战术、器械等5个课目的教员。去年,总队给他记个人二等功,并向全体官兵发出“向郑明岗同志学习争当训练尖兵”的号召。


  “从失去左腿到重新站起来,郑明岗没有丢掉军人本色。”“各项军事素质也能达标……”一番讨论后,支队常委会上关于郑明岗不适合留队的疑虑被悉数打消。


  但郑明岗觉得,“一个人强不算强,只有大家强才能实现强军梦”。


  去年4月,武警咸阳市支队举行应急班比武竞赛。训练了半个月,中队应急班的成绩仍然不理想。郑明岗看得着急,主动申请担任教员。


郑明岗示范摔擒动作。党忠斌/摄


  “要大家做到的,我首先做到。”请求获批后,他向应急班立下军令状,“我做到的,大家必须做到。”


  一天下午,他为应急班战士演示400米障碍课目示范动作时,眼看还有10米就到终点了,他的假肢却突然脱落。郑明岗猝不及防地失去重心、重重摔倒在地上。他为了抢时间,顾不上装假肢就迅速爬到终点,手上和脸上沾满了土和小石子,渗出了鲜血。在他的带领下,应急班在支队比武中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只要我没有倒下,其他人就不应该先放弃。”这是郑明岗常挂在嘴边的话。


  “这小子邪恶当前敢亮剑、紧要关头敢冲锋。”谈到郑明岗,中队长 41 37067 41 15289 0 0 2202 0 0:00:16 0:00:06 0:00:10 3405辉脸上流露出赞许之情,“真像一颗出膛的子弹。”


  去年执行某项检查勤务时,郑明岗发现一辆汽车临近检查点时突然加速企图冲卡,当即鸣枪警告。


  疑犯随后弃车逃窜,郑明岗一个箭步冲上去,使出一记侧踹把疑犯重重踹倒在地,随即用“锁喉擒拿”死死控制住疑犯,当场缴获了匕首等违禁物品。


  跨越难关后,荣誉纷至沓来。这几年,郑明岗先后荣获第20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提名奖、中国武警“十大标兵士官”、陕西省“自强好青年”、“岗位学雷锋标兵”、咸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青年突击手标兵”等多项荣誉。


  今年年初休假,郑明岗去了一个一直想去但没去成的地方——位于咸阳市的吴运铎纪念馆。


  这位中国兵器事业开拓者有“中国保尔”之称,他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仍然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在医院时,吴运铎的故事伴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在吴云铎的雕塑前,郑明岗伫立了许久。


  在日记里,郑明岗记录了这次参观中的万千思绪:“为了中国兵器事业,您先后3次负重伤,留下了100多处伤口,但都奇迹般地顽强活了过来,手足和眼睛伤残仍奋斗不息……”


  他写道:“首长,我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6次截肢、4次抢救的遭遇,让我深切地感到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被选择的过程……”


  在八中队驻守的山区里,有一种当地特有的无名野花,官兵们称之为“马栏花”。马栏花的花朵小小的,看上去一点都不起眼,但生命力极为顽强,太阳晒不死、狂风吹不倒。在中队老营区饭堂门口曾种着一片马栏花,那是老兵从山上带下来的花种,也是八中队官兵扎根山区的精神象征。


  在最艰难的时候,郑明岗告诉自己:“战胜,誓做生活的强者!”



荐读·2

 从“我是一名大学生”到“我是一个兵”  

胡文宸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8月24日12 版)


  8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作为中国政法大学2015级的一名武警国防生,我与46名同学分别奔赴武警北京总队某师的5个支队,开展为期21天的暑期基层当兵锻炼。与基层官兵同吃同住、同学同训,让我经历了从“我是一名大学生”到“我是一个兵”的浴火重生。


  当兵锻炼期间,我实习所在的中队多次深入开展“维护核心 听从指挥”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教育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主席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意义,它为广大官兵武装头脑、付诸实践、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很骄傲,自己是一名武警国防生。众所周知,武警部队在执勤安保、处突维稳、反恐突击、仪仗司礼、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等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要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需要每名官兵都拥有强健的体魄,而这离不开体能训练的磨砺。


  作为一名国防生,体能训练是和我们的学业同样重要的一项军事素质养成。来到实习的中队,第一天的体能训练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围着100米左右的操场跑70圈。


  前30圈,我努力跟着队伍不掉队。随后,带训的排长命令“加速”,新的节奏让我有些吃不消——“要不别跑了,掉队算了”“反正你是来实习的,排长也不会怪你”之类想要放弃的念头开始潜滋暗长。


  班长似乎看出了我有些体力不支,主动跑到我身边,一边陪着跑一边对我说:“5公里越野锻炼的是人的意志和体魄,跑的过程会很辛苦,但作为一名军人,如果这点苦都不能吃,当国家有危险的时候,人民还怎么能指望得上你。来,调整呼吸,跟着我,不要放弃!”


  他的这一番话让我猛然惊醒: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们不是温室暖棚里的花朵,而是随时要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军人,想想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最前线的“逆行者”……我咬牙跟上班长的节奏,调整呼吸,迈开大步,逐渐追了上去。


  最后5圈,排长下令“冲刺”,我和班长一起顶着烈日全力冲过了终点。班长看着我湿透的体能作训服,对我说:“小伙子,好样的,坚持下去!”


  晚上躺在床上,心中百感交集——如果今天半途而废,岂不是当了“逃兵”!还好我战胜了自己。


  8月3日,武警某支队组织了一次横向观摩,而我所在的中队承担了这次展示任务。在中队的精心准备下,观摩非常成功。这一切得益于中队官兵“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好作风。


  中队的骨干们为了让战士们在完成任务后能好好休息,主动在熄灯后打扫展示场,一直忙到凌晨1点才回宿舍。在这样氛围的熏陶下,战士们训练起来都很玩儿命,因为标杆就在身边。


  中队长也是我很佩服的人。日常训练中,他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总是把自己的训练标准定得比战士高。有一次,中队进行“哨位反击”课目训练,有一个动作需要直挺挺扑倒在地上。中队长照例第一个上,跳起后直接卧倒在近40摄氏度的黑色柏油路上,给战士们做示范,让人由衷地敬佩。


  不训练时,中队长常对我们说:“开卷有益,一本书足以改变一个人。你们要是看上哪本书,我可以买回来送给你们。”


  于是,紧张的训练间隙,大家都不忘读书。通过阅读一系列革命历史书籍,我深深地懂得了国弱军弱则人民永无宁日的朴素道理,那些革命先辈的故事激励着后来的我们,要立足本职,爱军精武,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21天的实习结束了,这次难忘的实习提高了我的军事本领,更磨砺了我吃苦耐劳的作风,也坚定了我携笔从戎、投身军旅的信念。21天的当兵锻炼也让我明白,自己离一名优秀的军官还有不少路要走,我要不断向部队里的优秀官兵学习,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勇猛无畏能吃苦的“小老虎”、敢打必胜意志强的“带兵人”。



荐读·3

 “征兵体检”暴露出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 应引起高度关注  

房永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8月24日12 版)


  今年各地征兵体检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但近日解放军报社所属的微信公号“中国民兵”的一篇根据某地级市征兵体检数据撰写的关于“应征青年不合格体检表暴露出的十大问题”的文章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网上网下都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和讨论。


  仔细分析报道讲述的今年征兵体检暴露出的青少年身心素质方面的问题可以发现,有些情况在每年征兵工作中都存在,例如男性精索静脉曲张不合格、耳鼻喉炎症不合格、腋臭与平底足不合格等,基本上每年都会因此淘汰不少应征对象。其他例如大骨节病、足髁外翻、肘外翻、曲膝下蹲不到45度、结石牙、肝胆肾结石等,不合格的比例较低,在每年的体检不合格表中也较为常见。


  但是,有些问题近年来却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应当引起各方面重视。


  其中,视力检查不合格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某市的征兵体检数据来看,视力不合格已占不合格人数的46%,其中双目视力低于4.6的占三分之二,散光、斜视占三分之一。“视力不合格,上战场就打不准敌人,甚至会成为敌人的靶子。”


  导致视力检查高不合格率的原因是很多青少年不懂卫生用眼,疲劳用眼和长时间看手机。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过分依赖,在眼睛发育阶段就因学习和长时间阅读而疲劳用眼,致使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超过七成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而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据“中国民兵”的微信文章报道,在某地级市的体检数据中,应征青少年血检、尿检不合格,转氨酶过高的占不合格人数的17%,血小板积压、尿酸、尿酮超标占不合格人数的28%,这显示了应征对象可能存在肝胆肾功能受损、脂肪肝等现象。


  专家分析认为,饮水较少或经常饮用汽水、可乐、含甜蜜素等化工产品的饮料,长期食用含酒饮品、火锅、膨化食品等可能是该项体检不合格的主因。


  我国经济近几十年的蓬勃发展,给中国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增长,老百姓餐桌上的菜品日益丰富,但是饮食却未必健康。与上述体检不合格相对应的是不少青少年体重不合格。在体重标准有所放宽的情况下,体重不合格依然占不合格人数的20%。超重青年有增无减,主要原因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锻炼不积极,肥胖带来的高血脂、高血压等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心脏、血压不合格近年来约占不合格人数的十分之一以上,而“隐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应征对象,都难以胜任极限军事活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突出问题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征兵体检情况看,少部分不合格青年表现为抑郁症、自闭症、双重性格症、强迫症和狂躁症。伴随青春期发育,青少年在13~18岁之间会出现急剧的心理变化,父母与老师的忽视以及青少年对内心想法的隐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些青少年在身体上文身也是心理状况在行为上的一个映射,近年的征兵体检中,文身导致的不合格也呈上升趋势。


  事实上,现在的兵员素质无论是身高还是体能、智力方面,相比过去都好很多,军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大幅度提高让社会青年应征率有所提升自然淘汰率就高一些,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大,征召到足够充足的优秀兵员也绝对不是问题,但是大力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却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应当看到,社会有关方面已经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特别强调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近年来青少年体育改革创新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根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的发展趋势是“先降后升”,2005年达到谷底并开始逐年回升,和2000年相比,2014年男生除了18岁组和7~11岁组,其余各年龄段肺活量已经超过2000年同龄段水平,尤其是12~17岁组体现更为明显。


  中央文明办、国家关怀青少年下一代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社科院等有关国家机关与一流的医疗单位和教育机构共同推进并建立了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徐州、常州、扬州等多个市还联合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开设了“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等公益性机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心理帮助、支持、咨询。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部门和各省市有关单位的重视。


  建设国家和巩固国防需要身心健康的年轻一代支撑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延迟效应的影响,国家和全社会近年来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所作出的努力与付出,可能需要在稍后几年的征兵体检中才能有所反映,但是对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爱护永远在路上,而这需要更多的国家部门、更多的社会团体和更多的热心人士携起手来,拿出更加切实具体的举措,共同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中国民兵”的微信文章说,未来战场不需要弱不禁风的“小鲜肉”,而需要敢打必胜、体魄强健的铮铮硬汉,只有他们才能履行使命、保家卫国。“各地征兵体检工作渐入尾声。然而,征兵体检引发的思考却不应随体检工作的结束而结束,这是一个应引起全民关注的话题。”(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



 

◆ 往 期 回 顾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荐读 | 七年

荐读 |“就那么两三秒,车子方向就偏了”

荐读 | 厦大院长问题博士论文再调查

荐读 | “邯郸挑食”火了!吐槽食堂者被刑拘,网友有无“差评权”?

荐读 | 二里头遗址:最早的中国

荐读 | 去杭州

荐读 | 日本NHK纪录片揭露“731部队”罪恶铁证

荐读 | 活路

荐读 | 4个爸爸受不了班级微信群创办家校平台

荐读 | 把生命最后的时光留给三尺讲台

荐读 | 与H7N9抗争的82天

荐读 | 国家形象

荐读 | 震撼发布!深改组1300天民生工作全记录

荐读 | 哪怕“当裤子”也要“打狗棍”!硬气了我的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