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曙鹏:心知其意 言必有物——读上古版《经学通论笺注》
毋庸讳言,若欲要探明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之根基所在,则舍“经学”无有他途。因为以《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典籍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庞大儒家经典系统,通过上自帝王下至士庶的承传、诵习与尊用,已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历史场域内中华民族政教模式、思维习惯、精神性格、风俗民情及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可以断言经典所涵摄的文明基因早已植入华夏的文化血脉之中。
不过,随着晚清近代一系列社会革新运动思潮的激荡,传统古旧的经学默然逐步退下神坛,而新兴的经学形式则依凭总结、反思等样态蓬勃生发与展开。在此经学形式的迭代中,皮锡瑞的《经学通论》当数上乘佳作,其自言亲睹“近世异说滋多,非圣无法”,故而“思殚炳烛之明,用救燔经之祸”,可见皮氏著论之宏愿深意便是勉尽一己之力,存经学一线生机,且待日后幽而复明,此绝非陋儒俗说可比。其持论较为平当公允、论述极其精要明备,所用材料通贯古今,所发议题关涉经史,可为初学者提供治学明经的取法,当然地入选各家“经学入门必读书目”中。然时过境迁,加之经学本身包藏万有以及鹿门早年工于词章,行文善长用典等因,遂使当今读者因学力所囿已难免觉得艰涩繁难,触及典故更是由于积淀浅薄而如入迷津。当初期为“门槛”的皮著,于今观之,则俨然变作难以攀援之高阶。
解决上述问题的需求和呼声日益高涨,一本“经学教材的教材”应运而生。杨世文教授团队积十年之功而成《经学通论笺注》一书(为方便表述,余下皆称“本书”),可谓惠泽学林,以飨读众。本书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2009年度立项项目,由杨世文总负责,张行、吴龙灿、汪舒旋等人协助完成,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21年底出版。本书选以光绪三十三年思贤书局刊本为底本,校勘精善,正文编次以标号相属,注释亦以相应编号系于章节文后,以便读者搜检查询。其体例与旨意大略由书名“笺注”二字可窥一斑,“传之未尽者曰笺”,“笺”与“传”、“记”、“章句”等大体相类可视作“古书注释的一种”,“笺注”即是对原文的篇章字句作补充性解释与阐发,冠以此名难免使读者颇感有多少“汉学章句”意味蕴含其中,不得不说这种敏感的嗅觉与联想也正与整本书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谨严醇厚之风相投合。在传统的治学框架下别出新意,“老树开新花”或许也当视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尝试性突破。本书对皮文中值得进一步延伸说明或者不易以被充分理解的词句、段落、章节都加以注释,其中包括人名物名、文献材料、引文出处、经学问题、历史典故、典章制度、山川地理、观点术语、学界动态等方面内容,征引广博、论证详实,然并未剥夺和挤压读者思考的权利和空间而是严守边界,对材料也是尽可能剪除枝蔓而独撷英华,对舛误之处多有辨明与是正,可为读者理解原文深意提供极大方便。笔者基于通览之后的粗浅感受试将本书内容特征略作归纳。
《经学通论笺注》
[清]皮锡瑞 撰 / 杨世文等 笺注
一、考证详善 征引宏富
本书注解篇幅约有正文两倍之多,考证材料除正史、类书、子书、谶纬、文集、方志、笔记等传世文献外,还大量使用了包括出土简帛、彝器铭文在内的诸多考古材料,如在考察皮氏“论《连山》《归藏》”一节所引《节卦》“殷王其国常毋谷”当否的问题上就使用了《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摘要》整理材料与马国翰《归藏》辑本中“殷王其国,常毋若谷”相考校,认为“谷月”当为“吝有”之误,进而得出所谓“殷王其国,常毋谷月”应作“殷王筮其邦,尚毋有吝”的判断。考证问题多有补皮文之疏略、考皮文之讹谬处,如指出皮氏引《周易·革卦》“大人虎变”误将“九五”爻说为“六五”爻(P104注8);又如皮氏言:“马、郑训‘肇十二州'之‘肇'为始,分置并、幽、营三州,背伏生‘兆祭分星'之说七矣”,其中“七”当为“八”之讹(P159注30);再如据焦循《易话》将皮氏所称“秭归”改作“姊归”为是,并引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之说相辅证(P99注15)。本书立论不主一说、不偏一家,并无任何前设预判,而是推求原旨基于材料形成严密的证据链导出结论作出取舍,抑或并存众说置而不论以资读者参考。
二、关涉多方 入门指南
诚如本书《笺注说明》所云:“《经学通论》一书,则以五经为纲,以问题为纬,梳理经学源流,衡论经学问题”,皮文所论几乎贯穿中国经学史的所有宏大命题,比如“今古文经之争”、“孔子制作六经”、“齐学与鲁学”、“师法与家法”、“西汉章句之学”、“东汉谶纬之学”、“魏晋义疏学”、“唐代注疏学”、“郑王之争”、“汉学与宋学”、“疑经改经思潮”、“清代考据学”等,无一不是研习中国经学史所无法回避的“母课题”。本书以皮氏所设专题为基点对这些论题背后的相关学术脉络及背景知识进行系统介绍,对历代经学家(如扬雄、孔安国、许慎、贾逵、马融、郑玄、王肃、皇侃、熊安生、孔颖达、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戴震、惠栋等)及其经学著作都有比较完备的介绍和评议,对“一元”、“二刘”、“三才”、“四教”、“五常”、“六卿”、“八位”、“九畴”等专有名词都做了必要说明,有助于帮助初学者厘清概念、梳理线索、积累知识。此外,本书对于皮论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学(巫蛊事、五胡、周公东辟、永嘉之乱)、天文地理(北斗、二至)、算术音律(句股割圆、齐同比例)、礼仪制度(南郊、明堂、圜丘)、名物训诂(蟲豸、薰莸、亭毒、僨车、象魏)、占验禨祥(河图洛书、白鱼赤鸟)等皆作了充分考释,综合运用文献学、考古学、训诂学、音韵学等不同学科知识方法解决问题,也尽可能为不同专业背景的读者普及经学常识,甚至对一些生僻字如“颟顸(man han)”(P95注17)、“齮龁(yi he)”(P236注9)等都做了注音,更是方便根基尚浅的初学者或者非专业人群识读。
三、校勘精审 体例严整
书籍在作者引录或者刊刻传写的过程中极容易发生错误,这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与警惕。本书选以思贤局刻本为底本,兼取师伏堂丛书本与国学基本丛书本参互并校,且参考了华夏出版社周春健校注本、中华书局吴仰湘点校本,对底本中讹、脱、衍、倒文字皆作订正,并出注说明,讹字如“彖”误作“象”(P30)、“动”误作“物”(P33)、“小过”误作“小道”(P45)、“图画”误作“图书”(P80)、“固”误作“因”(P94)、“刘表”误作“刘衷”(P118)、“具”误作“其”(P134)、“方”误作“旁”(P194)、“史官”误作“史书”(P223)、“于”误作“墨丁”(P236)、“言”误作“而”(P239)、“书”误作“前”(P254)、“东汉”误作“一汉”(P258) 、“太史公”误作“太平公”(P261)、“周道”误作“王道”(P292)、“归宁”误作“归宗”(P313) 、“伯封”误作“伯到”(P316)、“遂”误作“逮”(P325)、“皆”误作“者”(P326)、“曼”误作“硕”(P350)、“言”误作“年”(P362)、“时”误作“诗”(P386)等例;缺字如“候”字脱(P55)、“八”字脱(P261)、“文”字脱(P323)等例;根据现代学人已有研究成果补正如据中华本补“数学”(P72)、改“选”为“违”(P248)、改“土”为“上”(P262)等例。且将“允”、“元”、“正”、“宏”等一些避讳字一律径改,随附校记,如“韦元成”(P405/519)例。以上对原文补正之处皆有所据,注文中具列材料明其信而有征,使疑窦顿消、文意通达。
如果最后一定要挑什么毛病的话,那就是有的地方存在重复注释的问题,如上述“韦元成”例(P405与P519皆有此注);再如P463与P798皆有对“五服”的训释,且说法略有出入。
所谓“宁食仙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皮著《经学通论》规模宏大,立论高远,熔铸百家,折以大中,实足经学入门者引为资鉴,以免其轻启臆断之门或误入歧途,以致徒耗月日、枉用心力而终无所得。《经学通论笺注》诠释文句、颇存古义,考索精详、不落空言,在学术性与可读性之间寻求某种难得的平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更多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力素养的经学爱好者入门的需求,这也符合时代的需求。随着近年来与经学或者经学史相关的通论性著作的出版问世,更多的人不会再将经学研习视作畏途。在今天令人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亲近经典、领悟经典,他们中不乏自觉投身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事业的“有志者”。该书无疑是广大读者探寻经学途辙的理想指南。
作者简介:陈曙鹏,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说明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推送文章时未能第一时间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侵权问题,请作者及时将意见建议发至邮箱bashuquanshu@126.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谢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
睹乔木而思故家
考文献而爱旧邦
长按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