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①:居者乐其屋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前行的住房改革,带给中国人民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变迁。为了全面展示厦门人民群众住房的巨大变迁和厦门市住房事业发展成果,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厦门网联合主办了“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启动以来,广大市民、网友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今天起,主办方将遴选部分佳作陆续在本公众号刊发,以飨读者。


结束了八年上山下乡知青生涯,已熬成了大龄青年。
岛外,曾被称为厦门西伯利亚的杏林,在那里招工返城,匆匆地登记结婚为的是在企业能分到一套不带卫生间小居室。虽然老旧的房子面积狭小,楼房外墙已有些剥落泛黄,但却承载了我们这代人的回忆:在那里娶妻生崽从青年走进中年,父母偶尔到家里来,要么打地铺,或是到集体宿舍去蹭睡,难以启齿的居住条件从来不敢让亲朋好友前来作客,毕竟这24平方的小房子确实让人难有伸展的空间,更不敢留客住宿。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住房还处于“统建、统配、低房租、高补贴”的状态,人们的住房观念也是“等、靠、要”,即是“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向单位要房”,当时职工的收入不高,除了养家之外,所剩无几,尽管房价不高,想换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厦门合成氨厂旧照(作者供图)
1992年,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鼓励集资建房,区区20套房源,按照工龄、职称、职务、是否企业双职工,就连是否独生子女也作为一个十二分重要的条件来把握能否取得达标的资格。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我的住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家人终于住进了真正的楼房,一家三口得以置换到有独立卫生间两房一厅65平的住房,已进入了青春期的儿子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小房间。我感觉良好地自我安慰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淌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因结构调整,我所在的支农企业在一度辉煌过后停产了,曾经风风火火的厂房、车间几近荒疏。忽有一日,背着测量仪器的工程技术人员频繁地在工厂附近出现,据说,厂房即将拆去要建高楼了,我们的住所也将被拆除,我们也将被安置到新建的杏北新城小区。

厦门合成氨厂旧照(作者供图)
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在老厂区的空地上,精美的杏北新城的设计沙盘让一群下岗待岗的人们对待建的住房充满了憧憬,人们期盼着这个高品质绿色生态节能型住宅区能够尽早地峻工。此时,也正迎来了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住房分配由实物转为货币,人们的住房也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锦园居住区外景(市住房局供图)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人含辛茹苦一辈子就是为了自己和儿孙们能住上好房,有个像样的家。以我而言,从原来的纯朴居住要求仅是想满足一个宽松的居住环境而已,到如今的居住需求却是生活功能、配套服务、居住环境等都朝着这些方面去提升的启盼。
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昔日低矮的厂房夷为平地,高低不平的小山包几乎在一夜之间搬走了,高耸入云的烟囱不见了,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的“居者有其屋”,到唐朝诗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在十九大上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被反复提及……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房子可以说承载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梦想,成为社会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锦园居住区外景(市住房局供图)
从平房到楼房,再到如今的绿意盎然的新小区,我告别了65平方的老住所,搬进了宽敞的三房两厅两卫的新房子。一个冬日的午后,丰沛充盈的阳光跃进窗户,洒满整个房间。我眯着眼睛,以四十五度角仰望苍穹,碧空万里,红瓦黄墙的楼房在阳光下不带有一丝瑕疵,眼中的一幢幢楼房是那么地令人向往。杏北新城锦园居住小区里曲径通幽,步移景异。榕树下,老人们带着孩子在那里散步,小区广场上大妈们跳起了欢乐的广场舞;上班族们很放心地让孩子们背着书包自己上学去。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们以最清澈的微笑对着阳光敞开心扉,得益于城市经济的繁荣,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社会公平在他们的身上得以体现。
居民在锦园居住区内憩息(作者供图)
时代在变迁,人们的需求在变迁,每一代人都在平面上留下了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烙印。住房是民生之要,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每户家庭都对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充满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老百姓住房的变化,得益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从“居者优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乐其屋”,人们住房条件的改变,其实正是生活条件改善的一个缩影。
回首我家的住房故事,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住房的面积,更多的是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当然,我们更希望,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
作者 黄集群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我的住房故事”征文启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