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②:我的三次住房变迁“独家记忆”

9月4日,笔者走进思明区金榜山公园园区,拜访了一位见证厦门半个世纪发展的环卫工人——黄金宝。谈起新中国成立70年来黄金宝本人及家庭生活发生的变化时,他感慨万千,动情地讲述了他家住房变化的故事。


厦门港打石市街5号公房,9平方米。狭小、破败和阴暗,是我对这个“家”最深的印象。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从记事起就一直住在这栋公房里,听爷爷说,我们家人最多的时候,有12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我的7个兄弟姐妹。这栋楼人口密集,虽说楼房占地面积不大,却住着8户人家。起初,住户与住户之间都只是用木板隔开,后来,房管局的工作人员请来工匠砌了墙刷了漆,房子看起来才较为牢固了些。新“装修”的屋子,配上白漆,仿佛重获新生。如此看来,我们一家人也算是第一次住进了“新房”。

80年代太古码头(图文无关,董复东供图)

即使住了“新房”,但我们家的住房条件仍旧艰苦。至今,我还能清楚地记得那些年在这个“家”生活的场景。首先,睡觉就是这个“家”的一大困扰,好在“家”里的左右两侧有简陋的阁楼可供休憩,大家挤挤挨挨地睡在一起,只能僵硬着一个姿势。此外,还有一个生活困扰就是——没有厨房。旧时的楼房没有配备厨房,一到饭点,各家就要蹲在门口狭窄的过道里烧水做饭,那才叫真正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我曾以为我会一直住在这公房里,没想到有一天,政府拆迁办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和我联系,告知我“家”是危房,要拆迁。我一听就急了,心里担心我们一大家子住哪儿的问题。好在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心头的大石才落了地——他们将我们安排到了条件更好的住所,我们全家高高兴兴地第二次住进了“新家”。

鸿山公园俯瞰厦门老城区(图文无关,六月半子供图)


90年代,我们一家子从厦门港打石市街的公房搬到了梧村街道文屏社区的周转房,两房一厅,25.39平方米,虽说不算大,但相比之前的房子,一家人终于不用“簇拥”在一起。随着兄弟姐妹外出谋生,家里的经济逐渐有了起色,我们也能负担得起一个月一百来元的房租。我在周转房生活了约20年,家里也添了新成员,但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又开始变得拥挤与不便。2018年,邻居告诉我可以申请质量好、面积大的安置房。通过邻居的介绍,我马上提交了安置房申请,盼望着有一天能让小孙子在大房子里自由奔跑、嬉戏。从此,我开启了我的第三次住房变迁故事。

今年6月25日,我满怀期待地带着读小学二年级的孙子入住了“新家”——思明区岭兜二里117号。这套房子,84.95平方米,三房一厅一卫一厨还带一个阳台,一家人住在敞亮的“新家”里,其乐融融,每个月的房租也只需付两百多元。每当回忆起以前睡地板、睡木板、睡沙发的日子,现在家里摆放着三张床,能舒舒服服地躺着,是我曾经想都不敢想的。

明区岭兜小区(市住房局供图)

朋友常说我这辈子也不知哪修来的福气,住进了三次“新房”,还一次比一次宽敞明亮。这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家的照顾,要感谢为我们奔波忙碌的工作人员,正因为他们为老百姓亲力亲为办实事,我才能如此顺利地住进这样一方温暖的小天地。风雨五十载,终有一处安身之所,实属可贵。

政府情系百姓冷暖,为我们解决了“小家”的难题——我“家”的住房变迁就是国家发展与变化的缩影,也是百姓生活质量提升的印记。如今,我加入到这座文明之城的环卫队伍,作为一名光荣的“城市美容师”,我要为厦门这个“大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资料图(图文无关


口述/黄金宝

整理/李雁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