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颜值高、费用省,厦门这个保障房小区让居民时刻感受家的温暖

厦门不断创新住房保障管理体制机制,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


截至今年9月,全市累计分配各类保障性住房约8.58万套,保障人数超过20万人。


生活在厦门保障房小区的居民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今起为您推出系列报道——保障性住房小区巡礼。


第一站:洋唐居住区


洋唐居住区工程

是福建省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

全省首个保障性安居工程综合体


按照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最高34层、均为精装修住宅房

曾获鲁班奖,还被外界评为

厦门最美保障房小区


目前已为我市6500多户

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保障性住房


刘东华 摄


洋唐居住区内

配建了一所小学(36个班级)

两所幼儿园(各12个班级)


另配备社区服务中心、生鲜超市等

居民们的生活温馨、舒适又便捷


小区设施节能

部分楼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

地面上还安装一部分太阳能路灯

居民可以省掉部分公摊电费


小区还应用大数据系统进行管理

不但能给住户安全感和公平感

也能聚焦关怀到特殊群体


刘东华 摄


让我们走进居民中

感受他们的新生活吧~



生活状态大改观

时刻感受家的温暖


家住21号楼的李女士,无劳动能力,离异带着女儿生活,住进洋唐居住区后,生活状态出现转折。


李女士说,20几岁时,在一个傍晚,她意外遭遇一场抢劫,两只胳膊被划了数刀,因此失去了劳动能力。婚后,她居无定所,因为婆家的老宅经常漏雨,后来还被鉴定为危房,她很多时候都住在娘家。


3年前,李女士选择离异,独自带着女儿生活,更觉得自己像浮萍。申请到保障性租赁房后,母女俩住进了洋唐居住区。小区环境好,也很安全,晚上很热闹,有儿童娱乐设施,她也敢带女儿出门散散步了。


刘东华 摄


生活中,李女士也不再觉得无助,不再害怕跟陌生人接触。因为有低保补助以及保障性租赁房租金补助,她无须为租金担忧,一些物业费用支出则由政府买单;平时,邻居会经常找她聊天,物业经常上门关心生活情况,哪怕是马桶堵塞,物业得到消息后也会及时安排人员上门免费修理;逢年过节,有人义务帮忙打扫房间;孩子就读幼儿园的老师也会上门慰问。


“我每天都带着感恩的心在生活。”李女士说,周围人给予的关怀,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三年是她无比美好平和的三年,尽管过去很苦,现在每一天都是甜的。


市住房保障中心供图


特殊群体获关怀

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彭女士是保障性租赁房的承租户,行动不便,独自居住,但深感安全、幸福。因为物业人员能通过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重点关注她的进出情况,每天也有专人在楼里走动查看,关注她这样的老人是否需要帮助。而且,市住房保障中心和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常常会上门慰问,给她带去温暖。


刘东华 摄


同样在洋唐居住区的陈先生则体会到特别的照顾。原来,为了陪伴照顾读幼儿园的孩子,陈先生当起了奶爸。他一直渴望能兼职做一份工作,贴补家用。看到居委会招聘垃圾分类专员,服务社区,自己刚好符合条件,上班时间集中在早晚,不影响接送孩子,他果断报了名。居委会招聘人员考虑他的实际情况,也优先录取了他。


“做好垃圾分类也是重要工作,大家很重视,也是为社会奉献力量。”陈先生说,住在保障房小区里,他重新找回了价值感,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刘东华 摄


相关链接

首批保障房地铁社区选房工作月底结束,选房须知必看!


☞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⑪:以后就住在厦门,不挪窝了


☞ “我的住房故事”主题征文⑰:我有房子啦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厦门晚报社联合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