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书写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
书写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
——我市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综述
开启新征程,展现新气象。
在“止滑促升、决战收官”的基础上,“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推动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总量有增、质量趋好”“高点有亮点、开局有新局”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77.11亿元
同比增长8.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9.4%
面对战略机遇期、快速转型期、势能集聚期,500万咸阳人民,正以步履铿锵的激昂姿态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奋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快速转型升级——使发展动能更强劲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
10月28日,暖阳高照。咸阳高新区,随着总投资5.08亿元的复合益生菌研制项目开工,全市10月份35个重点项目,当天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29亿元。
10月28日,咸阳市举办2021年10月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一月一开工,季度一观摩。这是今年的第十次项目集中开工。10个月里,我市相继有1021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80个,总投资3501.42亿元。
让日历回翻——
1月4日,元旦收假的第一天,连续十多年“春节过后第一会”的招商引资大会,提前召开。“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摆在突出位置,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夺取开门红,做到起步优、首战好、全局胜。”市委书记杨长亚强调。
1月5日,全市1月份146个重点项目举行集中开工活动,用实打实的项目建设,吹响“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号角,为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新年第一响!咸阳市1月份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场。
1月6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以狠抓项目为中心、着力打好八大战役的重点工作,以鲜明导向和重槌响鼓,发出了奋力夺取开年胜利和开局胜势的动员令。
全市紧盯925亿元招商引资任务,做实“咸阳商机全天候营业,项目对接24小时在线”的招商品牌。当好“五星服务员”,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营造亲商、安商、富商、优商的投资发展环境,全力打造咸阳投资洼地。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一月一开工,一季度一观摩的机制实施以来,全市项目建设的劲头越来越足、盘子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对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支撑越来越强。
市级领导干部“三包三促”,常态化实施包县市区、包项目、包企业,促建设、促生产、促销售。截至10月底,市级领导深入项目现场调研督导495次,协调解决问题332个。
与此同时,还相继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2020年10月28日,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目前,当地民营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3.2%、占全市总税收的53%、占全市总就业人数的65%以上。
“要聚焦‘服务’二字,‘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营商环境’”“用一流营商环境为重点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正在全市各领域成为共识和自觉行动。
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市制定一系列措施,打造最高效最贴心的政务服务、最便捷最规范的政策服务、最公平最放心的法治服务、最守信最包容的人文服务和最宜居最完善的城市服务。
“民企助咸•共创共赢”发展大会。
“我们去年举办成功‘百企进咸·投资兴业’,今年又接连举办‘民企助咸·共创共赢’‘人才兴咸·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咸阳累计招商签约685个项目、总投资7700多亿元,蓄积了一大批新项目和发展动能。”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办主任杨源杰说。
正是依据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电子显示、高端能化、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医药和医疗器械、新型纺织建材、文体康养4个五百亿级特色产业,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4个百亿级新经济,形成符合市域发展实际的“544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形成渐次发展的梯队,就如同建筑有了坚实厚重的‘地基’。”市委书记杨长亚说,“基础产业固本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增力,新兴产业接续增量,走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汇聚资源要素——向改革创新要活力
变则通,改则利。
市委响亮提出:要在改革开放上有新步伐,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以硬措施、硬作风推动咸阳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抓重大改革任务的推进与落实,抓自主改革事项的探索与实践,力促各领域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部署的149项改革任务一一落地。
“先后出台《中共咸阳市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等68份重要改革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制度的健全完善、成熟定型。”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改革办)主任鱼剑锋介绍。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在前期已受理的100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的基础上,新增加200项“全省通办”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可实现300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异地收件,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
全国通用的建筑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在全省首家、全国第二家生成运用,323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告知承诺+”“信用+”等便民高效监管和服务全面推行,政务“好差评”系统评价满意度99.91%。
一年来,我市突出创新驱动在转型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紧扣新旧动能转换这一目标,紧盯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加快构建“五主导、四特色、四新兴”现代产业体系。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我市共谋划征集11个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项目。其中,已经开工建设的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规划总面积3150亩,总投资达200亿元。
立足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核心区定位,我市制定《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政策包”,出台《加强人才工作推进秦创原咸阳核心区若干政策》,在人才招引、鼓励创新方面支持政策与省级对标对表,吸引高端人才来咸创新创业。
创新是转型的动力。我市以“产业创新联盟体+高校+专家团队”模式,凝聚企业合力,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专家团队参与,共同发挥产业技术集群优势。
转型是创新的载体。先后成立9个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涵盖中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农业产业等多个领域。通过“联盟体+”以“人才共享”的模式与二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进行科技合作项目。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如何更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早在5月初,市委、市政府就精心谋划“人才兴咸·创新发展”大会。
10月15日,“人才兴咸·创新发展”大会如期举行,邀请到51所省内外高校、54所省内外科研院所、15家省内外金融投资机构和25家企业。签约项目371个、总投资额642亿元。
大会还聘请34名国家两院院士担任咸阳市科技顾问。现场发布的《咸阳揭榜挂帅技术难题榜单》,征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技术难题188个,悬赏总金额4116万元。
“务实高效的‘人才兴咸·创新发展’大会,体现出咸阳改革创新的魄力和胆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肖群忠评价道。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和大胆探索,我市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氢能源、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效提高至9.2%。
与此同时,还新培育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储能装备、精密机械、特种玻璃、航空密封型材、纺织新材料等45家高新技术企业。
坚持人民至上——让成果惠及老百姓
增进民生福祉,永远在路上。今年以来,全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年初确定的30件惠民便民实事为抓手,不断化解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倾听群众心声,广泛征求意见。全市征集1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民生项目的“实事清单”作为考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履职清单”,对摸排的民生实事,实行清单式交办、销号式管理、倒逼式落实。
把市民的“呼吸”放心头。坚持生态历史、加快绿色转型,咸阳不断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调整优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路绿化和森林乡村建设,完成投资1503万元,道路绿化304公里,建成森林乡村49个,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1.3%、163.3%。
美丽的咸阳湖畔。
教育为民、文化惠民、健康咸阳、老有所养、住房保障提升、社会保障提升等有条不紊地推进。
一年里,基础教育助学工程完成投资8.61亿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7.59%。教育设施改善工程完成投资4.88亿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8.4%;农业科技培训农业技术骨干5000人,农民5万人次;专业技能培训开展培训2422人次,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61%。
脱贫攻坚拓展工程,完成投资5.57亿元;城乡居民新增城镇就业2.31万人,为企业以工代训5.2万人次,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培训补贴资金945.1万元。
5G基站和城区、县城、重点景区5G网络覆盖项目,完成投资2700万元;群众文化下乡工程,完成投资额680余万元,开展大中型群众文化演出活动49场次。社区康养服务工程,完成投资2260万元。
一年一度的渭河风筝节,是咸阳近几年文化旅游的代表品牌,并已成为全国极具影响的自主风筝赛事IP。
在今年3月举办的“今年花开逛咸阳”暨“我要上全运”2021咸阳渭河国际风筝节上,我市推出赏花赏景、红色印记、全运赛事、历史文化、乡愁记忆、美味美食、自然山水、社会发展等8项主题活动和9项配合活动,在全市累计举办70多项活动,丰富了市民生活。
市交通运输局投资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启动了分别跨越渭河、穿越陇海铁路的“三桥三隧”工程,还计划新建城市道路17条,新建改建人行天桥12座,新增车位6800个。
特定时段,咸阳公交车免费乘坐;法定假日,机关单位停车场对社会开放、免费停车等一大批惠民便民之举,广受好评,赢得赞誉。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下功夫做实民生“里子”,不断释放为民“红利”,让全面小康社会的成果更多惠及老百姓。
彬州市为切实改善农村残疾、空巢、孤寡老人基本生活条件,有效解决“吃饭难、洗衣难”等问题,对6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空巢老人,农户中无人照顾的残疾人建立“幸福互助院”、爱心餐厅47个,涉及服务对象660人。
“我在这里养老,离家不离村。党的政策好得很!”在市义门镇中罗堡村互助幸福院,70岁的王军社说。
初冬时节,暖意浓浓。经过综合研判,市委、市政府决定从11月1日开始供热,提前供热不增加用户采暖费。消息传出,全城温暖。“去年提前供暖,今年又提前。暖身更暖心!”中华小区业主郭菊梅高兴不已。
更多民生福祉,温暖新的生活。截至10月底,全市已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908件,完成项目占比65%,完成投资188.3亿元。重点民生完成投资83.44亿元,占年计划的72%。30件惠民便民实事的43个具体项目中,19个项目完成年度任务。
公安系统推出报警求助、户政管理等30条便民利民措施;“五链共治、法在基层”咸阳“枫桥经验”社会治理模式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最高法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更高水平的平安咸阳、法治咸阳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也在常态化推进……
甩开膀子干事——“一个镢头一个坑”
市委书记杨长亚多次强调,必须有吹糠见米、刀下见菜的新手段、硬措施,要求广大干部“手往面盆里塞,脚往泥地里踩”“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要靠干”。
今年“三秋”期间,我市遭遇连续降雨天气影响,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地墒饱和地质松软,玉米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进地作业困难,需要动员人工收获。
10月15日,市委办的一份紧急通知,让此后的两天周末时间,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数万名党员干部,在泥泞的果园和玉米地里,帮助农民抢收抢种,打响秋粮“保卫战”。
“我家6亩玉米不到两天时间就收完,解了我燃眉之急,感谢得不得了!”永寿县等驾坡村民刘小超说。
几天里,市县两级共组织59886名党员干部,成立1902支服务队,帮助群众抢收玉米8万余亩,采摘水果4万余亩,收获蔬菜及其他农作物1.2万余亩。
党员干部助农抢收的消息通过媒体发出后,引起热烈反响。咸阳日报抖音发布的抢收抢种短视频,浏览量超过1200万,获点赞近40万、8万多条评论。“咸阳干部作风真是大变样。”“这样的好干部,超燃!”……
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加之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企业产能、销售量减少。
企业有困难,政府出手帮。《咸阳市停减产企业帮扶工作方案》《咸阳市停减产企业“四个一”纾困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一百名领导干部包抓一百户国有企业的“双百”行动等迅速得到落实。
“多亏‘四个一’帮扶活动,企业生产销售已经逐步好转。”金红叶纸业(咸阳)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市、县两级以及帮扶干部的倾力相助,企业购置设备资金压力得到缓解。
牛年牛劲。“我们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把抓落实作为一项基本功,苦干实干、务求实效。”市工信局局长李俊英说。
——泾阳县创新机制,以三色督办提效能,推出“八减八办”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着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彬州市在“食品销售、餐饮服务”等5个行业新注册个体户中推行“一业一证”试点改革,涉及的营业执照和行业许可合并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三原县全面落实事项“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办”等便民举措,为群众、企业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淳化县帮办代办窗口为企业和群众开设“绿色通道”,建成8个镇级便民服务大厅,设立128个村级帮办代办点,可帮办代办与群众联系密切的服务事项74项,形成“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联动体系。
一年里,全市基层组织完成315个村级活动阵地改扩建任务。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87个。建成49个高标准城市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扩建162个社区活动阵地,建设“心心秦家”“彬彬有礼”等服务站352座。
干部“沉下去”,思路“活起来”,“疙瘩”解开来。9月10日至9月30日,长武县由县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牵头,组成工业转型升级、果业二次振兴、矿区生态系统化治理、民生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管理、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8个工作专班,开展专题调研。
“聚焦重点领域,全面摸排问题、对症精准施策,我们要想在前、做在前,把工作责任落实得再到位一些,把高质量发展再推动得快一点。”长武县委书记何锐说。
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让咸阳广大党员干部满脸阳光,作风转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十足,认同感和归属感满满。咸阳的城市形象和社会美誉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激昂奋战四季度,决胜全年满堂红。放眼全市上下,一幅幅“靶向发力稳增长、与时俱进保预期”的火热场景。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甩开膀子,奋力向前,我们就一定会交出“增量提质、高点开局”的优异答卷!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 期 推 荐
➥市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 杨长亚主持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