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咸阳:宜居宜养“森林城”

咸阳发布 2022-08-19

秋高气爽,温润宜人。咸阳湖波光粼粼,芦苇丛生,河堤上绿树环绕,花草相映,微风和煦,阳光明媚,衣袖与绿叶飘摇,清风与秋意悦耳,游人穿梭其间,一分凉爽,三分惬意。

渭柳湿地。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军朝/摄

金秋的咸阳,从城市到乡村,以蔚蓝晕染天空,以深绿点染青山,以清澈浩荡河流,目之所及,风光旖旎,心之所向,满心欢喜。这良辰美景下的从容,源于咸阳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题,把民生福祉扎扎实实干在大地上,书写在群众心坎上,久久为功建设“幸福咸阳”,处处迸发生机与活力、宜居与宜养的独特魅力。

“咸阳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底蕴深厚的历史、干净宽敞的道路、枝繁叶茂的花木、热情亲切的笑脸,工作生活在咸阳,让我倍感温暖与舒坦。”9月2日,在咸阳湖景区散步的赵云峰高兴地说。

工作十年,城建工人赵云峰可算是咸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见证了咸阳发展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的显著变化。忙碌的工作结束后,他总会来咸阳湖边吹吹风、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如今,他越发深刻地感受到,在咸阳生活更加宜居、工作更加称心、出行更加快捷、人生更加精彩。作为咸阳的一名建设者,他更加坚定信心,扎根平凡的岗位,埋头苦干,建设宜居宜养之城。用民生体现宗旨,用绿色增色幸福。从黄河流域中游城市实际出发,咸阳把绿水青山、优美生态作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优先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卫士”责任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各领域全过程,让美丽环境、“家”的感觉直达人心。

咸阳市旬邑县石门山景色。张康/摄咸阳市每年投入200亿元系统化、精细化、多样化推进城市更新,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民生“大投入”换取群众不愁不烦、不拥不堵。坚持“房住不炒”,咸阳市高质量构建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房24万余套、改造老旧小区78个,使1.44万户居民直接受益。 咸阳市大力实施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工程,2021年投资2.23亿元,完成130所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改造项目,中小学课后服务“咸阳模式”全省率先推行。同时,咸阳市规划建设环城交通系统,加快实施“三桥三隧”、过街天桥、智慧停车场等“十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场十字环形人行天桥效果图。(资料图)

从积极建设老年温馨型城市和儿童关爱型城市,到推行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咸阳市全面推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广“时间银行”智慧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春节等重大节日公共停车场免费停车,重污染天气公交车免费乘坐,人性化提前或延迟供暖,“12345”24小时接听系统触网直通车,便民服务家门口一体机等一系列惠民实事、暖心小事增添了城市生活温情温度。从实施百万株月季进公园,到“一街一色”扮市容工程,咸阳市精心组织举办“今年花开逛咸阳”“花好月圆话咸阳”系列活动,“七园三带七路”的绿化、“四节一会三展”的街景美化,让城市处处见美好。如今,咸阳市力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19%,空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渭河、泾河母亲河水质稳定向好,总长18.2公里、万亩水面的“4A”级咸阳湖景区,依河傍水成为市民最美“城市会客厅”。

袁家村。(资料图)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袁家村也成了全国闻名的“网红村”,就连游客也在咸阳找到“诗和远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咸阳这座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的宜居宜养“森林城”。

滑动浏览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梁高强/文
编辑:李晶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 期 推 荐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在咸阳传递 王山稳出席 杨长亚授予第一棒火炬 卫华致辞

侧记 | 古都传圣火 祥云耀咸阳

在向阳花开的路上奋力前行

花好月圆话咸阳 | 咸阳:以“6S”精细管理打造最优政务服务环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