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经盛传一时的“缅花大王”,如今......

2017-05-17 柳虫子 红木家具厂


2016年11月份起,一篇题为《缅花大王竟是他,真心佩服!》的文章在红木界各大自媒体平台传的沸沸扬扬,文章主角陈洪伟也因此走进人们的视线。如今半年多过去,这位80后告诉我,“我不是‘缅花大王’”。


1


在仙游汽车站到[红桥红]路上的第一个红灯前,陈洪伟刚把车停稳,一辆不知从何处冒出的宝马立即贴身呼啸而过。想来是闯红灯“惯犯”,留下一路的“嚣张”。陈洪伟皱眉盯着车牌,爆声粗口: “艹!是xxx! ”


仙游很大,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高端红木生产基地、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上千家企业组成一条条红丝带,贯穿整个榜头。它也很小,看一下车牌就知道是谁,想知道一家企业老板来历、选材及产品如何,多喝几泡茶也就探清了。



几个月前,陈洪伟有了“缅花大王”称谓,事后没多久,他心里就开始隔应。“大王”一词象征着各方面的无可替代,规模、品牌、品质…… 即使最具实力的企业都不敢如此“称皇称帝”,而一位暂且无名的小伙被冠上这个头衔,不免令人侧目,终究还是给人太过自我标榜的印象。


陈洪伟自然深知其中诟病,87年小伙,有这个年纪都有的浮躁和虚荣,可到底还是掂得清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就一草根,‘缅花大王’什么的太过了。”每次被别人揶揄是“缅花大王”,陈洪伟都觉得别扭,总一再强调自己是“草根”,他还是习惯大伙叫他“阿伟哥”。他知道自己是谁,也很明白[红桥红]现在是什么。


我曾问他:“你给‘红桥红’这个品牌的产品定位就是专注做缅花吗?”他首先纠正:“不不不,‘红桥红’现在还不是一个品牌,我们现在只能算是一个缅花家具生产厂家。” 这个长相清秀、身材瘦削如宽面条的年轻人,实质里其实有你难预料的踏实和勤勉。 



2


[红桥红]是在2013年成立,那时谁都不知道红木家具这个大盘正走向最高点,一次过山车般的行情跌落已经在悄悄酝酿。当海黄越黄慢慢匿迹,小叶紫檀、大红酸枝逐渐成为主流,有人在为缅花发声,终究还是鲜有人问津。人们总对能看得到的结果感到安心,[红桥红]却在那时选上了当地没什么人做的缅花,理由很简单——资金不够,又想做好产品。




红木各类原材特性不同,大红酸枝价高,开料却风险很大。厂家一旦舍不得,就会出现劣质产品,毕竟舍弃的每一寸原料都是钱,这个代价陈洪伟和他的伙伴都负担不起。


缅花则不然,价格适合、开料利用率高、花色漂亮,虽然工人成本相同,他们还是想先保证质量,“红木家具最终还是要流向精英阶层,我不是说什么,我是想说,我很怕生产环节出现问题,因为我们是要做长期生意,不是短期的。”


陈洪伟的普通话带着仙游乡音,有时说不出来,就着急用本地话替代。怕有些话你会怀疑,那双偶尔被斜刘海遮住的眼睛就会透过镜片向你无声地表达诚意。这让别人说出来可能有点油腔滑调的“豪言壮语”,从他嘴里说出显得特别踏实。


“不过,在做产品这件事上,我也是很踏实的。”想了一下,他做了个精准的总结:“做产品,我们是认真的。”



3


车在榜头东桥一栋9层楼高的建筑前停下,这里就是[红桥红]的大本营。门口挂着一张红底黄字招牌,中间一个二维码大的隔20米都能扫到。


陈洪伟有点不好意思:“是不是很丑?我一直想把它换掉,就是一直没时间。”也许当初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才做这样的设计,但现在陈洪伟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就像他现在对古典家具的认识,也绝不是三年前那样。


陈洪伟是半路出家,以往的工作经验,只能让他明白一个厂该怎么运作,可在古典家具学问上,他是零基础。



刚入行,以为木工说的、做的就是对的,后来才知并非如此,“比如那个馒头榫,以前相信木工做出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后面学了、问了才知道,馒头榫的榫和卯工人一般只开一刀就完成,而正规出榫会多加几刀,开榫打槽需要多出三四倍工时,且精细程度要求更高。那样做出来的结构不合理不牢固,产品根本不合格”这件事让陈洪伟后背发凉,他明白,想真的做好,必须自己也要懂古典家具。


陈洪伟学古典家具的方式和他运作整个工厂一样“愚笨”。[红桥红]刚成立时,所有琐碎之事他都要亲力亲为,“发货包装,买个口罩、缺个砂纸、磨个锯条,这些都得我自己来,那时刚做,也没啥同行朋友问,只能一家一家去找。像养孩子,每天伺候她16个小时,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现在工人如果要找个梅花钻,问陈洪伟在哪,他依然能答得出。



学古典家具也是如此,请教行家、业内交流、看书、视频……所有能用的途径都用上。曾经以为制作古典家具就是一个结构拆解、制作、再组装的组合游戏。入行三分后才知,每件家具背后承载着的是自然、文化、工艺、器型……它们像《红楼梦》一样博大精深,值得人们穷其一生去研究。


“学这个真没什么捷径,也不能偷懒如果有人跟你说,古典家具很容易就懂,那就是他什么都不懂。”从家具内涵聊到一开始摸索的制作,陈洪伟指着不远处的仿王世襄电视柜告诉我:


“书上的图和实物真是两回事,以前以为好看的东西就是书上的样子,后来发现不是。图片是平面的,它是别人告诉你这个角度好看,到真正去制作家具,要考虑的因素就非常多,不同角度的线条、比例、结构,有时跟书上差距甚远。”


他坦言自己过去做出来的产品,“真是不怎么样。”



5月1日,陈洪伟接待了4波客户,隔了十几个小时,其中一位发来微信确定要买放置大厅左边的沙发。他犹豫了几秒,还是直言相告,“那套是我前两年做的,我自己很不满意,你如果真的要,那要给我点时间再改下。”客户没有异议,当即转3万定金,并特意嘱咐,“这套一定要给我留着。”


陈洪伟犹豫的这几秒,让我想起他吐槽完宝马后,脚动了动,想跟着油门冲过去,也是几秒的挣扎后,最终决定遵守规则。


87年,算一下,正好而立,也许有时会受环境影响,终究还是会越来越稳,毕竟本质如此,因为不仅现在,即使3年前,陈洪伟也能踏实到一家一家拼命去拜访门店



4


三年前陈洪伟想把产品卖出去绝没有今天这么容易,和所有创业者一样,他也经历过一段痛苦、孤独的时光。初入这行,没有朋友更没有销路,“那时产品做好后,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卖,什么都不懂。”作为生产厂家,他只能去找业内门店经销商。


“就是骑着小毛驴去每一家门店,一家一家骑过去,有时骑到大济,发现没电了,骑不回来,就推回来。”无论到哪个门店,如果店长在,陈洪伟能拜访就拜访,拜访不了就把店里手机号码记下,回去加微信,每一个都加,天天如此。自然也遭到不少展厅小妹鄙夷,说是无所谓,但今日还会提起,想来当时也是伤的不浅。



无论是同行还是客户也许都与我感受相同,聊久了能隐隐感觉到陈洪伟身上的踏实与认真这让他很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如今业内大部分人都知道“阿伟哥”在做缅花,有需要缅花家具的客户,如果自己厂里没有出品,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想到“阿伟哥”。


“以前问榜头建行在哪,大家会说哪里哪里,现在再问,就变成在‘红桥红’那边了。”说起现在与过去的区别,陈洪伟难免自豪。那辆“小毛驴”也光荣退休,被换成了奥迪。妻子问要不要把“小毛驴”以旧换新,他坚决反对:“那不行,要留着,它当年可是为我立下汗马功劳的。”


在逐渐被别人看到的今天,陈洪伟最开心的事就是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同行沟通、交流。红木行业泡沫被搓破两三年后,业内也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从过去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抽身出来,人们渐渐安静下来,学会重新审视自己,懂得去认真做一件好家具。



5


几天前,陈洪伟一天发了二十几次产品出去,当天晚上又赶去参加朋友的开店宴席,他已经很久没有喝那么多。


“现在真的跟以前很不一样,以前大家聚一起就是吃吃喝喝,现在我们碰面都是在喝茶讨论这个要怎么做、那个怎么弄更好看,大家都很认真。”陈洪伟的语气里透着少年老成的“欣慰”。他认可古典家具、认可自己的故乡,更认可业内所有的伙伴


朋友们亦是肝胆相照,给他提供许多发展建议,人们建议他扩大规模、建立企业形象、做品牌,但陈洪伟有自己的考量,他不急,他只想做好当下。



“当下”是被陈洪伟频繁提起的词。吃饭时,我们就着话题继续,他顺其自然地说了一句:“做好当下是对未来最好的计划。” 说完,他自己都吓了一跳,怀疑自己怎么会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其实类似这样的金句,陈洪伟说了很多。


陈洪伟的性格里有创新也有保守。创新在对古典家具的认知和包装上,他想做产品文创,让古典家具更紧密地与当代生活结合,打破古典家具只适合中式建筑的传统认知,想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它们在当代生活中能发挥的魅力。


他也保守,保守于他要给身边的人安全感,保持资金正常运行,能发得出工资、不欠外债、也不被人欠,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其实我也不知道[红桥红]未来会怎么样,也许它会成为一个品牌,也许不会,未来还是挺远的。我只想,如果有一天它真的成为品牌了,那肯定是因为口碑。”创业者都会憧憬未来,陈洪伟却务实地只看脚下。



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和陈洪伟坐下来聊这么多,因为我总习惯以第一印象判定一个人。


“缅花大王”的报道我看过,与大部分没有说出口的人一样,我对陈洪伟的初印象也是太过狂妄和自大。可当你真正去接触时,才知道原来这又是自己的狭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经常引用这句话,却鲜有人能做到。


喜茶创始人前几日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开过很多失败的店,没有人可以只靠营销获得成功。”确实如此,营销炒作是烟花,只能璀璨一时,只有实实在在用一砖一瓦垒起的城堡才能长久伫立。在红木行业,人们公认越老越“值钱”,但每个能在此立足的年轻人都不容小觑。


[摄影:林凯]



——END——


你可以找到陈洪伟的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