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世襄讲线脚

2015-11-10 王世襄 红木家具厂
红木从业者☝都关注「红木家具厂」


王世襄(1914.5.25-2009.11.28)号畅安,男,福建省福州市人,生于北京。汉族,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学者。


  王世襄作为研究明式家具的大家,他撰写了两部我国前所未有的古代家具书(《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填补了此门学问过去只有外国人才专著、中国人却没有这一令人遗憾的空白。王老对古典家具的线脚有过精辟的论述,本刊特别节选部分线脚内容,以飨读者。


在家具装饰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面”和“线”,鲁班馆的匠师有不少专门术语称呼之,但缺少概括的统称。现在为了叙述方便,采用现代木工习用的名称——线脚。


线脚在明及清前期家具上的施用,主要在边抹、枨子、腿足等部位。它们全仗面和线来构成其形态。粗略的概括,十分简单,面不外乎平面、盖面(鲁班馆语,即混面或凸面)和洼面(即凹面)。线不外乎阴线与阳线。惟根据实物作微细的区分,则又十分复杂。


边抹即使同高,枭混也基本相似,但曲线舒敛紧缓稍有变换,顿觉殊观。阴线或阳线,则因其造型之异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阴线槽口有“圆槽”、“尖槽”之别。阳线圆而饱满的日“灯草线”,立而犀利的日“荞麦棱”,平扁而宽的日“皮条线”,阳线正中又稍凹陷者日“洼儿”,如“皮条线加洼儿”等等。



饱满匀称的灯草线


造不同的线脚,要用不同的工具,如盖面刨、洼面刨、阳线刨和勒子等,各有大小多种。鲁班馆的老匠师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在修理旧家具时,尽管不同样的刨刃已积累了不少,但遇到某件旧活,构件残缺,需要修配,或为单只的家具,配制成对,工具箱中竞找不到线脚和大小都合适的刨刃。还需用大锯杀段锉制成合用的刨刃,配上刨床,造成刨子才能开始工作。举此一事,亦足以说明明及清前期家具的线脚式样是繁多的。


下面依家具的不同部位谈一谈它们的线脚:


边抹

这里所谓的边抹,指大边和抹头,用攒边方法将它们造成边框,不论其为方为圆,框中装板或不装板。具体到家具的构件则如凳椅、桌案、床榻的面,圆角柜的柜顶等都是。边抹的线脚又可分为两类:


1、 线脚上舒下敛,近似须弥座的“枭混”,其断面与盘碟边沿的断面相似,北京匠师统称之日“冰盘沿”,也有人认为应写作“饼盘沿”。这些上下不对称而曲线变化至多的线脚,可以自成一类[图1—1]。




2、边抹的线脚有上下对称和上下不对称的,因为它们并非上舒下敛,帮不能称为冰盘沿。这些可另成一类[图1—2]。




腿足

家具腿足除少数品种如香几、供案外,其断面可分为圆形、方形和扁方及扁圆形四类,它们各有不同的线脚。

1、圆足


圆形腿足最多是正圆的,光素无线脚。在此基础上开混面棱瓣,混面或宽窄相等,或有宽有窄而作有规律的相间。也有开洼面棱 瓣,每两个凹槽之间突起犀利的脊线。上述两种线脚往往在一腿三牙的方桌上出现。此种开棱瓣的圆足,与下面将述及的开棱瓣的方足,北京匠师统称日“甜瓜棱”。

2、方足

我们把四面平直,仅将角棱倒去的方足视为光素无线脚,在此基础上可以造出线脚多种。有的四角踩委角线,有的四面打洼四角倒棱或踩委角线,有的每面正中再加阴线,将方足分成八瓣,有的分瓣并起阳线,式样不胜备举。


方足的另一类线脚是朝里两面任其平直,只在朝外的两个看面上造线脚,似可称之为里外有别的线脚。最常见的是无束腰杌凳、各种椅子及圆角柜上常用的所谓“外圆里方起阳线”的线脚。两面打洼三个转角踩委角线的造法,也属此类。比较特殊的是方腿而把朝里的一角踩去,断面形成曲尺形,即所谓“挖缺做”,桌子及床榻的腿足都有此种造法的实例,亦可归入里外有别一类。



3、扁圆及扁方足

这两种扁形的腿足,多用在案形结体的家具上,如二人凳、炕案、酒桌、条案、画案等。此外如闷户橱的腿足及衣架的立柱,也都是扁方的。


扁圆形腿足有的光素无线脚,有的朝里一面略带平直。扁方的有的看面微呈混面之状,两角倒棱,其余三面则是平直的。更多的则为看面两边压边线或起边线,边线之间形成一个大混面,即所谓“混面压边线”和“混面起边线”。或把此混面中分,形成两个混面,有如劈料。或在大混面正中起一道阳线,名曰“一炷香”,起两道阳线,名曰“两炷香”,三道德曰“三炷香”。这一类线脚也是繁多的。


闷户橱的扁方腿足以混面两旁压边线的为多。衣架则因前后两面造法相同,故扁方形的立柱两面线脚也完全一致,与条案等的腿足只有朝外一面有线脚的造法不同。


文章来源丨《古典工艺家具》


〔红木家具厂〕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