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朋友圈”,还需要真实的街区生活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联生活周刊 Author 宋彦
和人真实地相处,见面、吃饭、聊天、散步、走很远的路……对小老虎来说,线下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从北京到上海,小老虎在城市的各种“相遇”中寻找创作灵感。“城市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孵化器,一些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结的空间能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很多精神的碰撞才会发生。”
口述|小老虎
整理|宋彦
疫情前,我搬来了上海。当时我有些厌倦了北京,但没到非离开不可的程度,我也不知道真走了,新的城市会带给我什么。上一次在上海常住还是2013年,也是因为感情。这是我第二次在上海“生活”。
晚上,永福路、复兴路和乌鲁木齐路的三条路口很热闹,有很多非常棒的音乐场所。有个叫Shelter的地下俱乐部,是个防空洞改建的,上面就一个小门脸,往下走能走到很深很深。那里常年有实验音乐、电子音乐的演出。Shelter不远处是JZ爵士上海,一幢木质老别墅,非常完美的声音环境和年代气息,以及很大的天台。不远处有时髦的Arkham,能蹦迪,也能当Live House,墙上涂满了荧光色的斑点,像深海里的鱼。一到晚上,那几个路口到处是土耳其烤肉、新疆烤馍,香烟小摊……喂饱那些饥肠辘辘的出来玩的年轻人。
当时我就觉得,站在这几个交叉口,上海的夜晚就是属于你的,你能同时找到三个不同的人群,三种不同的音乐,至少在那个夜晚你不会感到孤独。
我对人感兴趣。创作者都应该对人感兴趣,城市应该能够提供人与人相遇的场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书店、唱片店、咖啡馆、美术馆……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巨大的灵感孵化器,这些彼此独立又相互连结的空间能容得下住各种各样的人,很多遇见与精神的碰撞才会发生。
我没法只过互联网生活,虽然也喜欢用微博、微信,喜欢分享好天气和天上漂亮的云,但我还是没法失去日常生活,也不认为大多数人真的可以不在乎。
和人真实地相处,见面、吃饭、聊天、散步、走很远的路……对我来说,居住环境好坏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是它能不能促成人与人的相遇。有些城市或空间系统能让这些相遇发生,甚至让它们变成奇遇,有些地方却一直无法提供让人与人真正走近的机会。
2013年那会儿,我在上海爱上了一个人,上海这座城市对我的意义就不同了。后来,我出了一张专辑,叫《海上的一位》,倒过来念就是“唯一的上海”。专辑记录的就是那半年我对上海的记忆,也是对一段感情的纪念。
专辑里的歌基本都和当时的生活场景或遇见的人有关。
当时的恋人喜欢骑车,我喜欢滑板。有一次,我们沿着苏州河走,她骑车,我滑滑板。我当时穿着件T恤,图案是一个和尚坐在瀑布下。我踩在滑板上,身体和脚下的滑板被护栏挡住,只有和尚的头露在护栏上,远看就像一个僧人在河边快速平行移动,特别超现实。后来,这画面就被写进了专辑的第一首歌《河上的和尚》。
《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剧照
上海到处都是便利店,一出家门就有,几乎每个路口都有一家。“从他的购买清单可以虚构他的生活。他会每天都出现,时间不固定。为他自己买食品,内衣裤、牛奶和啤酒,也给情人买红糖、巧克力、大枣、卫生巾和香烟……”“全家便利店”开门时的音乐让人听了特别亲切,后来我就把这声音采样,放在了《全家》那首歌的结尾。
城市里偶然的相遇会碰撞出一些小趣味。以前,淡水路有家寿司店,小小的。寿司师傅大概是江浙地区的,挺开朗,也挺憨厚,一笑露一口白牙。当时,我那段感情已经结束了,自己很快就要离开上海。去吃饭时,那哥们儿突然和我闲聊起来。他说,自己也马上要离开了,要回老家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店。如果有机会到他家乡,我可以去店里坐坐。哥们儿给我递了一个名片,我一看,他叫汪机智。Sushi(寿司)在电脑上打出来就是苏轼,于是就有了《汪机智与苏轼》那首歌,也算是对他的一个纪念。
2019年,我搬来上海生活,曾经那个三岔路口上的音乐空间都搬走了。但我仍住在这徐汇区法租界一带,主要的活动空间也就是家附近两三公里以内,多数地方走着就能到。在超大型城市,这些家附近的空间常常是我们容易忽略的。
上海清晨排队买菜的人©小老虎
除了亲人、朋友、同事和陌生人,城市生活里还有一种重要的关系,或许可以称为熟人?楼下某个小餐厅的老板,给你缝扣子的师傅,一个咖啡师……你们可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朋友,但他们构成了你的日常生活社交,是你生活的小环境,更是城市人情味的重要一部分,是你独在异乡时能够轻而易举得到的安全感。
人是很奇怪的。在北京时不觉得留恋,搬来上海后,我却偶尔怀念在北京的生活,尤其是在鼓楼的那段日子。
小老虎在胡同©小老虎
那是2009年到2012年,我住在鼓楼东大街。我租了一个平房,是大杂院当中一个单独的小院子。早上能光着屁股站在院子里晒太阳,对面房顶上有一个养鸽子的叔叔,偶尔撞见了还挺尴尬。他那些鸽子一飞就有鸽哨声,总能让人想起八九十年代在北京拍的那些影视剧的片头。
那时,鼓楼东大街是北京独立音乐、小众文化的聚集地。在那儿居住,也是我确立自己身份和生活习惯的过程。比如说,我是一个独立音乐人。我对很多与音乐、与独立创作有关的小生态感兴趣,这条街上就聚集着很多这样的人。
我从家出来,走几步就到了祥子开的服装店。他收了很多旧衣服,发到云南,设计后找当地的农妇加工成时装,再在店里卖掉,带有慈善性质。再往前是个德国老外开的死飞自行车店,还有葡萄院英国菜,在那能遇到很多搞音乐的、搞电影的,还有在NGO组织工作的朋友。那里有很好吃的薄底披萨和英式烤土豆。有时,我会扔几张自己专辑的海报在店里。再往前走几步,有旧物交换的小店,类似国外的thrift shop。
贝斯手博譞开的皇后飞行员眼镜店,Joyside的贝斯刘昊的二手服装店,以前在音乐公司上班的郭诚开了独音唱片店……那时,我踩着个滑板,从这头走到那头,跟这个人打打招呼,去那家的店里坐坐。
后来,我有首歌就叫《皇后飞行员》,灵感就来自博譞的店,讲的是一个为皇后开飞机的飞行员的事儿。
愚公移山、Mao、Dada、Temple……这条街上也有很多Live House,那时看演出都是漫无目的的,而不是在网上查好了信息再买票。互联网繁荣之后,大家的喜好越来越细分,不同圈层的人就彼此遇不到了。当年,碰到什么就是什么的心态让我能听到很多不同类型的音乐,遇到各式各样的人。
那时的鼓楼东大街是个巨大的信息场,社交场,认识的随便聊两句,不认识的经朋友介绍就认识了,人与人就这样联结起来了。
有时我觉得,那时的自己就像叔叔家的那群鸽子,每天俯瞰着鼓楼的全貌。也像一只趴在大网上的蜘蛛,能感受到鼓楼这张蜘蛛网上每一个网点传来的震动。
小老虎回到童年的院子里,
除了墙上多了几个电话号码其他没有什么变化©小老虎
在北京,我最好的记忆都在从鼓楼东大街到东四那段路上。姥姥家住在东四,那里有很早的滑板店,隆福寺那有个地下广场,汇集了北京当时最丰富的街头文化。广场上贴的全是演出信息,一圈儿的店铺卖得都是Hiphop服装。一群剃着光头、穿着肥大牛仔裤、T恤的人坐在那打扑克。
FruitySpace的空间小小的,人挤着人。有时是正经演出,更多时候是奇怪的小演出,甚至大家带着书、本子,随便去读点什么、讨论点什么,或者干脆放个电影。这些事儿没什么逻辑,都是野蛮生长的,没有特定的规则和秩序,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怎么舒服怎么来。大环境的宽容和实体空间的友善让文化层层叠叠地逐渐形成生态。
我也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聚到这儿来的,它就是自然生长成了那个样子,这是健康的城市文化生长方式。我偶尔会想,我们这群人如果到了七八十岁,大概也会想听摇滚乐、听爵士,想跳广场舞,我们还得自己找地方,不想被规划到某个大商场的四层平台上。
小老虎演出©小老虎
那段时间,我的音乐和鼓楼有关。2012年,我发行了专辑《Juliana》,专辑是和鼓楼的“勺子家”店铺一块儿做的。我们每天去各个酒吧捡啤酒瓶子。捡回来后,就在他们宝钞胡同的小院子里洗瓶子,把买来的沙子装进去。洗累了就喝会儿茶,看看月亮,弄到晚上,没准儿还能一起去看个演出。
后来,我的音乐就被装在了这些漂流瓶里。瓶子里有张纸,纸上有网址和下载码,大家可以从网上下载专辑。那张印着字儿的纸也属于鼓楼,那个年代流行纸钱包,不怕水、撕不坏。“勺子家”店里就有,我们就就地取材了。
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很在意线下生活里人与人的联结,后来的音乐、演出现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寻找和建立这种联结。
即兴说唱的魅力就在于猝不及防。猝不及防的相遇,猝不及防的灵感迸发和猝不及防的表达。所以,它一定是属于城市的。你无法想象,在德克萨斯州或者内蒙古大草原上诞生说唱。那些地方,连碰见个人都不容易。
街头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就像,我很早开始滑滑板,主要用作代步。但我喜欢这项运动,也能理解它。它与从前的集体式的篮球、足球、马球不是一样的逻辑,它标志着个人化运动时代的来临。它又是属于城市的、街头的,不依赖于任何专业的运动场所,也不依赖于大自然,纯粹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怎么用栏杆、楼梯设计路线,怎么在商场乘凉的地方,再加上一棵树,组成一段滑行轨迹,怎么手持摄影机拍摄出新奇的角度,然后怎么和音乐结合在一起,剪辑出酷炫的短片……那是一整套的审美。
洛杉矶的涂鸦OG Nuke©小老虎
无论是滑板、涂鸦还是说唱,这些街头文化都是基于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成熟,用解构成熟、解构系统的反叛姿态去创造。它们都是属于当下的艺术,就拿说唱来说,我在纽约、上海转了一圈,记点笔记,回去酝酿、消化、理解后再创作,这跟当天、当场Freestyle,抓住那一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是要直接地交流,直接表达我们共同经历这一小段时空的感受。
今年,我在上海的黑石公寓做了几场演出。我做了点小设计,自己写了很绕口的一段话,类似于“人海也是海,不在也是在……”舞台中央有个T形台延伸到观众席,在寂静的黑暗中,我打开手电筒,走到任意观众身边,把纸条递给ta。手电筒照着纸条,观众念上面的字。念上七八遍之后,总会有有趣的事发生。有一次,有个姐们儿,一张嘴说的是四川话,那个瞬间我和观众都惊了,效果太好了。
《北京女子图鉴》剧照
我能看得出来,那些读纸条和上台Freestyle的观众很开心,有种宣泄情绪的快感。城市生活常常能滋生孤独感。我想,这种孤独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缺少现实生活中深入的交流与表达。深度的联结需要有人给你时间,有人跟你一起开心,有人体会你的痛苦。在现在的生活节奏里,这挺难实现的。
这些演出经历也告诉我,很多东西确实不该预设边界,时间、空间、年龄、职业……偶尔闯入个什么地方,也许生活就被打开了。但交流与表达是需要特定场域的,当你所处的环境足够放松、让人足够有安全感,这些深度联结才能产生。除了那些功能性的高耸的写字楼和逼仄的居所,城市也应该能够提供这样的场域。
这也是我为什么开始做“说一切”项目的原因。疫情期间,我有段时间滞留在日本。我就通过Facetime,远程和人连线,听普通的网友、听众即兴说唱,每天连线三四个人,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焦虑和寂寞。
但这远远不够。去年七八月份,我从线上选出了四五个人,把他们叫到上海,网友终于“奔现”。我们一起度过了一天,去了我家附近的黑胶唱片店,总是聚集很多年轻人的公路商店。我们站在大街上喝啤酒,还去了现在已经被拆除的虬江路电子市场……中间经过一些过街天桥、小路、理发店,我们不停地即兴说唱——对着路边喝啤酒的人,早上买菜的叔叔阿姨,还有电子市场里修手表的大爷大妈。
我们没在娱乐场所、club里,或者任何刻板印象中符合说唱文化的场景即兴。我总觉得,这门艺术不该是这样的,它跟城市有密切关系,跟街头巷尾真实生活着的人有密切关系。它属于街头,也属于日常。
即兴不是一个音乐的概念,更不是简单的说唱,它完完全全是生活的概念,你得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当成一个实验场,当成素材库。
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先拥有真实的生活。
2020年,《三联生活周刊》发起了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期推动公众启蒙,激发公众参与,推动未来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以此为起点,未来将在偶数年举办三联人文城市奖,奇数年举办三联人文城市季,搭建一个“人文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2021年,三联人文城市季以“跨越边界”为主题,希望激发人们去思考和面对城市的数字化和公共空间的网络化。围绕这一主题,将开启“人文城市光谱计划”。11月中旬,人文城市光谱榜的发布盛典及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办。届时,还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人文城市摄影展,以“建造幻象”主题,重新审视影像媒介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转变。
光谱榜即将发布之际,我们邀请了国内不同领域的城市分享人来讲述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个人文城市细节。与此同时,面对城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现实,围绕“跨越边界”的主题我们还采访了诸多重量级国际学者。敬请关注有关人文城市光谱计划的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