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时的海南人,都有一颗闯南洋的心

2017-11-15 炒饭 南斗智库

关键词:  海南人  闯南洋

题记: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既不断地进行内部迁移,也大批移居海外,促进了地区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海南因一湾琼州海峡而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特俗的地理环境更是赋予其不同于内陆发展的独特历史进程。有学者指出,海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社会。一方面,自秦汉以后,中原地区的移民始入岛内并逐年增多,他们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经济与文化,推动了海南岛的开发与建设;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岛内人口也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谋生。



海南人何时迈出移居国外的脚步,至今尚未发现可靠的史籍记录,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迁移历史中,海南人也通过自己的智慧才干和顽强拼搏,在海外社会中站稳了脚跟、茁壮发展。如今,他们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还会自豪的告诉你:“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我们海南人。”



1


在中国古代,背井离乡常被看成是无奈和痛苦的代名词。然而,远离中原、四面环海的海南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海南人不一样的外向性格,自古以来便习惯了以海为家、四处漂泊。


因年代久远、无史可考,海南人最早出洋的时间在学界说法不一。一说早在西汉时期,海南人就开始“下南洋”,移居东南亚并逐渐流动到世界各地。一说海南人真正意义上的出洋历史,是从唐代开始的。随着新的海上交通路线的开通,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途贸易的日益兴盛,海南的海上对外贸易也开始出现并经年不衰。经商,更是成为海南岛尤其是与外界联系频繁的东北部地区的传统。



由于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之要冲,海南岛对于许多意图出海谋生的大陆华人来说,它本身就属于下南洋中的一环,以至于很多琼商不仅具有海南本土文化特征,其本身还兼有大陆其他省份文化的记号。例如,“人造花大王”欧宗清,其祖籍是海南文昌,但是其先人是由福建莆田来到海南生活的。

 


2


明代以后,虽然明政府实施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但南海地区的海上贸易始终没有中断。


随着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海南的对外贸易活动更加频繁。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极多,数达千余只”,“每船多可载百余人,少亦可载六七十人,此外还可搭载大量货物”……这种大型海洋帆船的出现,也使得大量民众移居海外成为可能。商船频繁的贸易活动,不仅使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间贸易往来密切,愈发便利的海上交通更是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的潮流。



到了清朝,由于天灾、战乱、社会变革以及后来西方列强殖民东南亚需要劳动力等多种因素,人们纷纷选择出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海南人也更容易前往海外谋生;他们不畏艰险,乘帆船漂洋过海,背一个包袱闯天下。


这些漂泊异乡的海南人离开了灾难深重的家乡,却也靠着自己的聪明能干、顽强打拼,在同样充满风险但不乏机遇的异国他乡找到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3


历史学者唐若玲在其论文中曾提及,与国内沿海地区其他下南洋谋生的人群而言,海南人的时间是相对较晚的。加上最早到南洋谋生的海南人多为因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的穷苦百姓,这些“晚到者”为了谋得生存,不得不去从事他人不太愿意做的社会最底层职业。


民间亦有风传,过去海南人在南洋社会中,是靠着“五把刀”起家:一把是菜刀,开饭店;一把是剪刀,当裁缝;一把是砍刀,种橡胶;一把是柴刀,开山辟岭;还有一把是剃刀,当理发匠。



早期漂洋过海的海南人,没有雄厚的资本,只有最初血汗钱的微薄积蓄;没有高深的学识,只有熟练的手艺;没有贵人相助,只有团结的同乡人,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打拼。


他们目标明确,敢于创业,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抓住了人生的机遇,在居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领域都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及极高的社会地位,海南人在南洋社会的职业也从当年的“五刀”,一步步上升到了今日的“五师”(教师、医师、律师、工程师、经济师)。其中更是不乏在当地乃至国际社会上留下了赫赫大名者:“人造花大王”欧宗清,“汽车零件大王”叶世忠,“琼商奇才”王绍经,“南洋奇人”韩槐准……

 

结语:即使在今天,走在东南亚、欧美不少地区的唐人街里,你总能听到独特的海南口音,吃的也是正宗的“海南鸡饭”。


正所谓,“去蕃”吃得苦与脏,严冬过后是春光。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中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和显赫的家族,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在后面的篇章里将继续为您讲述……

 


参考:

1.《东南亚琼属华侨华人》,唐若玲;

2.《海南华侨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唐若玲;

3.《海南华侨华人史》,寒冬;

4.《海南华侨文化》,刘阳;

5.《琼商文化研究》,皮永华;

6. 《中国琼商研究现状与建议》,皮永华;

7. 《海南华侨与东南亚》,蔡邑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阅读

这位英雄后人,在1946年收复南海诸岛时说“这里是我们的地盘”

连电脑都没有的年代,他们把生意做遍全世界

鸦片战争前,“他们”冒死乘着木帆船远渡他国


(文章来源:南斗智库;作者:炒饭;编辑:炒饭、火马)



南斗智库

微信号:NandouInstitute

官方网站:www.nandou.org

“小机构,大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