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姬传记大小梅合演之《虹霓关》

许姬传 梨園雜志 2022-05-01
再见,梅先生

 梅葆玖先生骤然离世,是中国文艺界之大不幸,所有热爱京剧、热爱戏曲的人都难以接受这个令人悲伤的事实。先生虽去,梅魂永继,追寻着父亲梅兰芳先生的脚步,他为梅派艺术的发扬光大、为中国的京剧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梨园杂志」公众号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整理一些梅葆玖先生有关的文字与图片,怀念这位可敬的艺术家。

 今日所推送两篇文章出自《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叙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梅兰芳、梅葆玖父子合演头二本《虹霓关》的始末。许姬传先生特意在文后加述了葆玖先生一九八三年复排《金山寺·断桥》的情形,是关于葆玖先生武戏演出的重要记录。


大小梅合演《虹霓关》


清代戏画《虹霓关》梅巧玲饰东方氏  时小福饰丫鬟  陈楚卿饰王伯当


 我前天谈《教子》,说到老梅、小梅,有人提抗议说:“戏台上讲现实的,老梅未老,你这个‘老’字下得不的当。”所以我今天改成“大小梅”了。《虹霓关》头、二本连唱是非常吃香的,这次本来预备不演,因为小梅这出戏是陶玉芝教的,已经学会了,但是只会头本,二本要现学,嬲(注:方言用字,纠缠之意)他父亲教。大梅说:“你先跟王三哥学会了,等我在台上表演的时候,你看一二回,就明白了;这出戏非常难演,单靠口授是不容易了解的。”刚巧戏馆方面要求演《虹霓关》,大梅答应了,他教我陪小梅看这出戏。我看小梅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台上,看完了他说:“头本我敢演,二本恐怕演不好。”我说:“几时父子合作一回,倒很有趣的。”第二天,大梅表示要演一次救济失业工人的义演,院方负责人说:“最好加一日场,开支比较节省,可以多募点款来救济失业工人。”大梅说:“这桩事比较有意义,我破例来一回日场试试看。”当时就研究戏码,我提议双演《虹霓关》。后来决定由小梅去头本东方氏,茹元俊王伯党,刘淑华丫头;大梅二本的丫头,芙蓉草东方氏,姜妙香王伯党。两相对照,非常有趣。论年龄姜妙香一个人的岁数(六十岁),就抵他们少壮派的三个人。最发噱的是十七岁的小夫人,五十七岁的大丫头,我要学老鹰的话,当当卖卖都要在前排看一回了。

梅兰芳访美演出《虹霓关》饰演东方氏剧照


 原定星期五演,因为六月一日儿童节,小梅加演《三娘教子》。所以救济失业工人的义演改到三日,星期六,大梅希望多上点座,多募点款。还有筹募工会基金一场,则挪到下一个星期去了。


四老四小之《虹霓关》


 这一次父子《虹霓关》将要出场之前,我到后台看见茹元俊的小王伯当,刘淑华的小丫头,都已扮好。小梅的面部化装已经完成,他的师父陶玉芝,怀着郑重的心情给他扎扮。我看他满头大汗,双手微战,神情紧张极了。因为这出戏是他一手教授,已经有三四年的工夫;同时大梅随时从旁指点窍奥;最近还有茹富兰、芙蓉草的修正指示,所以老陶的责任最重,小梅如果在台上出一点“情形”,他将难过到不可想象的。

大小梅合演《虹霓关》之戏单


 这时候,我到前台坐下,先同黄裳先生漫谈《虹霓关》,我告诉他茹元俊、梅葆玖这两个人都是家学渊源。他说:“我就为此而来。”等到小茹与小梅对枪一段,枪架子非常好看,他们两人前一天在“中国”台上打了三个钟头,所以相当纯熟。不过小梅第一次唱武戏,在他的小心眼里头是存在着一二分的矜持和紧张,但在大体上讲来,是相当成功的。他事先与小茹互立“军令状”,谁要打错一下,就归谁请吃一顿点心。那天戏完之后,回到家里,我问他请客问题,他向我微笑说:“恐怕要归我请了罢。”但是他又自慰地说道:“你们不会发觉的,只有会这出戏的老前辈,方能指出来。”大梅靠在沙发上也笑起来说:“小九(葆玖乳名),你不要自鸣得意,元俊的武功比你深,幸亏他陪着你唱,才没有出什么大错儿,以后还要下苦功练习。”

二本《虹霓关》梅兰芳饰丫鬟


 我又想到韩金奎在二本《虹霓关》的旗牌口中,抓了一个现哏:“希奇希奇真希奇,四个老人唱了一出戏,芙蓉草五十岁,梅兰芳五十七,韩金奎五十九,姜妙香六十一,凑起来共总二百二十七,你说希奇不希奇。”观众无不大笑。完了戏到后台打听四个少壮派的年龄,阎世善(旗牌)卅一,刘淑华(丫头)廿六,茹元俊廿六,梅葆玖十七,综合起来一百岁,不到四老的一半,倒也是相映成趣。再有小梅使的枪,小巧玲珑,是一对坤枪,据说是他师父陶玉芝,向华香琳小姐借的。华也是陶的学生,她会不少刀马旦的戏,可算得武艺高强。


 按语:当年的四小——玖、茹、刘、阎,都是五十左右的中年人了。四老则梅、姜、赵已作古,只有韩老金奎还健在,去年葆玥到上海,还到他家拜访,韩老比梅先生大两岁(一八九二年生人),是九十以上的老先生。


 葆玖第一次演头本《虹霓关》的东方氏,事先与茹富兰的儿子茹元俊在台上排练对枪,我看见茹富兰与赵桐珊两位在旁边一招一式的指点,所以演出时博得好评。在散戏时,我听观众说:“十七岁的小孩能够演得严实稳当,不简单,一定有名师细抠过,可谓将门出虎子。”当时观众看戏的水平很高,他们的评论是从比较中总结出来的。


 一九八三年四月,葆玖重排昆曲《雷峰塔·水斗、断桥》,我记得一九五O年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金山寺·断桥》是梅先生的白娘子,振飞兄的许仙,葆玖的青儿。葆玖这个戏是朱传茗教的。以后,他在梅剧团里排演过《金山寺》、《断桥》、《祭塔》。《金山寺》是昆曲,《断桥》是照田汉同志的本子唱“皮黄”,《祭塔》则以大段“反二黄”见长,是按照王幼卿亲授。当时他才二十四岁,正是精力弥漫时候。这次在北京京剧团排演《水漫金山》、《断桥》,梅剧团的老人,场面是裴世长的鼓,郭岐山负责穿戴扎扮。姚玉成的许仙,赵慧英的青儿,都是第一次演,他们认真排练了三个星期,还请了北昆的孙世华说戏。除了响排、彩排外,都是在西旧帘子胡同梅宅排练的。葆玖还屡次放映一九五九年北影拍摄梅兰芳、俞振飞、梅葆玖的彩色片《断桥》,学习核对。一九八三年春,振飞兄来京参加程砚秋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演出时,还为葆玖和他的学生姚玉成说《断桥》的身段。


《断桥》梅葆玖饰白素贞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在中和戏院演出《水漫金山》、《断桥》。“水斗”场面,赵慧英是武旦应工,“出手”打得很“冲”,水族、神将的“跟头”经过排练,也有特色,梅葆玖的唱念武打按照家传路子,还打了几下“出手”,当年梅先生是不打出手的,观众觉得新鲜,报以彩声。有一位老观众问我:“葆玖的武工有根柢,是谁教的?”我说是陶玉芝教的,还把三十年前初演头本《虹霓关》的情景对他细说了一遍,他说陶玉芝、茹富兰的武功是经过科班严格训练的,葆玖得他们的教导,所以虽然搁置了二十年,经过排练又找回来了。


(《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梨園雜志微信号:liyuanzazhi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