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兰芳:我理想中的新中国

梅兰芳 梨園雜志 2022-05-01

日推送之《我理想中的新中国》录自上海《周报》1945年10月13日第6期“庆祝胜利号”,作者为梅兰芳。其时正值抗战胜利,梅先生刚刚复出舞台,对于胜利后戏曲艺术的发展有着无限的憧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先生文中的愿望大都得到了实现,然而此后所发生的种种,却是他在此时不曾预料到的。



梅兰芳在上海思南路家中


 杜门谢客隐居八年之后,我今天又在舞台上和观众相见了。这是胜利后的第一个国庆日,我敬以无限的欢欣,与社会人士同伸庆祝的微意。


 回想八年以来,我们所过的是如何阴暗的岁月。中国是具其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国家,在抗战期中,每一个国民都有为她忍受痛苦的义务。现在痛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希望未来的将是永久的和平与幸福。


 至于我个人,我只是一个演剧者,毕生的心力都花费在舞台上。如果也允许我对新中国有什么理想,我愿意从我切身的事业想起。


 我想象,在未来的新中国,无论新旧戏剧,都将是文化事业的一环,社会教育的一个有力的部门;而不止是单纯的娱乐。从事戏剧的工作者,都成为服役于民众的艺术家,建设新中国的战士,国家保障他们的生活,社会尊重他们的地位;而他们本身,也不止于是供闲人消遣的工具。在平剧一方面,我希望有一个国家设立的学院,一面以完备的课程(包括一般的教育)训练人才,一面聘请专家实验研究,如何使它去芜存精,发扬光大。因为社会的进步,平剧是否终将归于淘汰,我现在想象不出来。可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存在,自有它历史的和社会的依据,直至今日,还是最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加以改革,推进,使它蛻化为一种有意义的教育工具,我想是必要的吧。


 自然,要实现这种理想,我们必须有一个富强的国家,进步,开明,充满着光明和朝气的社会。


(上海《周报》1945年第6期“庆祝胜利号”)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梨園雜志微信号:liyuanzazhi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