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戏为什么要有锣鼓
今日推送之《京戏为什么要有锣鼓》,录自《半月戏剧》第6卷第6期。作者贺金吾。在文中说明了自己对京戏中锣鼓作用的看法。
记得第一次沪战之后,萧伯纳到上海来,中国的一些名流学者,在笔会设宴欢迎,也有梅兰芳氏在座,萧翁曾问他道:“京戏为什么要有锣鼓?”梅氏答曰:“也有不用锣鼓的,譬如昆曲”,梅氏从事于京剧工作,有数十年之经验,但是这一个答案简直答非所问,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京戏是京戏,昆曲是昆曲,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而且昆曲除间用笙箫唱吹腔外,有时还是要用锣鼓的。足见能行不能知的人,在现代社会中还是很多,萧梅的谈话,无形中替“知难行易”的学说,又下了一个铁的注脚。
萧伯纳在中国
(一)锣鼓代表音响。京戏有唱打念做,唱与念代表人的对话和自白,打与做代表人的动作与表情,然而其他动物和物件所发出的声音,就非用锣鼓来代替不可,譬如雁唳,马嘶、鬼叫,又如《刺巴杰》的用刀挖门声,《打渔杀家》的船橹声,《投军别窑》的碰壁声,《长坂坡》的投井声,《探母回令》的落马声,都是用锣鼓来代替的,例子很多,俯拾即是。
(二)锣鼓配合动作。京戏之一举一动,都要合于节奏,内行所谓“家伙点”,“锣鼓点”是也。家伙点指演员的动作,锣鼓点即指锣鼓的帮衬,不用说起霸、亮相、走边、跑圆场,非用锣鼓配合不可,小而至于一举手一投足,都要用锣鼓来帮助,才能陪衬出动作的优美,缓的动作,配合了锣鼓,才能“边式”,快的动作,有了锣鼓,才更显得“利落”,尤其是长靠和短打的武生戏,更非依赖锣鼓不可,看过北杨南盖的人,一定知道锣鼓的重要。此种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好比读意境很高的诗词一样,其传神及幽美之处,只好让自己去领略,却不能以语言文字来形容。譬如《石秀探庄》、《安天会》、《雅观楼》、《林冲夜奔》等剧,如果没有锣鼓,就绝对演不成,其理由安在?只要闭目一思,便可明了了。
李少春之《夜奔》
(三)锣鼓造成音乐效果。为了帮助剧情的发展,因此电影上就有插曲和配制的音乐,有时还穿插以风雨声,鸟鸣声,蛙叫声,汽笛声等,以加强气氛。京戏也是如此,不过所依赖者全为锣鼓而己。举例来说:譬如《九更天》中的马义,在“杀女”一段中上场时,手执钢刀,胡须颤抖,浑身上下,都在哆嗦,此时锣鼓忙迫的敲,一阵紧一阵,所以才能更充分地表现出这义仆内心的紧张与凄惶。再如王子登场,曲牌吹【朝天子】;久别相逢,则吹【哭想思】;排队迎接,则吹【队伍歌】;贺喜则吹【画眉序】;设祭则吹【哭皇天】;败兵上场,锣鼓起乱锤;鬼魂出现,必敲阴锣,凡此种种,均有吻合剧情的意思,以达到音乐的效果,而帮助演员增加情感的流露。
长城公司灌制唱片场面
(四)锣鼓发号司令。京剧没有导演、舞台监督和提示等工作,是比电影和话剧来得简单,所以演员的进退,都要靠锣鼓来发号司令,不但每一个上场下场,要听锣鼓的智慧,就是每一个演员的动作及台步,也要合乎锣鼓,才能丝丝入扣。此外武剧的开打,各有路道,稍一不慎,就要闯祸,有了锣鼓在暗中提示指点,方能尺寸配合,相得益彰。
其实锣鼓有广义狭义之别,狭义的专指锣与鼓,广义的则包括“文场”及“武场”,武场以鼓为领袖,小锣、大锣次之,文场胡琴为领袖,月琴、三弦次之,笛子、大钵、小钵、唢呐又次之。不过无论狭义的也好,广义的也好,因为京戏并非实物上台,拿马鞭代替骑马,执船橹表示摇船,抽象的动作很多,根据上述种种理由,就非用锣鼓来配合不可,不然的话,乱跳乱叫,等于盲人骑瞎马,一定不成其为戏了。至于用抽象的动作,来代替实物,是否合乎戏剧原理,乃是另一问题,已不在本文范围以内,恕不再饶舌了。
(《半月戏剧》第6卷第6期 )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