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母》坐宫唱法之我见

张佛言 梨園雜志 2022-05-01

今日推送《<探母>坐宫唱词之我见 》录自《戏剧旬刊》1936年第29期,作者张佛言。《四郎探母》又名《北天门》,取材于杨家将故事,此剧是生、旦唱腔成就较高的传统戏之一。

 

快板中的两句


 《探母》坐宫一折,在四郎表明要过关探母后的快板,通常为旦唱“你那里又何必巧言来辩。你要探高堂母我不阻拦”,生唱“承蒙公主不阻拦,无有令箭也是枉然”,旦唱“有心与你金鈚箭,怕你一去就不回还”。

 

 时伶唱此段,寸尺极快。最后二句与上两句紧接着唱,我觉有点不妥当。四郎是成竹在胸伺机发言的;只要机会到,自可冲口而出,他说想过关探母,公主无法禁止他不想,只好做顺水人情,“你要探高堂母我不阻拦”,其实这只是一句空话。他要能自由过关探母,就不会这样终天愁锁眉尖了,这种做人情,自然乐得做。


程砚秋、王少楼之《四郎探母》


 及至四郎说到实际问题,要他负责弄到令箭,这件事就未免教公主有点踌躇了,令箭究竟是给他不给他呢,给他吧,一去不回,将如之何。这种纵虎归山的勾当,是应该加以考虑的,在没有决定办法以前,宁可说令箭无法到手,使四郎不埋怨他,决不会一口应承说“令箭在我”的。四郎说出需要令箭,他便冲口答出“有心与你金鈚箭,怕你一去不回还”,这未免把公主写得太神秘了。无因至前的事,竟能毫不犹豫的应付裕如。在这个地方我想应该加上一个身段,表示稍为考虑,再答覆,才能尽情;不然岂不等于背书吗。四郎思故土,他自有主权,给他令箭,则权操自我,这种突然发生的非等闲的事情,任谁都要先有一番考虑的。

 

 各名伶演此剧,我从未目睹过,但在唱片上听起来,好像都是紧接着唱下去。此剧在长沙,我看过三次,最后一次才注意到此点,我私意感觉到这是一个罅漏,特写出来就正于当世明达。


高庆奎、雪艳琴之《四郎探母》

 

附志


 在本刊第二十一期上,我写过《<探母>坐宫唱词之研究》一文。

 

 提出几个疑点,先后承哈杀黄、宗大蔚,两先生赐予指示。关于“思故土”三字用高腔一节,杀黄先生之解释,至为逐辟,令人心折。“铁镜女跪尘埃祝告上天;尊一声过住神细听咱言”数句。大蔚先生主张保留“皇宫内院”四字,而改“细听咱言”为“听咱誓言”,极为明爽。鄙意如改为“跪皇宫盟表誓愿”,则下句不改亦可通。


王熙春之《四郎探母》


 “走漏了他的消息半点”句,如大蔚先生所改,“我若是漏驸马他的消息半点”,似与原文无大差别,鄙意注意在“他的”二字应否保留;觉留此二字不甚爽利,去之嫌秃,留之又嫌赘。公主盟誓,是由驸马要挟而来,紧紧相接不表明“他的”,其必为驸马,绝无疑义。若加“驸马爷”三字,则诚属要不得。“他”字在此处不作“我你他”的用法,而为称丈夫的代名词,诚如杀黄先生所云,樊山老人曾有“未肯竟呼郎小字,赧颜低唤一声他”之句,即其明证。但在此处不指明,不也可通吗。杀黄、大蔚两先生,如肯再赐予指示,是无任欣幸的。


(《戏剧旬刊》1936年第29期)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