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打渔杀家》

齐如山 梨園雜志 2022-05-01
齐如山

齐如山(1875-1962),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民国五年以后的二十多年间,与李释戡等为梅兰芳编排新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1962年病逝于台湾,著作被编纂为《齐如山全集》。


 《打渔杀家》这出戏,百十年来,唱老生、青衣的人,差不多都演过,但演得最好的,要数谭鑫培与王瑶卿二人。自他二人演后,越发走运,近几十年来,几乎是每个戏班都有这出戏。不过这些年来,它有了许多的变化。按这出戏,最初是由梆子腔班出来的,戏的情节,完全是照《续水浒》编成,只是戏中的人名,有了很大的变动。例如:萧恩,原书为卷毛虎倪云;倪荣、李俊,原为童威、童猛;丁郎儿,原为费保。戏词中有“敢是那吕子秋”,是太师爷名为吕子秋之意,其实常州太守,大名吕志球(原为福建人,乃参知政事吕惠卿之孙)。所谓太师爷者,名曰丁自燮,原书为乡宦,系丞相丁深之裔,曾拜蔡京门下,绰号巴山蛇。


 梆子腔的本子较长,前边有与花家订婚等情节,花家给的聘礼即庆顶珠,即此戏名之所由来。庆顶珠是一件宝贝,带在身上,浮水不沉。所以杀家以前,萧恩问他女儿:“庆顶珠带在身旁了没有?”即是为杀家后逃跑,过河有所仗恃。后来虽杀了老太师一家,但父女二人,也被冲散,女儿逃跑之后,无法生活,乃卖艺为生。一次正在自耍枪棒,忽来一青年人,不服他,要与他较量,二人遂交起手来。正在不可开交之际,适李俊、倪荣二人过此得见,赶忙劝住,盖该青年,即萧桂英之夫婿花逢春也。说明原委,即归和好。前边在船上李、倪二人曾问:  “可曾有了人家?”萧恩答以花荣之子花逢春。他二人遂说,倒也门当户对,等等一段问答,即是为此场埋根。


尚小云之《打渔杀家》

 

 皮黄班这些年来,只演过《打渔》、  《杀家》两出,永未连前后演过。然末尾一场,从前则仍是父女被冲散逃走,谭鑫培最初也是这样演法,后来与瑶卿合演,是否改为父女大胜,二人双耍下场而下,则不大记得了。因为鑫培较懒,在戏园中,多只演《打渔》,不带《杀家》,我看过几次都是如此,所以对于此层,不甚明了。自王凤卿与梅兰芳合演,永远带《杀家》,就改为双耍下场了。后兰芳与叔岩合演,也是如此。按这样演法,固然也很好,但万不能再接演卖艺一场,因为父女未离散,则卖艺等情节,便不合式了。


梅兰芳、王少亭之《打渔杀家》

 

 再者此戏词句中,有“海水滔滔白浪发,父女们打渔在江下”、  “河上生意不作也罢”等等的句子,有许多人说,又是海,又是江,又是河,文辞不一致,太欠斟酌。一次与谭鑫培谈天,他也问过我:  “在梁山泊打渔,怎么会有官人来收税?”我说:  “此事出自《续水浒》的事迹,多半移在江浙之太湖一带,不是梁山泊。倘在梁山泊打渔,谁敢前去收税呢?”他也问:  “为什么又是海,又是江,又是河,到底应说什么才对呢?”我说:“太湖中的情形,与北方之河淀等等不同。因为湖地面大,往往呼为海;湖中的小河,有时候名为江,有时候呼做河,这并不新鲜。”不信请看广州,城外之水,即西江,为中国五大水之一,他名字叫做江,是人人知道的。可是江以南聚赌的地方,便叫做河南,它既叫做河南,由广州往那里去,就应该叫做过河了,可是他说是过海,你搭雇小船,船夫一定问你过海么?同是一水,且是一个地方,就有三种说法。


(《齐如山文集》)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