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在各居所的生涯
刘嵩崑(1937-2016),北京人。自幼酷爱戏曲与文史,被许多京剧表演大师和戏曲研究专家誉为“戏痴”,从事戏曲资料收集整理近60年,坚持写作30余年,曾用松昆、高山、木公等笔名,著作有《京师梨园世家谱》、《京师梨园轶事》、《梨园轶闻》等。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居,一般均指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原1号),实际这里仅是梅兰芳的晚年寓所。该处原为晚清庆王府的马厩,民国时曾为禁烟总局办事机构,后一度成为军人住宅,此院共有房37间,解放后曾做为招待所。1951年,梅兰芳由上海迁回北京,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当年周恩来总理拟让梅氏及全家迁回东城区无量大人胡同(今红星胡同)旧居(绝非摄影家协会旧址),梅兰芳当即婉言谢绝了周总理的美意,言道:“那所房子我早已卖掉,今天我不能借政府之力再把它收回来,请随便给我安排一处住所吧。”最后定居护国寺寓所,直至逝世。
梅兰芳晚年在家中练功照片
梅兰芳在西城、东城、宣武、崇文各区均有其故居,清光绪二十年(1894),梅兰芳诞生于宣武区李铁拐斜街45号(今铁树斜街101号)。该寓所为其祖父梅巧玲购置,是一所普通的四合院,原宅院外沿街建有高墙,门楼与宅门相对,街门对联为:上联“门庭香且宝”下联“家道泰而康”。倒座南房三间半,半间辟为门道,迎门为雕砖影壁,原两厢房南山墙间为木隔墙,中为月亮门,东、西厢房各两间,北房为上“四破五”带前廊,光绪八年梅巧玲病故。梅兰芳之父梅竹芬,因患大头瘟故于此宅,梅兰芳时年仅3岁,为梅门独子,孤儿寡母随祖母和伯父伯母生活,一家数口仅靠伯父操琴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无奈于庚子年(1900),将此梅家老宅售出,移居离此不远的百顺胡同东段路北租房栖身,先住在武生杨小楼、小生徐宝芳的隔壁院内,不久又迁入徐、杨两家的前院,今此住所早已翻建变貌。
梅兰芳幼年曾就读于该巷东口外的万佛寺湾(今万福巷)私塾馆。杨小楼常顺道抱着或背着他去书馆,谁能想到两位十几年后常合演《霸王别姬》、《长坂坡》等多戏。梅兰芳9岁从吴菱仙学开蒙戏《战蒲关》,11岁首次登台演于广和楼,客串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此为戏中戏。
今铁树斜街101号梅兰芳诞生处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梅兰芳举家迁崇文区居住,时年13岁,先后在该区居住有四处之多,是梅兰芳于京城居所最多的一个区。首先迁入的住所是珠市口东大街(原三里河大街)迤北的北芦草园,此时梅家的经济状况正处于窘迫时期,故该住处是梅兰芳一生居住最简陋的一处。就在迁入此宅的当年,他带艺搭喜(富)连成社借台演戏,虽拿到的仅是极少的点心钱,非正式戏份,但从心里上觉得自己已经开始挣钱了。当第一次把钱双手捧给母亲时,母子俩的兴奋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慈母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孰料第二年的农历七月十八日,其母杨长玉(前辈武生名家杨隆寿长女)病故于这所简陋的房内,享年仅32岁。
宣统元年(1909),15岁的梅兰芳已是失去双亲的孤儿。该年又随祖母和伯父迁至三里河大街迤南的鞭子巷头条一所四合院内。16岁时,因变声“倒仓”离开了喜连成社科班停止演出。不满一年嗓音恢复后,正式搭班演出,有了固定收入。此时孝服己满,于此宅内与前室王明华结婚,次年其子大永出生。
1912年,梅兰芳18岁时,全家又移居鞭子巷三条(今锦绣三条26号,现为天坛派出所),这是一所普通的小四合院,寓所原坐北朝南(现从南房西侧开门)。该院北房为上共五间,左首两间为其祖母卧室,右首两间为其伯父、伯母居住。因其祖母喜欢看经念佛,故当中一间设为佛堂。院内东西厢房各为三间,梅兰芳夫妇住西房。东屋为厨房、饭厅。倒座南房为三间,两间为客厅,一间是书房。其伯父梅雨田是著名的琴师,长期辅佐“伶界大王”谭鑫培。清光绪三十二年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他为人老诚,决不会做非礼之事,更谈不到犯法扛枷。凡场面乐器无一不精,常于客厅课徒传艺。迁居此处不久,其伯父便将银钱来往、日常度用的账本交付与梅兰芳,从此梅兰芳便开始掌家。梅雨田于秋季病故此院,享年47岁。该年正乐育化会发起募捐义演,会长谭鑫培特提携梅兰芳于同乐园首次合作演出《桑园寄子》,时年谭65岁,梅仅18岁。虽后来又合演了《汾河湾》、《四郎探母》等戏,但论辈份、资历、声望和艺术,当年的梅兰芳没有资本敢与大于自己47岁爷爷辈的伶界大王抗衡唱对台戏。谭鑫培亦非为此而亡。
梅兰芳早年之《汾河湾》
1913年秋,其女儿五十刚满周岁,梅兰芳以二牌旦角随头牌老生王凤卿赴沪演于丹桂第一台,因年不足20岁首次出远门,故由其伯母陪同照顾。除梅、王合演《武家坡》、《朱砂痣》等生旦对儿戏外,另单演《彩楼配》、《玉堂春》等,并得王凤卿提携,以《穆柯寨》首次演大轴戏,这也是梅第一次演扎靠戏,颇获好评,上海唱红身价倍增,为期45天的演出期满后载誉返京。离家日久思念亲人,归途中深深体会到“归心似箭”的心情,回到阔别两月之余的鞭子巷寓所,更感受到“祖母倚闾,稚子候门”的滋味。当全家人围坐一起吃饭时,祖母说道:“常言说得好‘勤俭才能兴家’,你爷爷一辈子帮别人的忙,照应同行从不吝啬,给咱们这行争了气。可他自己非常俭朴,从不浪费有用的钱。你要学你爷爷为人处世,也要学他勤俭的美德。我们这行的人成了角儿,钱来得太容易,就胡花乱用,糟蹋身体。等到渐渐衰落下去,难免挨饿受冻。像上海那样繁华的地方,我听到有许多名角儿都毁在那里。你第一次去就唱红了,以后短不了有人来约请你,你可得自己把握好,别沾染上那吃喝嫖赌的坏习气,这是你一辈子的事,千万要记住我今天的话。”祖母这一番训诫,成为梅兰芳一生立身处世的指南。
梅兰芳爱好养鸽子,在院内东房旁搭建鸽子棚,每日天一亮,便给鸽子喂食、换水、清扫,随之放飞训练,他睁大眼睛随着鸽子飞行注目观望,日久天长,竟把双目锻炼得炯炯有神,对他的艺术表演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此次由沪返京,见到这些小别重逢的小宠物,犹如朋友相聚格外亲切。
1914年10月,梅兰芳于天乐园首演根据实事编演的时装戏《孽海波澜》。1915年于吉祥园首演古装戏《嫦娥奔月》,该剧为与梅合作多年的齐如山为其编写的第二出戏,新颖的演出轰动一时。同年其子大永在鞭子巷三条夭折,次年女儿五十亦于此亡故,枝梅兰芳极度伤感,促使他早日另迁新居。今该院虽历经沧桑仍基本保持原来的格局风貌,望有关部门略加修缮,恢复门楼,挂上“梅兰芳故居”文物保护牌。
梅兰芳之《嫦娥奔月》
1915年以两千多银元典了北芦草园西口青云巷8号寓所,该巷为南北走向街道,但街门却建在南房东侧间,使北房成为正房。该寓所为东、西两所打通的并列四合院,两院格局相同。街门设在东院,倒座南房面阔五间,东侧间辟为门道,街门面向南开,横楣上方为精致砖雕花纹。门外青石门墩一对,因地基高,门外置有数层青条石台阶。通过门道西行,两厢房南山墙间置有障墙,将南房隔于外院,步入屏门为一木制影壁,里院东、西厢房各为两间,今仍保持老式的窗格子。北房为上面阔五间带前廊。通过北房前可通西院,南、北房亦各为五间,均与东院房并连,北房亦带前廊。东、西厢房与东院相同。于西房南侧建有街门,平时此门不开,临街为高庙胡同(今为长巷五条30号)如今两院隔断,东院原朝南的大门道已改为民房,另于东墙开辟街门(今青云胡同29号),原木制街门与石门墩移此。原院内方砖与屏门、影壁早已不见,今为居民大杂院,毫无当年风采。今能有多少人知道十多年前,梅兰芳大师曾于此居住八年之久,又有多少各界名人出入此院?现该地区修缮工程已启动,盼此梅兰芳故居能早日恢复原貌。
梅兰芳在此居住之时,其表演艺术更趋纯熟。《黛玉葬花》、《千金一笑》、《天女散花》、《麻姑献寿》、《木兰从军》、《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童女斩蛇》、《红线盗盒》、《霸王别姬》、《西施》等戏的首场演出,均是在此居住之时。
1916年底,梅兰芳、杨小楼应朱幼芬之邀加入桐馨社,梅、杨于第一舞台首次合作《长坂坡》。1919年,梅兰芳为祖母办八十大寿,于“织云公所”举办名家荟萃堂会戏。同年梅兰芳首次赴日演出,夫人王明华同往以照顾梅氏饮食起居。领队为大于梅兰芳19岁的齐如山,琴师茹莱卿,一行35人,演出盛况空前。该年经罗瘿公举荐,25岁的梅兰芳收15岁的程砚秋为徒。1921年,梅兰芳与杨小楼合组崇林社,为祝挚友冯耿光四十寿辰,梅、杨合演《镇潭州》,梅反串杨再兴,杨演岳飞。因王明华所生子女均早殇,且再不能生养,为续子嗣,经吴菱仙为媒,与崇雅社旦角福芝芳结为伉俪。1922年,梅、杨首次合演《霸王别姬》,轰动京城。8月,梅自组承华社,10月首次赴港演出,是年长子连升出生,1923年5月,梅兰芳于寓所为其伯母胡氏举办六十寿辰,该年长女二宝出生,同年梅氏全家告别崇文区。
梅兰芳、杨小楼之《霸王别姬》
29岁的梅兰芳,举家乔迁无量大人胡同5号新购置的寓所。该宅院坐北朝南,为一秀丽纤巧的多层院落打通的豪华大宅,建有游廊、假山、花园、荷花池和洋楼。书房挂有“缀玉轩”斋名,乃诗人李释戡所起。在此向齐白石学国画,齐对梅言:“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使共在表演艺术上得到极大启发。
1924年,祖母85岁病故,同年次子葆琪出生。5月,梅兰芳于开明戏院专为印度著名作家、诗人泰戈尔演出《洛神》。10月,梅兰芳率团第二次赴日本各地巡回演出。1925年三子葆琛出生,同年梅兰芳于缀玉轩接待了瑞典王储古斯塔夫六世夫妇。1927年春节后的正月二十四日,梅兰芳与小于他14岁的孟小冬结为伉俪,但新房不在无量大人胡同梅宅内,因此事瞒着福芝芳,对外亦未公开,故金屋设在东四九条路北35号,此寓为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公馆(今已不存)。冯氏是证婚人,为人精明强干,决非胖乎乎、傻乎乎之人。梅孟结合外面已有传闻,福芝芳亦佯装不知。是年九月中旬,一捧孟青年闻知,持枪敲诈梅兰芳,因索款未遂开枪杀人而被击毙,后于九条西口被枭首示众,此案曾于当年《北洋画报》数次刊载图文,后经查实凶犯真名刘学曾,字省三。凶犯未见到梅兰芳,亦未看见孟小冬,更与齐如山毫无关系。齐氏更非阴险之人。该年梅兰芳被公认为“四大名旦”之首。
梅兰芳在无量大人胡同家中
1928年10月,王明华因肺病故于天津。11月梅兰芳第二次赴港演出,孟小冬随行。1929年12月,梅兰芳首次赴美演出,福芝芳、孟小冬均未同行。此行荣获两所大学授予的“文学博士”之衔。次年载誉归国不久,其伯母胡氏病故,享年67岁。孟小冬欲借此走进梅宅,披麻戴孝参加丧礼,但被福芝芳拒之门外吃了闭门羹。福芝芳出身满族,且极为贤慧,持家有方。虽对梅孟结合不满,但从未至孟家泼妇般地寻衅吵闹。9月三女葆玥出生。1931年葆琪8岁夭折,7月,梅孟劳燕分飞,各奔东西。后由杜月笙出面,梅补偿孟四万元。该年与余叔岩等发起成立国剧学会。
“九·一八事变”后,于1932年冬梅氏全家南迁至沪,自此再未回无量大人胡同居住。此行南下并无齐如山。梅家迁居上海后,暂住沧州饭店,后迁至马思南路121号(后改思南路87号)定居,斋名“梅华诗屋”。在沪曾先后演出《抗金兵》、《生死恨》等,以古鉴今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4年葆玖出生,福氏所生五子四女夭折二子三女,成活四人,1935年梅兰芳赴前苏联访问演出,此行结识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高尔基、布莱希特等。1936年,梅在京收李世芳、毛世来、张世孝、刘元彤为徒,1937年于东单麻线胡同购置了一所小楼房,做为来京时居住所,1938年又售出。春天赴港演出后,全家留居香港干德道8号一公寓,自此蓄须中止舞台生涯,深居简出闭门谢客。1942年由港返沪后,梅靠变卖家具、古玩和字画维持生计,后竟以银行透支借贷度日。日军差人前来要梅兰芳为庆祝伪“满州国”建国十周年出演,为拒绝此行,不惜有损身心健康,毅然采取表弟秦叔忍建议注射霍乱防疫针,迫使发高烧卧床不起,日军来此查看,信以为真方作罢。1944年将无量大人胡同房产卖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梅兰芳剃须重返舞台。
梅兰芳在上海思南路家中
1951年梅兰芳住进护国寺寓所,并加盖了五间南房,这是座典型的四合院,后面另有跨院。大门迎面是座青石砖瓦大影壁,壁前植有绿竹,门道东侧为门房。外院三间为外书房,一间存放戏装道具,另间为厕所。步入绿色屏门,迎面为一木质影壁,摆放着四个雕有云纹的小石墩,中间为长方石质养鱼池。北房前种有两棵柿子树,东、西两侧为苹果和海棠树。庭院青砖铺地,可练功、说戏。东、西、北房三面建有游廊,朱漆圆柱,廊沿上彩绘福、禄、寿、喜,显得典雅。北房为上为梅兰芳、福芝芳夫妇的起居室、内书房和客厅。东厢房为厨房和饭厅。西厢房和跨院房,为其子女和工作人员居室。1952年梅兰芳赴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并拍摄《梅兰芳舞台艺术》彩色艺术片,同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6年,梅兰芳率阵容强大的京剧代表团赴日访问演出。1957年,瑞典舞蹈促进协会主席海洛尔,专程来京授予梅兰芳国际舞蹈协会荣誉奖章。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梅兰芳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1年5月31日于中国科学院演出《穆桂英挂帅》成为绝唱。7月30日心脏病突发,住进阜外医院,8月8日凌晨5时病逝,享年67岁。原拟8月份赴新疆演出未能实现。1984年,护国寺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大门外横楣上悬挂着邓小平题写的“梅兰芳纪念馆”匾额。1986年10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戏剧》2009年第4期)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