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戏剧之中州韵有统一语言之能力,宜竭力保存之

齐如山 梨園雜志 2022-07-30

齐如山

齐如山(1875-1962),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民国五年以后的二十多年间,与李释戡等为梅兰芳编排新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1962年病逝于台湾,著作被编纂为《齐如山全集》。


齐如山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合影


 中国四千余年以来自秦朝统一文字后,而语言总未统一,此为吾民族一大缺点。欲统一语言,以藉戏剧为最近,欲藉戏剧统一语言,尤以中州韵为事半功倍。中国戏剧,大致各省用各省之土语,如河北省老梆子、哈哈腔等,多河北土音,河南吼腔,多河南土音,山东土梆子,多山东省土音,山陕土梆子,多山陕土音,湖北之汉调,多湖北土音;上海之滩簧,多上海土音,以至四川,云南等省,无不皆然,惟昆曲则用中州韵,何为中州韵?盖禹贡之九州,豫州居中,与七州交界,故名中州,所谓中州韵者,盖官音也。


 

 皮黄虽来自湖北安徽,固在京乘昆曲之余续,亦适用中州韵,故各省之戏剧只能行于本省本地,而皮黄行之颇广。如甘肃山,陕,东三省,海参威,济南,烟台,开封,沪,杭,汉口,长沙,重庆,云贵,福州,广州等处,时有京脚前去演唱,观者虽不能尽解,然亦可明其大概,此无他,中州韵之功也!由此观之,戏剧之中州韵,不容忽视矣,国家不欲统一语言则已,果欲统一,则中州韵最为就近。前者有谋国家统一语言之组织,故发行注音字母,乃用京音。北京为帝都所在,以京音为主,固无不可,然此等见解,最为不广。果尔,则现在又应用南京音矣,不如当初即用中州韵为宜,因以全国人民计之,懂中州韵之人。较懂京音者,多若干倍也,且法国国语,不以巴黎为主,德国国语,不以柏林为宗也。

 

 再者各国统一语言戏剧亦有莫大之助力,前因小儿留学德国,托一德友照料,因款项拮据,曾与德友去信,请其不必使小儿常观剧,当接回信,有欲学德国语言文字,非听戏不为功,对于小孩所观之剧,向来挑捡甚严,倘非非观不可之剧,决不使观,以崇节俭等语。是可知该国戏剧之情形矣。不第德国如此,各国无不如此,近来学界诸君,亦深知此种情形,故创白话剧,大约皆各地用各地之土音;有稍普通者,亦不过用京音则不如用多数人民公认之中州韵为省事!如此则中州韵,岂不宜保存乎。中州韵风行已久,何所谓保存?盖亦有说:余幼时曾闻老辈及剧界人云:当年唱戏,念中州韵字音,非常之讲究,今则半多音不正矣,此三十年前语也。今则较当年又差多矣。如北京人唱昆腔,多带北京土音,北方人带北方土音,南方人多带南方土音,各省皆然。甚至昆山人唱昆腔,亦多带昆山土音,皆与当年之中州韵有别矣。

 

 十余年来,念音较正,以余所知,常登台者,剧界常推已故之李寿峰,学界当推溥西园。有人说昆腔既出昆山,则宜用昆山音,是大不然!如昆腔亦如南之滩簧,北之大鼓,以用本地音为公例则可,今既以用中州韵为公例,则应以中州韵为主,不宜稍为加杂昆山音矣。皮黄中各脚念音,较正者则颇多,而名脚念错音者亦不少,如张黑之渊源于梆子,故多北方土音。如不由得之得字念德美切。谭鑫培来自湖北,故多湖北土音,好字念阳平,娘字念上声。龚云甫因久居北京,故多北京土音,如探母之叫他进来之进字念近,六月雪中梳洗梳洗之洗字念喜等等。但时人对于张黑之得字,则颇攻击,以为太俗,按此固不对,但不过北方音耳。亦如北曲夜奔中之顾不得忠和孝之得,一样念法。有何甚可笑处?而对于龚云甫则不甚挑眼;至对于谭鑫培之土音,则又崇拜,且又美其名曰湖北音,此不思甚矣!皮黄既以中州韵为主,则不宜用湖北音,若谭鑫培可用湖北音,则韩世昌之带高阳音,又有何不可?

 

 尚有一小节,十余年前,鑫培同兰芳演汾河湾。鑫培要抄手吃,兰芳不懂,随问以何为抄手?鑫培答以就是馄饨,台下有以兰芳不懂为憾者,在鑫培于此玩笑戏中,用此二字,固不算大谬,然兰芳不懂,则亦分所当然,盖薛仁贵既非湖北人,中州韵又非湖北话,唱旦脚者,固无懂此二字之必要也。总之以上三人,皆有错处,望剧界中人与观剧者,时时留意改正之,使全国剧界,皆念成极完正之中州韵,则剧界之语言统一矣。剧界语言统一,则欲谋全国民众语言统一,事半功倍矣。


(《戏剧丛刊》)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