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荀慧生之刀马旦戏
今日推送之《谈荀慧生之刀马旦戏》出自《留香集》,作者署名为筱汀居士。该书为袁寒云审校,收入小留香馆日记及名家题诗文,民国16年初版,为荀慧生早期艺术评论集。
今之谈慧生者,皆盛称其花旦之艳丽细腻,青衣之贞静大方,而于其卓绝一时之刀马旦,反无人赞一辞,吾不禁为慧生不平,因为介绍于读者诸君焉。
慧生幼年坐科时,即习武工。当时小云、翠花,亦以武工著名,嗣小云因嗓音始终未倒,又以刀马旦之不为人重,乃专习青衣,武工乃日疏。迨夫梅、程竞排新剧,冶刀马、闺门、青衣、花旦于一炉,以炫其文武全才。小云鉴于新戏号召力之大,乃排《秦良玉》 《林四娘》诸戏以自树一帜,于是重理武工,然不若曩昔之矫健矣。
尚小云之《秦良玉》
翠花之武工未尝稍辍,故有足多,然其嗓细弱,道白固属流利俏皮,但稍欠柔媚,与巾帼英雄之声口,略有不合,斯实白圭之玷也。慧生嗓音有中和之韵,与瑶卿盛年相似,扮相台容,得天赋之美,跷工武工,又与翠花相埒,而其念白,则干脆简净,有斩钉截铁之致,斯非小云、翠花所可比拟也。
初慧生偕三小(小楼、小云、小培)南下,同隶天蟾时,以《穆天王》 《天门阵》 《破洪州》 《马上缘》 《樊江关》 《虹霓关(头本)》等戏享名。其时海上风气,只重青衣、花衫,而不知刀马旦之妙,慧生既以此等戏擅长,沪上人士,耳目为之一新。此后刀马旦始为人重,而慧生乃刀马旦之功臣也。
荀慧生之《樊梨花》
或曰沪上之贴刀马旦戏,非自慧生始,子何为而誉之若此之甚耶?余曰唯唯否否,海上之贴刀马旦戏,虽不自慧生始,然其不为人重,可无容讳言。斯皆由于串演者之庸俗,不能引起人美感之故。自慧生串演之后,其举动之活泼婀娜,念白之清楚干脆,打武之纯熟刚健,表情之合度传神,及半投袖、走碎步、趟马、圆场之得样,无不与人以深刻之印象,引起人之美感。江南人士于是方知刀马旦之妙处。比及今日,梅、程、尚辈每度来申,皆以《樊江关》一路戏飨沪人。“刀马旦”三字,尽人皆知,以视慧生未偕三小来沪之前,相差远甚。吾故曰慧生乃刀马旦之功臣也。
前岁慧生入京,从瑶卿学《红柳村》 《能仁寺》一路戏,以说白、身段擅长。瑶卿之门人固夥,然仅以其杰作传之慧生,实以其能胜任故也,非有所偏也 (程尝演《弓砚缘》,然其精华在“洞房”一场,与《能仁寺》之侠爽不同,故身段、白口又别有长处,是不可以一路戏论之也。尚演《能仁寺》,系饰张金凤,非瑶卿擅长之十三妹也。荣蝶仙、小翠花皆非瑶卿所授)。
荀慧生之《十三妹》
慧生既挟刀马旦之绝技,犹武生中之靠把戏,又得瑶卿所授《十三妹》一路戏,譬之短打武生,实今日旦角中不多觏之才也。余既介绍慧生之刀马旦如是,甚愿慧生专以之飨顾曲者。若重排《铁弓缘》 《金钟罩》一路戏,则白也真无敌矣(引缶老赠慧生“白也无敌”句)。
(《留香集》)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