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尚荀程皆有党,谁人拼命捧花面?

李克非 梨園雜志 2022-07-30

今日推送之《梅尚荀程皆有党,谁人拼命捧花面?》录自《京华感旧录》,作者李克非(1924-1995)。《京华感旧录》一书为李先生的随笔集,书中回忆了很多关于老北京的杂闻轶事,我们将此书中与梨园有关的内容分期连载推送。


京剧武净钱金福

 

 钱金福,满族,北京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一八一六年),卒于“七七”事变前后。在同(治)、光(绪)年间,他是京剧武净中之佼佼者。钱幼年入三庆科班习艺,师崇贵富,学花脸,以嗓音嘶哑不擅唱念而专工武净。私淑钱宝峰,穆凤山。其武功高超,身段工架以优美大方称道于世,非惟昆乱不挡,即生、旦、丑,武各角戏皆能之。他在武功把子方面,素有研究,造诣颇深,并根据其多年舞台实践,编有“身段法”和“把子口诀”,很受剧界重视。他对勾脸亦颇有研究,其笔法凝炼,造型生动,自成一家。京剧中许多脸谱,都是在钱氏继承昆曲脸谱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定型的。因此,梨园行有“钱家脸谱”、“钱家把子”的说法。因其家学渊博,身负绝艺,名武生杨小楼,名须生余叔岩皆依以为辅,视为膀臂,且师事之。


钱金福便装照

 据说,民初奉系军阀张宗昌家办堂会,余叔岩《一捧雪》之莫成,余氏于此角不甚清楚,乃请钱教之。余叔岩还从钱氏学《五雷阵》、《九龙山》两出,一饰孙膑,须生戏;一饰杨再兴,小生戏。足见钱金福能戏之多。

 

 杨、余而外,王瑶卿、梅兰芳等名旦都向钱金福请教过。据王瑶卿回忆道:“钱先生虽唱花脸,可是教刀马旦的把子身段,很有功夫。我就将杜先生(蝶云)教过我的刀马戏,又请钱先生重新排演。钱先生教授法甚好,如拿枪怎样拿,大刀怎样耍,单刀、双刀怎样用,起霸的身段、手势怎样做,脚下怎样走,说得细致极啦。我一生武戏的功夫,实在得钱先生的指教不少。”梅兰芳也曾说过:“钱老也教过我把子,他的特点是脚步简捷,没有废步,手里交代清楚好看,亮相稳重而有脆劲。”


余叔岩、钱金福之《定军山》

 

 其本工戏有:《铁笼山》、《瓦口关》、《金沙滩》、《芦花荡》、《醉打山门》、《火判》等。而《战宛城》之典韦、《珠帘寨》之周德威、《定军山》之夏侯渊,时称为钱氏“绝活”。《定军山》夏侯渊一角,与谭鑫培配合默契,致使谭氏无钱金福配演夏侯渊,则不必演《斩渊》一折。叫天对他的器重,于此可见。

 

 净角为专门饰演性格爽直、暴躁、粗扩、豪迈一类男性角色的行当。因这类角色在面部化妆上采用“勾脸”方式,故亦有“花面”或“花脸”之称。

 

 净角在京剧舞台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倘若我们翻阅一下同、光年间的戏单,就会发现这一时期演出的以政治斗争为题材的剧目,几乎占全部演出剧目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在这些剧目中,除以须生为主的剧目外,以花脸为主的剧目或者是花脸在剧中占重要地位的剧目,就占一半之多。在京剧形成之初,花脸这类角色,多以“净”通称。同、光以来,随着净行所饰角色类型的丰富,艺人们在塑造各类花脸角色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剧情的需要,在表演技术的安排和运用上,有的以唱功为主,有的则以动作、说白为主,有的则更多地运用了武打技术。经过艺人们在舞台上的不断实践,又形成了所谓“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三种工路之分。


杨小楼、钱金福之《长坂坡》

 

 “铜锤”以唱工为主,没有繁重的表演动作和说白。如《二进宫》之徐延昭,《铡美案》、《打龙袍》、《探阴山》、《赤桑镇》之包拯,《草桥关》之铫期等。

 

 “架子花”以身段动作和说白为主,唱工次之,所谓“架子”即“工架”之意。如《取洛阳》之马武,《芦花荡》之张飞、《战宛城》之曹操,《丁甲山》、《青风寨》、《闹江州 》之李逵,即属以架子花一类角色。

 

 “武花脸”又名“武二花”。这类角色唱念较少,主要以武功和把子来塑造人物。这类角色在剧中除少数以主角身份出现外,大部分为武生、武旦之配演。如《挑滑车》中之黑风利、《三岔口》中之焦赞、《战宛城》中之典韦、《恶虎村》中之武天虬、《白水滩》中之青面虎即是。因这类角色在戏里多用翻跌扑打等武功技巧,故又名“摔打花脸”。


钱金福、王长林之《醉打山门》

 

 同,光间,京剧花脸知名者,早期有庆(春圃)、钱(宝峰)、徐(宝峰)三家之说。金福即宝峰高足,颇得真传,技艺高超。钱之工架有威、有美、有刚、有柔。把子起打激、徐、进、退,游刃有余,有“神而化之”之意。其所能昆曲《刀会》、《火判》、《嫁妹》、《醉打山门》、《芦花荡》,殆非苏昆、高阳昆所能望其项背。而《牡丹亭·花判》一折,尤为绝活。其子宝森能继其艺,曾向其父请学此数出昆曲戏,钱曰:“学会也不能换饭吃,白出汗。”因京剧至清末民初以旦角为主,须生多沦为“跨刀”,其他净、丑、武、杂更无论矣。金福虽身怀绝技,在当时形势下,亦“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上海《晶报》副刊载有赠钱金福《金缕曲》词一阙云:

 

 “耆旧凋零,叹想承平,梨园白发,物移星换。龚陈已老长林死,唯有此翁尚健,算留得灵光鲁殿。脸谱庄严工架稳,看演来咤叱风云变,须传此广陵散。

 

 有谁不挡兼昆乱,无奈他失之子羽,艺高价贱。当年只将师傅恨,为何不教学旦?真活把我家眼现。梅尚荀程皆有党,谁人拼命捧花面,空出了一身汗!”


(《京华感旧录》)


- 阅读链接 -


唱戏与写字(记钱金福之一夕谭)

《定军山》之几点考证

漫谈京剧小花脸

武戏与武戏演员

红豆馆主文武昆乱无所不能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