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包括燃气、供排水等在内的管道(线)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状况直接影响民生保障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过40多年的高速度、大规模建设,粗放式的发展积累了许多风险隐患,如地下管线老化、底数不清等问题突出,城市内涝、燃气爆炸等灾害事故多发。尤其是近来发生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湖北十堰“6·13”和辽宁沈阳“10·21”等燃气爆炸等事故,多和管道陈旧失修有关,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为了守护好这条“生命线”,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
今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排查整治城乡建设领域风险隐患,并将“组织推进燃气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纳入了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重点工作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督促各地细化城市管道更新改造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到6月底前,指导各地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等管道普查和评估,并同步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工作。到年底前,各省份全面启动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工作,其中力争开工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约2万公里、完成投资500亿元,燃气安全事故有较大幅度下降。
各地也纷纷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为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按下“加速键”。
陕西省将按照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县级市及县城两类,全面摸清燃气管道、燃气立管、燃气场站设施、管道燃气企业底数和需要更新改造的情况,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市、县城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打下基础,更好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促进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突出抓好城市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年内完成450公里以上(全省共710公里),并对“跑冒滴漏”问题严重、热损较大供热管网进行修复改造。
在四川、青海等地召开的全省(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均被列入了今年的重点工作中,不断提升燃气安全保障水平。
与城市燃气管道一样,城市供水和排水管网也是城市管道更新改造的内容之一。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推动生活污水管网改造建设,力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高2~3个百分点。同时,出台《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按照“三个统筹”要求,补齐排水设施短板,推进城市内涝治理。
去年遭遇洪涝灾害的河南省,在近日召开的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加快推进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新建改造和提质扩容,因地制宜做好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加快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涝工程体系。
安徽省将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1200亿元以上,改造排水管网1000公里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对于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尽快实施新建、改扩建,加快补齐设施处理能力缺口。今年6月底前,优先实施老城区污水主干管网的清淤疏浚和破损修复。
重庆市将加快补齐管网短板,全面提升污水收集率。新建城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统筹推进管网与市政道路、污水处理厂的同步配套;已建成区持续推进管网精细化深度排查,大力实施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和病害治理。同时,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协同开展源头管网整治,攻坚管网“最前一公里”。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则明确,推进城市设施功能完善。适度超前开展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事关民生福祉。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底线思维,把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推进燃气、生活污水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