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超市找「魔芋丝」的时候,顺便还看到了魔芋块...嘻嘻嘻,一次出门,到手两个选题,美滋滋!(不愧是我,拆分文章小能手...)先认识下这玩意儿,拍了拍肚皮,是常客了~你看这白白嫩嫩魔芋块,看着就像一大块椰子冻,有种甜蜜的诱惑...?但其实,魔芋本身是没啥味道的,主要靠调味,可甜、可盐,全靠可塑性。你加上果汁和糖水,就是甜甜的蒟蒻果冻;切成条,浇上麻辣汁搅拌,就是一盘爽辣的魔芋凉粉;切块和肉一起炖到软烂,满满地吸附了肉汁,就有点蹄筋味…我前几天下馆子点了个排骨煲,里头放了魔芋,这颜色深棕,味道软糯,像是煮的烂熟的牛蹄筋,感动的我差点以为是遇到了不差钱的店家!可惜只是个美丽的误会...还看到小可爱「什么弓长」表示:小可爱所说的「黑色魔芋」,是里头有混杂着黑色的小点点,这可不是加了添加物或色素啥的...而是在制作时,直接把魔芋切碎加水搅拌,并没有去除外头的黑皮,看下图。而那种精制的「白色魔芋」用的则是去过皮的魔芋里面的白肉,再切碎磨成的粉。(这个冷知识,我忍了很久没有用来单做一期分享图片...)
话说,我们很多时候看魔芋块的配料表里,是写着「魔芋精粉」。这是因为魔芋不能长期保存,很容易损伤,但只要磨成粉后,就很方便运输、贮藏和加工。所以我们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魔芋制品啦~
机器继续用旋刀把魔芋切得更细碎,然后就可以从底下那个细网眼中,使劲儿挤出来了...下面是切碎挤出的魔芋浆,在盛放容器中进行搅拌,这个过程中会保持在 22℃ 的恒温,好让其中的魔芋葡甘聚糖发挥作用,产生那种独特的粘稠感...
把这些 juicy jelly 挤出,转移到给料桶里,你看这个黑色的点点,就是没去削去的魔芋皮。所以才深浅不一,很有特色,竟然有种天然无雕琢的质朴感...
而用了「去皮魔芋肉」制成的魔芋,则是下图这样的洁白晶莹。
这里插入一个常见的「魔芋豆腐」的制作,就是在搅拌时还会加碱水。下面是氧化钙加水溶解生成的石灰水,小可爱们还记得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敲黑板!秒回初中课堂,哈哈)当然也会用草木灰,或是其他的碱水去制作啦~各地不一样。然后用到下面这台机器,将魔芋糊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到一处,在加快凝固后,就让魔芋迅速成团了~
搅拌好的魔芋糊,会被倒入下面的方形摸具中:是在边挤出魔芋糊糊,边用力的压出空气...来个细节图:是从上方按压紧实,确保魔芋糊糊里再没有多余空气,形成一个平整的表面。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去食堂打饭,懒得打第二遭,就把第一碗压个紧实...接着控制温度约 90℃ ,蒸上 2 个小时,就能让魔芋固化,凝结成块了。
后面为了彻底去除魔芋那个有点苦涩的味道,还得把魔芋块放入水中不停地浸泡和冲洗,这图就略过了...
咳咳,回到正题!魔芋块的切块,并没有那么令人心痛啦!因为此时的它还没有很好吃...这个按规定的尺寸和型号,先切成的条,它有点像砖头...
再继续切成的块,duang 地一下推出来,感觉被青春撞了一下腰...边不停的用清水冲洗魔芋,边一块块有条不紊地推出去。小推板大喊着「走你!」就一下一个的安排妥当,明明白白、整整齐齐...
最后为了能让魔芋吃起来更新鲜,魔芋打包时候都是得灌装清水的,也就是我们买到手的常态...机器「一个热封,一袋魔芋」,你可以在各大商店、超市、饭店里买到,并吃到这百变口味的魔芋咯~其实我一看到魔芋块,我这个制(mei)造(shi)博主,第一念头并不是能、怎、好的制作或是口味...而是,哆啦 A 梦的翻译魔芋块...要是有这玩意儿,我还需要上口语课这么辛苦么...我还需要写个小作文愁断肠么...想着我的翻译魔芋,不争气的眼泪从嘴角流了出来...(T﹃T)
截图:阳哥
文中 Gif 截取自日本 The Science Channel 频道的 THE MAKING 视频(147)《こんにゃくができるまで》、 YouTube 博主 KBS News 的 《Low-Calorie Konjac》、Peter Liu 的《Manufacture processing of Konjac Noodles-NatureFlo Ingredients》以及自己在超市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