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者口咽念珠菌病管理专家共识
本共识的制订旨在提供HIV感染者OPC的规范化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诊断思维、合理的用药理念,以及精准的防治策略,提升各级医疗机构HIV感染者OPC的规范化诊治水平。
书籍广告,微信oldbon
1 病原学及致病机制
HIV感染者OPC的发病率为7%~48%,进入艾滋病期,OPC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高达80%~90%。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开展,OPC的总体患病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HIV感染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
除免疫抑制外,HIV感染者OPC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高龄(>60岁)、低体质指数(BMI<18.5 kg/m2)、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以及合并糖尿病、接受恶性肿瘤放化疗、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控制不佳的胃食管反流病等。
医护人员应重视HIV感染者OPC风险评估,包括一般状况、HIV感染状况和口腔状况。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患者建议常规进行口咽黏膜检查。
2 临床表现和诊断
2.1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和起病时间,OPC一般可分为急性表现、慢性表现和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综合征,上述多种表现可同时出现。
2.1.1 急性表现
包括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和急性红斑性念珠菌病,其中以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最常见。
2.1.1.1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
亦称"鹅口疮"。通常表现为遍布口腔黏膜的,由口腔黏膜脱落的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以及酵母菌和菌丝组成的多灶性、凝乳黄白色斑块,轻轻刮擦可去除,残留其下的红色侵蚀性的基底。
2.1.1.2 急性红斑性念珠菌病
停止抗生素治疗可恢复,部分轻症者无须干预可自行好转。
2.1.2 慢性表现
主要包括慢性红斑萎缩性念珠菌病、口角炎及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等类型。
2.1.2.1 慢性红斑萎缩性念珠菌病
义齿不卫生、配戴不合适或持续佩戴是慢性红斑萎缩性念珠菌病的高危因素。
2.1.2.2 口角炎
表现为嘴角或接合处的红斑、浸渍、裂隙、结痂或其组合表现。
2.1.2.3 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
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关,但具体机制不详。
2.1.3 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综合征
表现为累及皮肤、指甲和生殖器黏膜的慢性病变,有时是终生、持续性或复发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超过90%的患者可伴有口腔受累,对标准的抗真菌治疗无效,且更易发展为口腔鳞状细胞癌。
2.2 诊断
OPC须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包括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疱疹病毒、梅毒及马尔尼菲蓝状菌等感染所致的口腔黏膜改变,以及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病、口腔癌等非感染所致皮肤黏膜疾病。
疑似OPC的HIV感染者可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必要时完善病原学、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等检查。
2.2.1 病原学检查
疑似口咽部病变处黏膜刮片经10%氢氧化钾(KOH)涂片或荧光染色于显微镜下见念珠菌假菌丝和出芽酵母即可诊断。
应用拭子、口腔冲洗或口腔印记等方法,对口腔病变行培养,阳性分离菌株可采用念珠菌显色琼脂法等进行初步鉴定。
1,3-β-D葡聚糖检测与血培养相比,能更灵敏、更快速地诊断侵袭性念珠菌属感染,但对OPC诊断价值有限,常规筛查以排除念珠菌败血症或侵袭性念珠菌病。
二代测序、16S rR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亦可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及耐药分析,且较常规念珠菌培养更快捷,但费用较高。
2.2.2 细胞学/组织病理学诊断
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的明确诊断或非典型OPC口腔表现需进行组织活检,病理组织行过碘酸希夫(PAS)技术或银染色等染色评估细胞或组织中念珠菌感染等情况。
OPC病原学诊断主要依据口咽部病变涂片镜检或分泌物培养阳性,必要时结合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明确诊断。
3 治疗
3.1 治疗原则
有效的ART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由念珠菌引起的口腔定植以及OPC的发生,因此HIV感染者应尽早启动ART治疗。
HIV感染者合并OPC,应去除诱发因素,保持口腔卫生,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全身受累情况选择抗真菌治疗方案,并尽早启动ART。
3.2 一般治疗
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必要时辅以胸腺法新等免疫调节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3 抗真菌治疗
3.3.1 局部抗真菌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可减少全身药物暴露,降低药物相互作用和全身不良事件的风险,并可降低抗真菌耐药性产生的可能性。
咪康唑口腔贴片1 h起效,维持唾液中>1 μg/mL咪康唑高浓度时间长,局部使用极少入血,患者使用时耐受性良好。
鉴于单片制剂局部应用口感较差,部分患者难以耐受,可制成"制霉菌素甘油混悬液",涂抹于口腔黏膜,特别注意擦洗真菌好发部位,保留3~5 min,30 min内禁食禁饮,4次/d,持续7~14 d。
研究表明,中药含漱液可以改善口腔状态,治疗艾滋病口腔念珠菌感染效果明显。
HIV感染者合并OPC应在常规口腔护理下,首选局部抗真菌治疗,包括咪康唑口腔贴片、制霉菌素片或其甘油混悬液,并辅以NaHCO3漱口液漱口。
3.3.2 全身抗真菌治疗
全身抗真菌治疗需注意真菌药物与HIV药物的相互作用(DDI)。
初治患者可给予氟康唑100 mg/d,疗程7 d,如病情严重或对氟康唑敏感但复发的患者,可增加剂量至200~400 mg/d,并酌情延长疗程至2周。
推荐治疗剂量:100 mg/次,1次/d,进餐时服用可改善吸收,总疗程一般为7~14 d。
3.3.3 抗真菌治疗失败的治疗
当出现唑类药耐药或不能耐受时,可选择棘白菌素类治疗。
对需要全身用药的OPC患者,局部治疗的同时,选择以唑类为主的敏感抗真菌药物进行全身抗真菌治疗,有条件时应根据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
4 护理干预
4.1 口腔护理
(3)活动性义齿护理,建议餐后清洁和消毒义齿,夜间将义齿浸泡于2%~4% NaHCO3溶液中,或用微波、激光照射灭菌,定期专科调整咬合度。
4.2 饮食与营养指导
制订富含高蛋白、维生素的膳食计划,控制甜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宜少量多餐,戒除烟酒。当口服营养摄入需求无法满足时,需增加肠内外营养。
4.3 用药指导
指导规范使用局部及全身抗真菌药物,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依从性。
护理人员需纠正OPC患者不良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指导正确用药并监督用药依从性。
5 随访
抗真菌治疗停药1周后复查口咽念珠菌是否转阴,痊愈后转为ART常规随访,定期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以评估机体免疫功能和ART疗效,为引导患者积极参与降低OPC再发风险提供及时、有效的策略指导。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