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TU课程思政案例2 | 丁智擘:马克思主义新闻著作中的家国情怀


一、课程简介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各个时期关于新闻宣传的经典论著,让同学们学习他们精辟的新闻思想,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基本观点,从中领悟到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科学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理论内涵。



二、课程内容

章节

第四章第二节 《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的新闻论著

知识点

思政要点

案例名称

关于“苏黎世三人团事件”的通信

政治认同

案例1. 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节录)

案例2.“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编辑”希尔施、党报编辑伯恩斯坦和红色邮政局长莫特勒

党报编辑的素质要求

《社会民主党人报》稿件选读

家国情怀

案例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报纸发展历程中扮演的角色

案例4:《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

党报的使命

关于“航运津贴”事件的通信

公民品格

案例5. 致奥古斯特·倍倍尔(1885年6月22—24日)

案例6.致奥古斯特·倍倍尔(1892年11月6日)

党报与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关系

关于发表《哥达纲领批判》的通信

“理论自信”

案例7. 《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1875.3.18~28)

案例8: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新时代的行动纲领、思想武器

党内批评的开展



三、教学组织过程


第二节《社会民主党人报》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论著

课堂导入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演进的过程:自由报刊思想、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党报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成熟的代表刊物:《社会民主党人报》

(一)关于“苏黎世三人团事件”的通信

1.提前观看视频教程4.2,了解通信的背景信息

2.课堂回顾要点

德国工人运动的两大派别——走向国际联合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

人物介绍:

斐迪南·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1825~1864),共产主义运动中机会主义路线的重要代表。

奥·倍倍尔(August Bebel,1840~1913),德国工人运动著名的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和第二国际的领袖和创始人之一。出版过《妇女与社会主义》、《我的一生》等。1879年在瑞士苏黎世创办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

威廉·李卜克内西(Wilhelm Liebknecht 1826~1900),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与领袖,第二国际的创始人。

3. 事件起因与结局

1875.5.5,两派在哥达宣布建议统一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通过哥达纲领,创办新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周刊)》拟请卡尔•希尔施担任主编,但同时又成立报纸监督委员会(“三人团”)(机会主义),由卡•赫希柏格、爱•伯恩斯坦、卡•奥•施拉姆担任。恩格斯反对这种做法,写《恩格斯致倍倍尔》1879.8.4。

事件结果:三人团被取消,卡尔•希尔施放弃做编辑,福尔马尔被委任为主编。1881年1月起,伯恩斯坦接任这一职务。

4. 经典阅读接龙

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节录) 1879.9.17-18

5. 读后感分享

提炼文章中马恩对党报的性质和地位的观点,对党报编辑的素质要求

(1)党报的性质和地位: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 

党报是党的力量和组织发展的最好证明;党报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报必须掌握在有政治立场的人手中。

(2)党报编辑的素质要求

必须是站在党的中心和斗争中心的人;必须是既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善于运用斗争策略的人;必须是善于编辑报纸的人:正确的调子、机智和经验。

(二)《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创办

1.创办与停刊背景

1878年10月,俾斯麦政府颁布镇压社会主义运动的“反社会党人法”,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和报刊都遭到查禁,党除了由党员参加议会选举和议会活动外,不能从事任何其他合法活动。许多领导人和活动家被迫流亡国外。党的领导考虑在瑞士出版一家周报(即《社会民主党人报》),秘密向国内运送和散布。伯恩施坦曾和赫希柏格等人一同受党的委托筹备创办该报,1879年9月28日该报在瑞士苏黎世创刊。由于伯恩施坦曾对办报方针的意见引起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满,又部分地参与了宣扬改良和妥协的《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一文的写作(主要作者为赫希柏格等),遭到马克思、恩格斯的严厉批判。然而,恩格斯依然让他接替福尔马尔担任《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编,安排莫特勒担任发行负责人。后来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废止,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又取得了合法活动的权利,该报宣布停刊。

2. 经典阅读接龙:《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

3. 读后感分享

这是恩格斯以公开信的形式写的一篇回顾性文章。这篇文章回顾了这份报纸12年来的战斗历程,充分肯定了报纸的成就:坚决捍卫党的原则,没有成为党的简单的传声筒,极为成功的秘密发行,因而成为12年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旗帜。恩格斯还谈到了出版工作中一般所能有的两个最有利的条件,即绝对的出版自由和编者和读者的一致。他认为,凡是工人拥有某种法定活动自由的地方,工人政党活动的成果最大。

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指一切旨在推翻“现存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而从事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活动均予禁止。1883~1889年间,又先后颁行了《疾病保险法》、《意外伤害保险法》、《伤残老年保险法》。

4. 文章中的党报思想

(1)党的新机关报必须是政治性机关报;(2)党的新机关报应由经过考验的真正的社会民主党人担任编辑,而不能让那些资产阶级者和极左分子把持党的舆论机关;(3)新机关报的经济基础。


(三)关于“航运津贴”事件的通信

1. 了解俾斯麦政府的航运津贴法案(1884.11.22)。(课前观看视频教程4.3, 阅读相关资料)

2.事件回顾

党团的分歧:党团左翼不愿意开辟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的人民,而右翼打算投票支持这个提案。12月初国会党团成员决议(非原则性问题,可投票决定),总共十六人赞成, 五人反对。党内革命派领导人奥·倍倍尔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坚决反对这种机会主义的作法并展开斗争。斗争分为两个阶段:

(1)在《社会民主党人报》发表社论,揭露机会主义的行径,批判他们的错误。1885年1月1日,《社会民主党人报》向德国社会民主党国会议员发出警告, 要他们不要投票赞成津贴法案。同年1月8日和15日的《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先后发表了两篇题目为《论轮船公司津贴》、《殖民政策和工人》的社论, 论述了轮船公司津贴和殖民政策的关系及其对工人阶级利益的危害。斗争取得胜利。

(2)党团右翼对《社会民主党人报》批评的反应。他们以国会党团的名义于3月20日在党报上发表声明:

——“最近,特别是在今年的1月份, 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人们屡次读到对德国国会中社会民主党党团的公开的和隐晦的攻击。这些攻击, 部分发自该报的编辑, 部分来自该报的通讯员。”

——“尽管社会民主党国会党团知道,这种攻击并不能动摇它的立场, 但它仍认为这种作法是完全不恰当的。”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党的机关报不应反对国会党团, 它对于自己所刊载的内容要负道义上的责任。——不是由报纸规定国会党团要采取什么立场, 而是由国会党团来监督该报采取什么立场。”

结果国会党团和《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发表联合声明

全党的机关报,不是党团的机关报,每个党员都有权利在当地机报上发表意见,批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错误做法;

党团是党的领导机关和代表机关,有权对报纸编辑部进行监督。

3.经典阅读

1. 致奥古斯特·倍倍尔(188562224)

2. 致奥古斯特·倍倍尔(1892116日)

 读后感分享:恩格斯提出党报的工作要求

 首先,既要有战斗的立场,又要有策略的灵活性;其次,既要讲究时效,又要讲究时机;第三,开展批评监督时应注重发动群众;第四,反对个人宣传和个人崇拜。

4.总结:恩格斯在通信中的党报思想(两个重大问题)

(1)如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

自由发表意见原则,正确立场原则

(2)如何认识党的机关报和党的领导机关之间的关系?

不是领导机关或领导人简单的传声筒;党员有权在党报上发表意见批评领导。

(3)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思考:结合《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探讨习近平新时代党报思想与此有什么区别?媒体人如何正确认识现在党报和党领导机关之间的关系?


(四)关于发表《哥达纲领批判》的通信

1.发表于《新时代》第1卷第18期,1875年2月起草了纲领草案。纲领草案共四部分,阐述了合并后新党的奋斗目标、革命手段和道路、理想社会的标准。恩格斯认为这是一个应当根本抛弃并且会使党瓦解的纲领。1891,爱尔福特代表大会前夕,恩格斯决定发表。

2. 党内反对发表的理由:

担心公开批评会给敌人提供武器;担心党内批评会引起分裂,削弱党的力量。

3.阅读接龙:《哥达纲领批判》

4.总结:恩格斯在通信中的党报思想

核心问题:如何对待党内批评和意见分歧

(1)坚决反对压制党内批评的做法;(2)党内批评不仅不会给敌人提供武器,相反是党的力量的体现;(3)党内批评自由是必要的;(4)党报的性质:政治中心,组织中心。

思考:党报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紧密结合,但课程内容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年代久远,没有很强的代入感,切忌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在课堂讲授时需要照顾学生听课情绪,感知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上课节奏。为了取得好的传播效果,本课堂利用智慧树视频教程进行线上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事件背景,利用线下课堂进行阅读分享、故事讲解、观点总结和知识问答,用互动加强课堂趣味性,让“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程教学。

(向下滑动查看全文)


四、案例

(一)案例简介

1.“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编辑“希尔施”

刘宏宇 陈力丹,《新闻界》,2015年第七期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2. 伯恩施坦和《社会民主党人报》

许力夫,《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82(03)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3. 红色邮政局长莫特勒

资料来源:新闻前哨,2011,(09):77-78.


4. 恩格斯写给莫特勒的信件


(二)案例点评

1.适用范围

本案例主要适用于新闻学概论、新闻事业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著作选读等课程。

2.思政元素

本案例是描述党报编辑应该拥有坚定政治信念的案例,探讨党的机关报应由经过考验的真正的社会民主党人担任编辑,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将来的新闻工作产生使命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新闻观。

3.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了解编辑希尔施的选择,主编伯恩斯坦的成长,党报发行人莫特勒的经历和为人。案例告诉学生经过考验的党报编辑不仅应该传播和践行党的正确的路线和理念,而且还应该具备前瞻性眼光,自觉为党的集体利益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成为党成长和壮大的开路人。

(2)培养学生对职业的信念感。好的党报编辑同时也是一名有担当有格局的政治家。

4.相关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反馈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要注意照顾学生的听课情绪,采用各种口语传播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图文来源 | 丁智擘编辑 | 马永勇 郭春兰审核 | 洪秀秀 蔡玲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