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课程思政案例9 | 郑云丹 汪晓娟:生命教育公益课程
本课程通过在校大学生服务中小学生的公益实践,帮助学生深入关怀社会、认识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意义,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实现汕头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中公益奉献精神及整合思维能力子目标的有效提升,是汕头大学独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公益课程项目的具体体现。本课程倡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开展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本课程运用“服务学习”模式,同时又是一种服务性劳动教育方式,即通过有计划的服务劳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既考虑服务者需求,同时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整合思维能力的运用。
章节 | 公益性教学服务劳动的设计与实施 | |
知识点 | 思政要点 | 案例名称 |
公益服务劳动与服务性教学劳动的概念。 | 服务奉献 | 案例1:我的非洲志愿教师经历 |
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 ||
服务性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步骤与评估;认识教学服务实践中的重难点。 | 坚定文化自信 | 案例2:荀子教学方法简介 |
职业道德与爱岗敬业精神 | ||
公益性服务教学劳动的价值反思。 | 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共建和谐社会 | 案例3:感动中国:支教老师徐本禹的故事 |
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共建和谐社会 |
学时1
(一)课程导入(10分钟)
1.以教师个人的成长经历作为引入案例(5分钟)
(1)分享教师本人在非洲一年的支教经历。
(2)以有趣的图片和故事引发同学们对志愿教师的兴趣。
(3)分享支教过程的感受和收获,传达服务贡献价值。
思政要素:突出服务贡献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播放生命教育课程记录视频,展示之前的学生都开展了哪些服务工作(2分钟)
3.邀请2-3位学生分享公益服务经历或者支教服务经历和收获(3分钟)
(二)公益服务、服务性劳动与服务性教学劳动的概念。(10分钟)
1.劳动、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定义。(5分钟)
2.通过名人名言介绍劳动的价值以及自强自立精神。(5分钟)
(1)《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王阳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
思政要素: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美德
(三)服务性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步骤与评估。(25分钟)
1.介绍荀子的教育理念,引出不同教学方式的作用。(介绍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和理念,培养文化自信)。(5分钟)
思政要素:坚定文化自信,了解中国教育思想文化。
2.如何开展公益服务教学劳动。
(1)了解教学服务的对象:中小学学生的特征分析。(5分钟)
(2)设计课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何导入、如何安排课堂时间,如何评估课程等。(5分钟)
(3)介绍如何撰写课程教案。(5分钟)
(4)介绍提升课堂教授的小技巧。(5分钟)
学时2
(四)课堂实践教学与点评(30分钟)
1.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定题目,各组成员准备10分钟,设计一次五分钟的课程导入,每组推荐一名“老师”授课。(约25分钟)
试讲主题:疫情下的生命教育。
思政要素:尊重生命,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怀。
2.小组互评与教师总结点评。5分钟)
(五)公益性服务教学劳动的价值反思与总结(15分钟)
1.介绍《感动中国:支教老师徐本禹的故事》,通过案例引出公益服务的价值。(8分钟)
思政要素: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敬业贡献。
2.进一步说明支教服务对于个人职业选择、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促进作用。(5分钟)
3.课程整体回顾,布置本节课外扩展训练内容。(2分钟)
(一)本节课的重难点
1.突出思政育人目标:结合课程思政的目标,重点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本课程在“服务学习”和“劳动教育”框架下,探索创新性服务性劳动教育实践,因此,需要首先明确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是具备传统中国人民勤劳质朴精神的人,是具备集体主义精神、乐于贡献的人。
2.创新思政育人的教学模式:本课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即将“知”与“行”统一,打破理论课程桎梏,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践工作中。通过支教服务将教学理论、技巧、生命价值与意义等理论运用到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活动,即通过服务性学习,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与实践认识相结合,促进学生由客观知识向内化体悟知识的转化,将理论化道德知识转化为学生自我的道德信念和自主的道德行为。
3.丰富课程设计与内容形式:在理论课堂上通过案例分享、情景问答、小组学习、现场实践活动、相互评价反思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教学设计注意事项、步骤等知识。在内容选择上既有老师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有当代青年教师的感人事迹,由近及远,从小到大突出榜样的力量,同时,将公益服务、文化自信、敬业贡献等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将思政育人的重要价值观寓于案例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
(二)本节课程的不足与改进
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学反思,教学是一个行动反思的过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例如每个案例提前给到学生,课堂上直接让学生分享收获与感受,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
案例一(略)
案例二: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省”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积”。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积”“渐”
荀子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君子,因为人性是随着环境和教育而向多种途径发展变化的,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力,这就是所说的“积”。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他说:“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注错习俗”即指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与教育。他还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荀子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所说的“渐”。他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
2.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这段话表达了学习过程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思想。
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通过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故云:“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但是,闻、见只能分别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
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然而,仅有理性认识而不去实行,虽有广博的知识,也仍然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
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在他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份,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这是教与学不可违背的“法则”。
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荀子特别重视良好的思想方法和学习心态。他看到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容易因片面性而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的原则。所谓“蔽”,就是片面性,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只被事物的一个方面所支配,从而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有解除其蔽,以救其偏,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因此,荀子提出了“解蔽”之法,这便是“兼陈中衡”,也就是说,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列在一起,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这一思想方法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当然,荀子并不知道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他权衡事物的标准不是客观实践而“道”或“礼义”,这就削弱了这种思想方法的积极意义。
4.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荀子教学特别重视对学习态度的培养,他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所谓“虚”,即 “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所谓“壹”,即“不以夫一害此一”,就是不一心二用,不以另一项注意妨害这一项注意。所谓“静”,即“不以梦剧乱知”,就是不能用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者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思维活动。总之,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
荀子特别反对志不专注,用心浮躁。而要想做到“专”,就要持之以恒,不断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就如同雕刻一样,只要坚持不舍,金石也可以镂空。“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进学修德的有效途径。所以,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案例三:感动中国:支教老师徐本禹的故事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徐本禹,一个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普通大学生,被评为2004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当他站在央视的领奖台上泪流满面地向人们讲述他执教的那所小学,以及他深爱的那群孩子时,观众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出来。他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而他却放弃了令众多学子羡慕的公费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徐本禹的事迹感动着国人,更感动着大水乡贫穷而又纯朴的父老乡亲。贫寒少年 从徐本禹有记忆起,就知道村里最矮的土坯房是自己的家。父亲教了一辈子乡村小学,最多的时候每月能拿到270元的工资,最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十几元,直到2003年转为公办教师后,工资才涨到了800元。这点工资几乎就是全家的收入来源。所以,1999年初秋,当他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武汉,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时,心里是忐忑的、茫然的。他知道知识可以改变贫穷,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念完大学。
其实,徐本禹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早已被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看在眼里,挂在心里。不久,学院将他列入特困生进行帮扶,为他安排了一个打扫楼道的勤工助学岗位。当他领到第一笔勤工助学报酬时,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人;当他看到同学们走过干干净净的楼道去上课时,他发现自己是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他从领到的50元报酬中取出7元钱买了两斤瓜子跟同学共享劳动的收获,剩下的43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用来资助山东费县一个叫孙姗姗的特困小学生。他后来回忆道:“钱捐出去以后,心里特别的高兴,毕竟是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徐本禹在大学的四年中,通过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困难补助、特困生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得到上万元的资助,此外还得到老师、同学和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这些爱的甘露滋养了徐本禹的心灵。2002年秋,徐本禹作为华中农大唯一的学生代表出席了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并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这年,他还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6000元国家甲等奖学金,学校为他免了全年4000多元的学费。2003年夏,他完成大学本科学业,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同时还被评为学校优秀毕业生。山谷阳光 徐本禹为什么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呢?那是2001年12月一个晴朗的周末,徐本禹像往常一样乘公交车穿过繁华喧嚣的街道,从武昌去汉口做家教。在做家教的过程中,他不经意地读到《中国少年报》上一篇报道《当阳光洒进山洞??》:“当阳光洒进山洞,清脆的读书声响起,穿越杂乱的岩石,回荡在贵州大方县猫场镇这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这里至今水电不通,全村只有一条泥泞的小道通往18公里外的镇子,1997年,这里有了自己的小学——建在山上的岩洞里,五个年级146名学生,三个老师??”读着读着,徐本禹哭了。他想起在乡村小学教书的父亲,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觉得这一切是那样熟悉,又那样陌生。2002年6月,徐本禹同另外四个同学组成了赴贵州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达狗吊岩村,行李还没有整理好,徐本禹就直奔魂牵梦绕的岩洞小学。他后来写道:“当我走进岩洞时,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岩洞里的教室仅仅是用两堵一人多高的墙隔开的,中间是过道,南边是一、四年级复式班,北边是六年级。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无论怎么也想不到这里的条件会如此差。” 当地落后的经济状况深深震撼了徐本禹。不少农户辛勤劳作一年,收获只够吃半年,无力供孩子上学念书。最让徐本禹受不了的是课堂上孩子们的眼神。那一双双纯净如山泉、明亮如水晶的眸子,一眨不眨地望着你,那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憧憬。二十多天的社会实践一晃就结束了,徐本禹要回校继续他的学习。狗吊岩的孩子们拿着自制的小红旗簇拥在他身旁,把煮熟的鸡蛋塞进他的背包。他们一直把他送到十几里外,每个孩子都流下了眼泪,不停地问:“徐老师,你还会回来吗?” 徐本禹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没有告诉孩子们,他正在准备考研究生。面对孩子们的眼神,他感到自己有一种无法回避的责任。他大声告诉他们:“明年我毕业了一定回来教你们!”
他的声音在洒满阳光的山谷中久久回响。就这样,这个贫困大学生向孩子们许下了他的诺言。“有的人一辈子收获不了一滴眼泪,可这一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收获着泪水。”孩子们的泪水就像山泉沁进了徐本禹的心田。他知道,总有一天会长出新芽的。两难之择 从岩洞小学回到学校,他强迫自己不再去想那些孩子,成天埋头复习,准备考研。2003年春天,徐本禹以372分、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考上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当天晚上,他平生第一次失眠了。他突然发现,自己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满足自己和父母的愿望,还是实践自己向孩子们许下的阳光下的诺言?经过一整夜的思索,第二天,他找到学院领导:“我要申请保留研究生学籍,去贵州义务支教两年!” 学院领导望着面前这个神情恳切的山东小伙子,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在华中农大历史上,还未曾有过这样的先例。这不仅占用宝贵的研究生招生指标,还意味着推迟两年参加就业,此外团中央西部志愿者计划并没有给学校分配贵州支教的指标,他将成为一个毫无生活来源的“体制外”的志愿者。
徐本禹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晚上,他沿着运动场跑了一圈又一圈,跑累了,就在草坪上躺下来。就在他看见头顶被繁星缀满的天空的一瞬间,他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当时,徐本禹并不知道,学校已经开会研究了他的申请,决定为徐本禹保留两年研究生入学资格,并在他义务支教期间为他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这一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界人士纷纷向他表示钦佩和支持,并踊跃为山区孩子捐赠衣物和文具。学校的各个部门也纷纷给他开绿灯:打印室免费给他打印资料,照相馆的师傅义务为他冲洗胶卷?孤独勇士 2003年7月17日,徐本禹一行抵达贵阳。在武汉和贵阳两地新闻媒体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到达了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很快,这群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者发现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严酷得多。伙伴们一个接一个病倒了,继而一个接一个离去了。到8月1日,徐本禹发现,大山里就只剩下自己一个外乡人了。曾因为志愿者的到来飞扬着歌声笑语的山寨,现在又因为他们的离去变得寂静。对从小吃惯了苦的徐本禹来讲,艰苦的生活并非不能忍受,而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才真正令他痛苦万分。在精神和物质双重匮乏的山村,他更多的时候感到自己是在挣扎。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就拿出山外的来信和贴着亲人、同学照片的相册,常常不知不觉流下眼泪。支教工作也远比他预计的困难,更让他焦心的是那些旷课和辍学的孩子。贫困使乡村小学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极不稳定,孩子们随时可能辍学。每到课余或周末,他就要挨家挨户动员那些旷课和辍学的孩子回到课堂上去。2003年春,一直关心徐本禹的贵州团省委将他纳入贵州省扶贫接力计划,每月发给他400元的生活补助。但他节衣缩食,省出大半用来资助当地孩子和老乡。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岩洞中的小学因徐本禹的到来开始迅速发生变化。孩子们可以听懂普通话了,甚至可以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与人交流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更让他开心的是孩子们有了越来越强烈的求知渴望。2004年春,大方县大水乡党委书记沈义勇邀请徐本禹去做了一场报告。大石村看到的一切让徐本禹寝食难安,于是他又转到大石小学支教。大石村是一个深深掩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山寨,至今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不通邮路,放眼望去,满目石丛。在这里,徐本禹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2004年6月26日,华中农大的教授彭光芒和一位教师来到了贵州省大方县。他们看望了徐本禹,考察了猫场镇狗吊岩小学和大水乡大石村小学,深受震动。归来后,他俩把在大方县拍的照片选出100幅,配上简要文字,以《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为题发到了网上。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仅仅几个小时的工夫,存放照片的服务器就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发生堵塞,跟帖的数量急剧增加,不少热心的网友更是将这篇帖子整理后发到了国内外各大论坛。从发出帖子的7月11日到7月20日短短9天,这篇帖子在各个网站点击总数就超过了百万!很多网友是流着眼泪读完这篇帖子的。他们在跟帖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感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案例点评
1.适用范围
以上两个案例主要适用于公益服务、服务性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类课程。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深入贯彻执行《意见》,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就业能力。服务性劳动教育旨在让学生利用知识和能力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并在服务中逐步形成对社会和自我的新认知,强化自我与社会的链接,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思政元素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投身公益服务的热情,弘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精神。
3.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课程学习,旨在帮助青年学生更清晰了解公益服务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学习如何做一名支教老师,感受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职业道德,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德,弘扬劳动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文字来源 | 郑云丹 汪晓娟
编辑 | 王曦鹏
审核 | 洪秀秀 蔡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