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TU课程思政案例16 | 毛金德:教育社会学

   一、课程简介   


通过对教育热点和教育问题的探究,学会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教育现象。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主要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和理论。能够对教育领域的某个现象或某些角色做一次较深入的调查或研究,写出一篇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


   二、课程内容   


章节

第一讲:教育社会学发展历程

知识点

思政要点

案例名称

教育社会学的萌芽与发展

责任担当

案例1:通过学科发展历史中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立志做做一个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人。

关注现实

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过程

四个自信

案例2:突出中国教育社会学的贡献,增强学生理论自信。

尊重规律

建立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

家国情怀

案例3:学科建设避免盲目西化,要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

责任担当理论自信


三、教学组织过程


1.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什么是学科、学科是怎么形成的。(5分钟)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围绕“学术与社会”这一核心主题,阅读课程资料,并归纳学科发展特点。(15分钟)

3.引导各小组成员分别讨论和汇报学习发现:教育社会学诞生于何时?为何会在那时诞生?其背后体现出学科发展与社会变迁的逻辑是什么?这对于建设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有何启示?(10分钟)

4.结合学生的讨论和汇报情况,讲解教育社会学学科的萌芽与发展历程。(15分钟)

(课间休息10分钟)

5.围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社会学?”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研读有关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历程的相关课程资料。(20分钟)

6.分小组汇报和讨论: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如何建设好中国的教育社会学。(10分钟)

7.教师精讲:根据学生汇报和讨论情况,讲解和分析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特色,坚定四个自信本次课程结束。(15分钟)


   四、教学反思   


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知识接受学习习惯对于本课程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讨论环节,学生积极性还有待加强。另外,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椅摆放、学生规模太大对学生交流讨论有限制作用。


      五、案例      


(一)案例(略,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2019版)第一,第二章)

(二)案例点评

1.适用范围

本案例主要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育学类)中关于学科发展史的教学。

2.思政元素

通过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揭示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学术研究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学术研究要为改善社会现实问题服务。通过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历程,揭示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要尊重学术发展规律,要始终围绕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扎根中国大地,要能够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不能为理论而理论,更不能一谈到理论就“唯西方马首是瞻”,要增强理论自信,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教育社会学理论。

3.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了解教育社会学萌芽和发展历程,并思考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意识到学习和研究的社会责任。

(2)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和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4.相关教学经验

第一,本课程内容不宜上成概论性质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应聚焦于学生对于教育社会学课程发展的认识和记忆,而是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学科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理论自信、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任精神。通识课的目标不在于泛泛了解一个学科的知识,而在于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达到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如按照概论课来上则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第二,本课程需要学生能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班级规模都要一定要求。目前学生存在盲目追求学分的情况,希望尽快将学分修满,导致课程过多,学习投入不足。另外,40人的班级规模对于研讨课,探究性课程教学而言规模略大,建议减少班级规模。

第三,课前准备丰富的课程资源,提前告知学生阅读,效果更佳。




图文来源 | 毛金德

编辑 | 马永勇

审核 | 洪秀秀 蔡玲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