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TU课程思政案例22 | 陈香:排球

一、课程简介

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了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代表,并表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讲好女排故事、弘扬女排精神,排球课程将结合排球运动特性和人文精神特点,对学生进行团队、拼搏、严谨、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上进、勇敢顽强的精神,成为富有民族情怀、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本课程为体育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拓展学生运动技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塑造新时代所需要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对现代排球运动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要领和基本战术打法、排球运动的主要规则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初步掌握排球基本技战术的运用技能和基本教法,懂得排球基本技战术的教学和训练。

二、课程内容

章节

排球技术之扣球

知识点

思政要点

案例名称

助跑起跳

挥臂击球

女排精神

案例1:中国女排故事之“竹棚精神”;

案例2:中国女排故事之魔鬼训练: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对扣球技术的助跑节奏、起跳时机、空中最高点击球时机有较深的理解,同时加深对垫球、垫球技术动作的要领认识。

技能目标掌握助跑起跳和挥臂击球要领,过程中助跑起跳动作连贯流畅,在最高点击打到球部,同时学生的抛球带练教学技能有所提高;学生掌握移动传球、垫球要领,将球垫到合适位置并较准确地将球传到位。

情感目标:学习中国女排,体会女排精神,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身“不怕苦、不怕痛、不怕累、不怕晒”的顽强意志;忘却身体带来的痛楚,突破自己,挑战自己,朝着课堂目标奋力拼搏,不轻易放弃。

四、教学组织过程

(一)开始部分(5分钟)

1. 课堂常规

值日生集合整队,向老师报告;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 组织

3.教法

语言讲解。

4.要求

静、快、齐;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教师语言简明扼要,声音宏亮。

5.课堂内容

中国女排故事之“竹棚精神”。

(二)准备部分(15分钟)

1.行进间热身

滑步预热;头部运动;扩胸振臂运动;腹背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弓步压腿;侧压腿;踝腕关节运动。

2. 组织

(三)基本部分(70分钟)

学习助跑起跳(20分钟)

1.知识点

重点:助跑步幅;助跑速度;助跑重心。

难点:助跑与起跳的流畅衔接。

2.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

(2)贴图导学法和限制练习法;

(3)语言(信号)提示法;

(4)教师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分解步骤如下:

两步助跑起跳练习:

要求:斜线助跑,按照标记物进行助跑起跳;步幅要第一步小,第二步大;速度要第一步慢,第二步快;重心要由高到低,平稳降低;助跑起跳的衔接要连贯流畅。

将学生分成9组,进行助跑的重心练习。

要求:屈膝动作降低重心,而不能以埋头避开橡皮筋;注意手脚配合,提高动作协调性;起跳之后,注意身体的平衡

学习挥臂和击球手法(50分钟)

1.知识点

双臂自然后引臂曲肘,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身体形成反弓。挥臂时,迅速收腹,由腰腹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位的鞭打动作向前上方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呈勺状,保持适度紧张,全掌包球,击球中上部,并顺势用力屈腕向前推压,使球呈加速前旋,手臂顺势下落。

2.具体内容

原地击球手型练习;两人一组,击球点与击球手型练习;原地徒手挥臂练习;两人一组,挥臂练习;两人一组,挥臂击球完整练习;将学生分成6组,助跑起跳击固定球练习;复习颠球。

(练习图示)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活动(4'

瑜伽放松操。

教法:教师示范,学生合着音乐进行模仿练习。

2.课堂小结(1分钟)

总结本次课学生技术掌握情况、学习情况并作出评价,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

(一)关注学生情绪和体力的变化,适时通过休息调整、语言激励等方式调节学生状态;

(二)精简女排故事内容,主要传递和表达女排精神,激励学生学习女排,克服艰难,要勇于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

(三)教学中,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总结,课程中去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练习中,引导学生不抱怨、不埋怨,主动承担责任,两人相互协作完成任务。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国女排故事之“竹棚精神”

(一)案例简介

1972年刚建立的漳州体训基地四周仅是一道围墙,墙内是一片宽阔的空地,中间有一座能容纳两片排球场的大竹棚馆,馆内有6块在荒地上拍打出来的场地,这就是中国体育界著名的“竹棚基地”。

竹棚馆是用漳州本地竹竿为架,谷打、油毛毡为顶,地面是黄土、石灰、盐水三者合一夯实而成,俗称“三合土”。赶上雨季,竹棚馆内三合土立刻潮湿起来,运动员一滚就是一身泥。

队员们多次翻滚后,三合土就被一层层磨掉了,垫底的煤渣露出来了,划破运动员的大腿、肘部,睡觉时不能侧卧,衣服、床单与伤口渗出的淋巴液、血迹粘连,一动痛得钻心,一掀鲜血直流。

“9米宽的场地,要从这头到那头来回奔跑,如果要救球还得在地上翻滚。这一滚,身上全是沙子。”老顾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一名来自河北的队员因为训练偷懒,被时任国家队主教练的袁伟民发现后,就罚她做150个救球,要知道普通的训练量每天是做15个救球。更严厉的不仅如此,除了偷懒的队员必须接受这样的处罚之外,其他的队员也必须一同受罚。“那天她们从下午3点练到了晚上9点,中午想去吃饭都不行,姑娘们都是一边哭一边练。”老顾心疼地说。

还有一次,来自陕西女排的16岁小将曹淑芳在训练后,发现沙子不光磨破了她的皮肤,还嵌进她的血肉里又肿又痛。教练把她送进驻军一七五医院治疗,医生在放大镜的帮助下,从她身上取出了近百粒沙子。曹淑芳的这段故事还被画了出来,至今还放在漳州体训基地女排陈列室里。

(二)案例点评

1.适用范围

本案例可贯穿于整节排球训练内容。

2.思政元素

“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意志。鉴于地理位置,汕头市处于亚热带地区,全年阳光充沛,海洋性气候。过渡校区的排球课程在网球场进行,场地面东向西,四周空旷,场地全天太阳直射,唯有伞下有些许阴凉。本部校区地面由硬质塑胶构成,遇水湿滑,遇肤生疼。练习中,学生没有护具保护,一个扑地就会破皮受伤。这个情形与中国女排早期建队之初的有相似之处,讲述女排建队之初,训练基地的简陋,队员训练后的伤痕累累,而女排那五连冠的辉煌业绩就是从那竹棚里用非人般的训练换来的。原始的女排精神也并不是艰苦奋斗、团结拼搏,而是竹棚精神。同样条件艰苦,训练受伤辛苦,是大学生学习女排精神的完美契机,锻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痛、不怕晒”的顽强意志。

案例二:中国女排故事之魔鬼训练

(一)案例简介

女排常规的魔鬼训练方式之一就是单人防守训练,在球队里也叫“单兵”。教练和队员通常把“单兵”和惩罚联系在一起,所以也就出现了没有“惩罚”。可见这项训练有多么不受欢迎,但还必须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训练中放弃了一个不该放弃的球,就会被教练点名来一组“单兵”。“单兵”训练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心理、动作和体力的综合训练,准备“单兵”时,平时站六个人的半边场地,只剩下一个人了。主教练站在球网前中间的位置,两位男教练一左一右斜对着运动员,他俩的身后各有一筐排球。两个队员负责给教练传球,另外两个拿着毛巾,随时准备冲进场地擦去运动员倒地留下的汗迹。其他人退到场外,加油助威。郎平一声“20个好球,开始”,两位教练你一个重扣,我一个轻吊,在偌大一片场地调动球员。防起地球有数量规定,还有质量要求,算不算数,郎平说了算。前几个球还好,随着难度加大,体能下降,有时运动员真的跑不动了。每一次竭尽全力倒地救球,地上都是一片汗迹。记不得跌倒又站起了多少次,终于防起了第18个好球。为了一次倒地起球,重重摔在地上,半天都没有爬起来,在队友的加油声中,郎平开始倒计时,10、9、8、7……如果数到0还没有站起来,已经完成的好球就要减掉一个,完成“单兵”的球员往往都是被队友搀扶着离开场地。

(二)案例点评

1.适用范围

本案例可适用于课堂中排球基本技战术训练、比赛等内容。

本案例陈述中国女排日常单人的一个防守练习,也场景也出现《夺冠》中陈招娣与教练争执的片段。单兵只是中国女排训练战果的一个缩影,它表现在队员要突破体力的极限和意志的极限,奋力拼搏,只有在常规里把一招一式练到极致,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比赛中步步为营。

2.思政元素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2014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第22届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代表时深刻指出:“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30多年来,中国女排前进的道路上有辉煌也有挫折,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中国女排一直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处顺境就自强不息增创更大优势,处逆境则自强不息化劣势为优势,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以顽强拼搏精神带给人们感动与鼓舞。即使是面对最强大的对手,她们也毫无惧色,永不言弃,一球一球拼、一分一分顶,直到比赛的最后一刻!在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尤其需要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也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保证我们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接力赛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图文来源 | 陈香

编辑 | 王曦鹏

审核 | 洪秀秀 蔡玲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