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TU课程思政案例50 | 廖逸儿:社会调查方法




一、课程简介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实证性强,应用广泛。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达到能熟练地运用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与科学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在此之上结合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公共管理研究的能力和素质。

事实上,社会调查的精神内核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主张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相一致的,要求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而实证化的社会调查也要求调查者关注社会现实,体现社会责任感与现实关照同时,在社会调查过程中,也要求调查者或研究者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人为本的伦理观、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并坚持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体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课程内容





知识点

思政要点

案例名称

第一章

绪论科学与社会调查研究第一节科学与科学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求真务实”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

案例1:《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价值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过程和设计第三节选题和建立研究框架

社会调查应是关照现实、体现社会责任的

案例2:折晓叶的选题过程

第十一章社会调查伦理

第二节以人为本的伦理观

第三节应用与案例

“以人为本”的伦理观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案例3:冯军旗的博士论文《中县干部》为什么引发争议?





三、案例示例




案例1:折晓叶的选题过程

(一)案例简介

知名社会学学者折晓叶曾谈及其《超级村庄的基本特征及其中间形态》的选题过程。

“1992年,我与几位同仁结伴南下,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农村做调查,最后落脚在深圳沿海东岸的一个村庄里。当时,这个村子和村里人在近十几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令我十分吃惊,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以往的知识告诉我,中国村庄在产业和职业构成上,在政治文化和传统心态上有着相当的同质性。于是,我调动其脑海中自己作为‘知青’时的有关村庄的全部记忆……农民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像在土地上谋生的传统农民,大多数已经有了新的头衔,董事长、经理、厂长、文员……人们曾称这种现象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来源: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


(二)案例点评

适用范围:

本案例主要适用于管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等课程。本案例主要描述学者折晓叶的选题过程,反映出学者关照现实、反映现实以推动认识现实的选题经过,这种对现实的关注与理解,实际上是调研者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社会调查的选题中体现社会责任与现实关照,把个人的调研与社会面临的普遍难题、困惑或变迁联系到一起,开展服务社会的社会调查。

思政元素:

选题来源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生活以及经历,等等。折晓叶在谈及其代表作的时候,认为其选题主要是源于自己对乡镇企业和农民流动的浓厚兴趣,但是这个选题一致没有得到实施,后来一次实地调查中偶然联想到自己知青时期的种种,也联系到个人知识结构,进而确定下来自己研究的主题和选题。本案例通过折晓叶选题的案例分析,督促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关注身边的事物、已有的经历并积累知识,作为选题的基础,而在选题的时候,也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小事,而是将视角放大到社会,关注社会变迁、关注社会大事与难事,体现所谓社会关照。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了解选题获取的方法与思路,获得自主选题、从生活中选题、从个人经历中选题的技能。(2)引导学生选题中体现社会责任与社会关照,选有社会价值的题目,对理解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有助力的题目,体现公共管理学人、社会学人乃至所有科研者的社会责任。

相关教学经验:

进行案例陈述的时候,首先,应注意重视将技能传授与责任感培养相结合:一是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选题,二是应引导学生选择具有社会价值的选题,关照社会。其次,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课堂上,学生从一开始关注有趣、好玩、贴近生活的选题,到后来更愿意选择关注社会性强的选题,这表明其社会责任感已经得到强化。


案例2:冯军旗的博士论文《中县干部》

为什么引发争议?

(一)案例简介

冯军旗2005年考入北大攻读社会学博士。读书期间曾在河南新野县挂职副乡长、县长助理,接触了该县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大量干部的信息,后写成博士论文《中县干部》。该文是基层政治生态研究领域的力作。

县乡干部,作为中国干部队伍中数量最大的一个群体,其状况直接关乎国家的稳定与改革的推进。”“改革开放30年中,基层中国的政治精英是个怎样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内部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他们内部又有着怎样的政治生态和游戏规则?”——冯军旗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潘绥铭教授:参与调查的主要精神就是调查者必须深入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之中,不仅仅是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定性访谈,而且需要通过“观察”与“体验”最终达到“感悟”的境界。它也不仅仅是“了解事实”,而是通过“理解人及其行为”来“重构生活”。冯博士基本上做到了以上的要求,应该属于参与调查的范畴……具体到冯博士的调查方法,提出“不能拿美国的尺子衡量中国的研究”的说法实在是糊涂透顶,是初级逻辑错误,是伪问题。真问题是冯博士是否违反了所谓“美国的尺子”?对此,我的建议仅仅是:应该把调查地点的真实名称也替换掉。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


(二)案例点评

适用范围:

本案例主要适用于管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等课程。本案例是一个描述社会调查成果公开引致被访人利益受损,探讨社会调查伦理和被访人利益保护的案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调查伦理与规范,引导学生合理开展调研,有意识保护被访人隐私与利益,从行动上做到“以人为本”。

思政元素:

通过冯军旗博士公开博士论文招致受访者利益受损的案例分析,向学生强调社会调查中受访者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明确学术伦理的要求。引导学生在社会调查中保护受访者隐私并遵守学术规范。进一步地,在学术伦理之外,“以人为本”更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需要通过社会调查推动社会发展,但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换言之,推进改革创新的调研过程中,理论上不应以任何人情感或利益的受损作为代价。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二。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意识到社会调查中学术伦理、调研伦理的重要性,一方面提高社会调查能力并保证社会调查质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调研过程中有意识保护受访者的隐私,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相关教学经验:

结合社会调查实例,引导学生感悟社会调查伦理与规范的重要性。课堂讲授中,首先,要注意将课程中的“调查伦理”与思政元素“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结合,论述过程应自然而不过分强调“思政”本身;其次,通过案例提问、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形成“以人为本”、“保护被访者”的社会调查行为准则;最后,从案例进一步延伸到访谈规范,探讨“如果访谈过程中,被访者不愿意正面回应所提问题并已经开始流泪,应如何处理”“调研过程中,被访者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访,不愿意让人了解自己的隐私,应如何处理”,等等。课堂上,学生积极反思已设计的问卷与访谈提纲,开始斟酌用词恰当与否、提问是否冒昧、是否涉及隐私等问题。通过案例讨论与案例思考,学生开始对社会调查伦理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并且开始列举实地调研和报告撰写时需要注意的伦理规范问题。应该说,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认可社会调查伦理规范,并懂得在调研中保护受访者,深刻理解所谓“以人为本”的精神要求。


四、教学反思




1.课程思政建设不意味着将课程建设成“重思想而轻教学”的“思想课”,思政课程的重点仍应是课程知识点本身;

2.不宜花费过多时间专门探讨思政相关内容,否则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甚至认为思政内容是“说教”,相反,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纳入思政元素授课效果更佳;

3.教学中倘若能结合案例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接受度会大大提升。




图文来源 | 廖逸儿

编辑 | 李振华 郭春兰

审核 | 洪秀秀 蔡玲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